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 > 史書傳記 > 明史紀事本末(書號:1050)
明史紀事本末  文/谷應泰

第一百零一章    第六十七卷 爭國本(1)

  神宗萬歷十年八月丙申,皇元子生,頒詔赦天下。

  十四年正月,皇第三子生,進其母鄭氏為貴妃。

  二月,輔臣申時行等請冊立東宮。疏曰: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廟重社稷也。自元子誕生,五年于茲矣,即今麟趾螽斯,方興未艾,正名定分,宜在于茲。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以二歲,孝宗以六歲,武宗以一歲,成憲具在。惟陛下以今春月吉旦,敕下禮部,早建儲位,以慰億兆人之望。上曰:“元子嬰弱,少俟二三年舉行。”

  戶科給事中姜應麟、吏部員外沈璟上言:“貴妃雖賢,所生為次子,而恭妃誕育元子,主鬯承祧,顧反令居下邪?乞收回成命,首進恭妃,次及貴妃。”上怒,謫應麟廣昌典史,璟亦調外。上諭閣臣曰:“降處非為冊封,惡彼疑朕廢長立幼,先揣摩上意耳。我朝立儲,自有成憲,朕豈敢以私意壞公論邪!”刑部主事孫如法上言:“恭妃誕育元嗣,五年未聞有進封之典,貴妃鄭氏一生子,即有皇貴妃之封,貴妃能得之于皇子之生之日,而恭妃不能得之五年敬奉之久,此天下不能無疑也。”上怒,謫朝陽典史。御史孫維城、楊紹程請定儲位,俱奪俸。禮部侍郎沈鯉奏宜并封恭妃王氏,上諭待元子冊立行。皇貴妃鄭氏父鄭承憲為其父請恤典,援中宮永年伯王袆例,禮部疏駁,上命予墳價五百兩。

  十五年春正月,禮科都給事王三余,御史何倬、鍾化民、王慎德,各奏建儲,不報。輔臣請建儲封王,令候旨行。

  十六年六月,山西道御史陳登云請冊立東宮,且罪鄭承憲驕橫之狀。不報。

  十八年春正月,朔上御毓德宮,召輔臣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王家屏于西室,以冊立東宮系宗社計請。上曰:“朕知之,朕無嫡子,長幼自有定序。鄭妃亦再三陳請,恐外間有疑,但長子猶弱,欲俟其壯大使出。”輔臣復請曰:“皇長子年已九齡,蒙養豫教,正在今日。”上頷之。時行等出,上遽令司禮監追止之,云:“已令人宣皇子來,與先生一見。”輔臣還至宮門內,有頃,皇長子、皇三子俱至,引至御榻前,皇長子在御榻右,上手攜之,向明正立。輔臣等注視良久,因奏曰:“皇長子龍姿鳳表,岐嶷非凡,仰見皇上昌后之仁。”上欣然曰:“此祖宗德澤,圣母恩庇,朕何敢當。”輔臣奏:“皇長子春秋長,宜讀書。”且云:“皇上正位東宮時,方六齡,即已讀書,皇長子讀書已晚矣。”上曰:“朕五歲即能讀書。”復指皇三子云:“是兒亦五歲,尚不能離乳母。”遂手引皇長子至膝前,撫摩歡惜。輔臣叩頭奏曰:“有此美玉,何不早加琢磨,使之成器?”上曰:“朕知之。”時行等叩頭出。

  十月,吏部尚書朱(注:或宋?)纁、禮部尚書于慎行率群臣合疏請冊立東宮。上怒,下旨奪俸。輔臣申時行引疾乞休,王家屏居中調之,上意稍解。以鄭國泰請冊立疏示群臣,傳諭建儲之禮,當于明年傅立,群臣無復奏擾,如有復請,直踰十五歲。

  十九年冬十月,閣部大臣合疏請建東宮。先是,建儲事既奉上旨,申時行與同官約,遵守稍需一歲,每諸司接見,亦以此告之,故辛卯歲自春及秋,曾無言及者。至是,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備東宮儀仗,時行方在告,次輔許國乃曰:“小臣尚以建儲請,吾輩不一言可乎?”倉卒具疏,首列時行名以上。時行聞之大愕,別具揭云:“臣已在告,同官疏列臣名,臣不知也。”故事,閣臣密揭皆留中,而是疏與諸疏同發。禮科羅大綋遂上疏論時行迎合上意以固位,武英中書黃正賓繼之。上怒,杖正賓,削大綋籍。

