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立字子叔,鳳第六弟,成帝初賜爵關內侯。河平中封紅陽侯,位特進,領城門兵。綏和初坐淳於長事遣就國。哀帝即位,征還京師。平帝初復遣就國。元始三年,莽遣使迫令自殺,謚曰荒侯。
●上封事為淳於長求留
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后故,誠不可更有它計。(《漢書?翟方進傳》:有司奏請遣淳於長就國,長以金錢與立,立上封事,為長求留。)
●與杜業書
誠哀老姊垂白,隨無狀子出關,愿勿復用前事相侵。(《漢書?杜欽傳》:欽業為函谷關都尉,會定陵侯淳於長有罪,當就國,長舅紅陽侯立與業書。)
王仁
仁,鳳第三弟譚之子,為諫大夫。永始初嗣父爵平阿侯,以剛直為莽所憚。平帝初遣就國。元始三年,遣使迫令自殺,謚曰剌侯。
●諫立趙皇后疏
臣聞立后妃者,王教之大端,三綱之本理,治道所由廢興也,社稷所以存亡也。故夏之興也以涂山,亡也以妹嬉。殷之興也以有,亡也以妲己。周之興也以文母,亡也以褒姒。夫三代安危,后主所觀,是以圣王必審舉措,察操行,以計勝色者昌,以色勝計者亡。無鹽宿瘤,天下之丑女也,齊二君以計勝色,立為后,皆以折沖安國。今許后以罪廢,遂事已往,於是欲立后妃,宜得殊異於前。上當奉宗廟,下令萬民有所法則。河魴河鯉,齊姜宋子,詩人所高,萬乘之主,當持久長,非一切畢決目前者。驪姬亂晉,吳姬危趙,夫媵妾非天下之母,為玩弄可也。昔姜后崇禮,宣王中興;樊姬正言,楚莊成霸,愿留思察小臣眷眷之心。(荀悅《漢紀》二十六:永始元年六月,立皇后趙氏,先是諫議大夫王仁上疏言,上不聽。案此疏班書未載。)
王閎
閎,仁第三弟。哀帝初為中常侍,進侍中。莽篡位,出為東郡太守,加卒正大夫。莽敗去官,更始帝以為瑯邪太守。
●上書諫尊寵董賢
臣聞王者立三公、法三光,立九卿以法天,明君臣之義,當得賢人。《易》曰:“鼎折足,覆公饣束”,喻三公非其人也。《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以法天地。”昔孝文皇帝幸鄧通,不過中大夫。孝武皇帝幸韓嫣,賞賜而已,皆不在大位。公孫弘以布被修德,擢備宰相,巧言令色,君子不貴。昔成湯拔伊尹於鼎俎,文王招呂尚於釣濱,武丁顯傅說於版筑,桓公舉寧戚於擊角,皆以立霸王之功,騰茂績於無窮。豈以利耳悅目為得意哉!今大司馬衛將軍高安侯董賢,累世無功於漢朝,又無肺腑之連,復無名跡高行以矯世,升擢數年,列備鼎足,典衛禁兵,主歷天文,無功封爵,父子兄弟,橫蒙拔擢。賞賜空竭帑藏,萬物喧嘩,偶言道路,誠不當天心也,昔褒神元變為化為人,實生褒姒,亂周國。恐陛下有過失之譏,賢有小人不識進退之禍,非所以見卓爾垂法后世。陛下采芻蕘,賢負薪,冀有益於毫厘。(荀悅《漢紀》二十九:元壽元年,侍中王閎上書諫,不從。案:此書班書未載,《御覽》七百十六引《漢名臣奏》云云,王莽斥出王閎。太后憐之,閎伏泣失聲,太后親自以手巾拭閎泣,亦班書所未載。范書為王閎立傳,亦簡略不詳。)
王音
音,禁弟長樂衛尉弘之子。初為侍中中郎將,河平中遷太仆,陽朔中拜御史大夫,代王鳳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封安陽侯。永始二年卒,謚曰敬侯。
●因雉鴝上言
天地之氣,以類相應,譴告人君,甚微而著。雉者聽察,先聞雷聲,故《月令》以紀氣。經載高宗鴝雉之異,以明轉禍為福之驗。今雉以博士行禮之日大眾聚會,飛集於庭,歷階登堂,萬眾睢睢,驚怪連日。徑歷三公之府,太常宗正典宗廟骨肉之官,然后入宮。其宿留告曉人,具備深切,雖人道相戒,何以過是!(《漢書?五行志》中之下:鴻嘉三年三月,博士行大射禮,有雉飛集於庭,歷階登堂而鴝,后雉又集太常、宗正、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馬車騎將軍之府,又集未央官承明殿屋上。時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待詔寵等上言。)
●復對詔
陛下安得亡國之語?不知誰主為佞諂之計,誣亂圣德如此者!左右阿諛甚眾,不待臣音復諂而足。公卿以下,保位自守,莫有正言。如令陛下覺悟,懼大禍且至身,深責臣下,繩以圣法,臣音當先受誅,豈有以自解哉!今即位十五年,繼嗣不立,日日駕車而出,行流聞,海內傳之,甚於京師。外有微行之害,內有疾病之憂,皇天數見災異,欲人變更,終已不改。天尚不能感動陛下,臣子何望?獨有極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如有不然,老母安得處所,尚何皇太后之有!高祖天下當以誰屬乎!宜謀於賢知,克己復禮,以求天意,繼嗣可立,災變尚可銷也。(《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后帝使中常侍晁閎詔音曰:“聞捕得雉,毛羽頗擢折,類拘執者,得毋人為之?”音復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