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州府西北七十里。北至姚安府一百二十里,西至大理府趙州二百八十五里。
古濮落蠻所居,川名欠舍,亦曰沙卻。中有城,曰雞和。唐上元中,蒙氏置俗富郡于此,后屬于段氏。元初,置欠舍千戶。至元二十二年,改為鎮南州,屬威楚路。明屬楚雄府編戶四里,州同楊氏,州判陳氏世襲。今因之。
州山川環帶,舟車往來,走集之郊也。和子城州東二里。唐上元中,南詔閣羅鳳擊東爨,侵峨錄,取和子城,即此也。元始筑土城為州治。明初廢,弘治間改筑,嘉靖中圮。四十年,因舊址筑。萬歷四十三年,易以磚,周三里有奇,門四。石鼓城州東三十里。舊名雞和城,閣羅鳳侵東爨,取雞和城,置石鼓縣,段氏因之。元初置石鼓百戶。至元二十二年,改為縣。二十四年,省縣入州,為石鼓鄉。
石吠山州東南二十里,產煤炭。相傳上有石如犬,兇年則吠。又金雞山,在州東五里,高出群峰,每日出則先照其上?!兑唤y志》:州治西北有鸚鵡山,平地突出,甚高聳,鸚鵡產焉。十八盤山在州北十五里,登之者迂回山岡,十八折乃至其巔。
石鼓山州東三十里。上有石行列如鼓,舊石鼓縣以此名。又五樓山,亦在州東三十里太乙村后。嵯巖峭拔,最為幽勝?!兑唤y志》:州東十里有會逢山,峭拔聳空,草木叢茂。
馬龍江州西南百八十里。其上流即定邊河也。自定邊縣流入境,東南流經Ф嘉縣東,又東南入元江府界。
平夷川州西三十里。源出眾山中,經州城西,東南流至府城,西而入龍川江。《志》云:州西四十里有苴力橋,州西三十里有白塔橋,州西十里有平夷橋,俱跨平夷川上。
南堰在州南。又州西有西堰,可溉田二千余畝。子甸溪在州東北,亦溉田至數千畝。
英武關州西七十里有巡司戍守,亦曰鸚鵡關?!吨尽吩疲河⑽潢P躡山脊,越峻阪,箐莽陰翳,行者寒心,為郡境之險。又有阿雄關,在州西北,亦有巡司戍守?!吨尽吩疲褐菥秤钟墟偰详P巡司。
沙橋驛州西三十里。又有鋪,有堡,有巡司,俱以沙橋名,皆在州西三十里。又西七十五里為普淜驛?!兜岢逃洝罚鹤灾萑ざ_沙橋,有鴛鴦、白塔二坡,自茲徂西山確道,修凡八亭而遙達普淜。土人稱陂堰為淜也。途經小孤山、鸚鵡關、七里坡、普昌關、麥地哨,道列巨箐危石,為險厄之所。
附見:
楚雄衛在府治東。洪武十五年,廢征緬招討司,置衛。又定遠千戶所,在定遠縣治東。洪武二十一年置,隸楚雄衛。
◇姚安府東至武定軍民府元謀縣三百二十里,南至楚雄府百九十里,西至大理府三百七十里,北至北勝州四百五十里,東北至四川威龍長官司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里,至江南江寧府七千七百六十五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十里。
