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 > 古籍 > 大明會典(書號:1095)
大明會典  文/李東陽

第五十五章    卷之四十二

  南京戶部【建置見吏部官制】

  事關本部掌行者、具列于后。其或附見戶部者、不復載

  十三司職掌

  浙江清吏司

  南京左軍都督府

  南京水軍左衛并倉

  南京留守左衛并倉

  南京龍虎左衛

  南京龍驤衛并倉

  南京龍虎衛并倉

  南京應天衛并倉

  江西清吏司

  南京都察院南京尚寶司

  南京通政使司南京吏科等六科

  應天府龍潭稅課局

  龍江里外河泊所批驗茶引所

  南京五城兵馬司都稅司

  聚寶門宣課司江東宣課司

  太平門稅課司龍江宣課司

  龍江稅課局聚寶門、朝陽門分司

  南京旗手衛、并東西二倉

  南京江淮衛

  南京金吾后衛、并東西南三倉

  南京金吾前衛南京金吾左衛

  湖廣清吏司

  南京國子監南京太醫院

  南京豹韜左衛并倉

  南京豹韜衛、并東西二倉

  南京羽林前衛南京和陽衛

  本府軍儲倉南京教坊司

  廣德州

  福建清吏司

  南京后軍都督府

  南京長安等四門倉

  南京虎賁右衛并倉

  南京水軍右衛并倉

  南京驍騎右衛并倉

  南京龍江右衛南京留守后衛

  南京兵部典牧所安慶府

  廬州府

  山東清吏司

  南京兵部南京太仆寺

  南京錦衣衛、并烏龍潭倉

  南京中軍都督府中和橋馬草場

  南京金川門馬草場

  平涼中護衛安東中護衛

  瀋陽中護衛遼東都司

  揚州府兩淮都轉運鹽使司

  山西清吏司

  南京興武衛、并南北二倉

  南京龍江左衛、并北倉

  南京江陰衛并倉南京鎮南衛

  河東陜西都轉運鹽使司

  蘇州府

  河南清吏司

  南京禮部南京欽天監

  南京廣武衛南京飛熊衛

  南京英武衛

  孝陵衛南京牧馬千戶所

  鳳陽府松江府

  陜西清吏司

  南京右軍都督府南京大理寺

  南京鴻臚寺南京翰林院

  南京羽林右衛南京留守右衛

  南京橫海衛寧國府

  滁州徐州

  四川清吏司

  南京工部

  龍江鹽倉檢校批驗所

  南京武德衛南京神策衛并倉

  南京金吾右衛

  南京天策衛、并南北二倉

  南京府軍后衛并倉

  池州府順德府

  廣東清吏司

  南京中軍都督府南京刑部

  南京羽林左衛南京濟州衛

  南京鷹揚衛并倉

  南京留守中衛并倉

  南京廣洋衛并倉太平府

  鎮江府保定府

  河間府和州

  廣西清吏司

  南京前軍都督府南京內官監

  南京司禮監南京太常寺

  南京光祿寺南京神樂觀

  南京神帛堂南京織染局

  孝陵神宮監南京御馬監

  南京供用監南京兵仗局

  南京酒醋面局南京犧牲所

  南京甲、乙、丙、丁、戊字庫

  南京承運、寶鈔、廣惠、廣積、贓罰庫

  南京瀋陽左衛南京潘陽右衛并倉

  南京留守前衛徽州府

  淮安府

  云南清吏司

  南京府軍衛并倉

  南京府軍左衛、并東西二倉

  南京府軍右衛、并東西二倉

  南京虎賁左衛并倉

  順天府常州府

  應天府龍江關石灰關

  江東巡檢司□埠巡檢司

  南京兵部大勝關三山門水關

  上方門水關馴象門水關

  上新河鈔關

  貴州清吏司

  南京吏部大名府

  真定府

  黃冊

  洪武初定、凡各處造到黃冊、每年終、后湖管冊主事、將查過黃冊起數、造冊進繳

  凡各處軍民戶籍不明、解人前來挨查后湖黃冊、不許將概府州縣全抄。止許查本戶糧田軍民丁產來歷明白、即便發回。亦不許因而帶抄別戶、以泄事機

  二十四年、令各處布政司、及直隸府州縣、并各土官衙門、所造黃冊、俱送戶部、轉送后湖收架。委監察御史二員、戶科給事中一員、戶部主事四員、監生一千二百名、以舊冊比對清查。如有戶口田糧、埋沒差錯等項、造冊徑奏取旨。其官員監生、合用飲饌器皿等項、并膳夫、俱於國子監取用。如不敷、於都稅司、并上元江寧縣衙門支撥。紙札於刑部都察院關領。不敷之數、并筆墨、於應天府支給官錢買辦。查冊房屋、冊架、過湖船、及卓凳什物、俱工部等衙門添撥夫匠修造。官員監生吏卒人匠等、每五日一次、過湖曬晾。司禮監、戶部、收掌鎖鑰。并不許一應諸人往來

  正統十二年奏準、本部清查各處黃冊、於國子監取監生四十名、本部委官一員提督。另謄查對。發各該司府州縣對款改造。差吏徑送本部。仍類造改過總冊一本。送戶部查考。差錯官吏人等、查提問罪

  弘治三年題準、春秋祭后湖黃冊庫土地神、行應天府所屬、支給官錢、買辦牲醴致祭。遣管冊宮行禮

  十二年題準、后湖該駁青冊、於該戶下印一駁字。仍收作正冊。止將所駁人戶、聲說明白。類行各布政司、并直隸等衙門改正。類造總冊、解送后湖查冊官處、查對明白、照款改訖。本部該司用印釳蓋。仍將改正過人戶、開寫冊面副葉、亦用印記、以防攙入之弊。其司府等衙門、遇有駁回青冊、自駁回之日為始、除水程外、定限半年以里造完。印封送部。如有違限、及不用印封送者、經該官吏里書人等、通提問罪。仍照違限月日住俸、滿日方許開支。若系解人在途遲延違限、止將解人送問

  十八年奏準、后湖清理黃冊監生、敢有放肆違法、奸嬾誤事、初查無駁、再查扶同、仍茍且頂名代替。及越湖抗拒、群眾喧攘者。許監臨官、指實參問。若有受財雇替、代抄丁糧者。照依行止有虧事例發落

