潄玉泉《志》云:府東街有潄玉泉,出重珠山下,有潄玉橋。又莊鏡泉,出碌奇山下,有莊鏡橋。附郭田疇,資其灌溉。又西街有立馬閘,防龍泉溪之水。太平閘,防梁王沖之水。又有太平橋,在治西二里,跨羅藏溪。
江川縣府東南九十里。西南至臨安府河西縣百九十里。漢時名碌云異城,蠻名易籠。唐時南詔徙曲旺蠻居此,以白蠻守治之。大理以些麼徒蠻子孫分管其地,名步雄部。元初,置千戶所。至元十三年,改為江川州。二十年,降為縣,屬江路。明屬江府。今因之??h系土城,編戶二里。部椿城縣北二十里。昔蠻易昌所筑。元置雙龍縣于此,今為雙龍鄉。
龍鳳山縣西三里。崇岡疊阜,為縣鎮山。下有溫泉、冷泉,泉水四繞,合流而注于星云湖。又西里許有西山,峰巒起伏。又城東三里有東山,山頂浮圓。唐天寶二年建。海瀛山,在縣東南。特起湖中,四壁如削。憑虛視下,競秀爭流,一名孤山。
蟠坤山縣南十五里。東臨撫仙湖,西際星云湖,山頂石皆赭童無草木。又屈顙顛山,在縣北十五里,山半涌泉三派,西入滇海,東入撫仙湖,南為阿件溪,入星云湖,溉田甚博?!吨尽吩疲和寥酥^犬為屈,惜為顙,嘗有獵是山而不獲者,因名。
綠籠山縣西北十里。林木蒼翠,下有泉,流為六部溪,東南流入星云湖。覆盆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山皆螺甲,形若覆缶。星云湖在縣治南,周八十余里。東流五里,繇海門入撫仙湖。
海門橋縣東南五里,臨安要路也。星云湖水經其下,繇此入撫仙湖。陽宗縣府東北四十里。北至云南府呈貢縣界一百里。唐時麼些蠻強宗居此,號強宗部。后訛為陽宗。元初,置陽宗千戶所。至元十三年,改為縣,屬江路。明屬江府??h有土城及濠,編戶二里??h今省。黑相城在縣治東。一名輸納籠城。又梁王屯在城東南二里棋坪山,上有廢垣,元梁王曾城其地?!吨尽吩疲好鞒跽鞯?,偽梁王使其部酋屯于此,陰決溝,引水以灌我軍。有沙鍋者偵以告,因絕其水,遂滅之,今亦名沙鍋寨。夾浦山在縣城西。彌勒石溪及冷水塘二水夾流其下,因名。又棋坪山,在縣東南二里,頂若棋坪,上有梁王屯?!兑唤y志》作棋和山。又化石祖山,在縣西北七里。其南有泉,流為日角溪,一作覺卜山。
天馬山在炒甸南三十里。山形肖馬,故名。兩山并峙,峰巒起伏,茂林曲澗,蓊郁盤旋。陟其巔,見宜良大池江,南望江撫仙湖,西連陽宗、梁王屯,北睹湯池、萬佛寺。山麓流泉,環繞若帶?!兜峒o》云:山在縣東三十里。
明湖在縣北。一名夷休湖,一名陽宗湖。源出羅藏山,下流入盤江,周七十余里。兩岸陡絕,山水赤色,產魚甚佳。彌勒石溪,在縣西,發源羅藏山,流經縣治東北,而入明湖。
大沖河在縣南五里,源出羅藏山北,諸水匯而為河,下流亦入于明湖。明隆慶中堤決,縣令文嘉謨復浚而深之。又日角溪,在縣西北百里,出化石祖山,伏流至天生橋下,復出成溪,又東北入于明湖?!吨尽吩疲嚎h西有錦溪,亦匯于日角溪。
新興州府西一百二十里。南至臨安府石屏州百二十里,北至云南府昆陽州一百里。
古滇國地。晉新興縣地,后因之。梁末,土人爨瓚居此,分為西爨地。唐貞觀中,置求州屬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沒于南詔。蒙氏置溫富州,段氏時麼些徒蠻分據其地。元初,置千戶所。至元十三年,改置新興州,隸江路,明屬江府編戶二里。今因之。
