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三级日韩久久_欧美刺激性大交免费视频_黄色日韩在线_a4yy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 > 古籍 > 讀史方輿紀要(書號:1124)
讀史方輿紀要  文/顧祖禹

第一百章    南直二(8)

  瓦屋山在縣西北八十里,山形連亙,兩崖隆起,其狀如屋,其相接者,又有鴉髻山,有兩峰并聳,俗名丫頭山,北去句容縣皆七十余里。分界山,在縣西北八十里,山巔與溧水縣分界。舊《志》:縣有曹山,亦曰曹姥山,溧水出焉。在縣西北八十五里。山縣東北二十五里洮湖之上。宋德初,蒙古陷建康,轉運判官趙淮起兵溧陽、宜興間,屯據山,阻長蕩湖為固,尋敗沒。《寰宇記》:常、潤二州分界于此山之巔,一作[C048],讀若偶。宋置巡司于此,一名姥峰。溧水縣西北四十里,即永陽江也。一名瀨水。相傳子胥乞食投金處,今其地有投金瀨,亦曰金淵。《漢志》注:溧水出南湖。《祥符圖經》:溧水承丹陽湖,東入長蕩湖。丹陽湖即南湖也。溧水經溧水、溧陽,又東接宜興縣之荊溪。《元和志》:溧水在溧陽縣南六里,蓋指舊縣治而言也。張鉉曰:諸家謂溧水西北出曹姥山,經溧水州界,又經溧陽州而東,合于永陽江,非也。溧水即永陽江之上源,大江南岸之水,多會于此。江上有渚,曰瀨渚,又謂之陵水。范雎說秦昭王:子胥出昭關,至陵水。是也。自瀨渚東流為瀨溪,鄉民誤曰爛溪,入長蕩湖,又分流東行,為吳王漕。蓋五代時楊行密漕運所經也。自東壩筑,而丹陽湖之水,不復入于溧水、永陽江之源流,亦滋晦矣。《水利考》:永陽江,亦曰穎陽江,古名中江,又謂之九陽江。

  長蕩湖縣北二十里。一名洮湖。中有大浮山,西南去縣四十五里,陶隱居所云“石孤聳以獨絕,岸垂天而若浮”者也。又有小浮山,去縣二十五里,亦在湖中。今詳見大川長蕩湖。

  黃山湖在縣西三十七里黃山下,湖周五十里。又三塔湖,在縣西七十里,周四十里,一名梁成湖,俗名三塔堰。稍西南曰升平湖,五堰之水,東流注于湖。又有溪水,自建平縣之梅渚來會焉,下流俱合于永陽江。千里湖,《志》云:在縣東南十五里,俗呼千里氵。白云溪在縣東十里。一名白云徑。縣境之水多匯流于北,清澈可鑒,東流會于宜興縣之荊溪。又高友溪,在縣南二十里,源出廣德諸山,聚而為溪,經黃墟蕩,合于白云溪。又舉善溪,在縣南三十里,亦出廣德諸山,會眾流合于高友溪。

  百丈溝在縣南三里。一名百步溝。源出縣南五里之燕山,東北入白云溪,舊有壩三十四,潴水溉田,歲久淤塞。弘治初,縣令楊榮因故址開浚,中存九壩,民賴其利。又繰車涇,在縣南十里,西接黃墟蕩,東北屬于白云溪,歲久淤塞。成化中,知縣熊達疏浚,為灌溉之利。徑瀆,舊《志》云:在縣北三十里,自金壇縣境流經縣界,入長蕩湖。晉宋間有此瀆。隋大業中,縣令達奚明又加疏浚,今堙。又葛涪氵,在縣西十五里,昔周四十五里。又西五里曰新昌氵,互相通注,引水溉田。今淤。

  廣通鎮縣西百十里,西北至高淳縣六十里,為分界處。俗謂之東壩。《志》云:春秋時,吳王闔閭伐楚,用伍員計,開河以運糧,東通太湖,西入長江,因名胥溪河,其后漸堙。唐景福二年,孫儒圍楊行密于宣州,行密將臺作魯陽五堰,拖輕舸饋糧,故得不困,魯陽蓋五壩旁地名也。壩西北有吳漕水,亦以行密而名。宋時五堰漸廢,改為東西二壩,壩卑,薄水易泄,故高淳無水患,而蘇、常、湖三州,當太湖委流,被害尤甚。宜興進士單鍔因議復筑五堰,阻上流諸水,使不入荊溪,下太湖,蘇軾韙之。元時,河流漸塞。明初,定鼎金陵,以蘇浙糧道自東壩入,可避江險。洪武二十五年,復胥溪河,建石閘啟閉,始命曰廣通鎮,又鑿溧水縣胭脂岡,引丹陽諸湖之水,會秦淮河以入江。自是蘇浙之漕,皆自東壩,直達金陵。永樂初,蘇、松水災特甚,是時運道亦廢,于是修筑東壩,高厚至數十丈,嚴禁決瀉,以蘇下流水患。今商賈往來,多集于此。余詳高淳縣。

