341、有“主旋律”作品,就有“反主旋律”作品。“主旋律”與“反主旋律”其實是一回事,是對于揮拍射球到墻上后那種反彈力的利用。一株本是同根生的植物,相煎又何太急呢?一部好的成功的文學作品既不是“主旋律”的也不是“反主旋律”的,而是非主旋律的,是游離在“主”與“反”的那潭逆向漩渦外的一位冷靜的旁觀者。
342、突然就聽得有人高聲叫罵了起來,說:“×××不是個東西!”但×××卻回答說,他從來就不是什么“東西”,他是人嚒——你才是件“東西”呢。
你看,這中文的語言反向使用多有趣?就如我們小說人物間常用的對白那樣:“真好險啊,差點沒掉進了溝里!”——其實,他并沒掉進溝里。
這種俗語的閱讀印象之所以出神入化,就因為它們不通文法:甚至是反文法的。文法是可以被反的,只要符合語言的“神韻”,便行。“神韻”凌駕于文法之上。
343、藝術,是男人的食糧,是女人的飾品。
344、男性與女性間的爭斗永恒,妥協暫短。只有當回歸屬于自己的陣營時,他(或她)的原態才能得以真實的呈現。然而,一旦接觸異性,他們又各自進入臨戰狀態中去了。
因為,人類的本性是喜歡戰爭的。只有當戰爭的時間長了,厭倦了、痛苦指數太大了,才會渴望和平的降臨。
345、在人的廣渺無際的內宇宙中,同樣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心理黑洞。當他人的心理探索火箭無限地接近它們時,常規概念上的時間與空間都會產生扭曲與形變。
小說作品要寫的,要刻畫的,正是這種有形的扭曲,從而才能讓讀者去感受到那只無形黑洞的存在。感受它所發出的巨大而又恐怖的時空引力。
346、女人每天化妝為的是一付具體的面容,而男人每日奮斗為的也是一張抽象的面子。人是群居的動物,攀比必不可免,而人的歡樂與痛苦皆由此起。於是,便有了文學,有了藝術,有了小說。
347、藝術以及哲學是世俗向宗教攀巖進程中的一階踏石。
348、當人類的精神大海退潮時,原先隱匿在了水面下的礁石群便一寸寸地裸露了出來。在這個沒有藝術巨人的時代里,它們便儼然以高峰自居了。
349、假如你打算毀掉一個藝術家的話,對其肉體或精神進行直接打擊和折磨,只能給他注入某類激越式的創作靈感;而對他實行名利之誘惑,才是注入其靈魂的一支潛移默化的腐蝕劑。
上帝采用的方式往往是前一種——因為他懂得如何才能成全和成就一位藝術家。而人的,則是后一種——因為他們不懂。
350、當一個作家一旦有機會來到人心內宇宙的邊緣,一窺其真貌時,他的那種驚悚與顫栗不是用語言能加以形容的。
他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保證了他將會畢其一生,駕駛著他的那支想象力的多節火箭向著黑暗的最深處飛去。盡管他知道:這很可能是一條人性的不歸途。
讓我們為他的那種偉大的勇氣和犧牲精神而歡呼吧!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