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看花記》卷三
小鐵笛道人著【第園居士餐花小史】同參訂
首錄十人
長松
姓顧,字介石,年二十六歲,太倉嘉定人。三慶部。余里居耳其名,今得觀其擅場《蝴蝶夢》《盜巾》《刺虎》《相約》《相罵》及《雙珠球》諸劇,藝臻極至,歌入云霄,情韻悠揚,神采秀發;武技亦復輕自由,俗賞霸王鞭,亦一時無兩;手撥檀槽,儼然曹綱入座矣。顧郎雖旦腳,戛戛獨造時,自露其風骨,眉飛色舞,于嫣紅姹紫中,如松翠繽紛,彌增蔥蒨,不料粉白黛綠間,挺此奇英。余幼客長安,僂指名伶前后,經見者伙矣,從未有全才如長松者。執歌壇老斫輪問之,能不放伊出一頭地耶?
玉峰遙映練川清,賭曲旗亭舊著聲。偶聽人間紅雪調,煙霄宜有鳳鸞鳴。
也畫蛾眉迥軼倫,英豪意氣綺羅身。胭脂影落菱花鏡,爭及喬松滿樹春。
記偕游畔訪思存,小榻茶煙笑語溫。未識烏龍曾睡否?頻過不敢浪敲門。【蓄有塞犬,狀頗獰。】
故人解拓酒懷寬,特地招來一笑看。如爾才充觥錄事,不辭沉醉到更闌。【故人謂和庵】
三寳
姓蔡,字蓮芳,年二十八歲,江蘇甘泉人。春臺部。素著聲于邗上,蓋老斫輪矣。姿容姽婳,雖遜當年,而體態溫柔,依然如舊。入都后,瀏覽梨園習尚,步武長生,別開生面,窮形盡相,一味淫佚科諢,以供時好。坡公所謂:嬉笑怒罵盡是文章,蓮芳有焉。一時有賽魏三之目。然偶見其演昆部諸劇,活潑中仍自露其本領,固非后輩所能企及。音調則弦管相隨,換羽移宮,自然入化。遍覽歌壇,問有能學邯鄲步者誰耶?或謂以蔡三較魏三,終一間未達。余謂心有靈犀,隨時轉變,即目前之伎,已足定其將來必能如魏三,專趣忠烈義俠,矯矯傳奇矣!
華曳輕袿壓綺羅,折腰翹袖殢人多。不須截取中郎竹,齊唱揚州得寳歌。
桃花醋滴杏花酸,一曲談娘博笑歡。簧舌巧翻河市語,宛乘泛宅傍江干。
歌珠賭取好聲添,落手時名忽矯廉。輦下名公詩滿匣,為贈行色抵金兼。
織組龍梭去復回,永新清調拂紅埃。野狐妙旨須參透,欲借棉州作棒來。
四官
姓沈,字云藍,年三十歲,江蘇吳縣人。三慶部。《軍門產子》眾謂擅場,不如《反誑》《獨占》《斷橋》《梳妝》《跪池》等劇,令人屢看不倦。云藍搴幃而出,齒牙清脆,弦管一新,素質珊珊,臨風自賞:擬諸秋柳豐神,瀟疏多致,嬌嗔美盼,俱征蘊藉,忘卻秋娘巳老矣。然彈丸脫手之技,盡由積歲苦心研練而來,否則赴弦應節,流盼揚聲,方呌曲之不暇,安能流水行云、自然入妙?
前度花飄繞夢思,定珠鳴玉有誰知。【追想保和諸郎】驚鴻瘦影翻春態,銷受橫波又一時。
幾句蘇詩引興諧,龍邱居士費安排。曉妝未理調鸚鵡,如此風情亦大佳。
知有前緣未可分,底勞飛錫困輕盈。《斷橋》相遇柔腸斷,未必人妖有此情。
白首重探紫陌春,秋娘風韻劇鮮新。卅年無限梨園感,猶未將卿當舊人。
文林
姓王,字錦屏,揚州人,年二十五歲。四喜部。豐神瀟灑,氣韻淡逸,演劇如龍眠居士白描好手,動于天趣者,自咄咄逼真。神似之技,不在描頭盡角也。餐花小史謂:做戲如做文字,要求神與古會處;看劇如看文字,要取意在筆先處。不然東涂西抹,墮入爛墨卷套中,所做所取俱無是處矣。余謂:小史深于禪趣,又在拈花一笑之上。昔人題畫梅詩云:前身應是九方皋,即此意也。錦屏之劇,人所有亦有,人所無亦無。是亦猶做文題句一樣,而文之不同,如其面也。論其色藝,其琬香、云藍之前后身乎?
