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詩人的稱號并不是能享用終生的封賜,只有作品本身,才能憑其真正的價值和永不能磨滅的藝術的光輝流傳千載。
182
吹捧型的“評論家”像什么?
像充斥在這個世界上的,太多的奉承獻媚者;
他們像衛星,自己不會發光;
他們的天職是簇擁著太陽,希望能為自己借到一束反光。
183
有一種理論:詩應該處于能解與不能解之間,才能保持其永久的神秘感,正如一個被追求的女人:在愛理和不愛睬的中線上搖擺是最能令人為之而癡迷的……
愛情是因為坦誠才有了價值
愛情是因為專一才有了保證
不要用手段來騙取讀者的真情吧——
這是詩作者的羞恥!
184
靈感鮮辣的詩,是一讀就能明了的詩,是字型與眼神接觸的瞬間就捶打在人心上,使之激蕩,使之在奔流中尋找久久而無法得到平靜的詩,
不需要偽裝,也不需要做作——
這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品。
小小靈感而被大量水份稀釋了的詩,則會呈現一種朦朧的外表,即摸不著邊際,也觸不到核心;說它不美,卻有一些模糊的彩斑;說它不精彩,偶爾會閃現出一兩行耀眼的過句——
這是摻雜的劣質品。
根本沒有靈感而只是強迫思路行進的“詩”,只會給予讀者通篇嚼蠟之感,
閱讀是對于視覺的一種傷害,理解是對于思索的一種濫用——
這些毫無價值的仿制品,不應該在藝術品的店堂里出售,只適宜在街邊的攤檔上叫賣。
185
有些詩行使讀者感到愕然——怎么,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詩”?讀者對詩的誤解與偏見便從這里開始了……
186
靈感是一種十分脆弱的偶然,是兩塊石片在拼力的撞擊間產生出來的微弱的火種——要么引起燎原大火,要么仍然留在漆黑的冰冷中……
讀者以往的頌揚,作者企圖保格的顧慮
都可能成了包袱
成了啞熄靈感的一縷濕氣……
詩人應該是忘卻了自己是詩人的常人:
每一首詩都是一個起端
每一次落筆都是一步入門……
187
詩人實在是一個在重重矛盾的齒牙咧縫間,汗流浹背的,小心翼翼的苦行者
(但他把之稱為幸福的追求)
盡管他的詩品可能會是那樣地輕快、瀟灑和飄逸……
188
朦朧的詩最難寫,也最易寫——
這與畫鬼的原理是一樣的。
可能是一種偏見
但我還是贊美那種能將現實世界鮮潑潑地攝影在詩箋上的本領:
用最明確,一針見血的語言
坦然地寫出
人人都經歷過,感覺到
卻又不可捉摸,無從表達的內容來。
189
其實也就是那一點,而不是其它所有的一切:
抓住它,再將把它牢牢地釘死在紙上
——你,便成功了!
190
一位著名的詩人說過:每個詩人的詩集中只有幾首是他真正滿意的作品,其余的可能都只是充數的排列而已……
我就奇怪——為什么不能把那些“其余的”都拋入熊熊的爐火中去,然后讓它們靜靜地化為焦卷的灰燼呢?
難道這不是使自己的作品得以凈化的最簡單的方法嗎?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