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新學詩(并序)】
治平元年,天章閣待制、興國吳公治潭州之明年,正月,改筑廟學于城東南,越五月告成,孔子用幣。潭人曰:“公為善政以德我,又不我,而為此學以嘉我。士子誰能詩乎,以誦我公于無窮。”皆辭不敢,乃使來請。詩曰。
有嘉新學,潭守所作。守者誰歟?仲庶氏吳。振養矜寡,衣之褰襦。黔首鼓歌,吏靜不求。乃相廟序,生師所廬。上漏旁穿,燥濕不除。曰嘻遷哉,迫厄卑污。當其壞時,適可以謀。營地慮工,伐便楠櫧。撤故就新,為此渠渠。潭人來止,相語而喜,我知視成,無豫經始。公升在堂,從者如水。公曰誨汝,潭之士子。古之讀書,凡以為己。躬行孝悌,由義而仕。神聽汝助,況于閭里。無實而,非圣自是。雖大得意,吾猶汝恥。士下其手,公言無尤。請詩我歌,以遠公休。
【新田詩(并序)】
唐治四縣,田之入于草莽者十九,民如寄客,雖簡其賦、緩其徭,而不可以必留。尚書比部郎中趙君尚寬之來,問敝于民,而知其故,乃委推官張君恂,以兵士興大渠之廢者一,大陂之廢者四,諸小渠陂教民自為者數十。一年,流民作而相告以歸。二年,而淮之南、湖之北操囊耜以率其妻子者,其來如雨。三年,而唐之土不可賤取。昔之菽粟者,多化而為余,環唐皆水矣,唐獨得歲焉。船漕車免負擔出于四境,一日之間,不可為數。唐之私廩固有馀。循吏之無稱于世久矣,予聞趙君如此,故為作詩。詩曰。
離離新田,其下流水。孰知其初,灌莽千里。其南背江,其北逾淮。父抱子扶,十百其來。其來仆仆,鏝我新屋。趙侯劬之,作者不饑。歲仍大熟,飽及雞鶩。僦船與車,四鄙出谷。今游者處,昔止者流。維昔牧我,不如今侯。侯來適野,不有觀者。稅于水濱,問我鰥寡。侯其歸矣,三歲于茲。誰能止侯,我往求之。
【獵較詩(并序)】
《獵較》刺時也。昔孔子仕于魯,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或問乎孟軻曰:“孔子之仕,非事道歟?”曰:“事道也。”“事道奚獵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不獵較,則若無以祭然。”蓋孔子所以小同于俗,猶有義也。義固在于可為之域。而后之人習于隨者,一不權義,以之可否,污身貶道,豫然以和眾自得。甚者傷人倫、敗風俗,至于無號,則諉曰“孔子亦嘗獵較矣”。悲夫!作是詩以刺焉。
獵較獵較,誰禽我有。國人之忄林,君子所丑。獵較獵較,祭占其祥。國人之序,君子何傷。
【云之祁祁答董傳】
云之祁祁,或雨于淵。苗之翹翹,或槁于田。云之祁祁,或雨于野。有槁于田,豈不自我。{山會}兮其齊,其在西郊。匪我為之,我歌且謠。蔚兮其復,南山之側。我歌且謠,維以育德。
古賦
【龍賦】
龍之為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惟不可見,所以莫知其鄉;惟不可畜,所以異于牛羊。變而不可測,動而不可馴,則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為仁。為仁無止,則常至乎喪己;而未始至乎喪己,夫此所以為智。止則身安,曰惟知幾;動則物利,曰惟知時。然則龍終不可見乎?曰:與為類者常見之。
【歷山賦(并序)】
馀杭縣人有與季父爭田,于縣、于州、于轉運使,不直,提點刑獄令余來直之。將歸,閔然望歷山而賦之。歷山在縣西上虞縣界中,或曰舜所耕云。
歷山之峨峨兮,予汝耕之,孰汝強之?此匪予私云然兮誰汝使,子人之子兮。余師歷山之峨峨兮,則維其常,人之子兮云曷而亡。云曷而亡兮我之思,今孰繼兮我之悲,嗚呼已矣兮來者為誰?
【思歸賦】
蹇吾南兮安之?莽吾北兮親之。思朝吾舟兮水波,暮吾馬兮山阿。亡濟兮維夷,夫孰驅兮亡戲。風兮來去,日翳翳兮溟之雨。萬物紛披蕭索兮,歲逶迤其今暮。吾感不知夫途兮,徘徊彷徨以反顧。盍歸兮,盍去兮,獨何為乎此旅?
