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夫人拒不讓人向她引見斯萬夫人和小姐有多種緣由,都出自于她對社交生活的蓋爾芒特式的理解,在這些理由之外還可補充一點,那就是未墮入情網的人們常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冷眼旁觀戀人們身上被他們認為荒唐的東西,其實這些東西可以用愛情來解釋。“哦,我才不去管這閑事呢;如果可憐的斯萬有這份興致來干蠢事,毀掉自己的一生,那是他的事,可是要把我拉進去那可不行,這事不會有好結果,我瞧他們怎么辦。”當斯萬早已不再鐘情于奧黛特,也不再留戀維爾迪蘭的小幫派時,他自己也勸我對維爾迪蘭夫婦采取幸災樂禍的態度。第三者對自己未被卷入的激情和這些激情造成的難以理解的行為之所以能做到旁觀者清,原因全在于此。
德·蓋爾芒特夫人排斥斯萬夫人和小姐時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頗為吃驚。當莫萊夫人和德·馬桑特夫人已經開始和斯萬夫人交往,并把很多上流社會的太太小姐帶到她家時,德·蓋爾芒特夫人不僅依然毫不妥協,而且還設法破釜沉舟,要她的堂妹德·蓋爾芒特親王夫人也效法她。一天,那是在魯維埃內閣時期,是德法兩國危機最深重的時候,人們以為德法之間就要爆發一場戰爭了,我一個人和德·布雷奧代先生在德·蓋爾芒特夫人家吃晚飯,我覺得公爵夫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由于她是個喜歡過問政治的人,我還以為她的神情表明她擔心爆發戰爭,就象有一天,她來吃飯時也是愁容滿面,勉強用單音節的字回答別人的問話,有人怯生生地問她為什么事發愁,她神情嚴肅地說:“中國讓我不安。”然而,過了一會兒,德·蓋爾芒特夫人主動解釋她為何心事重重(我曾把它歸之于擔心德法兩國宣戰),她對德·布雷奧代先生說:“據說瑪麗-埃那爾想給斯萬一家一席地位,我明天上午無論如何得去拜訪瑪麗—希爾貝,要她幫我阻止這件事,否則,還成什么社會。德雷福斯事件是很有意思,可這一來,街拐角的雜貨鋪老板娘只需自稱是民族主義者就可以要我們接待她了。”這一席話與我期待的回答相比是那么無聊,因此我的驚奇不亞于一個讀者在《費加羅》的習慣版面上尋找有關日俄戰爭的最新消息時,不料卻看到給德·莫特馬爾小姐贈送結婚禮物者的名單,貴族婚禮竟重要到把一場兩國間的海陸之戰擠到了報尾的程度。公爵夫人終于在她那過了分寸的堅持不懈的立場中滿足了自己的孤傲,而且不放過任何表露這種心情的機會。“拔拔爾認為,”她說,“我們倆是巴黎最風雅的人,因為只有我和他不理斯萬太太和斯萬小姐。他斷言風雅就是不認識斯萬太太。”說著公爵夫人縱情笑起來。
然而,斯萬一去世,德·蓋爾芒特夫人便再也不能從拒絕接待他女兒的決定中得到她本來可以得到的傲氣、獨立自主和迫害欲方面的滿足了。斯萬在世時,她美滋滋地感到自己能抵制他,而他卻不能叫她收回成命,現在斯萬不在了,她的心滿意足之感也就此告終。于是公爵夫人開始發布新決定,這些決定在活著的人身上實施,能使她感到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公爵夫人并不是想著斯萬小姐,只是當別人向她談起這位姑娘時,一種好奇心油然而生,好象人們談的是一個她從未涉足過的地方,而且她不再因為必須抵制斯萬的奢望而對自己掩蓋這種好奇心,另外,一種感情里往往混有很多別的感情,所以也說不清她對斯萬姑娘的興趣里是否含有某種對斯萬的情意。也許——因為在社會的各個層次,無聊的名利場的生活麻痹了人們的同情心,使人們失去了讓死者在自己心中復活的能力——公爵夫人屬于那種女人,她們需要某人的存在(而作為名符其實的蓋爾芒特家族的一員,她最善于延長這種存在)才能真正愛他或恨他(后一種情況比較罕見)。因此她對人們懷有的善良感情往往在他們活著時由于他們的某些行為觸怒了她而被中斷,一俟他們去世,這些美好的感情便重新恢復。在這種情況下,她幾乎產生一種彌補過去的愿望,因為這時他們在她的想象中,當然是極為模糊的想象,就只有優點,而沒有他們活著時令她生氣的那些小小的滿足、小小的奢望。因而她的為人雖然淺薄,但有時她的行為卻有某種高貴之處——其中也不乏卑劣的成份。確實,絕大部分人都只奉承活人而毫不考慮死者,她卻往往在那些活著時被她虧待的人去世以后做一些他們生前希望的事。