珠有清光玉有煙,莫將色相泥尊前。衣冠刻畫隨優孟,洗耳來聽大小弦。
舞腰笑靨兩非真,場上看人我亦人。嫋嫋柔情沖淡處,誰能更賦洛川神。
絕奇這段巧姻緣,狡獪神仙事偶然。愛看春宵爭一刻,九華帳鎖兩嬋娟。【演《玉鴛鴦》絕佳】
果然措大太酸丁,霧里看花說眼青。七尺珊瑚沉網底,苦從滄海數浮萍。
雙喜
姓李,年二十八歲,字蘭亭,安慶人。三慶部。為人端重寡言,抑然自下,絕無輕浮氣習。色不華而清妍自致;眼不波而秀媚自含。《打店》跌撲,身輕如一鳥過。《宛城》一戰,尤堪呌絕。南湖漁者以蓮花目之,謂其獨立亭亭,出污泥而不染。李郎殆潛心習藝,自獻所長,不隨風氣轉移者。
凈土蓮花潔自持,未曾相識兩相知。橫波固是多情物,蓄意酬卿只有詩。
生性溫柔異逞嬌,宛城鏖戰淚盈綃。一枝帶雨梨花致,便是曹瞞意也消。
桂官
姓陳,名太小,字六兒,年二十七歲,順天大興人。恩慶部。年逾韶齒,猶姿容明靚,腰約鮮卑。初見其于平齡會內,扮縞素哭尸,星眸驚閃,眉翠含悲,掩面嬌啼,極情盡致,已決其非《背娃》《花鼓》等技,僅工飛眼傳情了事者。及演《刺虎》一出,酒波流毒,笑靨藏鋒,描摹入細,迨至揎袖徘徊,頻偵虎息,霜飛劍影,云亂香鬟,虎立怒沖,虎死憤泄,大才小用,語激心摧,斷絲裂竹。費宮人英魂未泯,猶疑駕云駢而降聽也。嗟乎!觀陳郎之秦技冶容,豈專資誨淫哉!
陣上尸還聽哭聲,縞衣少婦態輕盈。雍門莫度韓蛾曲,亸髻嬌啼盡動情。
既醉拚將冤憤由,綠云撩亂劍光新。古來巾幗難能事,假面當場寫得真。
小三
姓蘇,字文廣,年三十三歲,安徽人。三慶部。初不甚著名,苦心習藝而成,今則居然名伶矣。身材瘦削,風致瀟疏,自饒雅韻,眼波明秀,猶自冉冉動人。昆亂俱妙,跌撲矯健、自由。其演《小金錢》,背負劉郎,歌音激楚,蓉鍔霜飛,娥翠臉霞,依然韶美,最堪擊節。嘗謂能眉語者,小山外數小三。年雖加長,要是徽部中未易才也。
清姿洗凈靚妝痕,秀骨珊珊風韻存。一種瀟疏閑意致,漁洋秋柳什中論。
鄢郢繽紛數逸才,賈其余勇復登臺。臉霞鮮映吳鉤雪,新帶江南春色來。【時小三初領角色來都。】
萬林
姓薛,年二十四歲,江蘇江都人。春臺部。曾見其《乾坤鏡》及《翠云樓》內諸出俱佳,《題曲》尤妙,曲白清細,跌撲亦儇捷。瘦而無華姿,豐神自覺秀韻。青裙縞袂,置諸竹籬茅舍間,持比和靖梅妻,泠然香潔,子美詩中黃四娘未能并美。老饕慣得味于世俗醎酸之外,每到持螯對菊,一襟風味,便憶斯人。
鉛華不御有余清,籬落幽芳太瘦生。老眼秋來澄若水,偶逢荊布倍關情。
眉尖淺淡盡風流,一縷幽情百折柔。別有塵懷拋落處,魂消不為翠云樓。
挈子歸寧意若何,吳江煙水易風波。將軍不恃渾身膽,請聽當年長板坡。
香銷粉冷含風秀,舉向團云隊里夸。豈若老蓮繪鳩鵠,詩成郊島自名家。
元寳
姓顧,年十五歲,吳邑人。春臺部。目長面闊,多歡容憨趣。《背娃》《學堂》《跌包》皆所習演,歌喉尖嫩,灼灼于時。每遇芳筵入坐,見其偶吐一語,必作妍笑以出之。故悅之者眾,即同班中無有詆之者,亦契其和藹可親也。惟登場無內心,近乎躁然,立徽部中居然獨當一面,能令敷坐稱佳。雅部韶齡,無此能品。擬諸花品紅躑躅,爛映春山,亦賞其嬌妍足玩也。
