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平,陳留陽武人。仕魏王咎為太仆。去從項王入關,賜爵卿,尋封信武君,拜都尉。去從高帝,仍拜都尉、典護軍,為亞將,尋拜護軍中尉。漢六年封戶牖侯,七年更封曲逆侯。高帝崩,為郎中令,惠帝六年為左丞相。高后元年徙右丞相。文帝即位,復為左丞相。二年卒,謚曰獻侯。
●奏議定列侯功次
丞相臣平言:謹與絳侯臣勃、曲周侯臣商、潁陰侯臣嬰、安國侯臣陵等議,列侯幸得賜餐錢奉邑,陛下加惠,以功次定朝位,臣請臧高廟。(《漢書?高后紀》,二年:詔差次列侯功,其與列侯議定奏之,丞相臣平云云,奏可。)
●上代王即位議
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將軍臣武、御史大夫臣蒼、宗正臣郢、朱虛侯臣章、東牟侯臣興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當奉宗廟。臣謹請陰安侯、頃王后、瑯邪王、列侯、二千石議,大王高皇帝子,宜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漢書?文帝紀》:閏月己酉,入代邸。群臣從至,上議。)
●奉詔除連坐法議
陛下幸加大惠於天下,使有罪不收,無罪不相坐,甚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等謹奉詔,盡除收律相坐法。(《漢書?刑法志》:孝文二年詔議收律相坐法。左右丞相周勃、陳平奏言如其故便,帝復曰:“宜孰計之。”,平、勃乃曰云云。)
周勃
勃,沛人。高帝起沛,以為中涓,賜爵五大夫。楚懷王拜為襄賁令。及人關,賜爵威武侯,尋拜將軍,封絳侯,遷太尉,進相國,歷惠帝至高后時并為太尉。文帝即位,以為右丞相,后謝歸。及陳平卒,復為丞相,免就國。卒謚曰武侯。
●入北軍行令軍中
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史記?呂后紀》)
●奏乃用連坐法議
父母妻子同產相坐及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也。收之之道,所由來久矣。臣之愚計,以為如其故便。(《漢書?刑法志》:孝文二年,詔議除收律相坐法,左右丞相周勃、陳平奏言。)
酈食其
食其,陳留高陽人。秦時為里監門。高帝下陳留,以為廣野君。漢四年,為齊王田廣所烹。
●踵軍門上謁
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愿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史記》)
●請說齊王
臣聞之,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方今楚易取而漢反卻,自奪便,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蕩,農夫釋耒,紅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方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今田廣據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於歷城,諸田宗強,負海岱,阻河濟,南近楚,齊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漢書?酈食其傳》)
婁敬
敬,齊人。漢五年以褐衣見,賜姓劉,拜郎中,號奉春君。七年,平城圍解,封關內侯,號建信侯。
●上書諫高祖
陛下取天下,不與成周同,而欲比隆成周,臣竊以為不侔。(《晉書?段灼傳》:灼長假臨去上表,引戍卒婁敬上書諫。)
●作丹書鐵券與匈奴土界
自海以南,冠蓋之士處焉。自海以北,豐強之士處焉。(《北堂書鈔》一百四引《三輔故事》:婁敬為高車使者持節至匈奴,與其分土界,作丹書鐵券。按陳禹謨本作“剛強”。)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