古滇國地,屬楚。漢屬益州郡。后漢因之。蜀漢屬云南郡,晉初因之。東晉咸康初,析置興寧郡治弄棟縣。宋齊因之。梁末,沒于群蠻。唐武德中,置姚州初為姚州總管府。貞觀四年,改置都督府于戎州?!锻ǖ洹罚阂χ?,麟德元年置,其人多姚姓,因名。劉句曰:武德四年,安撫大使李英奏置姚州。麟德元年,始自云南移于弄棟川也。又咸亨三年,永昌蠻叛,寇姚州。調露二年,永昌蠻復寇姚州,敗州兵。于是廢姚州。垂拱四年復置,仍為都督府督,羈縻諸州。天寶初曰云南郡。既而蒙氏據其地天寶七載,州為南詔蠻所陷。十二載,復置戍守于此,尋為蠻所陷,改置弄棟府又置弄棟節度于此,為六節度之一。宋時段氏改為統矢邏,又改為姚州,亦曰姚府歐陽玄曰:段氏以姚州為姚府,居八府之一?!兜嶂尽罚憾嗡计礁呐獥澑疄榻y矢邏。段政嚴時,封高太明之子明清為演習官,世有其地。元憲宗三年,內附。七年,立統矢千戶所。至元十二年,改置姚州,屬大理路。天歷初,升為姚安路。明初,改路為府,尋又改姚安軍民府府州佐皆高姓,高明清之后也。明清七世孫曰泰祥。宋理宗二十二年,蒙古攻略至境,泰祥悉力拒守,被執不屈,見殺。忽必烈因官其子伸,至今不易。所屬蠻曰散摩都玀玀,強悍好斗。領州一、縣一。今仍曰姚安府。府通道越,絡繹滇洱,為南北之要會。諸葛武侯平南中,渡瀘水而南,隋史萬歲略西洱,亦自青蛉、弄棟而入。唐永徽三年,趙孝祖平青蛉、弄棟西白水蠻,遂請略定西裔孝祖上言:貞觀中,討昆州烏蠻,始開青蛉、弄棟為州縣。弄棟之西有小勃弄、大勃弄二州。勃弄以西與黃瓜、葉榆、西洱河相接,人眾殷富,多于蜀川,請因破白水蠻之兵,隨使西討。從之,遂略定大小勃弄之地。麟德初,武陵縣主簿石子仁建言:姚州在永昌之北,越之南,此地有崇山修谷,平疇廣川,東有金沙江之利,西接云南州之勝。距威楚,瞰點蒼,最為險要。請置都督府于昆明之弄棟川,屯兵鎮守,以治葉榆、イ河諸蠻。則群蠻不敢橫,而中國長有鹽貝之利矣。從之,因置府于弄棟川。咸亨以后,南中漸多事。姚州廢置不恒。神功二年,蜀州刺史張柬之表言:姚州絕域荒外,山高水深。諸葛破南中,使其渠帥統之,不置漢官。國家既置姚州,叛亂屢見。延載中,司馬成琛更置瀘南七鎮,戍以蜀兵。自是蜀中騷擾,乞罷姚州,隸府,并廢瀘南諸鎮,于瀘北置關。禁止中國百姓不得與蠻無故交通往來,以防亂萌。不納。景云中,姚州蠻叛,引吐蕃攻陷姚州,于是姚路絕。開元二年,姚蠻復來寇,州軍討之,為所敗。天寶以后遂沒于南詔,恒以重兵守之,閉塞漢人南入之道。貞元中,西川帥韋皋復通南詔,自清溪關出工卩部,經姚州清溪見四川重險清溪關,工卩部見四川建昌行都司,入云南,謂之南路。蓋自姚安而北,則度金沙,入越。自姚安而西,則指葉榆,趣大理。自姚安而南,則出威楚,向昆明??槿嶂獣?。西南有事,爭于滇蜀間者,自古恒在姚州也。
姚州附郭。漢為弄棟縣,屬益州郡。蜀漢屬云南郡,晉因之。東晉成帝析置興寧郡于此。宋、齊因之。梁末沒于蠻。唐置姚城縣,為姚州治。天寶末,沒于南詔,為弄棟府治。大理段氏仍置姚州。元為姚安路治。今因之,編戶四里。弄棟廢縣今州治?!吨尽吩疲褐荼庇信f城,漢弄棟故縣也??h境有蠻曰棟蠶。王莽時,益州郡蠻棟蠶、若豆等起兵殺郡守。后漢建武十八年,棟蠶與姑復、葉榆、弄棟、連然諸種叛,殺長吏,尋擊平之。自晉至梁,皆為晉寧郡治。唐貞觀二十二年,平西爨,開青蛉、弄棟為縣。既而以弄棟地改置姚城、瀘南等縣。景云初,御史李知古改筑姚州城。蒙氏為弄棟府治,大理至元皆因故址。明初易以磚石,周二里有奇。嘉靖七年,筑月城于南門外。三十九年,復于城南增筑土城,四關皆繚以土垣。萬歷四十六年,復增拓舊城,創設敵樓以壯形勝。今城周六里有奇,門四。
