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 > 史書傳記 > 東觀漢記(書號:1091)
東觀漢記  文/劉珍

第六章

  至于考史,必據范書。史通所謂世言漢中興史者唯袁、范二家,是矣。謝啟昆小學考卷四十九據隋志錄劉芳以下后漢書音而論之曰:“隋、唐之間諸家后漢書俱在,而攻治后漢作音注者,皆據范書,是當日范書,已高出諸家,諸家漸就湮沒,非無故矣。”斯誠篤論,然則范書之盛行,何必待至章懷之作注也哉?章懷之注成,獨能令人棄劉昭注不讀,而競習東宮睿制之書耳。至于東觀漢記及諸家后漢書,其不行固已甚久,若其遂至亡佚,則當在唐天寶以后至五代之間,于章懷無與焉。提要謂六朝、唐初人多征引漢記,自章懷注范書,而此書遂微,今考徐堅初學記成于開元十五年,詳初學記本條下。其書裁三十卷,而引東觀漢記至百有八條,又引東觀記者二條。唐人劉賡者,不知何時人,作稽瑞一卷,其自敘曰:“方今元日朝會,上公上壽已,文部尚書奏天下瑞凡四。”案新唐書百官志云:“天寶十一載改吏部為文部,至德二載復舊。”則賡亦玄宗時人也。其書當作于十二載至十四載之間,書僅寥寥數十葉,而引東觀漢記至十有四條,章懷注獻于儀鳳元年十二月,見舊唐書高宗紀。至是行于天下,近者五十年,謂至開元十五年。遠者七十余年矣。謂至天寶十二載。二人著書,征引漢記之多猶如此,然則何嘗因章懷之力而使之日及于微哉?提要之言,真臆說也。

  北宋時尚有殘本四十三卷,趙希弁讀書附志、邵博聞見后錄,并稱其乃高麗所獻,蓋已罕得。南宋中興書目則止存鄧禹、吳漢、賈復、耿弇、寇恂、馮異、祭遵、景丹、蓋延九傳,共八卷,有蜀中刊本流傳,而錯誤不可讀。上蔡任文源始以秘閣本讎校,羅愿為序行之,刻版于江夏。又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所見本,卷第凡十二,而闕第七、第八二卷。卷數雖似稍多,而核其列傳之數,亦止九篇,則固無異于書目所載也。自元以來,此書已佚,永樂大典于鄧、吳、賈、耿諸韻中并無漢記一語,則所謂九篇者,明初即已不存矣。

  案聞見后錄卷九云:“神宗惡后漢書范曄姓名,欲更修之,求東觀漢記,久之不得。后高麗以其本附醫官某人來上,神宗已厭代矣。至元佑年高麗使人言狀,訪于書省,無知者。醫官已死,于其家得之,藏于中秘。予嘗寫本于呂汲公家,亦棄之兵火中矣。”高麗獻書之事,不見于續通鑒長編及宋史。然邵博以世家子記當時事,其言當必不虛。若趙希弁則去元佑遠矣,讀書附志內亦無此書,惟于卷上列子條下論及此事,與邵博略同,但刪去其末兩語,蓋即剽取聞見后錄耳。二人并不言其書為若干卷,通考經籍考雜史類引羅鄂州序曰:“愿聞之上蔡任文源曰:家舊有東觀漢記四十三卷,丙子紹興二十六年。渡江,亡去。后得蜀本,錯誤殆不可讀,用秘閣本校讎,刪著為八篇。洎見唐諸儒所引,參之以袁宏后漢紀、范曄后漢書,粗為全具,其疑以待博洽君子。”則四十三卷者,任文源所舊藏之書也。不知提要何緣據以為高麗本之卷數?邵博但稱高麗以其本來上,未嘗言其殘闕不完。雖羅序又云:“本朝歐陽公嘗欲求于海外,后復散亡,今所存才此耳。”則任文源所藏自當即是高麗本,然惡知醫官家所得、邵博所寫,非百二十七卷之舊,任文源所藏之四十三卷,為渡江以前所據之本,已是散佚之余也耶?羅序既言之不詳,提要遽合邵、任兩本為一事,言之鑿鑿,其亦不善闕疑矣。玉海卷四十六東觀漢記條下引中興書目云:“八卷,按隋志本一百四十三卷,唐吳兢家藏,已亡十六卷。今所存止鄧禹、吳漢、賈復、景弇、耿弇之“耿”,宋人避太宗嫌名改為“景”。寇恂、馮異、祭遵、景丹、蓋延九傳。”

  此即提要所據也。然其卷一百六十六漢東觀條又引中興書目景弇作耿弇,而無景丹,九傳作八傳。同引一書,而前后不同,未詳孰是。通考經籍考有東觀漢記十卷,引陳氏曰:“唐藝文志著錄者一百二十卷,今所存者,惟吳漢、賈復、耿弇、寇恂、馮異、祭遵及景丹、蓋延八人列傳而已。其卷第凡十,而闕七、八二卷,未如果當時之書否也?”蓋書錄解題之元本如此,而聚珍本解題卷七傳記類此條,于一百二十卷作一百二十七卷,八人列傳作九人列傳。其卷第凡十,作其卷第凡十二。除“一百二十七卷”句下有館臣校語,知為依唐志改正外,余皆不知何據。夫振孫所舉吳漢等姓名,止有八人,則其列傳安得有九?振孫所著錄之漢紀為十卷,而闕其第七、八二卷,故止八卷,則其卷第安得為十二?疑亦館臣所妄改,而提要誤從之也。解題無鄧禹,而中興書目有之,此其顯然不同者。提要顧謂振孫所見之本無異于書目,豈其然乎?考高似孫史略卷三曾引漢記鄧禹傳序、吳漢傳序各一篇,序即傳后之贊,羅愿云:傳后所題,有“太史官曰”,有“序曰”者,此班、劉之所為分也。羅愿序亦曰:“觀高密侯一傳,而綱領見矣。”可見南宋官私各本之東觀漢記皆有鄧禹傳,而陳振孫所見者又有殘缺也。提要謂永樂大典于鄧、吳、賈、耿諸韻中并無漢記一語,今案四庫全書考證卷三十二于漢記鄧禹祭遵兩傳內并引有永樂大典各一條,其殆得之他韻之中耶?提要明言九篇明初已不存,而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卷一呂大防條下自注乃謂今四庫本輯自永樂大典,然則其書明初尚存,不亡于南渡;是并提要亦未讀也。

  本朝姚之骃撰后漢書補逸,曾搜集遺文,析為八卷。然所采只據劉昭續漢書十志補注、后漢書注、虞世南北堂書鈔、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五書,又往往掇拾不盡,掛漏殊多。今謹據姚本舊文,以永樂大典各韻所載,參考諸書,補其闕逸,所增者幾十之六。其書久無刻版,傳寫多訛,姚本隨文鈔錄,謬戾百出。且漢記目錄雖佚,而紀、志、表、傳、載記諸體例,史通及各書所載,梗概尚一一可尋。姚本不加考證,隨意標題,割裂顛倒,不可殫數。今悉加厘正,分為帝紀三卷、年表一卷、志一卷、列傳十七卷、載記一卷。其篇第無可考者,別為佚文一卷,而以漢紀與范書異同,附錄于末,雖殘珪斷璧,零落不完,而古澤斑斕,罔非瑰寶。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