州山川環列,居然奧區。休納城今州治。《志》云:昔有強宗部蠻之裔,長曰部旁,次曰普舍。部旁據普具龍城,亦名休制部。元初,立部旁千戶所。至元七年,改為納縣。十三年,置州于此,尋省縣入州。明正德間,始筑土城。萬歷六年,改筑磚城,周三里有奇,門五。白城,在州西北。昔部旁、普舍二城之西有此城,漢人所筑,二酋屢爭之,莫能定。又州治西南有祿匡城,州治南有昌人城,相傳漢時所筑。
普舍城州北二十五里。強宗部蠻之裔普舍者居普札龍城。元初,置普舍千戶。至元十三年,改為縣。明初省入州。研和城,在州南三十里。昔麼些徒蠻部雄居此。元初其孫龍鍤者內附,立百戶。至元十三年,改為研和縣。明初省入州。又畔龍城在州西十里。元至元中置縣,后省入研和?!吨尽吩疲貉泻涂h有王乞城,漢筑。又州西有中古城,州北有黑村、馬橋二城,俱元置?!吨尽吩疲河写鬆I城,去州十余里。
奇梨山在州治西。林木茂蔚,下有泉,流為奇梨溪,下流入大溪。羅麼山,在州東北二十里,今名石崖山。下有白龍泉,流為羅麼溪。溪凡九曲,入于大溪。又靈照山在府東十里,山高峻,日出則光先照,因名。博螺山在州東南?!兜峒o》:自州境出博螺、龍馬諸山,道寧州入蒙自縣界。
大棋山在州西北十五里。元末,蠻酋據險設寨于此。又蒙習山,在州西北七十里,一名適饑山,山頂與晉寧州分界。關索山,在州西。道險,引繩而渡,謂之關索駐驛。
大溪州西北五里,源出州北之夾雄山。自東北流繞于州之西南,過羅麼、奇梨二溪,出臨安府之峨縣,入于曲江。九龍池,在州西北二十里,池聚九泉,分灌赤壤?!吨尽吩疲褐荼笔镉猩徎ǔ?,下流入于大溪。
蘿木箐河在州北。自晉寧州流入境,又西南流入臨安府峨縣界。又密羅河在府西,源出密羅村,亦西南流入峨縣。鐵爐關州北三十余里。為北出昆明之要路,向有巡司戍守。《志》云:州東有棠梨坡砦,自州至江川縣,此為次舍處。
路南州府東百三十里,東北至曲靖府羅平州百二十里,南至廣西府彌勒州二百二十里,北至曲靖府陸涼州二百三十里。
古滇國地。漢為益州郡地。蜀漢為建寧郡地。唐為昆州地,蠻名路甸。天寶末,為黑爨蠻落蒙所據,號落蒙部。元初,置落蒙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南州《元志》:至元七年,并落蒙、羅伽、末迷三萬戶為中路。十三年,分中路為二路,改羅伽為江路,落蒙為路南州,屬江路。明屬江府編戶三里。今因之。州旁控蠻甸,雄峙東陲。
撒呂城州東北一里。《志》云:州舊城也,即黑爨蠻之裔落蒙所筑,因有落蒙部之名,后廢。明弘治中,始筑土城。隆慶六年,重筑。萬歷四十八年,復修治,周二里有奇,門四。
邑市廢縣州東北八十里。舊有邑市、彌沙等城,落蒙子孫分據之。元至元十三年,即邑市、彌歪二城立邑市縣,彌沙等五城立彌沙縣。二十四年,并彌沙縣入邑市,隸路南州。明初因之。弘治四年,邑市縣省入州。《志》云:彌沙城在州東南,相近又有河頭城,俱漢時筑。達子城州東三十里,蠻語為底伯盧。其城起自曲靖,底于廣西,綿延三百里,昔蠻酋弟兄筑此分界。