瀘南廢縣在府東北。唐置。《新唐書》:武后垂拱初,置長城縣,屬姚州。天寶初,更名瀘南縣,以地在瀘水南也。天寶十載,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于瀘南,即此。又廢長明縣,亦在州境,唐置,屬姚州。天寶以后,沒于南詔,與瀘南俱廢。
澄川城在府東。杜佑曰:澄川守捉在云南郡東六百里,唐開元中置,屬劍南節度。即此城也?!缎绿茣罚阂χ萦谐未?、南江二守捉城。廢于、異州,在府境?!短剖贰罚何涞滤哪辏靡χ荻级礁?,并置于、異、五陵、袖、和往、舍利、范鄧、野共、洪郎、日南、眉鄧、備、洛諾共十三州隸焉?!稌罚瑚氲鲁?,姚州都督府管五十七州,蓋皆羈縻蠻地云。
龜祥山府治西。一名赤石山,以山石皆赤也。山頂有泉,亦曰龜祥泉,旁有萬花谷。又西五里曰金秀山,陽泒河出焉。其相接者為龍馬山。白馬山,在府東十五里,又東五里曰燕子山,形如燕壘。又府西七十里有稽肅山,泉流入于陽泒河。
東山府東十里,一名飽堙蘿山。其西有武侯塔,相傳諸葛武侯南征駐兵于此。后人建塔其上。山之南又有古城?!吨尽吩疲禾铺鞂毘?,云南太守張乾陀所筑,以防南詔。又寨子山在府東八里。明洪武末,土爨自久叛,結寨于此,官軍討之,敗賊于東山箐,即此山也。有泉流入烏魯淜。筆架山,在府南二十里,有三峰并峙,上有井,云出即雨。又三窠山,在府南六十里,青蛉河出焉。
九鼎鐘山府東北二十里。峰巒凡九,狀若懸鐘,一名華山,以春時多花木也。又仙景山在府西北十五里,一名西山,亦名石云山。山麓有赤甲、西嶺二泉。矣保山,在府北十五里。又北五里曰龍鳳山,山有白塔。石晉天福間建,高十五丈。一名白塔山。
寶關山在府北百二十里。東去鹽井提舉司一里,山高百仞,以通鹽要路,因名。又司東一里曰回龍山,司南一里曰北極山,司北一里曰象嶺山,俱以形似名。綠蘿山,亦在府北百二十里,一名盤曲山,其相接者曰黎武山。
金沙江府東北百四十里。從北勝州流入界,府境之水皆流入焉。又東入武定府界,詳見大川金沙江。青蛉河在府南。舊名三窠戍江。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四十里,潴為石池淜。周廣三百余畝,分為東洶溪、西洶溪,灌溉田畝。至府城北復合流,至大姚縣南合于大姚河。又東入于金沙江。陽泒河,在府西。自金秀山發源,東流匯為陽泒湖,入西洶溪而合于青蛉河。
連水府西十三里。源出楚雄府鎮南州北之磨盤山,流經此亦曰連場河。西北流七十余里,入大姚縣之龍蛟江。又香水河源出府北黎武村,與白鹽井提舉司之觀音箐步水合流,亦入龍蛟江,而注于金沙江。
七淜在府城西南,土人稱陂堰為淜。凡七,皆前代所筑,潴水灌田,民皆賴之。金龜井,在府西十里,水甚清洌,土人皆汲于此。
白鹽井府北百二十里,本大姚縣地。有鹽課提舉司,旁有九井:曰觀音,曰舊,曰界,曰中,曰灰,曰尾,曰白石谷,曰阿拜,曰小。皆產鹽,為公私之利?!兜崧浴罚呼蒲蚴谒疚骼镌S,蒙氏時有羝土,驅之不去,掘地得鹵泉,因名。白羊井后訛為白鹽云。明初土爨自久作亂,官軍敗之于白鹽井。遂進,敗賊于東山箐,今有白鹽井巡司。三窠關在府南三窠山上,為南面之險,有巡司戍守。諸葛壘,在府東十五里,又府北十二里有孔明遺壘,蓋武侯渡瀘南征道出于此。
