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文集選集 > 作品選集 > 全漢文(書號:1118)
全漢文  文/嚴可均(輯)

第五十章    田分 鄭當時 王恢 公孫弘 石慶

  田分

  分,長陵人,景帝王皇后之異父同母弟。初為郎,累遷太中大夫。武帝即位,封武安侯。建元初為太尉,免,尋代許昌為丞相。

  ●上言勿塞決河

  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為強塞,塞之未必應天。(《史記?河渠書》:元光中河決於瓠子,分奉邑食俞阝,河決而南,則俞阝無水災,邑收多。分言於上。又見《漢書?溝洫志》。)

  鄭當時

  當時字莊,陳人。景帝時為太子舍人。武帝即位,累遷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至右內史,以議田分竇嬰事貶秩為詹事,遷大司農。有罪贖為庶人,尋守丞相長史,遷汝南太守。

  ●上言引渭穿渠

  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渭水道九百馀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馀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而罷,而渠下民田萬馀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谷。(《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

  王恢

  恢,燕人,數為邊吏。建元中為大行。元光初,坐首為馬邑事無功自殺。(后二十馀年,別有中郎將王恢,捕得車師王,元封四年封浩侯,非即此。)

  ●匈奴和親議

  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史記?韓安國傳》:建元六年,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其議,大行王恢議。)

  公孫弘

  弘字季,一云字次卿,川薛人。少為薛獄吏,有罪,免。武帝即位,以賢良征為博士,時年六十。移病免歸。元光中復徵賢良,對策第一,拜博士,累遷左內史。元朔中為御史大夫,代薛澤為丞相,封平津侯。元狩二年卒,年八十。

  ●元光五年舉賢良對策

  臣聞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勸,深刑重罰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賞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則分職治;去無用之言,則事情得;不作無用之器,則賦斂省;不奪民時,不妨民力,則百姓富;有德者進,無德者退,則朝廷尊;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群臣逡;罰當罪,則奸邪止;賞當賢,則臣下勸:凡此八者,治民之本也。故民者,業之即不爭,理得則不怨,有禮則不暴,愛之則親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故法不遠義,則民服而不離;和不遠禮,則民親而不暴。故法之所罰,義之所去也;和之所賞,禮之所取也。禮義者,民之所服也,而賞罰順之,則民不犯禁矣。故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

  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則無疾,無疾則不夭,故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則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圖,洛出書,遠方之君,莫不說義,奉幣而來朝,此和之極也。

  臣聞之,仁者愛也,義者宜也,禮者所履也,智者術之原也。致利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謂之義;進退有度,尊卑有分,謂之禮;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途,權輕重之數,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於上,謂之術:凡此四者,治之本,道之用也,皆當設施,不可廢也。得其要,則天下安樂,法設而不用;不得其術,則主蔽於上,官亂於下。此事之情,屬統垂業之本也。

  臣聞堯遭洪水,使禹治之,未聞禹之有水也。若湯之旱,則桀之馀烈也。桀、紂行惡,受天之罰;禹、湯積德,以王天下。因此觀之,天德無私親,順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紀。臣弘愚戇,不足以奉大對。(《漢書?公孫弘傳》)

  ●上疏言治道

  陛下有先圣之位,而無先圣之名,有先圣之名,而無先圣之吏,是以勢同而治異。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篤;今世之吏邪,故其民薄。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聽。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異也。臣聞周公旦治天下,期年而變,三年而化,五年而定。唯陛下之所志。(《漢書?公孫弘傳》)

  ●圣冊書問治道

  愚臣淺薄,安敢比材於周公!雖然,愚心曉然,見治道之可以然也。夫虎豹馬牛,禽獸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馴服習之,至可牽持駕服,唯人之從。臣聞揉曲木者不累日,銷金石者不累月,夫人之於利害好惡,豈比禽獸木石之類哉?期年而變,臣弘尚竊遲之。(《漢書?公孫弘傳》)

  ●上書乞骸骨

  臣聞天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仁、知、勇三者,所以行之也。故曰:好問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此三者,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陛下躬孝弟,監三王,建周道,兼文武,招徠四方之士,任賢序位,量能授官,將以厲百姓勸賢材也。今臣愚駑,無汗馬之勞。陛下過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稱,加有負薪之疾,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愿歸侯乞骸骨,避賢者路。(《史記?公孫弘傳》、《漢書?公孫弘傳》)

  ●上言徙汲黯為右內史

  右內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請徙黯為右內史。

  ●奏禁民挾弓弩

  民不得挾弓弩,十賊廣弩,百吏不敢前,盜賊不輒伏辜,免脫者眾,害寡而利多,此盜賊所以蕃也。禁民不得挾弓弩,則盜賊執短兵,短兵接,則眾者勝。以眾吏捕寡賊,其勢必得。盜賊有害無利,則莫犯法,刑錯之道也。臣愚以為禁民毋得挾弓弩便。(《漢書?吾丘壽王傳》)

  ●郭解罪議

  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不知,此罪甚於解知。殺之,當大逆無道。(《漢書?郭解傳》:解客殺軹儒生,斷舌,吏以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莫知為誰。吏奏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云云,遂族解。)

  ●請為博士置弟子員議

  丞相、御史言,制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故詳延天下方正博聞之士,咸登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議,與博士弟子崇鄉里之化,以厲賢材焉。”謹與太常臧、博士平等議曰:聞三代之道,鄉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其勸善也,顯之朝廷;其懲惡也,加之刑罰。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繇內及外。今陛下昭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修禮,崇化厲賢,以風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備其禮,請因舊官而興焉。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郡國縣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者,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一歲皆輒試,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而請諸不稱者罰。臣謹按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治禮次治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請選擇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藝以上,補左右內史、大行卒史。比百石以下補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邊郡一人。先用誦多者,若不足,乃擇掌故補中二千石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請著功令,佗如律令。(《史記?儒林傳序》:弘為學官,悼道之郁滯,乃請云云。制曰可。又見《漢書?儒林傳序》。)

  ●答東方朔書

  譬猶龍之未升,與魚鱉為伍,及其升天,鱗不可睹。(《藝文類聚》九十六。)

  石慶

  慶,河內溫人,居茂陵。建元初為內史。元朔中為沛郡守。元狩初拜太子太傅。元鼎初為御史大夫,五年代趙周為丞相,太初二年卒,謚曰恬侯。

  ●上書乞骸骨

  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城郭倉廩空虛,民多流亡,罪當伏斧質。上不忍致法,愿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漢書?萬石君傳》:元封四年,賜丞相告歸,慶慚不任職,上書。)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偷窥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图片|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品成人欧美大片久久国产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 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久久青青草视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