  正德五年題準、查冊監生人等患病、應天府撥給醫生二名、量帶藥餌、依班過湖調理

  九年題準、各司府州縣、但有因駁查青冊、追問過官吏人等贓罰紙價。俱解本部、以供后湖查冊之費

  嘉靖十七年、令后湖查冊官員事完、止令給事中主事各一員、赴京復

  命

  又議準、后湖冊庫庫夫、令上元江寧二縣、僉審在京的實少壯之人、過湖應當。應天府就將駁問贓罰寄庫銀兩、每名每月、給與工食銀六錢其溧水高淳等縣、俱免編送

  四十二年、令南京后湖管冊各官、每遇大造黃冊、完解后湖之日、會其大數、匯成一帙、上呈

  御覽。量增庫匠人役。其工食於應天府庫貯里書紙贖銀兩動支。每名每月六錢。仍令書手二名、領匠八名、常川曬晾

  差役

  嘉靖十年議準、南京各衙門工役、自本年為始。量編浣衣局土工四名。安樂堂土工六名。各飯堂并黑窯廠軍器局等處土工各一名。冰窨局門子四名。仍令正身應役。不許官吏人等、追取工食、及分外需索。違者治罪

  又議準、南京內官家人、置有田產房屋、未曾收報戶籍、隱漏丁差、令盡數查出、照例造冊送部、轉發江寧上元二縣、收附冊籍。一體應當本等差役

  屯田

  正統十年奏準、凡南京各衛屯田。正軍選操、余丁屯種。其正糧一十二名、余糧六石、俱免上倉、供給操軍。其月糧住支。如本軍人丁數少、屯田撥付他軍者、仍支月糧

  弘治九年議準、南京屯田御史、問理贓罰等項、俱發屯所附近有司衙門收貯。遇有貧難屯軍、告給牛種者、查勘支給

  正德二年奏準、各衛所新增屯田、每畝徵銀一分五厘。赴鄰近有司交納。間月放支官軍月糧

  十年奏準、各衛新增屯田銀兩、俱赴本部銀庫收納。照例放支

  又議準、各衛屯糧、遞年取獲通關、備由造冊。俱送總督衙門類齊、差人奏繳。不許仍前指稱解冊腳力盤纏、科害屯軍

  十五年議準、將各衛屯糧、照數均派江北。應天橫海龍虎三衛倉、令屯軍徑自上納。免其赴部告判

  十六年議準、錦衣等四十二衛新增田地、每畝加銀一厘、以補府軍左衛等一十四衛屯田坍江無徵之數

  嘉靖九年議準、南京鎮南等衛荒蕪屯田、不拘軍民僧道之家、聽其量力開耕。待成熟之后、照舊納糧。仍令永遠管業。不許補役復業者爭告

  又奏準、南京鎮南等衛召佃荒田、聽其量力開耕、不必拘一人一分之例

  又議準、南京鎮南等衛屯田、坍江者、盡與除豁。久荒者、減作輕科。其新增田、每畝原納銀一分六厘者、量加銀五厘。三則熟田內、每畝原納米三升三合者、陞科五升三合五勺、抵補額數

  又議準、各衛管屯官員、拖欠屯糧住俸者、如系荒田、糧應除免、準與開俸。其熟田、照分豁災傷事例、酌量欠糧多寡、分作三分。一年之間、納完一分、方許開俸。余二分、限以二年納完。不完、仍舊住支

  十三年、添設都指揮一員、巡視飛熊等衛屯田

  十四年題準、南京錦衣衛屯糧、內撥五千二百三十一石。於滁州倉上納、補足該衛歲用欠數。遇有閏月、及或災傷、聽巡撫衙門徑自處補、以省輸挽

  十五年題準、南京錦衣衛等四十二衛各屯田、逃故坍江等項、即與查豁。開墾輕則、量為陞科、以足原額。軍民人等承佃者果有軍人告復原業、準退承種。不許冒占。如無告復、照舊管業。無拘一分二分事例、以起紛爭。遞年徵糧完納、給與戶由一紙執照。以后十年一次、清審改造。著為定例

  三十九年、令南京金吾前、留守中、鎮南、虎賁左四衛、坍江田一十四頃二畝二分四毫、糧銀照數除豁。仍將三十六三十七年分、共收陞科糧一百八十九石零、抵補舊額

  又題準、管屯官屯糧不完、次年正月初一日住俸。一年不完、該衛掌印官住半年俸。指揮以通衛完、千戶以通所完、百戶以本所完、通關到日為始開俸

  四十二年、令南京羽林右、留守中、水軍左、金吾前、廣洋、金吾后、府軍右、應天、太倉、鎮海十衛、坍江坍海田蕩五十頃三十三畝零。勘果無徵、將該衛應納稅銀除豁。仍將虎賁右等衛額外新陞科田糧內、補足舊額