普淜驛府西南百五十里。西至大理府云南縣六十里,南至楚雄府鎮南州百里,為往來必經之道。兼設巡司戍守于此?!兜峒o》:姚安有白石村,官軍敗賊自久于此。又蹙賊于馬哈山、蘆頭山,皆在府境。大姚縣府北三十里。漢青蛉縣地,屬越郡。蜀漢屬云南郡,晉因之。咸康中,改屬興寧郡。梁末廢。唐武德四年,置西濮州。貞觀十一年,改曰髳州,治濮水縣,后沒于南詔。大理段氏時,屬姚州,蠻名大姚堡。元初,置大姚堡千戶所。至元中,改置大姚縣,屬姚州。明初,改屬府,今編戶四里。青蛉廢縣在縣北,漢縣蓋治此。常璩曰:青蛉縣有鹽官。是也。亦曰青蛉川。隋開皇十七年,史萬歲擊南寧叛爨,自青蛉川入,至南中。唐貞觀四年,擊西爨,開青蛉、弄棟。二十三年,復遣將擊西爨蠻,開青蛉、弄棟,皆為縣,尋以青蛉縣屬髳州。天寶中,沒于南詔。又有岐星、銅山二縣,亦唐髳州屬縣也,俱天寶中為南詔所廢。揚波廢縣在縣東。唐武德四年置裒州,領揚波、強樂二縣,后廢。又廢靡州,在州西北,唐武德四年,置西豫州。貞觀三年,改曰靡州,領靡豫、七部二縣。又靡州之西曰廢徽州。唐武德四年,置利州。貞觀十一年,改徽州,領深利、十部二縣。后俱廢。
馬西廢縣在縣北。《唐志》:武德四年,置尹州,治馬邑縣,兼領天池、鹽泉、甘泉、涌泉四縣,其地與髳州接。是也。后俱廢。《志》云:縣東北馬鞍山麓,有武侯土城。
四奇山在縣南七里,有四峰高聳。又有幾山,在縣治東南一里。東隅有石穴,一名石壁洞,俗名紗帽山。文筆山,在縣西一里。《志》云:山之后曰鳳凰山,左曰觀音山,相去約二里。縣西北三里,又有玉屏山。
馬家山縣北十里。高出群山,林木深郁。又北二十里有方山?!稘h志》青蛉縣禺同山有金馬碧雞,或以為即方山也。書案山,以縣東北百五十里。山形如幾案,大姚河出焉。
赤石崖在縣西北,與大理府十二關長官司接界。明嘉靖二十三年,增設姚安府督捕通判,駐赤石崖。萬歷中省。蓋北渡金沙,東出武定,此為要地也。又柴丘嶺在縣東二十里,上有古砦。
大姚河在縣北。源出書案山,流經縣西北,合鐵索箐之水。又南流至縣西南,合姚州小橋村之水。又東流繞縣南,復東北會于青蛉河?;蛞詾榧础稘h志》所稱仆水也。
龍蛟江縣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鐵索箐,合姚州連場、香水二河,東北注于金沙江。俗名茸泡江,音訛也。水產金。
鐵索箐在縣西北,逶迤千里。山阿水隈,徑深險。蠻人每聚于此,恃險出沒,剽掠幾百余年。明萬歷初,鐵索箐力些蠻畔,撫臣鄒應龍討之。七十二村悉平,因置戍守此,四境乃安。
附見:
守御姚安千戶所在府城北。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又姚安中屯千戶所,在大姚縣東二里,舊為土城,亦洪武二十八年筑。永樂初,易以磚石,周一里有奇。
◇武定府東至云南府富民縣百里,東南至云南府二百里,西南至楚雄府四百三十里,西北至姚安府五百四十里,東北至四川建昌行都司會川衛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七千三百九十里,至京師一萬八百三十里。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