  陶莊在縣北八十里鴉髻山東,有公館,為溧陽。句容之通道。《宋志》:縣北三十五里,有山前巡司。周城埠,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宋末,土人嘗結寨筑城于此,以御侵暴,周回濠跡尚存,亦曰周城。又上興埠,在縣西北六十里,舊有巡司戍守。溧水縣府東八十五里。東北至句容縣八十里,西南至寧國府二百里。本溧陽縣地。隋開皇十八年,改置溧水縣,屬蔣州。大業中,屬丹陽郡。唐武德三年,杜伏威遣輔公衤石攻李子通,渡江克丹陽,軍于溧水,子通平,縣屬揚州。九年,改屬宣州。乾元初,又屬升州,尋復故。大順二年,賊將孫儒渡江,自潤州而南,至溧水,楊行密自宣州遣其將李神福襲敗其前軍,是也。宋仍屬升州。元元貞初,升為溧水州。明初復為縣。今城周五里,編戶二百五十五里。

  中山縣東十里。孤聳不與群山接。一名濁山。《輿地志》:濁山有濁水,流演不息,相傳山出兔毫,為筆工妙。東廬山,在縣東二十里,有水三源,一為秦淮河,一入馬沉港,一為吳漕河,入丹陽湖。

  杜城山縣東南十二里。相傳隋大業末,杜伏威屯軍于此,下有杜城。又官塘山,在縣東二十五里,一名官山。山麓有大塘,筑堰以資灌溉,其旁為官塘鎮。

  芝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上有李子洞,泉出沸涌,相去三百步。又有燕洞,產石燕,中容數千人。楊吳將田κ作亂,邑人嘗避兵于此。銅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山產銅,昔嘗冶鑄于此。

  秦淮水在城西。自東廬山西流,經縣治南,又西北至方山埭,與華山所出之秦淮河合,而入上元縣境。

  胭脂河縣西十里。其地有胭脂岡,因名。明洪武中,議通蘇浙糧運,命崇山侯李新鑿開胭脂岡,引石臼湖水,會于秦淮,以為運河。永樂初廢。

  石臼湖縣西南四十里,接高淳縣及太平府當涂縣界。湖西南與丹陽湖相連,一望渟泓,中有軍山、塔子、馬頭、雀壘等四山。又丹陽湖,亦在縣西南七十里,一名路西湖。昔時大江以南、太湖以西之水,多匯于此,流入太湖。今引流西北,經太平府蕪湖縣,入于大江。沙湖,在縣南六十里,周五十余畝,為堰以資灌溉。

  馬沉港縣東南三十七里。出縣東五十里分界山,流入石臼湖。又蒲塘港,在縣南二十里。源出溧陽縣境之方山,下流亦入于石臼湖。一名浦里塘。三國吳永安三年,丹陽都尉嚴密,議建丹陽湖田作浦里塘,久之不成,即此。

  高淳縣府南百四十里。西至太平府蕪湖縣百里。本溧水縣之高淳鎮。弘治四年,分置縣。嘉靖五年,始筑土城。周三里,編戶一十二里。

  固城《志》云:在縣南十五里。春秋時,吳所筑,為瀨渚邑。周景王五年,楚使子圍敗吳軍于此,城陷于楚。漢置溧陽縣,蓋治于固城。后城邑遷徙,此城遂廢,宋為固城鎮。今因之。

  學山縣治東一里,學宮在其旁,因名。又縣治在鎮山上,縣本高淳鎮,山因以名。秀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多松柏。又東南三十里為花山。

  固城湖在縣西南五里,有水四泒,匯流成湖。西通石臼、丹陽二湖,與當涂、宣城縣分界。湖之東即廣通壩,又縣治南臨淳溪河,即固城湖支流也。《志》云:縣南六十余里有大山,其水北流入固城湖,曰大山水,經五堰,東入溧陽三塔港。