至于希爾貝特,所有愛她并且稍稍維護她的自尊心的人恐怕都不會因為公爵夫人改變了對她的態度而高興,除非他們以為希爾貝特如果輕蔑地拒絕公爵夫人的主動接近,就能一洗25年來所受的侮辱。可惜,心理的反應與情理的想象并不總是一致的。比如某人不恰當地辱罵了一個對他至關重要的人,便以為在他身旁實現雄心的希望從此成為泡影,不料恰恰相反,這一罵反而使他的雄心得以實現。希爾貝特對善待她的人相當冷淡,對傲慢無禮的德·蓋爾芒特夫人卻一直懷著崇拜之情,還琢磨為什么她如此傲慢無禮;有一次她甚至想寫信給公爵夫人,問問她和一個從未冒犯過她的姑娘有什么過不去的地方,她要是真這樣做會叫所有對她有點好感的人為她羞死。蓋爾芒特家族在她眼里具有其貴族身份也不可能賦予他們的宏大氣勢。她不僅把他們置于整個貴族階層之上,而且把他們看得比所有的皇親國戚還高。
斯萬的生前女友們很關心希爾貝特。貴族階層得知她不久前又得到一筆遺產,人們于是開始注意到她是多么有教養,她將會成為一個多么討人喜歡的女人。有人聲稱,德·蓋爾芒特夫人的一位表妹,德·尼埃弗公主有意讓兒子娶她。德·蓋爾芒特夫人把德·尼埃弗爾夫人恨得牙癢癢的。她到處揚言,這樣的聯姻將是一樁丑聞。德·尼埃弗爾夫人嚇壞了,忙保證說她從未想過此事。一天午飯后,天氣晴朗,德·蓋爾芒特先生要和太太外出,德·蓋爾芒特夫人對著穿衣鏡整理頭上的帽子,一雙藍眼睛端詳著鏡子里自己的眼睛和那依然金燦燦的頭發,貼身女仆手里拿著各色遮陽的小傘讓女主人從中挑選一把。陽光從窗戶大量照進來,于是夫婦倆決定趁這好天氣去圣克魯游覽參觀。德·蓋爾芒特先生已穿戴停當,手上是珠灰色手套,頭上是一頂大禮帽,他心想:“奧麗阿娜確實仍然很出眾,我覺得她迷人極了。”這時他見妻子心情很好,便說:“對了,德·維爾萊夫人托我跟您講件事。她希望您星期一去歌劇院。但是因為她帶著斯萬小姐,所以不敢跟您說,就請我試探試探。我不發表任何意見,只是向您轉達而已。說真的,我覺得我們似乎可以……”他又閃爍其辭地補充了一句,因為他們倆對某個人的看法總是共同的,在各自的頭腦里產生時就是一致的,他心里明白妻子對斯萬小姐的敵意已經平息,而且很想認識她。德·蓋爾芒特夫人整理完面紗,挑了一把陽傘,說:“您看著辦吧,我無所謂。我看認識一下這個姑娘沒什么不合適的地方。您很清楚,我從來沒和她有什么過不去,只不過以前我不愿意讓人覺得我們接待朋友中間的姘居男女。如此而已。”“您做得完全對,”公爵回答說,“您是明智的化身,夫人,而且,您戴著這頂帽子很漂亮。”“您太好了。”德·蓋爾芒特夫人對丈夫微笑著說,一面向門口走去。但是在上車之前,她覺得有必要再向他解釋幾句:“眼下有不少人去看望她母親,母親也聰明,一年中倒有大半年生病在家。據說姑娘很討人喜歡。大家都知道,斯萬在世時我們對他很好,所以會覺得這件事順理成章的。”隨后他們就出發一起去圣克魯了。
一個月以后,斯萬姑娘(她當時還不叫福什維爾小姐)來蓋爾芒特家吃午飯。大家談天說地;席終,希爾貝特怯生生地說:“我想你們以前跟我父親很熟。”“可不是嗎,”德·蓋爾芒特夫人用傷感的語氣說,表明她很理解斯萬女兒的悲傷,但那語氣有意過分夸張,使人覺得她想掩飾她其實已記不太清楚斯萬其人了。“我們跟他很熟,我完全記得他。”(她的確能記起他,25年里他幾乎每天來看她)“我很了解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我這就跟您說說,”她又說,好象她要跟女兒解釋父親是何許人,要向女兒提供一些有關父親的情況似的,“他是我婆母的好朋友,和我的小叔子帕拉墨德斯交情也很深。”
“他也到這兒來,甚至常在這兒吃午飯,”德·蓋爾芒特先生補充道,為了炫耀自己是多么謙虛,多么注重事實的準確性。
“您記得的,奧麗阿娜。噢,您父親是個多好的人哪!大家完全能感覺到他多半出生于一個正派人家!而且過去我見過他的父親和母親。他和他的父母都是多么好的人啊!”