  各衛屯糧數目

  水軍左衛屯糧。原額八千四百八十九石一升九合三勺三抄五撮五圭。今八千一百二十四石一斗九升四合四勺零

  留守左衛屯糧。原額一千六百三十石七斗六升二合二勺六抄一撮九圭。今一千六百七十七石三斗五升四合四勺

  龍虎左衛屯糧。原額二千八百四石四斗七升一合一勺七抄六撮。今二千六百三十八石一斗五升一合一勺

  龍驤衛屯糧。原額三千五百三十四石九斗四升五合四抄二撮五圭。今四千四十一石八斗三升八合三勺

  龍虎衛屯糧。原額八百一十石五斗五合六勺二抄二撮五圭。今八百六十一石七升六合二勺

  應天衛屯糧。原額三千四百一十石五斗三升七合八勺二抄二撮五圭。今三千三百九十六石五斗七升四合九勺

  府軍衛屯糧。原額四百二十一石九斗八升五合六撮五圭。今四百二十五石六斗一升五合九勺

  府軍左衛屯糧。原額二千三百四石七斗九合一勺一抄。今三千九十三石四斗九升七合六勺

  府軍右衛屯糧。原額五百八十六石四斗六升四合七勺三抄六撮五圭。今四百八十六石八升八合七勺

  虎賁左衛屯糧。原額一千七百三十七石一斗九升六合三勺九抄一撮。今二千九百一十六石六斗三升三合三勺

  羽林左衛屯糧。原額七百四十五石一斗六升八合五勺五抄九撮五圭。今八百五十四石八斗四升一合五勺

  鷹揚衛屯糧。原額三千二百四十八石四升五合二勺九抄五撮。今三千二百五十三石三斗六升九合二勺

  廣洋衛屯糧。原額七千三百六十三石八斗四升六勺二抄五撮二圭八粟。今八千八百七石一斗二升七合三勺

  留守中衛屯糧。原額一千二百九十五石一斗九升六合六勺二抄。今九百四十一石六斗六升一合八勺

  虎賁右衛屯糧。原額三千七百六十七石七升二合五勺。今四千三百七石四斗八升三合三勺

  水軍右衛屯糧。原額五千五百八十石七斗二升八合七勺。今六千一百五十一石八斗三升三合四勺

  龍江右衛屯糧。原額一千一百九十二石五斗一升八合七勺。今二千八百九十六石八斗三升七合八勺

  驍騎右衛屯糧。原額一千六百六十一石四斗四升二合四勺。今二千七十八石三斗九升八合四勺

  留守后衛屯糧。原額九百九十八石五斗五合九勺四抄二撮五圭。今九百五十石八斗六勺

  羽林右衛屯糧。原額一千一百六十五石五斗八合六勺七抄五撮。今一千五百五十一石四斗六合一勺

  留守右衛屯糧。原額二千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勺八抄五撮。今二千一百二石四斗八升七合八勺

  橫海衛屯糧。原額七千二百九十五石二斗四升四合一抄二撮三圭三粟。今九千三百九十一石一斗一升五合三勺

  豹韜左衛屯糧。原額一千八百七十二石。今一千八百八十一石七斗二升七合三勺

  豹韜衛屯糧。原額一千七百四石四斗六升三合八勺四抄四撮五圭。今一千九百二十五石八斗五升九合一勺

  和陽衛屯糧。原額六千七百五十二石六升三合八勺七抄三撮五圭。今六千二百三十石二斗六升六合二勺

  龍江左衛屯糧。原額一萬七百七十六石二升三合五勺三抄二撮七圭二粟。今一萬二千二百二十六石一升一合

  興武衛屯糧。原額四千五百八十五石二斗三升二合九抄一撮。今五千二百六十石七斗四升七勺

  鎮南衛屯糧。原額七千四百二十三石一斗四升八勺一抄八撮五圭。今七千四十八石三斗八升七合一勺

  江陰衛屯糧。原額五千二十一石七斗二升九合。今五千七百五十四石九斗四升七合九勺

  金吾前衛屯糧。原額四百四十八石四斗七升五勺四抄五撮。今四百七十七石九斗六升四合一勺

  旗手衛屯糧。原額八百九十八石九斗七升四合。今九百七十三石七斗八升八合四勺

  金吾后衛屯糧。原額三百七十四石六斗二升四合五勺六抄四撮七圭。今一百九石四升六合七勺

  瀋陽右衛屯糧。原額三千二百二十二石五斗四升九合六勺五抄。今二千九百七十八石二斗八升六合

  留守前衛屯糧。原額三千四十三石七斗五升七合一抄六撮八圭五粟。今二千九百五十五石二斗一升八合二勺

  錦衣衛水軍親軍馴象千戶三所屯糧。原額八千一百九十九石四斗九合五勺六抄三撮。今八千六百九十七石五斗六升四合

  神策衛屯糧。原額八百八十六石五斗七升一合五勺八抄二撮五圭。今一千一百六十三石五斗五升九合九勺

  大策衛屯糧。原額四千四百五十九石八斗九升四合八勺三抄七撮五圭。今五千一百七十四石五斗三升二合八勺

  府軍后衛屯糧。原額一千一百一十三石八斗二升五合七勺九抄六撮。今一千五十石五斗三升一合六勺

  武德衛屯糧。原額六百四十八石九斗二升一合六勺三抄。今七百二十四石八斗六升八合九勺

  飛熊衛屯糧。原額五千二百九石四升二勺八抄三撮。今五千二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一勺

  廣武衛屯糧。原額五千三百四十六石四斗四升九合一勺五抄八撮。今五千九百七十五石三斗二合三勺

  英武衛屯糧。原額四千五百六十四石二斗五升三合八勺四抄九撮五圭。今四千六百七十九石九斗二升四合七勺

  倉庾

  長安門倉

  東安門倉

  西安門倉

  北安門倉

  錦衣衛烏龍潭倉旗手衛倉

  金吾前衛倉金吾后衛倉

  羽林左衛倉羽林右衛倉

  虎賁左衛倉虎賁右衛倉

  驍騎右衛倉龍驤衛倉

  神策衛倉鷹揚衛倉

  留守中衛倉留守左衛倉

  留守右衛倉留守前衛倉

  留守后衛倉興武衛倉

  豹韜衛倉府軍衛倉

  府軍左衛倉府軍右衛倉

  府軍后衛倉龍虎衛倉

  武德衛倉和陽衛倉

  鎮南衛倉瀋陽左衛倉

  瀋陽右衛倉

  孝陵衛倉廣洋衛倉

  天策衛倉江陰衛倉

  水軍左衛倉水軍右衛倉

  應天衛倉橫海衛倉

  龍江左衛倉龍江右衛倉

  龍虎左衛倉豹韜衛倉

  宣德十年、令南京錦衣、虎賁左、右、及鷹揚等四衛、空閑倉廒。戶部委員外主事二員監督。各該衙門、銓撥倉官三十一員、攢典三十二名、軍斗一百六十名、均派各倉、收受糧料

  正統七年、令本部每歲委員外郎、或主事一員、提督倉糧、注銷糧數

  景泰三年、令南京各倉、筑立高厚墻垣。不許軍民人等、就墻起蓋房屋。墻外仍立冷鋪、僉撥軍夫巡守

  成化十二年奏準、府軍左衛東倉墻外官地、量起公館。令監收等官往來安歇

  十四年、令南京倉場監督巡視等官、但遇浙江江西蘇松等處地方之人、照吏部銓官事例、不許差委

  十八年、令烏龍潭等三十五倉、并中和橋等二馬草場攢典、周歲起送冠帶。仍要守支。其

  長安等門一十一倉攢典、三年役滿冠帶

  正德十年奏準、看守南京倉場、并修理人役、如有故違、不行僉補者、過三個月、將掌印官住俸。半年以上者、將首領官吏提問。一年以上者、經該官員、通行參問

  嘉靖四十五年題準、南京府軍衛倉、府軍右衛東倉、府軍后衛倉、金吾后衛東西南三倉、神策衛龍驤衛二倉、共八倉、暫作空間廒分。解到糧米。止坐烏龍潭等倉收貯。其八倉軍夫、均派見貯倉分、協助修理。所空八倉官員、不必銓補