結得人間歡喜緣,鶯聲嚦嚦笑嫣然。癡兒心企南山絹,借取豪名萬口傳。
《背娃》爭看小嬌妖,未吐歌珠幾折腰。好似映山紅躑躅,也堪娛目把人撩。
四喜
姓韓,年十八歲,順天宛平人。大順寧部。色亦郁李爭春,體則嫩篁挺節。《上墳》一出,技亦猶人;《打刀》之妙,誰堪繼響。妙在巧言如簧,機鋒不絕,態隨唇轉,眉逐情飛。捷給時,幾疑剪一舌又生一舌,雖炙轂談天之口,應亦望而卻步。瑰奇變幻,俚語盡是絕妙文章。淹留人海,塊壘填胸。一聆韓郎快辯,并剪哀梨,破除郁結,心神為之一爽,未可鄙其技也。
敷坐軒渠看《打刀》,皮科不絕眼波撩。底須七略寬懷抱,辯舌幡幡積慮銷。
自采豐臺紅藥枝,懶從北地覓胭脂。滑稽乃是奇文字,花格新標艷黠兒。
續錄十五人
榮官
姓陳,字榮珍,年二十四歲,安徽太湖人。春臺部。擅場有《皮弦》《四門》《喂藥》《賞荷》《游殿》《打店》諸劇,姿容端淑,音韻和諧。淫逸之戲脫俗,別饒妍媚。昆劇亦工細合律,跌撲輕矯便捷。性情舉止,無桑濮夭斜之態,有閨幃貞靜之儀。與秀峰中表親,同處一房,精圍棋。玉指圓瑩,而甲長寸許,二妙悠然相對,非吮墨揮毫,即展枰落子,隔院嘩聲若罔聞也。
態度柔嘉貞內含,不隨群艷斗春酣。音宣鄭、衛迷情思,曾向歌臺采二南。
也能兒女也英雄,假作真時藝自工。堪笑上場提傀儡,第隨簫管鬧東風。
風飐青簾十字坡,當壚暗笑客生魔。癡人解得無情劍,莫問斜陽路幾多。
君與王郎盧李親,如蘭似蕙靜涵春。一枰最是忘憂法,應笑吳耽是俗人。【予不知棋】
聲明
姓何,年三十歲,安慶人。春臺部。身躋花隊,藝專雅奏,貌不甚揚,絕無有知其姓名者。余觀春臺劇最多,凡所擅場,俱經寓目。周規折矩,音律精細,恪守梁溪風范,后學允堪奉為圭臬。近演《諫父》一出,叩之吾鄉老伶工,應無閑言。苦心孤詣,寂寂無聞,不亦難乎?何郎平素與同班講習外,不妄交一人,衣帽樸素無華,安分自守,泊如也,故特為表之。
古妝修整舊閨儀,內里聲聽半字移。【善歌者謂之內里聲,載《夢溪筆談》。】莫悵陽春希附和,俞琴能得幾心知?
鸚哥誰教罵東風,冷暖人情計太工。能重盟言能白首,從來知禮半閨中。
齒冷人教冷眼看,此心織素一般難。也知不似何郎面,日暮能禁翠袖寒。
玉林
姓葛,字溫如,年二十四歲,揚州人。四喜部。體干豐肥,色亦中等,然頗饒柔媚姿致,措辭亦善體人意,毫無粗俗氣,可與雅游。《連相》一出,錯雜于諸美中,風情自勝。《頂磚》一劇,較三寳《打門吃醋》,可稱異曲同工。雖非掌上明珠,茍暖老無方,猶可替詩中燕玉也。
火云蒸處劇清涼,解語還應笑食糠。識得肥環情態好,不夸飛燕倚新妝。
梆聲閣閣四弦遒,飛盡情波繞畫樓。可待鄰姬思葛勃,人間五馬最風流。
雙官
姓楊,名天福,年十九歲,安慶人。四喜部。眉蹙蛾兒,臉圍瓜子,演劇在淡中取態,其味當于雋永處求之。如《背娃》一出,自魏三擅場后,步其武者,工顰妍笑,極妍盡致。天福輕描淡寫,活像三家村里當家婦人,臉不畏羞,口能肆應,可謂一洗時派矣。他劇未見出色,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歟!
