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漢戰(zhàn)云震蕩全國,外人皆稱革命軍之文明。且認為國際公法上之交戰(zhàn)團,絕不橫加干涉,故革命軍氣焰日張。然在清政府視之,尚不知大勢之已去也,但以為要求實行立憲而已。故于九、十兩月中,既解黨禁,復派宣慰使,懲盛宣懷之首禍,罷攝政王之重權(quán)。頒重大信條十九條,宣誓于太廟中。又令資政院擇定日期,召集國會。謂如是,則國民之心必滿足,而大亂可敉平矣。迨和議既開,經(jīng)伍廷芳之要求,袁世凱之陳奏,始知議和主要在廢棄君主立憲,承認民主立憲,庶皇室可蒙優(yōu)待,而海內(nèi)亦永息干戈。不然,則議和決裂,南方各軍水陸并進,誓必直搗黃龍,區(qū)區(qū)皇室,非獨不能優(yōu)待,且無保存之可言。清太后聞之,計無所施,乃召集近支王公,特開御前會議。顧是時良弼方結(jié)宗社黨,以保存滿洲君主為名,親貴和之,勢頗猖獗。故御前會議,雖經(jīng)數(shù)次,類多反對共和,不能取決。未幾,良弼被炸,宗社黨因之解散。且北方軍隊,一再請愿共和。疏中大旨,謂共和國體,原以致君于堯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撓,以致恩旨不頒,萬方受困。現(xiàn)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京津兩地,暗殺之黨林立,稍疏防范,禍變即生。是陷九廟兩宮于危險之地者,皆二三王公之咎也。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由是各親貴皆不敢有違言,而溥儀遂下遜位詔。蓋滿清自入關定鼎,歷二百六十有七年,至是乃滅亡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