  隆慶元年議準、南京錦衣等衛、烏龍潭等倉、看倉余丁、自本年為始、每丁月支口糧三斗、於各倉耗米內支給

  二年議準、南京

  東安四門倉、移附復成橋倉內。止設官攢二員收支。余六員起送另選。以后注用一員一攢。其原設均徭腳夫等銀、照例徵解南京戶部銀庫。查照聽南京戶部十三司、并總巡監收官。書算等役工食、酌量繁簡、定立名數、就於前項銀內量給

  萬歷二年、令南京戶部監收主事四員、分管各倉。照舊居住官房。如有不住公館者、許提督官、指名照例參治

  糧儲

  凡各處兌運糧、每歲本部選差員外郎、或主事、直隸一員、浙江一員、湖廣一員、江西一員、督同各司府州縣掌印官、并分巡分守管糧官員、依限徵兌

  凡各處運到河下糧米、每年以三十萬石、令就船兌支。每米一石、帶耗、并席竹腳錢、準作平米三斗、作正支放

  宣德十年、令本部郎中主事、分管各倉場糧草。三年更代

  正統初、令南京戶部侍郎一員、總督各倉場糧草

  又令南京六部、推選郎中、員外郎、主事共六員、各衛倉四員、應天等六衛倉一員、直隸鳳陽府倉一員、監督收放

  景泰二年、革南京總督倉場侍郎。仍令副都御史一員總督

  三年、令南京各倉場監督官收放糧草、托故回家、致官攢人等、徇私作弊者。照闒茸事例、起送吏部

  四年、令各倉放糧、以勘合到日為始。過違四十五日者、扣除不支

  六年、令南京各倉、照京通二倉會籌溜筩放米。不許將帶錢物、交通軍斗、求打好米、增多斛面。違者拏問

  又令南京各倉止委御史、及郎中等官、巡視監督。其本部巡倉官、不必差委

  成化四年、令推選年深老成廉干郎中一員、公同監察御史、巡視南京各倉。其員外郎、主事、專一監督收放。俱從本衙門堂上官考察

  九年、令御史巡察國子監倉糧

  成化十二年奏準、凡京衛倉米、每石明算加耗八升。正米耗米、俱令平斛收受。納戶親自行概

  十五年奏準、各倉收糧、仍加四進倉。除篩曬加耗外。余米聽民自便、不許概收

  十六年、令南京都察院委御史二員。一員巡視各衛倉糧。一員巡視象馬草場、并光祿寺等衙門。原設總巡御史裁革

  十八年奏準、南京都察院委御史二員。一員分管鼓樓以南一十九倉、并中和橋草場、及

  長安等四門倉糧草。一員分管鼓樓以北一十八倉、并金川門馬草場、光祿寺犧牲所、及各監局等衙門糧草

  弘治七年、令南京錦衣等衛烏龍潭等四十一倉。仍委本部員外郎主事八員、分投提督

  九年奏準、南直隸各府州縣運納夏稅小麥、免徵本色。每石折銀五錢。解運本部收貯。遇有官軍人等、該支小麥、每石折銀四錢支給

  十六年、令浙江、江西、湖廣、南直隸撫按官、曉諭各府州縣。今后起運南京糧米、務要計算正耗腳價、交與委官納戶、領運赴部上納。敢有中途通同克減盜賣。及借債買納上完、帶同債主回運、重徵小民者。許各該官吏申呈究治

  又題準、本部刊置水兌字號通關、印發號紙。外號底簿、發管兌委官處。內號底簿、發本部該管水兌分司。收掌比對。以防抵換公文、及增減數目

  正德十一年、令本部、并總督南京糧儲衙門、每年候所屬府州縣、解到總部部運官員職名。并糧納各分解備細數目文冊。查對判撥、交納戶部。部運委官、將帶批文、私自回家、違限三個月之上者、送問。半年之上者、照不謹事例、問革為民

  十四年奏準、京倉前后、不許軍民借銀、關支放糧。及買納剩碎米、混同災惡、謀復上倉交納。違者、軍發邊遠、民發附近、充軍

  又奏準、總督南京糧儲衙門、以后續收竹席銀兩、發應天府貯庫。專為修理倉場之用。不許別項動支。如修理之外、積至三萬兩以上。咨部處奏

  又令各倉上納糧米、本部置立印信文簿、送總督衙門收掌。但遇正數之外、積出附余米石。查照的數、作正支銷

  嘉靖三年題準、南京各衙門參問罪囚、法司問完、俱發軍儲倉納米贖罪

  六年、令各處糧里上納稅糧、違限送問、如本色米五百石。【麥豆芝麻七百石、絹七百疋、布一千疋、各準五百石】折色銀一千兩、馬草一萬包、每名各納贖罪米九石。過此數者、亦隨其批解人名正數、止科一罪。不許令其添報名數重科。如不及數者、審無力、的決

  八年題準、南京倉地卑濕。今后收受耗米、每米一石、加耗米七升。查盤起送官攢、照成化年間事例、每米一石、每年除耗米一升

  九年議準、直隸蘇、常、松三府、今后徵納南京各項糧米。除內官監、供用庫、酒醋面局、白粳糙米、照先次議準、每石加耗二斗八升、車腳銀三錢五分外。其南京內官監白細米、每石加耗一斗五升。盤用糙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糙米各一斗。南京光祿寺白糧、蘇常二府、每石加耗二斗五升。盤用糙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各糙米一斗。松江府、每石耗米二斗五升。盤用銀一錢五分五厘。船錢銀四分。南京酒醋面局白糧、蘇常二府、每石加耗二斗五升。盤用糙米二斗一升。黃豆抵支米、每石加耗米一斗五升。盤用糙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各糙米一斗。南京國子監白糧、每石加耗二斗五升。盤用糙米二斗一升。糙米豆、每石加耗二斗五升。盤用糙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各糙米一斗。公侯祿俸糙糧、每石耗米二斗五升。盤用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米各一斗。南京神樂觀、犧牲所糙米豆、蘇、常二府、每石耗米二斗五升。盤用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米各一斗。松江府、每石耗米二斗五升。盤用銀一錢五分五厘。船錢銀四分。南京各衛倉糙糧、蘇、常二府、每石耗米二斗八升。盤用米二斗一升。船錢貼夫米各一斗。松江府、每石耗米二斗八升。盤用銀一錢五分五厘。船錢銀四分。浙江杭、嘉、湖三府、俱照蘇、松、常、三府定則派納。不許違例加增