  丹陽湖縣西南三十里,中流與當涂縣分界。湖周一百九十五里,東連石臼、固城二湖。《志》云:湖源有三:出徽州府黟縣者為舒泉,出廣德州白石山者為桐水,出溧水縣東廬山者為吳漕水,俱匯于丹陽湖。分二流:一西出蕪湖,一北出當涂縣姑熟溪,俱注于大江。石臼湖,在縣西二十里,與當涂、溧水二縣分界。余家堰縣東南七十五里。《金陵志》:溧水州東南百里有銀林堰,亦曰銀堰。林,本作淋,宋避諱,改曰林。稍東南曰分水堰,又東南五里曰苦李堰,又五里曰何家堰,又五里曰余家堰,所謂五堰也。楊吳時曰魯陽五堰。今謂之東壩,界高淳、溧陽二縣之境。於家堰,在縣東南四十里,舊《志》亦以為五堰之一,今廢。

  廣通鎮縣東南六十里,與溧陽縣分界,即東壩也。又東十二里有下壩,舊謂之東西二壩,今總曰東壩,亦呼為銀東壩,即楊吳五壩之地。唐景福二年,楊行密將臺作五堰,以拽饋運輕舸,是也。蘇軾曰:五堰以障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使入蕪湖,其后販賣木入東西二浙者,以五堰為阻,遂廢去。而東西壩列焉。于是宣、歙諸水,多入荊溪間,有入蕪湖者,亦西北之源,而非東南之流也。《志》云:五壩即分水銀雙河東壩之地,銀者,以石窒堰,復熔鐵淋石,以固之也。蘇、常,承中江之流,恒病漂沒,五堰筑,則中江不復東,而宣、歙諸水,皆自蕪湖達大江。宋德佑初,以元兵漸迫臨安,遣趙淮戍銀東壩,既而元將阿剌罕破銀東壩,遂克廣德,軍四安鎮,今自太湖、宜興至東壩,不二日,便徑達會城。蓋又為戍守重地矣。《輿程記》:東壩北至溧水縣一百二十里,東北至金壇縣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寧國府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太平府百六十里,南至廣德州百四十里。明洪武中,嘗建置石閘,以均節五堰之水。永樂初,復改筑土壩,兼設廣通鎮巡司,并僉溧陽、溧水人夫防守,禁止盜泄。正統弘治中,皆增筑之。嘉靖初,復修治。蓋東南水利所關也。

  江浦縣府西四十里。西北至滁州百里。本六合縣地。明洪武九年,始分六合縣及滁、和二州地,置縣于浦子口。二十四年,又割江寧一鄉隸之,移治曠口山之陽,即今縣也。縣無城,編戶二十四里。

  東葛城縣西北三十五里。《志》云:蕭梁時,僑置臨淮郡,治東葛城。是也。舊為館驛,又有西葛城,在縣西北四十里。《魏志》:臨滁郡治葛城,領懷德縣。懷德,見下六合縣。浦子口城,在縣東三十里。明洪武四年,立應天衛命指揮丁德筑城于此,周十四里有奇。九年,置縣治焉,縣尋移今治,而城如故,為南北津渡之要。

  龍洞山縣西二十五里。西接天井山,東連西華山及馬鞍山。又定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即六合縣之六合山,亦與龍洞山相接。四潰山,在縣西南七十里,俗呼四馬山。又縣西南四十五里有陰陵山。舊《志》以為項羽敗走處,蓋傳訛也。黃悅嶺在縣西北十五里。又駱駝嶺,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皆今驛道所經。白┠嶺,在縣西北三十里,亦為東西通道。

  大江在縣東南三里。其地曰江淮關口。向設江淮驛,有新江口渡。又縣東八里曰八字溝渡,縣西南十五里曰西江口渡,又有新河口渡,在縣西南百里和州界,皆濱江處也。而最沖要者,曰浦子口渡,自此渡江,至府城觀音門二十里而近,一名安陽渡。《江防考》:浦子口西二十里為江淮巡司,舊屬應天府司。東至瓜埠八十里,西至和州浮沙口,亦八十余里,中間有穴子河,在縣南四十里,又南二十里為芝麻河,皆江水灌注處也。其東為王家套、八字溝,洲、渚、汊、港,縱橫錯雜,并為險要。

  浦子口河縣東二十里,源出定山,繇浦子口,西入江。《志》云:浦子口有左右二水,環抱縈回,名東西溝云。又沙河在縣東三十里,宋天禧中,范仲淹領漕事,以大江風濤之險,開此河,引江水支流,下至瓜埠入江,即六合縣之長蘆河也。

