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種
國初以軍食為重。自內廷及邊境荒閑田土、各衛所撥軍開墾。歲收子粒、為官軍俸糧、以省饋餉。其耕種器具牛只、皆給於官。今依職掌開載。其事例、詳見戶部田土中
開墾
洪武四年、令四川建昌衛附近田土、先盡軍人、次與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屯種自給。其新立蘇州、柏興、會州、梧州等衛、一體俵發
二十六年定、凡邊防郡縣守御去處、新立衛分、撥軍開墾荒田屯種。須要計算頃畝數目、及田地肥瘦、人力勤惰、務在不曠征徭、不失軍餉
嘉靖七年、令陜西、山西、山東、北直隸、沿邊提督巡撫都御史、查革軍伴、退回原衛所、并招輯游民、游僧、編堡定戶、以耕邊地
八年題準、甘肅等邊、凡開墾水地者、不分額內額外、俱照例、三年方行起科。南北山地、聽其盡力開墾、永不起科。各該將領衛所、不必別僉屯丁。將所管步兵、比照涼州定規、查給牛種、委官統領團種。其將領墾田百頃以上者、撫按獎勵。三百頃以上者、奏請擢用。備御官軍、每年正月初一日上班、愿墾田者、分撥永昌、古浪、甘肅、山丹等衛所荒田尤多去處、查給牛種犁鏵、給與本色行糧、即委領班官員、統率團種。領班官能墾田者、照前例獎勵擢用
十三年題準、陜西河西地方、多有可耕之田、限於境外、無人敢種。通行巡撫等官、查照
國初壕墻邊界、筑濬高深。可耕之田、盡令開墾。給與牛種、撥人佃種。歲熟、但收牛種原值。應納稅糧、緩以年歲、然后量地起科
二十二年題準、各邊拋荒地土、不拘將帥軍民、開墾成業、即為已產、永不起科。其舊曾起科、積荒年久者、仍要用力開墾成業。應納子粒、一體蠲免。成熟地土、遞年納糧管業者、照舊耕種徵收、以足邊餉。其有相應修筑城堡、撥軍防獲云處、悉聽從宜處置
農具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屯種去處、合用犁鏵耙齒等器、著令有司撥官鐵炭、鑄造發用。若木植、令衛軍於出產山場、自行采辦造用。系干動撥官物、具奏施行
永樂元年、令寶源局鑄農器、給山東被兵之民
嘉靖七年、令陜西、山西、山東、北直隸、沿邊有司、給堡戶農器
牛只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屯種合用牛只、設或不敷、即便移文取索。若官廄數多、差人發遣。如果路途窵遠、此間地方出產、可以收買、務在公私兩便、就給官價、民間買用。其孳生數目、每歲年終通報
計天下屯牛二十五萬五千六百六十四只
浙江都司二千二百四十六只
水牛一千二百五十四只
黃牛九百九十二只
江西都司四百九十九只
水牛三百六十六只
黃牛一百三十三只
湖廣都司四千六百六十七只
水牛三千九百三十四只
黃牛七百三十三只
山東都司五千九百九十九只
水牛四百一十九只
黃牛五千五百八十只
山西都司黃牛九千一百四十三只
山西行都司黃牛一萬七千八百一十五只
河南都司三萬六千三百一十九只
水牛二千二百四十七只
黃牛三萬四千七十二只
陜西都司二萬七千四百六十七只
水牛四十六只
黃牛二萬六千六百八十三只
猵牛七百三十八只
四川都司八千一百九十只
水牛六千五百二十九只
黃牛一千二百四十八只
猵牛三百二十二只
氂牛九十一只
廣東都司四百八十二只
水牛四百一十三只
黃牛六十九只
廣西都司九百五十只
水牛三百六十七只
黃牛五百八十三只
云南都司一萬五千二百八十四只
水牛九千七百八十二只
黃牛五千五百二只
貴州都司五千二百七十二只
水牛四千五百六十八只
黃牛七百四只
北平都司一萬七千四百六十六只
水牛八百四十六只
黃牛一萬六千六百二十只
北平行都司一萬八千五百三十七只
水牛一萬八千五百三十四只
黃牛三只
直隸四萬五千八百五十只
水牛七千四百一只
黃牛三萬八千四百四十五只
猵牛四只
中都留守司二萬五千六百只
水牛一千九百四十八只
黃牛二萬三千六百五十二只
遼東都司一萬三千八百七十八只
水牛一十三只
黃牛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五只
弘治中報冊屯牛、共八萬二千九百四十三只
南京金吾前等二十七衛、共牛五千七百二十一只
金吾前衛水軍左衛
龍驤衛龍江左衛
鎮南衛龍江右衛
龍虎衛旗手衛