【釋謀賦】
云冥冥兮蔽日,風浩浩兮吹沙。出予馳兮不得,塊獨處兮咨嗟。嗟天地兮無窮,暑與寒兮相客。以短褐兮憂親,孰知予兮孔棘。維抱關兮擊柝,乃予仕兮所宜。祿可辭兮尚冒,養孰割兮方虧。豈吾事兮固拙,寧我辱兮獨悖。信物默兮有制,尚可侔兮內外。
樂章
【明堂樂章二首·歆安之曲】
穆穆在堂,肅肅在庭。于顯辟公,來相思成。神既歆止,有聞惟馨。錫我休嘉,燕及群生。
【明堂樂章二首·皇帝還大次憩安之曲】
有奕明堂,萬方時會。宗予圣考,作帝之配。樂酌虞典,禮從周制。厘事既成,於皇來。
上梁文
【景靈宮修蓋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
兒郎偉,天都左界,帝室中經,誕惟仙圣之祠,夙有神靈之宅。嗣開宏構,追奉容。方將廣舜孝于無窮,豈特尚漢儀之有舊。先皇帝道該五泰,德貫二儀,文ゼ云漢之章,武布風霆之號。華夏歸仁而砥屬,蠻夷馳義以駿奔。清蹕甫傳,靈輿忽往。超然姑射,山無一物之疵;邈矣壽丘,臺有萬人之畏。已葬鼎湖之弓劍,將游高廟之衣冠。今皇帝孝奉神明,恩涵動植。纂禹之服,期成萬世之功;見堯于羹,未改三年之政。乃眷熏修之吉壤,載營館御之新宮。考協前彝,述追先志。孝嚴列峙,寢門可象于平居;廣拓旁開,輦路故存于陳跡。官師肅給,斤筑隆施。揆吉日以庀徒,舉修梁而考室。敢申善頌,以相歡謠。
兒郎偉,拋梁東,圣主迎陽坐禁中。明似九天升曉日,恩如萬國轉春風。
兒郎偉,拋梁西,瀚海兵銷太白低。王母玉環方自獻,大宛金馬不須赍。
兒郎偉,拋梁南,丙地星高每歲占。千障滅烽開嶺徼,萬艘輸贐引江潭。
兒郎偉,拋梁北,邊城自此無鳴鏑。即看呼韓渭上朝,休夸竇憲燕然勒。
兒郎偉,拋梁上,彷佛神游今可想。風馬云車世世來,金輿玉年年享。
兒郎偉,拋梁下,萬靈ㄨ祉扶宗社。天垂嘉種已豐年,地產珍符方極化。
伏愿上梁之后,圣躬樂豫,寶命靈長。松茂獻兩宮之壽,椒繁占六寢之祥。宗室蕃維之彥,朝廷表干之良。家傳慶譽,代襲龍光。啟一心而顯相,保饋祀之無疆。皇帝萬歲。
銘
【蔣山鐘銘】
于皇正覺,訓用音聞。肆作大鐘,以警沉昏。
【明州新刻漏銘】
戊子王公,始治于明。丁亥孟冬,刻漏具成。追謂屬人,嗟汝予銘。自古在昔,挈壺有職。匪器則弊,人亡政息。其政謂何?弗棘弗遲。君子小人,興息維時。東方未明,自公召之。彼寧不勤,得罪于時。厥荒懈廢,乃政之疵。嗚呼有州,謹哉維茲。茲惟其中,俾我后思。
【伍子胥廟銘】
予觀子胥出死亡逋竄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說吳,折不測之楚,仇執恥雪,名震天下,豈不壯哉!及其危疑之際,能自慷慨不顧萬死,畢諫于所事,此其志與夫自恕以偷一時之利者異也。孔子論古之士大夫,若管夷吾、臧武仲之屬,茍志于善而有補于當世者,咸不廢也。然則子胥之義又曷可少耶?康定二年,予過所謂胥山者,周行廟庭,嘆吳亡千有馀年,事之興壞廢革者不可勝數,獨子胥之祠不徙不絕,何其盛也。豈獨神之事,吳之所興,蓋亦子胥之節有以動后世,而愛尤在于吳也。后九年,樂安蔣公為杭使,其州人力而新之,余與為銘也。
烈烈子胥,發節窮逋。遂為冊臣,奮不圖軀。諫合謀行,隆隆之吳。厥廢不遂,邑都俄墟。以智死昏,忠則有馀。胥山之顏,殿屋渠渠。千載之祠,如祠之初。孰作新之,民勸而趨。維忠肆懷,維孝肆孚。我銘祠庭,示后不誣。
【璨公信心銘】
沔彼有流,載浮載沈。為可以濟,一壺千金。法譬則水,窮之彌深。璨公所傳,等觀初心。
贊
【蔣山覺海元公真贊】
賢哉人也,行厲而容寂,知言而能默,譽榮弗喜,辱毀弗戚,弗矜弗克,人自稱德,有緇有白,自南自北,弗句弗逆,弗抗弗抑,弗觀汝華,惟食己實。孰其嗣之,我有遺則。
【梵天畫贊】
梵天尚實,厥乘孔雀。雞知時語,鈴戒沉濁。高身黃衣,于凈無著。乃持赤幡,歸趣正覺。
【維摩像贊】
是身是像,無有二相。三世諸佛,亦如是像。若取真實,還成虛妄。應持香花,如是供養。
【空覺義示周彥真】
覺不遍空而迷,故曰覺迷。空不遍覺而頑,故曰空頑。空本無頑,以色故頑。覺本無迷,以見故迷。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