  后河縣西北三十五里,即滁河之下流,自滁州東流,經縣北三十里之茅塘橋,接六合縣界,東出瓜步入江。《志》云:縣西北有費家渡,道出滁州。

  高望鎮縣西南二十里。又縣西三十里有香泉鎮,以近湯泉而名。《志》云:泉在鎮西南五里,本名湯泉。明初賜名香泉。又烏江鎮,在縣西南七十里,古烏江縣地也。今詳見和州。六合縣府西北百三十里。北至天長縣九十里,東南至儀真縣七十里,東至揚州府一百三十里。春秋時楚之棠邑。襄十四年,楚子囊師于棠以伐吳,又伍尚為棠邑大夫,是也。漢為棠邑縣,屬臨淮郡。后漢屬廣陵郡。三國時,為吳魏分界處。晉復屬臨淮郡。惠帝永興元年,分立棠邑郡。太元四年,苻秦寇淮南,遣將毛安之率眾屯棠邑,即此。安帝改為秦郡,又改置尉氏縣。宋因之。齊永明初,罷秦郡,以尉氏縣屬齊郡。梁仍屬秦郡。或亦謂之新秦。侯景置西兗州于此,又遣其黨郭元建為北道行臺,鎮新秦,是也。尋改置秦州。北齊亦曰秦州,又為瓦梁郡。陳曰義州。后周曰方州,又改郡為六合郡。隋初郡廢,以尉氏縣為六合縣。大業初州廢,縣屬江都郡。十二年,杜伏威起兵屯于六合。明年,隋將陳棱討之,為伏威所敗。唐初復置方州,貞觀初罷,屬揚州。南唐于此置雄州。周仍為六合縣。顯德三年,時韓令坤襲克揚州,唐遣兵來爭,周主命趙匡胤軍六合,揚州之守始固。宋屬真州。元因之。明洪武三年,改屬揚州府。二十二年,又改今屬。舊有土城,周七里,今廢。編戶十七里。

  棠邑城在縣北。漢縣也。晉改置尉氏縣。蕭梁仍置棠邑縣,東魏又增置橫山縣。陳因之,并屬秦郡。后周又改橫山為方山縣。隋開皇四年,俱省入六合縣。今設棠邑驛,在縣治東。秦縣城,在縣西北。東晉末,僑置秦縣,為秦郡治。宋因之。蕭齊亦屬齊郡。后廢。

  瓜埠城在縣東二十五里瓜埠山側。蕭齊建元初,自郁洲徙齊郡治瓜埠城,蓋是時所筑也。郁洲,見淮安府海州。

  胡墅城在縣東六十里,南岸對石頭城。梁敬帝初,徐嗣徽引齊兵據石頭城,齊復遣將崔子崇等,于胡墅度米載馬以濟之,陳霸先遣侯安都夜襲胡墅,燒其舡,斷其運道。又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克秦郡,瓜埠、胡墅二城皆降。十一年,復沒于后周。十三年,周羅攻隋胡墅,拔之。明年,歸胡墅于隋以請和。

