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部山在州治西。中峰高聳,下有泉,流為溪。經(jīng)州南數(shù)里,入于石竇。今山下有曲部驛。萬年龍山在州東北百里,有泉成溪,流入廣南府界。又有寶寧山,下亦有泉,流入于寶寧溪。
小維摩山在州東北八十里。高可千仞。又有大維摩山,在州東南一百里,高出眾山之上,昔時土官皆世居此。阿母山,在州東南九十里,高千余仞,下有阿母驛。又東七十里為維摩驛。又折角山在州東南百五十里,下有泉,流為折角溪。龍定山,在州東南三百余里,有五峰屹立。寶寧溪在州東北百二十里,出寶寧山,南流合萬年龍溪及折角溪之水,流入廣南府界,匯于右江。
◇廣南府東至廣西泗城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廣西府維摩州百七十里,南至古器野界六十里,北至曲靖府羅平州界四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九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七千九百九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三十里。
古南蠻地。宋時名特磨道,儂智高之裔居之宋至和二年,廣西經(jīng)制使余靖遣邕州司戶參軍石鑒入特磨道,生獲儂智高母,即此。元至元中,立廣南西道宣撫司,領(lǐng)路城等五州。后來安路奪其路城、上林、羅佐三州,惟領(lǐng)安寧州、富州。明初,改置廣南府編戶六里,土同知儂姓,領(lǐng)州一。今仍曰廣南府。府山崖高峻,道路崎嶇,控臨邊陲,有金湯之固。《志》云:廣南古無郡邑,西洋江限其南,牌頭山為之鎮(zhèn),崇巨壑,峻阪深林之區(qū)也。廣南城《志》云:今府治,在平關(guān)坡上。明洪武十九年,樹木為柵,周四里有奇,設(shè)西南二門,柵下有濠。
牌頭山府西北五里,峰巒起伏。其右小山連峙如盾,土人筑砦居之。蓮花山,在府東北二十里,五峰連聳,諸小峰參差旁峙,形如蓮花。西洋江府南八十里。源出府東南境之板郎山、速部山、木王山,三流相合,東南入于廣西田州府之左江。
富州府東二百里,東至廣西安隆長官司界一百里。本南蠻地。元至元中,置富州。明因之土知州沈姓。州無城,編戶二里。州今省。
州山谷峻阻,控御群蠻。廢安寧州在州西南。元置,明初省。又羅佐廢州,一云在州東北百里,亦元置,明初廢。
祛丕山在州治西。形如狻猊。昔土人結(jié)屋避兵其上,今呼獅頭寨。
玉泉山州西北七十里。山頂有泉,飛流如素練。下有石池,清碧洄旋,溢流于西洋江。者鷂山,在州東南九十里,高二百仞,怪石槎岈,蠻酋之壑穴也。又西寧山在州東北百十里,巖洞深邃,蠻潛匿其中,不可究詰。
楠木溪州東三十里。源出州境之花架山,其水常溫。又南汪溪在州治西,源出州西北之麻卯山暨僻令山。流至州南,合楠木溪東行至石洞,伏流十五里復(fù)出,下流入于右江。◇元江府東至臨安府石屏州界一百十里,南至臨安府思陀甸長官司界二百十里,西至思論設(shè)者癸寨界三百里,北至新化州界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九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七千八百四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八十五里。
古西南夷地,蠻名惠龍甸,又名因遠(yuǎn)部。蒙氏時屬銀生節(jié)度,徙白蠻蘇、張、周、段等十姓蠻戍之。又開威遠(yuǎn)等處,置威遠(yuǎn),讀簡,制若中國之州。或曰:與賧同,讀淡。后仿此。后和泥蠻侵據(jù)其地。宋時,儂智高之黨竄于此,和泥開羅甸居之,后為些麼徒蠻阿諸部所有。元初內(nèi)附,后復(fù)叛,筑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遙立元江萬戶府以羈縻之。二十五年,討平其地,復(fù)于威遠(yuǎn)置元江路《元志》:割羅、馬籠、步日、思麼、羅丑、羅陀、步騰、步竭、臺威、臺陽、設(shè)棲、尼陀十二部于威遠(yuǎn),立元江路。明初,改為元江府。永樂初,改元江軍民府,領(lǐng)長官司一土知府那姓。嘉靖三十年,土舍那鑒作亂,尋討平之,革其官以臨安衛(wèi)署之,尋復(fù)故。今曰沅江府。
府屹峙南陲,制臨交趾,山川環(huán)屏,道路四通。因遠(yuǎn)羅必甸長官司附郭。本名羅甸。元屬元江路。明初,置長官司,編戶八里。
步日城在府西。蒙氏立此甸,徙白蠻鎮(zhèn)之,名步日,元為步日部,明初廢?!吨尽吩疲航窀窃蟮轮兄鏋l河,延袤九里。玉臺山在府城東。舊名羅山,凡二十五峰。懸崖絕壁,險厄難登,蒼翠如玉,望之若臺。又有天馬山,在府治旁,秀如華峰,相對峙學(xué)宮前。自樂山,在府東北十里,狀如中原之崆峒。今名棲霞山。《志》云:山與蒙樂山同脈,故名。
路通山府東二十五里。舊名馬籠山。北瞰禮社江,高峰千仞,蔽虧日月。一線羊腸,通臨安路。嵯峨山,在城西南二十里,中峰嵯峨,狀如卓旗,飛舞翔動。又寶山在府西二十里,圓如螺髻,尖若插簪。俗傳昔有蠻藏寶山麓,因名。
因遠(yuǎn)山府西四十里。有因遠(yuǎn)驛,為往來必經(jīng)之地。泉出巖中,流為仲夷溪,分溉田畝。東流入禮社江?!吨尽吩疲焊庇衅嫔?,舊曰龍瓜山。有涵春泉、仙人洞,奇詭萬狀。又有九龍山,在府西北三百里,產(chǎn)礦,名魚鳧場。
禮社江一名元江,自新化州流入境,繞府城東南而入臨安府境。良峨河,在城西四十里阿南村。有混龍橋跨其上,下流入禮社江。
力白衣甸或云在府南境。元至元二十七年,云南力白衣甸酋長凡十一甸內(nèi)附,蓋皆在府境云。魚復(fù)寨,在府西,近鎮(zhèn)沅府界。明嘉靖三十年,鎮(zhèn)沅知府刁仁攻那鑒克魚復(fù)寨,是也。
◇者樂甸長官司東至新化州界三百四十里,西至鎮(zhèn)沅府界二百里,南至鈕兀長官司界三百二十里,北至景東府界一百里。自司治至布政司一千一百七十里,至江南江寧府八千二百五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六百四十五里。古南蠻地。南詔蒙氏屬馬龍、他郎二甸,地名猛摩,夷名者島。后為阿諸部所據(jù)。元時內(nèi)附,屬他郎甸管民官,隸元江路。明洪武末,分置者樂甸長官司土司刁姓,直隸布政司。
司據(jù)山附水,稱險僻之地。
者島山在司治北。島,訛為樂,司因曰者樂。山高聳可以望遠(yuǎn),為北面之障。蒙樂山司西北二百里。一名無量山。巍然高峻,窮日之力,方陟其巔。有毒泉,人畜飲之即死。山與景東府接界,今詳見景東府。
景來河在司東。自景東府流經(jīng)司境,下入馬龍江。以自景東府來,因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