  又題準、南京戶部、凡遇各處解到內府各監局糧草等項、俱要行巡視科道官、并該部委官、公同監收。不許經該人員、勒掯納戶財物。其一應收放數目、各衙門仍責令經手人役、徑赴總督衙門注銷。各委官年終、通造冊奏繳

  十年題準、各司府嘉靖元年以前未完白糯粳米、已徵在官未解、及已解而糧里侵欺者。每石折銀八錢。倉糧每石折銀六錢。解部收貯。同新糧銀兩、放支軍士月糧

  又題準、各司府赴解南京夏秋稅糧、查照原來批文、如定到部之日在

  欽限內、而領解人員故違者、照例送問。如定到部之日在

  欽限外、而赴部批限未違者、行各撫按、將各掌印管糧官、并原經收人役提問

  又題準、南京錦衣等衛三十六倉糧、比照在京羽林前等衛、免其查盤。年終、總督都御史照例造冊奏繳。其中和橋等三草場、并一應內外衙門、科道官一體查盤

  又題準

  長安等四門倉、免其差官盤驗。候放支盡絕、照例送巡視科道官查算。若有附余、作正支銷。其應天府每年銓撥腳夫、每名止徵。解銀七兩二錢、募人應役

  十三年題準、南京各衛倉糧、自十四年為始、挨陳放支五個月。水兌五個月。折銀二個月。若遇閏月、本折隨宜放支

  二十二年題準、浙江紹興、金華、衢州三府、起運南京倉米。每石連蓆耗、折徵銀七錢類解本部

  二十四年題準、各處解到鳳陽倉折色銀兩、管倉主事、督同該府佐貳官一員、并該庫官攢人等、秤收封鎖、發府寄庫。候應放官軍俸糧月分取放。其合給通關庫收、該府照數出給、送主事驗發

  二十六年議準、總部南京倉糧官。各布政司於參政參議內、各府於同知通判內、定委一員。不許府佐推故、委及首領等官。其州縣部運官、全設衙門、於佐貳內定委。如佐貳內全缺、方許坐委吏目典史。裁減縣分、許委典史、如典史亦缺、方許選委巡司等屬官。所委佐貳首領官、止部本州縣錢糧。不許將別州縣勒令協部。其糧不及千石者、許徑委巡司河泊、及見任陰陽醫官。亦不許濫委吏典老人陰陽醫生押運。總部部運官、各照限例、催儹完納。掣取批回、方許回任。如有違限三月不到部者、住俸。半年者、革去冠帶、完日方許支俸冠帶。托故不行、夤緣改委者、起送吏部、降級調用

  革提督南京糧儲都御史。令南京戶部侍郎帶管提督

  令南京倉糧查復先年舊規。除金華、衢州、紹興三府、每石折銀七錢。其余俱徵本色、解南京戶部倉庫交納。或遇災傷、比照京通二倉、不在蠲免之例

  三十七年、令歷年拖欠南糧、每石改折銀五錢。應天等府、福建布政司、絹每疋、改折銀七錢。江西、徽州、苧布、每疋、改折銀二錢

  議準、南京四門倉糧、將近年一年收過原額一萬八千九百八十余石、扣留在倉、以備守衛官軍應支之數。量增一二千石。每年定派一萬石。以備南京門軍支放。其原數余剩八千九百八十余石、照例改徵折銀解部。其折席碎蓆等銀、照舊寄上元縣庫、專備修倉。不許別用。其草價余銀、扣存本部。作正支銷

  三十九年、復設都御史一員、提督南京糧儲

  題準、南京附近衛所應兌漕糧、不拘正兌改兌、內撥一十五萬九千四十二石二斗八升、行令原運官軍、徑赴南京各倉上納。其隨糧席耗輕齎等項、亦照南京納糧事體施行

  又令漕糧除原議正數米一十五萬九千四十二石零外。其多余米四萬八千七百四十石四斗零、一體照數收倉、聽備軍士月糧支用。每石照依正兌七錢算、該銀三萬四千一百一十八兩零。聽於各省南糧改折銀內、照數扣還

  四十一年、令各司府州縣、如遇災傷地方、不許將應徵南京倉糧、妄奏改折

  四十二年題準、南京各衛倉歲用糧米、除單開載九十二萬三千九百五十五石八斗六升零外。量增一十二萬石。分派各司府州縣派徵。內浙江金、衢、紹、照前徵銀。其余俱徵本色。浙江、江西、湖廣三省管糧參政參議、直隸蘇松等府管糧等官、各躬親赴部領掣、總足批關。如各州縣分部官、不行親解。及各總部官、通不赴部。以致糧解侵欺者、該部查照官吏避難在逃事例參奏

  四十四年議準、查處罪贖、有違

  欽限、夏稅至次年五月、秋糧至次年九月、本折計該銀至三百六十兩以上、問有力。若不及數、問稍有力。準折銀咨送南京戶部銀庫、作正支銷

  四十五年、令浙江、江西、湖廣、南直隸、各撫按官、將應解南糧總部部運官職名、先於首年具奏、定限次年五月以里、親自赴部、督催上納。候一省一府錢糧通完、方許并掣總批。不許仍前違限。及改委托故、不親掣批。其管糧官、如遇陞遷考滿等項、有錢糧未完者、務要催徵完足、交割接管、方許離任。仍行南京戶部、及總督糧儲衙門、年終、查照完欠、應否住俸降級勸懲事例、分別具奏

  議準、南京戶部管倉主事、俱以三年為限。不許改差

  又議準、各省解到南京倉糧、每百石、除收正耗之外。有余、盡令糧長領回。免收平斛米石。碎米、亦令領回。不必扣給官攢。水兌免其工價之費。席竹隨宜各倉借用

  又議準、歲徵南糧、各該撫按、通行司府管糧官、於當年催足。待正二月北運起兌、一齊委官、立限部運。內有依期、及故違限者、聽南京糧儲舉劾

  又議準、南京舊例、自五月至九月五個月、就船放支水兌米三十萬石、免其篩曬席竹腳錢。每石折耗三斗、量減五升。原派水兌糧米、南直隸限三月、浙江限四月、江西限五月六月、各運到。行委主事專管。米到遲者、不拘月分、仍發水次兌放