府軍后衛羽林右衛
驍騎衛英武衛
江陰衛橫海衛
留守左衛留守右衛
留守前衛留守后衛
天策衛虎賁左衛
廣武衛虎賁右衛
豹韜衛豹韜左衛
豹韜右衛鷹揚衛
應天衛
南直隸徐州等一十六衛、共牛一千九百七十五只
徐州衛徐州左衛
武平衛建陽衛
蘇州衛高郵衛
宿州衛儀真衛
廣洋衛宣州衛
六安衛邳州衛
揚州衛大河衛
安慶衛九江衛
湖廣都司所屬瞿塘等四衛所、共牛二千一十八只
瞿塘衛襄陽衛
長寧守御千戶所枝江守御千戶所
河南都司所屬南陽等十衛所、共牛六千二百七十三只
南陽衛睢陽衛
南陽中護衛陳州衛
潁川衛彰德衛
懷慶衛弘農衛
潁上守御千戶所
伊府儀衛司
陜西都司所屬涼州等二十四衛所、共牛一萬四百六十四只
平涼衛鎮番衛
山丹衛永昌衛
甘州左衛甘州右衛
甘州前衛甘州后衛
臨洮衛靖虜衛
莊浪衛西安左衛
西安右衛西安前衛
西安后衛河州衛
寧夏衛寧夏左衛
寧夏右衛寧夏中衛
寧夏前衛寧夏后衛
鎮夷守御千戶所高臺守御千戶所
云南都司所屬云南左等二十五衛所、共牛一萬五千六百五十只
云南左衛云南右衛
云南中衛云南前衛
云南后衛廣南衛
曲靖衛平夷衛
越州衛六涼衛
臨安衛楚雄衛
洱海衛大理衛
景東衛蒙化衛
瀾滄衛騰沖衛
金齒衛馬隆守御千戶所
宜良守御千戶所陽林堡守御千戶所
易門守御千戶所木密關守御千戶所
安寧守御千戶所
山東都司所屬濟南等九衛所、共牛四百九十五只
濟南衛平山衛
寧海衛萊州衛
臨清衛兗州護衛
青州左衛濟寧衛
諸城守御千戶所
貴州都司所屬貴州前等二十衛所、共牛二千一百五十六只
貴州前衛貴州衛
龍里衛新添衛
平越衛清平衛
興隆衛都勻衛
威清衛平壩衛
普定衛安莊衛
安南衛普安衛
烏撒衛畢節衛
赤水衛永寧衛
黃平守御千戶所普市守御千戶所
萬全都司所屬宣府前等一十六衛所、共牛一千一百二十八只
宣府前衛宣府左衛
宣府右衛懷來衛
隆慶左衛隆慶右衛
保安右衛永寧衛
開平衛長安嶺堡
云州堡龍門衛
美峪守御千戶所永寧后衛
龍門守御千戶所興和守御千戶所
四川都司所屬成都右等二十三衛所、共牛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五只
成都右衛成都中衛
成都前衛成都后衛
寧川衛敘南衛
瀘州衛重慶衛
利州衛松潘衛
茂州衛建昌衛
寧番衛鹽井衛
建昌前衛越嶲衛
會川衛保寧守御千戶所
青川守御千戶所大渡河守御千戶所
雅州守御千戶所黔江守御千戶所
灌縣守御千戶所
遼東都司所屬定遼左等二十四衛、共牛五千一百八只
定遼左衛定遼中衛
定遼前衛定遼后衛
東寧衛瀋陽中衛
鐵嶺衛三萬衛
遼海衛海州衛
蓋州衛復州衛
金州衛廣寧衛
廣寧左衛廣寧右衛
廣寧中衛廣寧左屯衛
廣寧右屯衛廣寧中屯衛
廣寧前屯衛廣寧后屯衛
義州衛寧遠衛
福建都司所屬汀州等一十三衛共牛五千二百一十四只
汀州衛建寧衛
延平衛邵武衛
永寧衛鎮東衛
漳州衛福州左衛
福州右衛福州中衛
平海衛泉州衛
興化衛
直隸永清等三衛、共牛三千一百一十七只
永清衛寧山衛
興州后屯衛
中都留守司所屬鳳陽等九衛所、共牛一萬二百一十九只
鳳陽衛鳳陽中衛
鳳陽右衛留守左衛
留守中衛懷遠衛
長淮衛
皇陵衛洪塘湖屯田千戶所
見今報冊屯牛、共五萬三千一百六十四只
遼東都司五千一百三十一只
山東都司三百九十五只
福建都司四千三百九十二只
福建行都司二百五十六只
廣西都司四百五十九只
貴州都司二千一百五十六只
四川都司四千七百七十一只
四川行都司八千五百六十六只
湖廣都司五千四百三十一只
湖廣行都司一千六百三只
山西行都司一千一十九只
萬全都司一千三百八十五只
陜西都司寧夏左屯等衛、共一萬四千六百九十只
直隸寧山衛二千八百二十一只
直隸興州后屯衛八十九只
永樂二年、令太仆寺給山東屯牛
又令陜西蘭州等衛屯牛、凡百人、官共給牛一只
宣德以后、各處衛分牛只數目、俱由五軍都督府照會工部立案備照。倒死者、著令買補。孳生者、查勘明白、年終依例造冊、奏送該府、轉行工部知會
弘治八年議準、南京廣洋等衛、洪武永樂年間、俵散屯牛無存。每年造報虛冊、科害屯軍。悉令除豁裁革
嘉靖十四年、令發太倉銀六千兩、與甘肅佃種荒田軍民、收買牛只犁鏵。其牛只、秋成不必收價、責令喂養。如有倒死盜賣、嚴并追補。遇事故頂聞等項、務將原給牛犁告官、隨田交割
大明會典山陵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