  十二月,輔臣王家屏乞明春建儲,以塞道路揣摩之口,銷墻幃牽制之私。不報。

  二十年春正月,禮科都給事李獻可疏請豫教,削籍。大學士王家屏具揭申救,封還御批。上怒。給事鍾羽正、舒弘緒、陳尚象、李固策、丁懋遜、吳之佳、楊其休、葉初春,御史錢一本、鄒德泳、賈名儒、陳禹謨、主事董嗣成交章申救,削籍、降調有差。科臣孟養浩疏最后上,加杖一百。家屏三疏乞歸,許之。吏部主事顧憲成、章嘉禎等廷推家屏忠愛,不宜廢置,請召還。上怒,憲成削籍,嘉禎謫羅定州州判。

  十一月,禮部尚書李長春屢請冊立,疏十有四,不報,尋罷去。

  二十一年春正月,輔臣王錫爵歸省還朝,密疏請建東宮曰:“前者冊典垂行,而輒為小臣激聒所阻。皇上親發大信,定以二十一年舉行,于是群囂寂然。蓋皆知成命在上,有所恃而無虞也。倘春令過期,外廷之臣必曰:‘昔以激聒而改遲,今復何名而又緩?’伏乞降諭舉行,使盛美皆歸之獨斷,而天功無與于人謀。”上報云:“朕雖有今春冊立之旨,昨讀《皇明祖訓》,立嫡不立庶。皇后年尚少,倘復有出,是二儲也。今將三皇子并封王,數年后皇后無出,再行冊立。”錫爵復疏曰:“昔漢明帝取宮人賈氏子,命馬皇后養之。唐玄宗取楊良媛子,命王皇后養之。宋真宗劉皇后取李宸妃之子為子。與其曠日遲久,待將來未定之天,孰若酌古準今,成目下兩全之美。臣謹遵諭,并擬傳帖二道以憑采擇。然尚望皇上三思臣言,俯從后議,以全恩義,服人心。”上竟出前諭。工部郎中岳元聲謂科臣張貞觀、史孟麟曰:“此舉何如?”貞觀曰:“此乃錫爵密進者。”元聲復詣禮部郎中陳大來家,兵科給事許弘綱、禮部郎中于孔兼皆在。弘綱以屬元聲。元聲曰:“我方論錫爵,若言,謂有成心,反敗乃事。其以元聲為后勁可也。”弘綱不允,元聲遂歸草疏。適禮部郎中顧允成、張納陛至,遂聯名上,大約言:“皇上正位東宮之日,仁圣亦青年,莊皇帝不設為未然事,以誤大計。”疏入,刑科王如堅、光祿丞朱維京疏繼上,曰:“皇上念及中宮良厚,顧中宮春秋方盛,前星一耀,則所冊元子自當避位,何嫌何疑!今以將來未期之事,格見在已成之命,恐中宮聞之,亦有不安者。皇上以手札咨之錫爵,錫爵不能如李泌之委曲叩請,如旨擬敕,難以厭中外之人心。”光祿少卿徐杰,署丞王學曾,郎中陳泰來、于孔兼疏繼上。

