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川楊中迥,樓孝廉孫也。以《翠湖即景詩》求正,頸聯云:“日暮魚聽蓮寺鼓,月明僧寧丁梵王鐘。”可謂能世其學。
王地山七律,已錄其一,近見其晚年三言二章較佳。其一云:“喜高節,嗜奇策。挫秦帝,解齊厄。掉富貴,若云煙。鴻冥冥,何慕焉。我執鞭,魯仲連。”其二云:“勁吳死,殘越生。攜西子,浮海行。耕于齊,為上卿。賈于陶,散千金。出見奇,隱成名。鴟夷子,何童心。”又閭其自題書齋曰:“十二時中,莫欺自己。千百年后,有傳其人。”可謂勵志之學者。
陳蘭卿先生著《集翠軒詩鈔》,刻于光緒丙申。今年逾八,存詩愈富,辛酉復刊《續鈔》。老境恬適,詩味并永。《趙文敏云液硯歌》、《陳園海棠》、《秋懷六首》,并臻佳妙。七言如:“詩題畫竹人無俗,語似幽蘭座有香。”“留賓敢詡陳懸榻,贈句新傳趙倚樓。”五言如:“詩畫娛今夕,湖山奇此生。”“腐鼠驚人覺,閑鷗避世忙。”直入劍南之室。先生本劍南同鄉,猶之阮亭學于鱗,翁山學曲江,各肖其鄉人也。記與先生談詩三十余載,契友以心,說士甘肉。先生官滇太守,余稱以大公祖。己酉余使浙,先生亦以此呼之。寄函屬書,余書聯贈先生曰:“大富貴兼壽者相,好湖山與故鄉同。”讀先生《甲寅臘月二十八日七十六初度》詩所謂:“棄官而后逍遙游,閱歷興亡能自由。登高遠逝凝雙眸,崖懸木落觀猿猴。須臾冷月生商邱,清光照我湖山樓。我對明月數甲子,晦朔盈虛有至理。乾坤震蕩鷸蚌死,生不逢辰天地否。天容我作齊眉侶,家園之樂日有喜,此生知足能知止。”愈信壽者相之言,信而有徵。
王漁珊詩曾錄上卷,近見其《云泉夢影題辭》亦佳,錄如下:“小謫蓬萊境,人間數十年。閑情留翰墨,傲骨屬神仙。為有煙霞癖,來參水月禪。梅花舊知己,同結老僧緣。”
百舉八侄,后起之杰,非僅吾家光也。充其才力,必能旗鼓中原,貫通中西,竟三十齡而殞。傷哉,傷哉!方臞仙哭以詩云:“嗚呼百舉今已死,造物胡為忌才至于此!人謂君太狂,我謂惟狂真才子。人謂君太傲,我謂惟傲真名士。華山業卒頭角露,《易水歌》成余杭喜,弱冠聲華溢海內,卅年豈第窮經史。聊藉皋比挽時艱,憂傷一病不復起。金碧正待放光明,一朝氣絕都已矣!天既生才不愛才,呼天不應天無理。五老峰高遙悵望,大觀峙南君知己。他日騎驢訪唐梅,清酤一盞誼難已。遣稿自有劭公刊,百舉精神炯不死。嗚呼!百舉精神炯不死。”嗟乎!臞仙,汝知百舉之人耶?嗟乎!百舉,汝聞臞仙之言耶?
鄧川楊生成漢,迥樓高第也,從余問字。有《白牡丹》一絕云:“覽遍百花興自豪,四香閣上厭詞曹。平生不屑胭脂染,富貴還須本色高。”富貴七字,頗近格言。
近聞寧州劉謙山先生卒于江南,老成凋謝,心焉傷之。謙山一門文學,曾刊其先人仲鴻詩集以贈我,今復覽之,頓增腹痛。謙山科名顯于仲鴻,而詩則仲鴻勝。錄其《孟氏雙節》六首,足見一斑。“腸斷離鸞二十年,尚憐兒在命堪延。一朝又奪孤雛去,血染千山叫杜鵑。”“畢世依姑志不違,髫齡弱媳嗣芳徽。可憐心似精金煉,未合菱花已破飛。”“艱難日奉阿姑餐,姑媳零丁忍淚看。操作不嫌雙手禿,五更機杼一燈寒。”“年來辛苦已深嘗,姑病無端又在床。藥餌不靈心膽裂,難將天道問蒼蒼。”“禱佛聲連十二時,呻吟人老氣如絲。鮮烹股肉和羹進,血漬刀寒痛不知。”“寡鵠哀鸞顧影只,夜深血淚灑寒窗。至今老屋凄涼處,庭樹棲烏不忍雙。”
“擊壤派”開儒厄詩、詩厄儒,谷西阿先生《大儒詩鈔》宜其佚也。何丹畦先生有題廣福寺聯云:“十里荷香迎水榭,千重山色鎖蓬壺。”先生理學出于鏡海,主朱奴陸,而詞章不沿“擊壤”,蓋能者無所不可。
趙松泉孝廉客中《詠柳》句云:“殘月曉風人醒后,輕煙細雨燕來時。”《春草》句云:“謝傅不來春色淺,王孫歸去馬蹄輕。”學晚唐饒有神韻。
績禹侄孫從公于蒙自雞街,辟小園吟詠其中,名曰《雞鳴集》。中秋招友,有七律云:“天空氣爽月娟娟,自煮溪流試雨前。明鏡獨懸千里外,疏花爭放小池邊。園開白社偏宜醉,詩與丹霞欲斗妍。好是瓊樓最高處,玉山傾倒傍云眠。”其友和之,裒然成帙。如蔡藍天句云:“青蓮詩好飲方覺,杜老愁多醉亦休。”婁祖德句云:“秋冷碧塘靜,小園花正妍。”韓璜句云:“碧空懸皓月,綠竹掛浮煙。”一時之勝集,后來之翹楚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