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
異薦邑子銚期、叔壽、殷建、左隆等,光武皆以為掾史。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齊武王以譖愬遇害,上與眾會飲食笑語如平常。馮異侍從親近,見上獨居,不御酒肉,坐臥枕席有泣涕處,異獨入叩頭,寬解上意。文選卷五九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李善注
馮異因間進說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漢久矣。更始諸將縱橫暴虐,所至虜掠,百姓失望。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紂之亂,乃見湯、武之功。民人饑渴,易為充飽。宜急分遣官屬,徇行郡縣,理冤結,布惠澤。”上納之。御覽卷四六一
王朗起兵,上自薊東南馳,晨夜草舍,夜至饒陽燕蔞亭。時天寒烈,眾皆饑疲,馮異上豆粥。明旦,上謂諸將曰:“昨日得公孫豆粥,饑寒俱解。”類聚卷五
上聞王郎軍將至,復驚去。至南宮,天大雨,上引車入道傍空舍,灶中有火,馮異抱薪,鄧禹炊火,上對灶炙衣。馮異進一笥麥飯兔肩,因渡呼河。書鈔卷一二九
馮異,字公孫,為人謙退,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每止頓,諸將共論功伐,異常屏止樹下,軍中號“大樹將軍”。御覽卷四二三
異敕吏士,非交戰受敵,常行諸營之后,相逢引車避之,由是無爭道變斗。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更始遣舞陰王李軼、廩丘王田立、大司馬朱鮪、白虎公陳矯將兵號三十萬,與河南太守武勃共守雒陽。上乃拜異為孟津將軍,軍河上,以拒朱鮪等。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上報異曰:“軼多詐不信,人不能得其要領,今移其書。”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上以馮異為孟津將車,屯河上,擊走朱鮪,追至雒陽城門,環城一匝乃還。上聞之,大喜,諸將皆賀。御覽卷四六七
黃龍見于河,諸將勸光武立,乃召馮異。馮異曰:“更始敗亡,天下無主。”上曰:“我夢乘龍上天,覺悟,心中動悸。”異因下席再拜賀曰:“此天命發于精神。心中動悸,大王重慎之性也。”異遂與諸將定議上尊號。類聚卷七九
馮異,潁川人,建武中,征賊還過陽翟,詔異上冢,別下潁川太守、都尉及三百里內長吏皆會,使中大夫致牛酒,宗族會郡縣給費。御覽卷四七
建武二年,遣馮異西擊赤眉于關中,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敕異曰:“念自修整,無為郡縣所笑。”異頓首受命。類聚卷二九
黽池霍郎、陜王長、湖濁惠、華陰陽沈等稱將軍者皆降。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異與赤眉遇于華陰,降其將劉始、王重等。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馮異,字公孫,拜為征西將軍,與赤眉相距。上命諸將士屯澠池,為赤眉所乘,反走上回溪阪。異復合兵追擊,大破之殽底。璽書勞異曰:“垂翅回溪,奮翼澠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文選卷一潘岳西征賦李善注
使者宋嵩西上,因以章示異。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光武引見馮異,誦于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為吾披荊棘定關中者也。”書鈔卷六九
上賜馮異璽書曰:“聞吏士精銳,水火不避,購賞之賜,必不令將軍負丹青,失斷金也。”御覽卷二九九
馮彰
永平五年,封平鄉侯,食郁林潭中。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彰子普坐斗殺游徼,會赦,國除。范曄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李賢注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