  懷德城在縣西。《宋志》:大明五年立,又以歷陽之烏江,并二縣立臨江郡。永光初郡省,以懷德屬秦郡。齊復置臨江郡,懷德縣屬焉。東魏屬臨滁郡。后齊縣廢。臨滁,今滁州全椒縣。瓜步山縣東二十五里,亦曰瓜埠,東臨大江。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至六合,登瓜步,隔江望秣陵,才數十里,因鑿山為盤道于其上,設氈殿。《魏史》謂起行宮于瓜步,是也。二十八年,魏師還,帝如瓜步,既而使沈慶之徙彭城流民數千家于瓜步。三十年,武陵王駿討元兇劭,至新亭,豫州刺史劉遵考,亦遣其將夏侯獻之軍于瓜步。大明七年,帝如瓜步山,廢帝子業時,義陽王昶舉兵彭城,旋奔魏,子業因自白下濟江,至瓜步。《齊志》:建元初,徙齊郡治瓜埠,即此。東昏侯末,命李叔獻屯瓜步,叔獻降于蕭衍。梁紹泰二年,徐嗣徽引齊兵犯建康,陳霸先潛遣將沈泰渡江,襲齊行臺趙彥深于瓜步,獲艦百余艘,粟萬斛。陳大建十一年,閱武于大壯觀山,命陳景帥樓艦出瓜步江,振旅而還。唐至德二載,永王作亂,自當涂進據丹陽,淮南采訪使李成式等遣兵軍于瓜步,廣張旗幟,列于江津,黨望之,始有懼色,相率來降。五代周顯德三年,侵唐淮南,遣趙匡胤軍六合,唐主遣其弟齊王景達將兵二萬,自瓜步濟江,距六合二十余里,設柵不進,數日,乃趨六合,為匡胤所敗。鮑昭云:瓜步江中之眇小山耳,徒以因迥為高,據絕作雄,臨清瞰遠,擅秀含奇,亦居勢使之然也。《江防考》:自瓜步渡江為唐家渡,至南岸二十里。又二十五里即南京之觀音門也,向設瓜步巡司。六合山縣西南六十里。亦名六峰山,有寒山、獅子、石人、雙雞、芙蓉、高妙等峰,互相拱抱,縣以此名。今五峰在縣境,惟獅子峰入江浦界中,山多泉石巖壑之勝。又盤城山在縣南五里,舊《志》云:下有盤城,宋置步軍司莊及兵寨于北。桃葉山縣南六十里,隋初置六合鎮于此。開皇九年伐陳,晉王廣屯軍于六合鎮桃葉山,是也。山之西為宣化山,北接盤城山下,為宣化鎮。靈巖山在縣東十五里。山巖高峻,泉石秀美,為縣之勝。又東十五里曰橫山。《志》云:宋建炎中,劉綱嘗保聚此山。又咸淳中,施忠亦拒敵于此,其相接者曰方山,昔皆以山名縣。滁口山,在縣南十八里,山下臨滁河,其相對者曰城子山。馬頭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山勢雄秀,泉石奇勝。又有馬鞍山,在縣北二十五里。《志》云:宋將畢再遇敗金人于此。冶山,在縣東北五十里,相傳吳王濞鑄錢處,其相接者曰牛頭山,峰巒聳秀,高入云表,有泉出焉,西流為冶浦。

  三山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接天長、來安二縣界。竹鎮港之水出焉,流入滁河。又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山之西,復有一山,連亙于來安縣界,曰西龍山。赤岸山在瓜埠東五里,下臨江中。《南兗州記》云:潮水自海門入,沖激六七百里,至此,其勢始衰。郭璞《江賦》所稱“鼓洪濤于赤岸”也。《寰宇記》:山高十二丈,周四里,臨大江,土色皆赤,因名。蜀岡,在縣東北三十里,南接儀真,東連江都,綿亙數十里。相傳以地脈通蜀而名,亦名昆侖岡。鮑昭《賦》“軸以昆岡”,蓋指此。大江在縣東南三十里,自江浦縣流入境,與上元縣分界,濱江而南,即府城也。有滁口在瓜步山下,為自昔沖要處。

  滁河在縣治西南。自滁和州界會五十四流之水,入縣境分為三,亦名三汊河,南接江浦縣界,又東合為一,流經縣治,復東南至瓜埠入江,即古滁水也。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攻齊秦州,州前江浦通滁水,齊人以大木立柵水中,明徹遣別將程文季攻拔其柵,遂克之。宋紹興三十年,金亮南侵,造三閘,渚滁水,塞瓜埠口。虞允文自采石還京口,命張深守滁河口,扼大江之沖,以苗定駐下蜀為援,是也。詳見大川涂河。

  冶浦河在縣東二里。源出牛頭山,北通天長,南入滁河。又沙河,在縣南長蘆鎮,亦曰西河,亦曰長蘆江,自江浦縣導流入境。《宋會要》:天圣三年,發運使張綸請開真州長蘆口河屬之江。是也。《志》以為范仲淹所開。又東溝水亦在長蘆鎮東,宋紹興間所開,為商旅艤舟之所。

  河子溝縣東南二十五里。舊名急流江,今曰急水溝,宋淳熙初所開新河也,下流入于大江。溝北又有岳子河,《志》云:兀術屯瓜步時,岳飛遣子云鑿此河襲之,因名。俗呼為鴨子河。陳里港,在縣南二十五里,南接瓜步,西入揚子江。元設巡司于此。