  又令南京戶部、將各衛官軍月糧、除二月十月折色外。米賤時、不拘月分、再放折色一月。每石、折銀五錢。仍行撫按、將拖欠南糧、江西、湖廣、每石徵銀五錢。浙江、每石徵銀七錢。南直隸、每石徵銀六錢。速解南京戶部交納、以備軍糧折色支用

  又令南京戶部、即查倉場見在司屬官、省減二員。止委六員監收。自札管日起、至陞郎中、方許更替

  隆慶元年議準、各處解到南京戶部、及總督衙門判定倉分限期、監管官詣倉驗收。不必會同巡倉御史。官攢止將進收日期糧石、開呈查考。如有奸弊、悉聽糾舉

  令南京戶部、查各該監局寺等衙門米谷豆麥、果有余積、足彀數年支用、照依每年額派數目、每石議定折色銀兩。行文坐派各該地方。自本年起、暫徵折色三年。自后以三年為率、斟酌改派。折色銀兩、仍依原派定

  內府各衙門某項錢糧名色、登記簿籍。其該庫收貯前項折色銀兩、著徵解戶部、接濟邊用

  又議準、南京錦衣衛烏龍潭等倉官攢耗米、照舊規、每倉正米一石、加耗米八升。各該官攢、以收受月日為始、至放盡掃盤日為止。每年每石、除米一升四合。如有虧折、方照數追陪

  二年、鑄給監督鳳陽倉委官關防。定以三年滿日更替。或遇陞轉員外郎中、亦須期滿離任

  議準、南京戶部、於各管倉分草場主事、量地遠近、定為四差、分隸管理。仍咨吏部、查照見在年淺主事、并堪新選者、共止定四員、注名選用。以專倉務

  題準、南京戶部、轉行總督衙門、如遇各處解到糧米、兩斛平收之外。準照舊仍加斛面二升。耗米照舊遞年扣除、作正支銷

  又議準、南京戶部、將各省府州縣應運糧米、酌量原來遠近、分派倉分。如水次相去二里、每米一石、驢腳銀三厘。每米一百石、該席一百領、每領銀五厘。貓竹二十根、每根銀五分。正米一百石、耗米三十石、為一囤。每囤篩曬工食銀五錢三分。每米一石進廒、蘿扒工食銀三厘。刊刻牌面、懸掛各倉門首。令各糧長通知。本處掌印官、即將前項銀兩、查照糧石、將銀數秤兌明白、印封給付部糧官到部。同批一并投下。當官給散各役。責令馱米買席、不與糧長相干

  又議準、南京倉糧、若有虧折、查系官攢人等通同偷盜者、究問重罪。系潮濕蛀損、并計虧數均陪、仍送問罪。耗米查照年限遠近、米數多寡扣除。若年月甚近、而虧欠太多、米至二百五十石以上者、比照正米一體追問。其余虧折米石、照依京通二倉見行事例、盤欠耗米五十石以上者、主守官攢甲斗、量行責治

  五年題準、南糧每年徵派、各該撫按俱要備行司府、坐委府佐官一員總部。督率糧戶完納。先將坐委職名呈報、以便參劾

  令每年會計南糧、派定三十萬石、遵照舊例水兌。每石加耗米二斗五升。違誤到遲、雖越九月、仍舊水兌。不許擅改收倉。務在歲收耗米七萬五千石。以抵一月官軍俸糧

  議準、各省糧戶解納席竹折銀、上元縣收貯。照例赴巡倉御史注簿。各倉官支出修倉、呈請總督衙門詳兌。該縣仍申報巡倉知會

  六年議準、南京水兌正耗米三十七萬五千石。內二十一萬石本色、放足三個月。其余一十六萬五千石、改納折色。及行各撫按轉行司府、查照本折米數均派、嚴限依期解納。南直隸各府并江西、每石折銀五錢。浙江金、衢、紹三府、每石折銀七錢。杭、嘉、湖三府、每石折銀六錢。解南京戶部。以備官軍折銀支用

  萬歷二年、令萬歷三年秋糧、於應解太倉派剩米折銀內、改撥米九萬石。內浙江布政司二萬石、俱徵本色。徑解南京戶部交納。以備南京兵部新收軍士支用

  又令南京各衛領運全單、先期咨南京戶部。照單扣算行糧、另給紙牌。連原單發與運官、前赴兌糧水次支領。仍行各府州縣、將解南糧耗米席竹驢腳等項、照例隨正糧徵辦。除照牌給單外。其余盡解南京

  又令撫按各行司道府州縣、以后水兌、不拘紅白蒸稻、審其地土所產、定其應納米色、明載批文。司道辨驗轉文、先將定過各州縣米色、一呈本部。一呈糧儲。案候投文之日、驗批相同、即撥倉場交納

  又令南京戶部、查照題準事例、各倉官攢經收一廒放盡、即行監收官、查盤正米虧折、與折耗至二百石以上者、責限均陪。仍送法司問罪

  各處起運數目

  浙江布政司

  南京各衛倉。原額秋糧米三十萬石。今二十五萬七千四百九石

  南京供用庫。原額白熟粳米四千石。今三千五百石、準糙粳米三千八百五十石

  南京丙字庫。夏稅串五絲二萬兩。荒絲二萬兩。中白綿三千兩

  南京承運庫。農桑絹三千五百疋五尺九寸三分八厘八絲二忽五微。今三千五百九疋一丈一尺七寸七分零

  南京定場馬草。原額一十九萬包。今一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包

  江西布政司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四十七萬石。今三十六萬九千四百三十六石七斗一升九勺

  南京庫闊白綿布一十萬疋、準米一十萬石。闊白苧布七萬疋、準米四萬九千石。苧布一千三百四十一疋二尺四寸。后每疋折銀二錢

  南京原額戶口鈔、四百二十七萬九千五百八十五貫二百五十文。錢、八百五十五萬六千二百二十七文。今收鈔銀七千四百五十九兩五錢四分五厘零

  福建布政司

  南京承運庫。夏稅農桑絹六百疋

  南京寶鈔廣惠庫錢鈔、六百六萬八千七百四十三貫六百七十文。今二十六萬七千三百三十六錠五貫五百九文。存留本省

  南京

  內府速香、五年一次會計、一千一百三十七斤八兩。今停徵

  湖廣布政司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三十一萬石。今二十六萬一千三十五石

  南京甲字庫。白綿布一十萬疋、準米一十萬石

  南京丙字庫。綿花絨五萬斤、準米五千石

  南京承運庫。農桑絹四千九百九十二疋一丈九尺二分七厘五毫五絲。今四千九百九十七疋一丈三尺九寸二分九厘零

  南京廣惠庫。原額錢鈔三百四十七萬二千七百四十三貫。今鈔二百六十九萬八千六百四十一貫一百七十三文。解北京

  南京國子監。供用乾魚二萬二千一百二十五斤

  應天府

  孝陵神宮監原額糙粳米五百石。今無徵。白熟糯米六十石、準糙粳米六十六石。今白熟糯米五十石、準糙粳米五十五石。芝麻五十石。今二十石。黃豆三百石。今二百石。菉豆四十石。今六十石。稻皮四十石、準米二石。今無徵。稻谷六百石、準米三百石。今稻谷四百石、準米二百石

