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寫出優秀的小說是需要汲取的——從生活的本身,也從他人的作品中;
寫出優秀的小說更需要內省——從作家自己的心理角落構筑起一座能直接通往別人心理角落去的可靠而又堅實的橋梁來。
82、作家以他的一束純個人化的目光來直視社會、人生以及歷史,它帶著一股強大的穿透能量。
83、人的心理渴望是壓制不住的,就如人的生理渴求壓制不住一樣。暫時的壓抑是虛幻的假像,它醞釀著的是一次更猛烈,更變本加利的爆發——小說家通常使用這樣的一種鋪墊技巧來推動他的故事的進展。
84、氣氛的營造、強化與控制是小說家從詩人那里學到的一種本領,成功與否和成功的大小端視小說家們在對詩品閱讀時的投入度和感動度。
85、人格(PERSONALITY)不同於性格(CHARACTER)。人格是指人物性格中的DNA成份。于小說家,人物的性格沖突可以導致小說情節的推進;而對人物的人格的發掘則是對人性礦藏的一種直接開采。
86、你要滿足一千個愿望呢,還是只要戰勝一個?
——小說家覺得這個提問太富有啟迪意義了。
87、生活的江河連綿,一旦走進記憶,便立即產生斷流。
88、朝代迭更,民族永恒——僅此八字。一部大時代的大作品的精神支柱便在這片地基上頂天立地的棟樑起來了。
89、無非也就是三類作家:完全迎合文學市場的價值觀并盡量與其相適應的;追求文學,這一人類精神學科存在的尖端意義的;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這固然與作家天生的氣質和基素有關,但更與生存環境對作家的壓迫強度有關。宏觀而言,這三類人對文學理念的表達方式都無可厚非,問題在于生命意義的著眼點不同。與世間任何事物一樣,這種作家的分類形態也會呈現中間寬兩頭尖的特色;中間部分最少生存風險,除了要面對由於人數眾多所形成的推蹭擁擠的競爭之外;而兩端者,假如不是遭文學社會完全和永久唾棄,至少也會在一段相對長時期內被人曲解、誤解、甚至拒絕去理解。
90、做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感悟型思索型的作家是件樂事(說說的);但又是件苦事(實際的)。因為創作是件內省型的活兒,持續的工作必會給作家造成巨大的心理內壓。他需要借助其他渠道來加以外泄。比如不停頓地與人交談,表面失控或間斷型的顛狂,甚至酗酒、**和**等等。始終保持表面鎮定而勇于承受內心巨壓的孤獨型作家是最痛苦的人類之一種。然而,事實證明,最優秀的文學產品往往出自於一個自甘孤寂,并以如此方式來進行自我折磨的作家。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