一顰一笑盡從容,不太寒酸不太濃。折取玉簪秋水照,可人倒勝木芙蓉。
詭謀巧取借嬌娃,如此賺錢也肉麻。世上盡多劉二姐,逢人便欲對親家。
慶元
姓馮,本吳人,居京師,久家于此,年二十八歲。慶元部。初在太平班,頗韶美,苦無歌喉。今則歌音穿云振木,而身材幾高不可攀矣。然聽馮郎曼聲一發,耳垢盡蠲,心神開滌,助以明眸皓齒,顰笑生春,玉立風標,轉若減之太短,欣然誦碩人頎頎之句以贈。昔春演《劉氏招魂》一摺,雖非盛年,猶足令人魂銷。
俯視侏儒盡一班,美人淡冶似春山。若為十六天魔舞,選隊誰裝菩薩蠻。
縈煙羅袖曳霞裙,手未拿云響遏云。一曲招魂齊蕩魄,佛香添作媚香薰。
金官
姓孫,年十九歲,安慶人。春臺部。色紫棠,質樸訥而不工妍媚。演香閨婉淑,落落大方,所謂大家舉止,自有一種富貴福澤之像,不必妖姣嫵媚也。間或齲齒一笑,亦頗楚楚動人,所謂性中流露,別有一種穩重端莊之態,不必佯羞故怯也。儕輩中,戲以廣東人呼之,不解所謂,豈面目間帶炎風蜑雨之氣耶?余好于冷處觀人,如孫郎者,不可謂非嵇康之眼獨青也。武技亦佳。
最宜象服作夫人,洗卻鉛華面目真。姹紫嫣紅三十六,不須孫壽更傳神。
飄飏旌旆下祥云,斜曳湘妃蝴蝶裙。笑指侍兒羔酒宴,分明爭媚黨將軍。
慶福
姓張,年十七歲,吳邑人。金玉部。姿態松秀,演《花鼓》《刺虎》《醉歸》諸劇,盡有可觀。搴簾初出,若大路青樓倚門獻笑,春心透露,旖旎難持,真三生石上結歡善緣者也。巧笑倩兮,可以持贈。
試問春愁解未曾,眼波斜溜背銀燈。偶然搔著麻姑癢,恰似宮中聽裂繒。
情天孽海總紅顏,牢籠英雄枕席間。縱有玲瓏三寸舌,爭逃明日翠屏山。
長生
姓錢,年十六歲,元和縣人,字瑞芝。金玉部。眼橫秋水,眉掃春山,如籬落疏花,別饒秀色。雙鬟執拂,真可意侍兒。不專以一藝擅場,而蕙茁夫妻,花開姊妹,立一鄭家婢子于前,自然儒雅風流,正不可少之人,又不必規規爭一節之長也。且喜近雅流,加膝未見其泣魚棄袍,何銜于斷袖,是殆冷暖自若者乎。
秀色迎人若可餐,梅花修到本來難。只須幻相空中見,絕勝檀槽擁髻彈。
走馬尋芳莫認真,眼前俱是看花人。流鶯縱到別枝囀,未了荼〈艸縻〉也自春。
享齡
姓楊,字玉卿,年二十歲,安慶人。春臺部。擅場有《桂花亭》,今則人浮于劇,久不演矣。《狐春》一出,偶然演之。姿容光潤,性情恬適,清歌裊裊,舞袖翩翩,秾艷揚芬,慣作亞枝傍蕊,綠衣風致,亦足怡情。
圓璧無瑕珠顆勻,纖蛾不點黛痕新。清商駭征從人門,粲粲含桃樊素唇。
圍爐茗碗緬題屏,除臘匆匆歲又經。秋月春風閑似我,不教一唱《桂花亭》。
秀林
姓吳,年十六歲,揚州人。春臺部。與九林皆新到,演《挑簾》《裁衣》不露淫佚,別饒幽媚。身材姿色,柔軟相稱,性情亦恬靜,聲音宛轉關生,清和協律。花間月下,一二知己,細斟密酌,時秀林在側,必能貼妥如人意也,道人頗憐之。
春風飄墮竹枝斜,碧玉生來似小家。記取芳蓮參色相,香塵猶未涴清華。
妙手纖纖試剪輕,含顰帶笑總關情。阿娘慣作氤氳使,引線穿針誤此生。
