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五大臣之由外洋考察憲政而返國也,清政府采其議,有預備之憲之宣布。越二年,又以九年之內,將籌備各項事宜一律辦齊,為天下告。是時有因期限太緩,而議其立憲之非真者。至宣統元年,各省士民,見日韓合邦,日俄協約,南北滿無故增兵,皆為亡國之先兆。遂由直隸各省咨議局議長孫洪伊等,吁請速開國會,以救危亡,而清政府不之許。二年五月,各代表等以初次請愿無效,繼以二次請愿,而清政府仍不之許。是年十月,各代表等以二次請愿無效,繼以三次請愿,清政府始將期限縮短,改為宣統五年,實行開設議院。然各代表以瓜分之禍,急于眉睫,開其端者東三省,承其弊者必不止東三省。揆度時勢,非早開國會,無以新全球之耳目,振全國之精神,消窺伺于他幫,弭禍端于此日。于是鼓其愛國之熱誠,有第四次之請愿。乃清政府不鑒其苦衷,忽下一諭曰:
前據錫良代表,奉天紳民呈請明年即開國會。當經批示,縮改開設議院年限。前經廷議詳酌,已降旨明白宣示,不應再奏。嗣據陳夔龍電奏,順直咨議局議長等,又以速開國會為請。復經電飭,剴切宣示,不準再行聯名要求瀆奏,并嚴飭開導彈壓。如不服勸諭,糾眾違抗,即行查拿嚴辦。茲又據軍機大臣據情面奏,亦屬不合。開設議院,縮改于宣統五年,乃系廷臣協議,請旨定奪。并申明一經宣示,萬不能再議更張。誠以事繁期迫,一切均須提前籌備,已不免種種為難。各省督撫陳奏,亦多見及于此。乃無識之徒,不察此意,仍肆要求,往往聚集多人,挾制官長。今又有以東三省代表名詞,來京遞呈。一再瀆擾,實屬不成事體。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衙門,立即派員將此項人等迅速送回原籍,各安生業,不準在京逗留。朝廷于無知愚民,因迫于時艱,妄行陳說,已屢從寬宥。然豈有國民而不循法理者?深恐奸人暗中鼓動,藉詞煽惑,希圖擾害治安,若不及早防維,認真彈壓懲辦,久必至于釀亂。此后倘有續行來京,藉端滋擾者,定惟民政部、步軍統領衙門是問。各省如再有聚眾滋鬧情事,該督撫等均有地方之責。著即懔遵十月初三日旨諭,查拿嚴辦,毋稍縱容,以安民生而防隱患。
自是請愿之各省代表,大半被其驅逐回籍。清政府無立憲之真心,益為天下士民所洞見,此所以卒底于滅亡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