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
信,淮陰人。仕項為郎中。亡歸漢,為連敖,遷治粟都尉,拜大將軍。漢四年立為齊王。五年更立為楚王。六年為高帝所執,封淮陰侯。十一年謀反,夷三族。有《兵法》三篇。
●上尊號疏
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漢書?高紀》下:五年正月諸侯上疏。)
大王起於細微,滅亂秦,威動海內。又以辟陋之地,自漢中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內,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愿大王以幸天下。(《漢書?高紀》下)
蕭何
何,沛人。秦時為縣主吏掾郡卒史。高帝起兵,以為沛丞。及王漢中,以為丞相。漢五年即皇帝位,封ガ侯。十一年拜相國。惠帝二年卒,謚曰文終侯。
●令諸大夫
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史記?高紀》:呂公避仇,因家沛,沛中豪杰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又見《漢書?高紀》。)
●天子所服議
丞相臣何、御史大夫臣昌,謹與將軍臣陵、太子太傅臣通等議:“春夏秋冬,天子所服,當法天地之數,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順四時,以治國家,身亡禍殃,年壽永究,是奉宗廟、安天下之大禮也,臣請法之?!保ā稘h書?魏相傳》)
張良
良字子房,韓人。高帝起沛,拜為廄將。項梁以為韓司徒。漢六年封留侯?;莸哿曜?,謚曰文成侯。
●遺項王書。
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漢書?張良傳》,又見《高紀》,無“王失職”三字。)
●又以齊反書遺項王
齊與趙欲并滅楚。(《漢書?張良傳》)
(按小說有張良與四皓書,四皓答張良書,謂出《殷蕓小說》。其辭膚淺,非秦漢人語。殷蕓,梁人,亦未必收此。蓋近代人偽作也,今姑附於后,《張良與四皓書》云:良曰:“仰惟先生秉超世之殊操,身在六合之間,志凌造化之表,但有大漢受命禎靈顯集,神母告符,足以宅兆民之心。先生當此時,輝神爽乎云霄,濯鳳翼於天漢,使九門之外,有非常之客,北闕之下,有神氣之賓,而淵游仙隱,竊為先生不取也。良以頑薄,承乏忝官,所謂絕景不御,而駕服駑駘。方今元首欽明文思,百揆之佐,立則延企,坐則引領。日昃而方丈百御,夜寢而閶闔不閉,垂皇極須日月以揚光,后土待岳瀆以導滯。而當圣世,鸞鳳林棲,不翔乎太清;麒麟岳遁,不步於郊草,非所以寧人,荒慰六合也。不及省侍,展布腹心,略寫至言,想望翻然,不倩其意,張良白?!彼酿┐饡疲骸案Z蟄幽藪深谷是室。豈悟云雨之使,奄然萃止。方今三章之命邈,殷湯之廣澤,禮隆樂和,四海克諧,六律及於絲竹,和聲應於金石,飛鳥翔於紫闕,百獸出於九門。頑夫固陋,守彼巖穴,足未嘗踐閶闔,目未曾見廊廟。野食於豐草之中,避暑於林木之下。望月晦然,后知弓弩之須;誶伐木然,后知斧柯之用。當秦項之艱難,力不能負干戈,攜手逃奔,避役山草,倚朽若立,循木似濟,遂羞青蠅,盜聲於晨雞,魚目竊價於隨珠,公侯應靈挺特。神父授策,蓋無幽而不明也。豈有烹鼎和味,而顧令菽麥廁方丈之御;被龍服袞,而欲使女羅上紺綾之緒。恐滑泥以濁白水,塵以亂清風。是以承命傾筐,聞寵若驚,謹因飛龍之使,以寫鳴蟬之音,乞守兔鹿之志,終其寄生之命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