正是春芳爛漫開,桃根桃葉渡江來。幾回顧誤如相識,詩句纏頭當錦裁。
桂林
姓李,年十八歲,揚州人。春臺部。豐貌素姿,溫其如玉,秉性靜穆,胸畦畛。《跳墻》《著棋》扮鶯鶯,副以蒿玉林為紅娘,閨秀閑雅,侍兒明穎,清姿淑質,天然如畫。梨園館一至,席間不交一語,覘其風格,無異大家子弟。滿面書卷氣,絕不以嫵媚自呈。即席口占云:閑對文楸淡淡妝,幽閨風致耐思量。秋園叢桂知多少,數爾高攀月窟香。嗣后惟見其扮小軍、仙童,心頗疑之,后知失音之故。李郎具此妙質,即脫離苦海,亦復大妙;若未能舍去,安得歌喉復舊,方不致沉埋于打旗喝道間也。
悅耳鶯歌春正融,無聲反舌隱花叢。明知緘口猶難毀,誰分當場作啞鐘。
珠玉何由咳唾生,回風重唱葉鸞笙。老銜石闕心難歇,猶想驚人試一鳴。
太林
姓產,字雨香,年十七歲,安慶人。春臺部。貌不甚佳,師得高傳,故身段唱口頗極微妙。《園會》《佳期》《寄柬》等出,楚楚可觀,小調亦足動聽。近因喉變,久不見其登場。昔春曾以丁香畫扇贈之,餐花小史題句有云:春愁無計避眉痕。又云:心學芭蕉卷不開。今日雨香心緒,能不怨及餐花詩讖、并惱道人以百結微芳為之兆乎?寄語雨香,當申紙繪聲音樹,仍倩餐花出敲金擊玉之句,當羯鼓催春,導迎清籟來也。呵呵!
豆蔻香含已漏春,語花舞草避芳塵。扇紈題去鶯聲杳,莫摘時芳亂打人。
百結新愁鎖上眉,好花好句惹疑猜。心聾讖得嬌歌澀,何事能追老默來?【楊鐵笛晚年自稱老默。】
元林
姓王,年十七歲。三慶部。情性溫和,齒牙伶俐,衷言傾耳,軟語勾心。其慧處真黃金鎖子骨,天成非凡質也。第園居士頗稱之。余始見于吉慶當皮相者,或交臂失之。其劇頗有所長,在后輩中不以貌勝,同時云林似過之。
玉顏莫自怨寒鴉,許作東風解語花。廿四番中開落后,紫薇仍護碧窗紗。
情語醺人似酒濃,不辭花下飲千鐘。衣圭未浣香痕淡,世事看來總好龍。
慶林
姓戴,年十七歲,揚州人。春臺部。初到長安,尚未奏其絕技,而《佳期》一出,已開門見山,腰肢豐約得宜,身材修短合度。或云炯炯雙眸,不堪送媚。然造物生人,豐于此則嗇于彼,如必仔細吹毛,恐陸押衙伎倆亦難應無厭之求。全材難得,可以微瑕而棄連城之璧乎?
陡入花叢眼覺生,連枝帶葉未分明。滿園不會關春色,且聽黃鸝第一聲。
想到驚鴻水一方,陰陽離合有神光。若教臨去秋波轉,多病多愁卻怎當。
福兒
姓馬,名鳳,順天人,年二十三歲。和成部。姿容清秀,演《拷紅》《狐女思春》,俱北曲,而藝已極妍盡致。第園居士常為余言,其人輕盈伶俐。一日在歌欄見其跨騾而來,英姿颯爽,絕不類弁而釵者。及扮南海水月登場,法相莊嚴,真如青蓮化出,獅馴象伏,令人塵心頓洗。其他戲聞亦絕佳,殆一事精、百事精也。芙蓉頰上,數點梅花,天生一副壽陽妝,更十分嫵媚。馬郎云:同班有徐升官,亦角色。
繁絲縟管錦屏風,不斷圓喉響徹空。細認歌容兼舞節,果然異曲也同工。
七寳莊嚴勝鑄金,慈云一朵布雷音。若從人海施甘露,也愿皈依紫竹林。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