  瓦梁壘在縣西五十五里,西北距滁州八十五里,即孫吳所作涂塘處也。亦曰瓦梁城。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敗齊軍于石梁,瓦梁城降。明初與元兵相持于瓦梁壘,其處有東西二城。《紀勝》曰:瓦梁堰即涂塘也,堰上有瓦梁城,亦曰吳王城,在姜家渡西,即孫權屯兵處。宋嘗修故城,開四門,今余址尚存。《江防考》:姜家渡在縣西四十里,亦名新渡口。張氏曰:自瓦梁下舡直至滁河口,便入大江,此防守要地也,石梁見泗州天長縣。長蘆鎮在縣南二十五里,濱長蘆江。舊為戍守處。齊建元初,魏人南寇,分軍守長蘆。梁大寶初,蕭會理等以侯景出屯皖口,建康中虛,謀誅王緯,使蕭又理出奔長蘆,集眾得千余人,事覺,被殺。又有長蘆寺,宋淳熙十三年,徙寺于滁口山之東。張舜民曰:長蘆鎮在滁河西南,宋設沿江巡官監稅渡。今亦見揚州儀真縣界。宣化鎮在縣南六十里六合山,東濱宣化江。有宣化渡,亦曰五馬渡,晉元帝與諸王渡江處也。南岸對建康之靖安鎮,最為沖要。舊有晉王城,相傳即隋伐陳時,晉王廣所筑。宋置巡司及稅務于此。紹興十一年,張浚救濠州,為金人所敗,馳入宣化,尋議筑城駐守,不果。吳表臣言:大江下流最急者,有建康之宣化,是也。張氏曰:自滁州全椒縣出宣化渡,則徑達建康靖安鎮,又泗州盱眙有小徑,繇張店出瓦梁、盤城,至宣化不滿三百里,兀術曾繇此至六合下寨,此有事時必守之地也。

  竹鎮在縣西北五十里。《志》云:宋設巡司及稅務于此。又韓世忠及畢再遇敗金人處也。或謂即竹墩鎮,今見泗州。郭墅,在縣東五里。宋嘉熙中,土人立寨拒守于此。

  士林館在縣西北。梁元帝初,齊兵圍秦郡,陳霸先赴援,大敗齊將郭元建于士林,是也。《志》云:竹鎮有士林館。附見:

  孝陵衛在京城東北鐘山南麓。又濟川衛,亦在金城外。《志》云:明初于京城內設錦衣等三十七衛,于江北設江淮等十衛,城外則設孝陵、濟川二衛,共四十九衛,環衛京師,總領官軍三萬余員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欧美精品三级日韩久久_欧美刺激性大交免费视频_黄色日韩在线_a4yy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可以看| 亚洲欧美激情四射在线日| 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天堂福利天堂|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欧美午夜不卡| 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人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热re6这里有精品| 久久免费精品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综合另类|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二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欧美影院午夜播放| 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欧美精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free| 欧美日韩国产页|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欧美大色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精品黄色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日韩视频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欧美综合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欧美激情片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一区| 性欧美1819性猛交|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一级片一区二区| 美女999久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一区二区| 午夜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亚洲欧洲另类| 9色精品在线| 欧美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丝袜视频| 在线日本欧美| 欧美ed2k|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日韩亚洲精品电影|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黄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欧美激情第二页| 亚洲国产高清aⅴ视频| 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制服av| 老司机精品久久| 亚洲黄色高清| 欧美视频日韩|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电影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欧美岛国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一区在线| 浪潮色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精品中文字| 欧美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久久久亚洲人| 一级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男人的天堂| 久久综合给合|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有色|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性欧美video另类hd性玩具| 亚洲成色777777在线观看影院| 欧美日韩成人综合天天影院|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一二三区精品福利视频| 精品福利av| 国产精品视频一| 欧美激情1区2区3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茉莉花| 亚洲二区在线| 榴莲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午夜久久一区| 一区二区冒白浆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午夜激情|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诱惑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av电影| 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动漫| 国产一区二区主播在线|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试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在线| 欧美视频一二三区|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孕妇 | 免费观看成人www动漫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色婷婷| 午夜精品剧场| 性刺激综合网| 久久国产主播|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美女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chengren| 裸体素人女欧美日韩|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呻吟| 国产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欧美日韩激情|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尤物网精品视频| 91久久久亚洲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鲸鱼| 亚洲视频成人| 久久国产一二区| 欧美成年人视频网站欧美|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一卡二卡3卡四卡高清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免播放器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99免费看 |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午夜| 久久婷婷蜜乳一本欲蜜臀|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午夜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社区| 国产精品国产馆在线真实露脸| 国产一本一道久久香蕉| 日韩午夜av|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成人网| 销魂美女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另类天堂av| 国产精品自拍网站|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欧美 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欧美电影免费观看| 黑人一区二区| 午夜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不射电影网| 国产精品嫩草99a|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资源网|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电影视频在线| 久久综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