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融
以軍功封寧武男。范曄后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李賢注
河西太守竇融遣使獻駝。初學記卷二九
遣司馬虞封間行通書。范曄后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李賢注
竺曾弟嬰報怨,殺屬國侯王胤等,曾慚而去郡,融承制拜曾為武鋒將軍。范曄后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李賢注
竇融將兵牧敘州。書鈔卷三二
詔封竇融曰:“行河西五郡大將軍、敘州牧、張掖屬國都尉竇融,執志忠孝,扶微救危,仇疾反虜隗囂,率厲五郡精兵,羌胡畢集,兵不血刃,而虜土崩瓦解,功既大矣。篤意分明,斷之不疑,吾甚嘉之。其以六安安豐、陽泉、蓼、安風凡四縣封融為安豐侯。”御覽卷二
竇融光武時數辭爵位,不許,因上疏曰:“臣融年五十三,有一子,年十五,質性頑鈍,臣融朝夕教導以經藝,不得令觀天文,見讖記,誠欲令恭肅畏事,恂恂修道,不愿其有才能,何況乃當傳以連城廣土,享侯國哉!”他日會見,迎詔曰:“公欲讓職還土,今相見,不宜論也。”類聚卷二一
竇融嗣子穆尚內黃公主,而融弟顯親侯竇友嗣子固尚沮陽公主,穆長子勛尚東海恭王女。竇氏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并代,自祖至孫,官府第相望,奴婢千數,雖親戚功臣,莫與為比。初學記卷一八
融年老,子孫驕慢,乞骸骨歸第,詔許之。融卒,謁者奏穆父子自謂失勢,帝令將家屬歸本郡。書鈔卷三二
竇固
竇固,字孟孫,少為黃門郎,謙讓有節操。書鈔卷五八中元二年,以竇固為中郎將,監羽林左騎。破西羌還,是時竇氏公、侯、二千石并在朝廷,門內尚三公主,賞賜恩寵榮于當世,親戚功臣無與為等也。御覽卷四七
明帝欲征匈奴,竇固議曰:“塞外草美,馬不須谷。”類聚卷九三
竇固為奉車都尉,與駙馬都尉耿秉等北征匈奴,遂滅西域,開通三十六國。在邊數年,羌胡親愛之。羌胡見客,炙肉未熟,人人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進之于固,固輒為啖,不穢賤之,是以愛之如父母也。御覽卷四七五
竇固,字孟孫,為衛尉,奉兩宮宿衛。上而見重當世,仁厚恭謹;下而賑施宗族,甚有名稱。書鈔卷五三
竇憲
竇憲恃宮掖聲勢,遂以賤直奪沁水公主園田,公主不敢訴。后肅宗駕出過園,指以問憲,憲陰嗚不得對。發覺,帝大怒,召憲切責曰:“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臣乎!”御覽卷四八三
章帝崩,竇太后臨政,竇憲為大將軍,食邑二萬戶,弟景執金吾,瑰將作大匠、光祿勛。初學記卷一八
竇憲作大將軍,置長史、司馬員吏官屬,位次太傅。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劉昭注
大將軍竇憲封武陽侯,食邑二萬戶,憲固辭封。詔曰:“大將軍憲前歲出征,克滅北狄,朝加封賞,固辭不受。舅氏舊典,并蒙爵土。其封憲冠軍侯,邑二萬戶。”御覽卷二一
竇憲兄弟并列位,威鎮四海。書鈔卷三二
竇憲以特進見禮依三公,并未開封。書鈔卷五二
竇章
時謂東觀為老氏藏室。聚珍本
竇章女初入掖庭為貴人,早卒。帝追思之,詔史官樹碑頌德,帝自為之辭。書鈔卷一二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