人們會覺得,倘若斯萬和他的雙親還在人世,德·蓋爾芒特公爵會毫不猶豫地舉薦他們當一名花匠,圣日爾曼郊區便是如此對任何資產者談論其他資產者的,也許是為了讓對方高興,因為在交談的當兒,他(她)被看作一個例外;也許,更確切地說,是為了羞辱對方,或者兩種意圖兼而有之。比如一個反猶太分子在非常和藹可親地對待某個猶太人的同時,卻對他大講猶太人的壞話,不過用的是泛指的方式,這樣既可傷害對方又不顯得粗暴無禮。
德·蓋爾芒特夫人是瞬時的主宰,在某個時刻,她確實能做到對您好得無以復加,簡直下不了決心讓您離去;然而她又是瞬時的奴隸。過去在談興正酣時,斯萬曾有幾次使公爵夫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對他有點好感,現在他再也不能做到這一點了。“他很討人喜歡,”公爵夫人帶著憂郁的微笑說,同時用溫柔的目光看著希爾貝特,如果碰巧姑娘很敏感,那么這目光便是向她表示得到了理解,還表示倘若她們倆是單獨在一起,倘若當時的情況許可,德·蓋爾芒特夫人真想向她袒露她那無限深厚的同情心。而德·蓋爾芒特先生呢,也許他覺得客觀情況正好不允許如此流露感情,也許他認為所有感情的夸張都是女人的事,男人無須過問,正如無須過問女人的其他權限,除了烹調和美酒(他把這兩項權限劃歸自己,因為在這兩方面他比公爵夫人更有學問),因此他雖然參加談話,卻認為最好不要為談話添薪加柴,他是帶著顯而易見的不耐煩情緒聽這場談話的。德·蓋爾芒特夫人在一陣同情心發作過后,便以社交界的無聊對希爾貝特說:“喏,我來告訴您,他是我的小叔夏呂斯的很好很好的朋友,他很熟悉富瓦絲農(德·蓋爾芒特親王的莊園)。”她說這話就好象對斯萬來說認識德·夏呂斯先生和親王是一件偶然的事,好象公爵夫人的小叔和堂兄弟是斯萬在某種情況下偶然結交的兩個人,其實斯萬跟這一階層所有的人都有來往,又仿佛她想讓希爾貝特明白她父親大體上是何許人,并通過某一特征替她父親確定位置,正象人們為了解釋怎么會跟一個本來不一定會認識的人有了來往,或者為了突出自己的敘述,便援引某個人給予的特殊保護。至于希爾貝特,她正好一直在設法改變話題,因此,見談話終于結束心里特別高興,她繼承了父親那種細膩的識時務知分寸的直覺,又聰明可愛,公爵和公爵夫人都看出了這一點,并且大為賞識,他們請希爾貝特不久以后再去。此外,他們象所有缺乏生活目標的人一樣對細枝末節觀察入微,有時在與他們交往的人身上發現一些其實是極普通的優點,他們會大呼小叫贊嘆不已,那份天真就象城里人在鄉下發現了一根小草;有時他們又用顯微鏡看別人的細微缺點,將其無限擴大,深惡痛絕,評論個沒完,而且常常是對同一個人這樣時褒時貶。在希爾貝特身上,閑得無聊的德·蓋爾芒特先生和夫人那洞察秋毫的眼光首先注意到的是她的可愛之處。“您注意到她吐某些字的方式沒有,”公爵夫人在希爾貝特走后問丈夫說,“完全是斯萬的風格,我簡直以為是他在講話呢。”“我正要發表同樣的看法,奧麗阿娜。”“她很風趣,完全是她父親的氣質。”“我甚至覺得她勝過她父親。您記得她講海水浴的事講得多精彩嗎?她有一種斯萬所沒有的生動活潑。”“噢!他也是很幽默的。”“我不是說他不幽默,我是說他缺乏生動活潑。”德·蓋爾芒特先生用呻吟般的聲調說,因為痛風病使他心煩,當他不能向其他人表明自己煩躁時,總是沖著公爵夫人發脾氣。但他自己也不甚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就做出一副不被人理解的樣子。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