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只有永恒的心態才能創作出永恒的作品。
212
最后的感覺:
閉上眼,合上詩集,是一片黑沉沉的空虛;
睜開眼,再打開它,又是個滿目繽紛的世界!
213、
最自然的詩理論萌芽于詩實踐的土壤中,而粗壯于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的詩的再實踐。
最完美的詩經驗不可被抑制地總結于詩創作的同一刻,是由同一類詩語言的材料在同一種詩形式的模具中灌鑄出來的孿生胚。
最名符其實的詩人的定義應該是:詩胎動在人中,因為人,恒醉于詩里。
214
人這么地活過來,詩也就這么地寫了過來;活,是一種執著,寫詩也是。
在這個詩似乎正在失去她那最后一絲經濟價值的世界上,詩對于寫她的人的可親度因而更高了。正如一個孩子,在一個人人都漠視他存在的世間,父母對他的偏愛定會更甚。
只是詩,是一種情不能禁的產物,是一種人類感情生活的必然,是一種毫無招架的抵御,是一位最動人的女奴主;而我們這些可憐的崇詩者啊,都是些甘愿在她美麗的足蹄下蹂躪之后復被蹂躪一世的變態的被虐待狂!
詩又是一種絕對客觀的存在:你什么都可以將他剝奪,但剝奪不了他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你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上,但制造不了成為一個真正詩人的事實。詩創作是看來最易于生產欺騙的道具,但終了又最不可能成功的美之科學,科學之美。
詩,或能解釋成一種意識的太集中,太清醒,太尖端,太執著于一點之上的某類超常的爆發。怎么說呢?有時,渾噩是一種自己的享受,他人的不可忍受,而清醒,尤其是持續的清醒,則恰恰相反。
無可否認,在這政治經濟已高度鋼鐵化了的現代,追求詩幻是要付出遍體鱗傷的代價的。但這便因此成了一種考驗;一種咬定牙關的宣戰;一種鞭棍交加之下的堅強;一種即使在沙漠中爬行,也要求生的意志;一種濁液蒸餾成凈水的過程;一種偽者淘汰,真身終將成佛的熬煉。
人,這么地還要活下去,詩,便這么地仍要寫下去!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香港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