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初肄業于北洋武備學校。畢業后,與蔭午樓(昌)等,至德意志游學,學成歸國。適袁項城小站練兵,即以教練委之,繼授職統制,旋代王士珍提督江北。辛亥南北統一之際,段首先通電,請宣統退位,此舉為世稱道,遂得為陸軍總長。四年,袁項城既信六君子之盲,帝制自為。放其為湖北都督,因其對于袁氏所為,竊有所不滿。袁遂解其兵柄,輿論美之。初不料袁氏逝后,段之所行,又儼然袁之第二。驕橫跋扈,不屑人言,更甚于袁。因其駕馭才,不若袁之善于操縱籠絡,信左右宵小之言,致動輒違背民意,奉軍入關劫械。督軍天津會議,少軒滑稽復辟。安福禍國殃民,年來之干戈不息,無一不與段有關系者。段每日必吸鴉片四簡,必叉麻雀四圈,圍棋兩局,臺球四盤,寒暑不輟,風雨無阻,其親信言:“老總(段盛時之代名詞,今則此稱不僅限于總理,即區區一局長,亦作是稱矣)公事可以不辦,鴉片不可不吸。”對人猶曰無癮,且極力痛詆人之吸煙為非。日陪其打牌打彈子者,不外曲同豐段芝貴等數人,賭品極劣,非勝不可。少負,則忘八狗入,一場大罵,頗令人難堪。與之下棋者,則為一日本技師,渠本圍棋名手,段每與奕必負。故中日協定簽字之初,段橫梗其中,堅持正議,頗有為國爭榮之慨。曹汝霖等憂之,商之小徐,又錚遽然曰:“芝老豈真為國哉,欲其軟化,可令日本技師讓四子,茲事不難迎刃以解。”曹等從之,厚賄弈手。一星期后,段果若仗馬寒蟬,不復則聲矣。某國曾許以晉陜甘豫四省,瓜分后留為段之私產,故段縱容部卒,殃民禍國,人民呼吁,充耳不聞。當時有人作安福世系表,轉錄如下。
胡鈞
劉恩格
(兄)倪嗣沖朱深烏澤聲(祖)某某人(父)段某某(本身)徐樹錚(子)王揖唐(孫)康士鐸
(弟)曾毓雋方樞鄭萬瞻(繼子)龔心堪梁鴻志(義子)張弧王印川(私生子)徐世昌光云錦
李盛鋒
田應璜
鄧鏞
(繼孫)袁榮叟
雖是滑稽之作,確有至理。自為吳子玉剪除其勢力以后,蟄居府學胡同,持一串牟尼,日以誦佛為事。靳云鵬因事往謁,陪坐一小時。段始終未與之語,頻誦阿彌陀佛不絕聲。本則其宅之左右,分駐奉兵,名為保護,實則監督。前次張胡入都,躬往請示組閣方針,段亦無切實之語。張出后,即令駐守之兵撤退,時在今年春正月(陽歷),至陰歷壬戌元宵。段氏乘三十四號號碼汽車,由其親信馬弁王貴司機。日本人原田曾永二人,及喬裝日兵四名為護衛。楊某(陸軍少將前任邊防要職)為翻譯,一行九眾,于下午六時,悄然出京,繞道通州,抵津先往吳光新宅休憩。翌日始至己之津寓,時正奉直醞釀戰云之際,因之謠諑紛起,或傳其將赴奉,或言其將游浙,其實皆神經過敏之談,確有人以乘此倒吳助奉之說進。段言:“吳誠有開罪余處,但使余助非北洋正派,以攻真北洋系,誓死不為。余之來津,完全為避政潮,永不愿再為人作嫁,無他想也。”故直奉戰后,一般政客,蠅集其門,一一為段摒斥。輿論謂其將修晚節,以蓋前愆。然其出都之初,老徐為之寢饋不安,又無法可以邀之回京,乃密囑錢干臣(能訓),假悟善社開壇,偽造張桓侯臨壇判語,略謂段芝泉根器不凡,惜誤于群小。此次貿身出京,將來于本身尤為不利,皆因其火候未到,故無忍耐工夫。錢即以黃紙謄錄,郵寄天津,老段見之,大為懊喪,神思不寧者累日,特以電話招江朝宗至津詢問。江以實對,段始知為東誨詭計,雖仍有不豫色,而愁懷則已消釋。近日雖群言將舉之為總統,為總理。段則仍如槁木死灰,置之不聞不見。每日除赴英界馬號傳良佐家看宋版書外,仍如在京情狀,不減其茹素念佛之生涯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