竹子山在州南五十里。山高千仞,周百里,舊為賊巢。明弘治中,方伯陳金平之。環向有蠟、香爐諸峰。遮日山,在州東南十五里。峰巒峻拔,陽輝掩映,一名些亦山。又龍山在州東八十里,峰巒高聳,下有小石,可煉為銅。《志》云:州治旁有鹿母山,治南半里又有紫玉山。照鏡山州西北二里。山前有池如鏡,倒影其中。又休桑山在州東北十五里,今名九盤。下有流泉,曰休桑溪。南流入于盤江。羊鼻山,在邑市廢縣東北十五里,以形似名。頂有泉,引以灌溉。又木龍山,在邑市廢縣東南十五里,高可五百余仞?!吨尽吩疲褐荼比镉嘘P索嶺,高二十余丈,險峻難度,若關隘然。
巴盤江在州西。源自曲靖府陸涼州,流經云南府宜良縣,入府境,過邑市廢縣,至州西南合鐵赤河,東南流入廣西府界。
鐵赤河州西四十里。自府境流入過瓦渡、雙龍溪至州西南,又過興寧溪,下流入于盤江。興寧溪,在州東二里,繞州治西南流入于鐵赤河。
天生橋有二:一在州北五十里,一在州東北十二里,皆石梁可渡,不假人力,因名。又州境有革泥巡司及和摩驛。
◇廣西府東至廣南府四百八十里,西南至臨安府阿迷州二百二十里,西至臨安府寧州二百四十里,東北至曲靖府羅平州二百十里,西北至江府路南州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里,至江南江寧府七千五百二十里,至京師一萬九百六十五里?!队碡暋妨褐菽厢?。漢為郡地。蜀漢屬興古郡,晉宋因之。隋屬州,東爨、烏蠻、彌鹿等所居。后師宗、彌勒二部強盛,歷蒙氏、段氏,皆不能制。元初,內附,隸落蒙萬戶府。至元十二年,立廣西路。明初,改為廣西府土知府舊昂姓,今為土照磨屬夷,有黑爨、夷、上獠、沙蠻、玀玀,五種雜居。《筑城記》:廣西東臨水下沙夷,西近龜山寇巢,南連路南州,北接陸涼舊越州。土舍夷玀,四面雜處,而沙夷尤稱獷猂。舊為矣邦、生納下村,土官掌之。成化十四年以后,屬于流官,領州三。今仍曰廣西府。府東瞰粵西,南控交趾,山谷幽阻,民夷富強?!吨尽吩唬褐T山為屏,八甸為塹,彈壓烏沙、土獠諸蠻,是郡之大勢也。
廣西城府治舊在矣邦、生納二村,無城,成化中,始筑土城,尋圯。隆慶五年,易以磚石,周三里有奇,門四。發果山在府治北,培相接,環于府治。城中有山曰鐘秀,城南二里曰翠屏山,皆與府治相環帶。
阿盧山在府西三里。山延亙四十余里,南連彌勒,北跨師宗,有山洞深邃莫窮,洞中流泉入于西溪。山下諸蠻舊曰阿盧部。又有吉輸山,在府東南五里。臨光山,在府西十里,與阿盧山相接。巴盤江在府西北百里。一名潘江,亦作半江。自江府流入,又東至師宗州界而入曲靖府羅平州境。又有盤江,在府西五十里,自臨安府阿迷州流經彌勒州界,復東北流經府西,至師宗州而會于巴盤江。
西溪在城西?!吨尽吩疲簬熥谥葜T水多伏流于地,至阿盧山洞始出而為溪,流經府城西,環抱城南,與東溪合,下流入于矣邦池。
矣邦池在府西南。一名龍甸海,亦謂之乾海。周三十余里,半跨彌勒之界。有二源:一出阿盧山麓石竅,一出彌勒州吉雙鄉,南流入盤江,中有小山。明弘治十二年,李韶言府南有乾海,后有平壤一帶,有水利可開屯田,是也。
師宗州在府北八十里。北至曲靖府羅平州一百二十里,西至江府路南州一百二十里。
古南蠻地,地名匿弄甸。爨蠻師宗者據之,號師宗部《一統志》:宋時爨蠻居宕浪甸,其后師宗居匿弄甸。元初,隸落蒙萬戶府。至元十二年,置師宗千戶總把,領阿寧、豆勿、阿盧、豆吳四千戶,屬廣西路。二十七年,改為師宗州。明因之編戶六里。屬廣西府。今仍舊。
州山高水深,稱為雄險。