  南京酒醋面局。原額菉豆二十石。今三十石。稻皮二百石、準米一十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黃豆一千五百五十三石。今四百三十二石四斗。芝麻六十石。稻谷八百四十石、準米四百二十石。今稻谷三百三十石、準米一百六十五石。粟谷一十石、準米五石。稻皮二百石、準米一十石。今二項無徵

  南京國子監。菉豆一百石。今停徵

  長安四門倉。原額糙粳米一萬四千五百石。今六千石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三萬二千五百九十二石。今一萬一千八百五十五石。黑豆二千六百九十一石

  南京供用庫。黑豆一百三十石。黃豆二十石

  南京犧牲所。黃豆二百石

  孝陵神宮監。原額小麥六十石。今四十五石

  南京酒醋面局。原額小麥七百石。今五百石。原額麥穩一百石、準小麥一十石。今麥穩一百五十石、準小麥一十五石

  南京庫絲綿折絹、一千二百一十四疋一尺六寸九分二厘八毫

  南京各衛倉。原額小麥六千二百石。今六千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小麥六百石。今一百六十一石。麥穩一十三石二斗、準小麥一石三斗二升

  南京庫農桑絲折絹、一百四十三疋二尺七寸三分四厘四毫

  南京供用庫。原額黃白蠟二千斤。今黃蠟一千一百斤。白蠟一百五十斤。蘱草二千斤。今一千斤。蒲杖二千斤。今五百斤

  南京光祿寺。原額蜂蜜一千斤。今一千二百斤。黑砂糖一百二十斤。今一百一十斤

  孝陵神宮監。細稻草一萬包。今停徵

  南京定場馬草。原額五萬二千二百九十二包。今五萬七千二百九十二包

  蘇州府

  南京公侯駙馬伯、并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原額俸米二萬七千九百五十二石。今一萬九千六百九十二石。祿米三萬三千石。今四千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白熟粳米六十六石。今六十八石。準糙粳米七十四石八斗。次等白粳米六千石、準糙粳米六千六百石。原額白熟糯米一千三百石。今一百二十七石。準糙粳米一百三十九石七斗

  南京酒醋面局。原額白熟糯米八百石。今七百石、準糙粳米七百七十石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五萬九千四百一十二石。今二萬八千七百五十七石

  南京神樂觀。原額粳米八百石。今糙粳米六百四十石

  南京犧牲所。菉豆六百石

  南京會同館。次等白粳米二百二十五石、準糙粳米二百四十七石五斗

  南京各衛倉。折銀小麥一萬石。每石、折銀四錢

  南京承運庫農桑絲折絹六百四十疋二丈九寸二分三厘

  南京光祿寺蜂蜜一千九百斤。黑砂糖一百五十斤

  南京定場馬草。原額一十四萬包。今一十六萬包

  南京御馬監。細稻草二萬包。今無徵

  南京內官監。齊頭稻草一千束

  南京供用庫。燈草三百斤。今一百五十斤。茶葉二千斤

  南京寶鈔廣惠庫。魚課鈔二萬二千八百五十三錠。一百二十六文。今收魚課銀六十八兩五錢五分

  松江府

  南京公侯駙馬伯、并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原額米共五萬七千石。今俸米一萬二千一百四石二斗九升。祿米二萬五千石。今三千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次等白粳米七千石。今六千石、準糙粳米六千六百石。白熟糯米一千石、準糙粳米一千一百石。今無徵

  南京神樂觀。原額糙粳米七百石。今四百八十九石二斗三升

  南京會同館。次等白粳米二百二十五石。準糙粳米二百四十七石五斗

  南京各衛倉。小麥一萬五千石。每石、折銀四錢

  南京庫絲綿折絹、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一尺五寸七分。今存留。農桑絲折絹、一百七十九疋二丈四尺一寸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九千五十八石。今九千四百六十六石

  南京光祿寺。蜂蜜一千五百斤。黑砂糖一百四十斤

  南京定場馬草、六萬三千包

  常州府

  南京各衛倉米。原額四千七百二十七石二斗七升。今一千六百四十九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次等白熟粳米六千石。今五千石、準糙粳米五千五百石

  南京神樂觀。糙粳米五百石。今無徵

  長安四門倉。糙粳米四千石

  南京國子監。原額白熟粳米三千五百石。今一千石、準糙粳米一千一百石。原額糙粳米二千五百石。今一千石。每石、折銀七錢。黃豆一百石

  南京犧牲所。菉豆六百石。今無徵

  南京內官監。白熟細粳米四十四石、準糙粳米四十八石四斗

  南京公侯駙馬伯、并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原額米四萬三千石。每米一石、或隨時價折銀七錢。今俸米一萬一千七百二十四石七斗。祿米二萬二千石。今三千石。俱每石折銀七錢

  南京各衛倉。小麥一萬石。每石、折銀四錢

  南京山川壇耤田祠祭署。小麥一百六十石

  南京庫麻布、二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六寸五分一厘

  南京供用庫細稻草、原額一萬五千包。今四千三百二十包

  南京定場馬草、原額一十三萬包。今一十五萬二千八十包

  南京酒醋面局。白熟粳米五百石。黃豆一百石。今無徵。細稻草原額一萬五千包。今二千五百二十包

  南京光祿寺。蜂蜜一千五百斤。黑砂糖一百四十斤

  南京廣惠寶鈔庫。原額商稅魚茶課、鈔、二十六萬三千八十九貫八百二十四文。錢、五十二萬六千一百八十二文。今收鈔、五萬六千七百九十錠二貫七百六十六文。錢、五十六萬七千八百九文