師宗城今州治?!吨尽吩疲涸脦熥谇艨偘?,治于州東南檳榔洞,后徙今治。舊有土城,萬歷二十八年修筑。四十年,復展拓之。城周三里有奇。
恩容山州北五里,三峰峭拔。鎖北門山,在州北十二里,二峰高聳。經行其間,如門扃然。《志》云:州西南七十里有龜一山,極高峻。去府城亦七十里,為夷玀之藪。明萬歷四十八年,筑土城于此。周一里有奇,謂之督捕城,府通判駐守其地。
英武山州東八十里,峰巒峭拔,高可千仞。明洪武中,設英武驛于其下,山饒盜賊及虎。行人稀闊,驛遂廢。綠德山,在州東百二十里,孤峰秀削,一名六德山。有六德廢驛址,在山下。地名阿歹村,多暴客。
馬者籠山州東二百四十里。山高峻。又州東二百里,有高耒山,高三百仞。《志》云:高耒山西南三十里,即馬者籠山。巴盤江在州西北五十里。自府境流至此,又東北入曲靖府羅平州界。又州西二十余里有盤江,亦自府境流入而合于巴盤江?!吨尽吩疲褐萁斡写蠛涌冢w盤江經此回曲而為大河也。
檳良驛在州東南五十里,今為檳洞村。又東為英武驛,又東為六德驛,三驛俱明洪武初設,尋廢。
彌勒州府西九十里,西南至臨安府阿迷州百七十里,西北至江府二百五十里。
古南蠻地,本名郭甸、巴甸、部籠之地。些莫徒蠻之裔彌勒者據此,因名彌勒部。元初,隸落蒙萬戶府。至元十二年,以本部為千戶總把,領吉輸、裒惡、部籠、阿欲四千戶,屬廣西路。二十七年,改置彌勒州。明屬廣西府編戶十六里。今仍之。州襟帶山川,控扼蠻。
彌勒城今州治。舊為甸村,元置千戶所于此。明弘治十一年,始筑土城,周四里,門四。卜龍山州南五里,舊部籠部千戶所置于此。疊嶂重巒,環繞州治。又阿欲山在州西十里,舊阿欲部千戶所治也。岡巒重疊,下有溫泉。其山綿亙七十余里,東接北傾山。北傾山,在州北三十里阿欲鄉中,高五十余仞,西連阿欲、構甸二山。
盤江山州東南百里。有東西兩山相峙,盤江流其中。東抵師宗州,南抵阿迷州,中有石竅,深廣丈余。濁水涌出,注于盤江。
盤江在州東南。自臨安府阿迷州流入境,又東北入府界。八甸溪,在州治北,其源有三:一出舊村,一出阿欲山,一出北傾山,至州治東而合流,南入盤江。治前有橋曰玉津橋,跨溪上。長五丈,闊七尺。
十八寨在州西南。有十八寨山,山箐連屬其中。蠻種最繁,蓋盜藪也。寨東五里有白馬河。新哨,在州西南。自阿迷州之彭堡達于新哨,乃至州治,又北出板橋,接云南府宜良縣界。
維摩州府東南二百六十里。東北至廣南府百七十里,西至臨安府蒙自縣百五十里,南至安南界一百七十里。古南蠻地。元始立維摩千戶,隸阿迷萬戶。至元中,以維摩為千戶總把,領維摩、屈中二千戶,隸廣西路,后改為維摩州。明初因之土知州舊資姓,今李姓,編戶九里。州今省。州南瞰交趾,險阻之區也。維摩城今州治。元初,為維摩千戶所,后建為州。明洪武初,設流官,筑土城于今州西北。宣德以后,交趾背叛,土司侵強,舊治遂廢,因徙今地。萬歷二十年,始筑土城,周二里有奇?!吨尽吩疲褐菸髂嫌蟹ㄍ粒粒背?。A1,讀隴。其城險固。城后有高山壁立,復有石城,甚險峻,馮高臨下,城中每恃為聲援。又西地名江那,亦據險處也。丘北城在州西。又東至舊維摩城,有箐口甚險隘?!吨尽吩疲褐菸饔钟腥l城。明萬歷二十二年筑,周一里有奇。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