  鎮江府

  南京各衛倉。秋糧米五千石。內派剩米七十五石。今折銀解太倉銀庫

  南京光祿寺。蜂蜜五百斤。黑砂糖一百一十斤

  南京定場馬草、三萬七千包

  南京庫魚課銀、一十九兩一分九厘

  廬州府

  南京御馬監細稻草、一萬包

  南京定場馬草、二萬包

  鳳陽府

  南京定場馬草、九萬包

  淮安府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六百二十五石。今五百二十五石。折銀解太倉銀庫

  南京定場細稻草、一十六萬五千包

  揚州府

  南京庫折銀草、二十二萬包。每包、折銀三分。今無徵

  南京光祿寺。細稻草四千包

  南京定場馬草、一十一萬七千八十包

  徽州府

  南京光祿寺。小麥六百石。今無徵

  南京各衛倉。小麥二千三百石。每石、折銀四錢

  南京承運庫。人丁絲折絹八千七百七十九疋四尺三分三厘二毫。農桑絲折生絹一十五疋一丈四尺七寸

  南京供用庫。原額芝麻八百石。今六百五十石。原額黃蠟二千斤。今二千二百斤。白蠟三百五十斤。芽茶四千斤。今三千斤。葉茶四千斤。今二千斤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三萬二千石。今二萬七千八百三十四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蜂蜜一千二百斤。今一千二百五十斤。黑砂糖一百二十斤

  南京甲字庫。闊白苧布三萬疋、準小麥二萬一千石。每疋、折銀二錢

  寧國府

  南京酒醋面局。黃豆五百二十石。今停徵

  南京御馬監。黑豆一百石。今無徵

  南京各衛倉。原額黑豆一萬三千九百八十石。今一萬一千石。原額米一萬石。今九千六百七石

  南京供用庫。原額芝麻六百石。今五百五十石

  南京國子監。小麥一百石

  南京光祿寺。原額蜂蜜一千斤。今一斤二百斤。黑砂糖一百二十斤

  南京各衛倉。小麥一萬石。每石、折銀四錢

  南京庫農桑絲折絹、三十疋二尺

  南京庫折銀草、五十七萬包。每包折銀三分

  南京定場馬草、二十萬包

  池州府

  南京御馬監。豆五百石。今無徵

  長安四門倉。米四千二百七十六石。今無徵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一萬五千石。今一萬一千一百四十二石。黑豆一萬四千五百二十四石。今九千七百七石

  南京飛熊衛倉。黑豆九百八十三石

  南京神樂觀。原額小麥六百石。今二百七十八石

  南京各衛倉。小麥四百九十二石

  南京供用庫。原額芽茶一千斤。今二千斤。黃蠟五百七十五斤。今五百斤

  南京光祿寺。原額蜂蜜三百斤。今四百斤。黑砂糖一百一十斤

  南京定場馬草、三萬包

  太平府

  南京御馬監。黑豆五百石。菉豆二百石。細稻草一萬包。今俱停徵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二千六百石。今本折米共三千七百六十九石。黃豆二千石。無徵。黑豆一千六百三十八石四斗七升。今一千一百八十石

  南京神樂觀。原額黃豆一百六十石。今一百二十二石五斗

  南京光祿寺。原額菉豆四百四十石。今二十石

  南京犧牲所。黃豆二百豆。今停徵

  南京各衛倉。原額小麥二千五百石。今一千九百石

  南京酒醋面局。原額小麥一百石。今一百五十石

  南京庫、農桑絹、一百一十六疋二丈六尺三寸九分四厘

  南京定場馬草、一十一萬包

  南京供用庫。原額芝麻一百石。今三百石

  南京國子監。菉豆一百石

  安慶府

  南京各衛倉。秋糧米一萬四千石。內派剩米二百一十石。折銀解太倉銀庫

  南京光祿寺司牲司馬草、原額三萬包。今四千包

  南京御馬監。細稻草五千包。今無徵

  南京定場馬草、原額三萬包。今五萬五千包

  廣德州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五千石。今一千八百八十四石。黑豆一千六十石。原額小麥二千五百石。每石、折銀四錢

  南京神樂觀。原額芝麻三十石。今二十二石六斗

  南京供用庫。黃豆三百石。今無徵。菉豆三百石。原額黃蠟八百三十斤。今五百斤。葉茶八百斤。今三百斤

  南京承運庫。夏稅絲一百一十六斤二錢九分六厘二毫。農桑絹一十九疋一丈六尺七寸

  南京光祿寺。細稻草、原額二萬五千包。今一千三百八十五包

  南京各場草、原額二萬包。今四萬二千三百二十包

  徐州

  南京庫折銀草、五萬包。今停徵

  南京供用庫。黃蠟二百斤。葉茶二百斤

  滁州

  南京犧牲所。原額糙粳米七百三十石。今五百八十石。稻谷五十石、準米二十五石

  南京供用庫。芝麻七百名。今停徵。黃蠟三百斤

  南京各衛倉。原額米二十石。今黑豆四百五十二石

  南京庫折銀草、一萬一千包。每包、折銀三分。今停徵

  南京定場馬草、一萬包

  南京酒醋面局。原額黃豆六百石。今四百八石

  南京犧牲所。細稻草一萬五千包

  南京御馬監。黑豆五十石。菉豆五十石。葉茶二百斤。今俱無徵

  和州

  南京犧牲所。糙粳米七百二十石

  南京供用庫。原額黃蠟一百七十斤。今二百斤。葉茶二百斤。今三百斤

  南京定場草。一千四百四十包

  南京錦衣衛馴象千戶所

  南京光祿寺。夏稅番麥、六十石四斗八升四合六勺

  糧長勘合

  永樂十九年、令各處糧長勘合、暫於本部宣諭、給與勘合。每歲先於上年十二月終、咨戶部奏請

  敕諭、齎赴本部宣諭訖、具本差官齎繳。其勘合待各糧長糧完之日、具本銷繳

  正統二年、令各處所差吏、於本部關領糧長勘合。關畢、即以原齎本投南京通政司、轉送通政司類奏

  嘉靖十一年題準、宣諭

  敕書、本部預期、責差的當官員、或付順差人員、齎赴各布政司、分投差官、轉齎宣諭。糧長勘合、隨

  敕發領。取具各該官司依擬結狀繳照。不必再令糧長吏典赴京聽候、有誤徵解。仍行浙江、江西二布政司、查照施行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久久久WWW成人|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丁香久久婷婷国产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