  上怒。如堅、維京謫戍,杰、學曾等為民。而元聲、允成、納陛得寬旨,然并封旨竟如故。元聲與允成、納陛、泰來、孔兼暨李啟美、曾鳳儀、鍾化民、項德禎面詰錫爵于朝房,錫爵色甚厲。元聲曰:“閣下奈何誤引親王入繼之文,為儲宮待嫡之例?”鳳儀語稍遜,元聲厲聲呵之曰:“曾員外不知祖訓。”錫爵容霽。眾欲出,元聲曰:“大事未定,奈何出!”錫爵曰:“然則如何?”元聲曰:“當以廷臣相迫,告之皇上。”錫爵曰:“書諸公之名以進,何如?”元聲曰:“請即以元聲為首,杖戍惟命。”錫爵唯唯。庶吉士李騰芳上書錫爵曰:“圣明在上,議者俱為杞憂,以公苦心,疑為集菀,此皆妄也。但聞古賢豪將與立權謀之事,必度其身能作之,身能收之,則不難晦其跡于一時,而終可皎然于天下。公欲暫承上意,巧借王封,轉作冊立。然以公之明,試度事機,急則旦夕,緩則一二年,竟公在朝之日,可以遂公之志否?恐王封既定,大典愈遲,他日繼公之后者,精誠智力稍不如公,容或壞公事,隳公功,而罪公為尸謀,公何辭以解?此不獨宗社之憂,亦公子孫之禍也。”錫爵讀訖,爽然曰:“諸公詈我,我無以自明。如子言,我受教。但我每揭皆手書,秘跡甚明也。”騰芳曰:“揭帖手書,人何由知?異日能使天子出公手書,傳示天下乎?”錫爵默默良久,復曰:“古人留侯、鄴侯皆以權勝。”騰芳曰:“鄴侯不欲以建寧為元帥,而詠《摘瓜詩》以衛廣平,此經也,非權也。但與肅宗私議家事,恐上皇不安,而遲廣平為太子,別是一則,然建寧之死胎此矣。若子房以強諫為無益,而招致四皓,有似行權,然未嘗請太子與趙王并封。且行權必大智人,委曲宛轉,或立語而移,或默然而定,若需之數年,更以他手,雖圣人不能保矣。”語次,錫爵不覺泣下。翌日,上疏自劾三誤。不允。

  二月,輔臣王錫爵復疏冊立。上命三皇子俱停封。錫爵復疏爭之,略曰:“皇上旋止封王之命,再訂二三年冊立之期,真古圣人從善轉圜之盛德。顧臣私憂過計,去年之命既改于今年,則焉知今年之命不改于他日?夫人情惟無疑則已,疑心一生,則將究及宮闈之隱情,慮及千萬世之流禍。”復曰:“皇長子年近加冠,未就外傳,從來所未聞。皇上縱欲少緩冊立之期,豈可不先行豫教之禮?”上不允。尋降陳泰來、薛敷教、于孔兼、顧允成于外,削禮科張貞觀籍為民。

  八月,王錫爵以星變言:“天以皇上為子,皇上以太子為子,天子之象帝星,太子之象前星,方今禳彗,第一議莫如冊立。”上慰答之。

  十一月,上御暖閣,召輔臣王錫爵。錫爵叩頭力請建儲。上允明年出閣聽講。尋又傳諭皇長子、皇三子齡歲相等,欲一并行出閣禮。錫爵復奏:“皇上有子而均愛之,均教之,固慈父一體之念。然自外廷而觀,皇長子明年十三歲,皇三子明年九歲,大抵皇子生十歲而入學,以皇長子之太遲,形皇三子之太早,先后緩急之間,一不慎而圣心又晦矣。”

  十二月,輔臣王錫爵等請皇長子先行冠禮,上報云:“東宮與王袞冕皮弁二服,冠則皆同,其服則異,今冠禮將何從,宜暫著常服出講。”

  二十二年二月,皇長子出閣講學,禮部侍郎馮琦進儀注,上以未冊立,免侍衛儀仗。

  二十六年五月,吏科給事戴士衡、全椒知縣樊玉衡削籍謫戍。先是,庚寅山西按察使呂坤輯《閨范圖志》,鄭國泰重刻之,增刊后妃,首漢明德皇后,終鄭貴妃。科臣戴士衡指其書上言,謂呂坤逢迎掖庭,菀枯之形已分,語侵貴妃。樊玉衡前疏皇長子冊立中,亦有“皇上不慈,皇長子不孝,皇貴妃不智”等語。貴妃聞之,泣訴于上。會有援引歷代嫡庶廢立之事,著為一書,內刺張養蒙、劉道亨、魏允貞、鄭承恩、鄧光祚、洪其道、程紹、白所知、薛亨、呂坤等,名曰《憂危竑議》者,戚黨疑其書出士衡手,張位教之。鄭承恩遂上疏力辯,并奏士衡假造偽書,中傷善類,日為二衡,以激圣怒,欲并殺張位。上怒甚,二臣謫戍。

  六月,御史趙之翰以《憂危竑議》為戴士衡偽造,主于張位,預謀者徐作、劉楚先、劉應秋、楊廷蘭、萬建昆也。中旨禮部右侍郎劉楚先、都察院右都御史徐作罷,國子祭酒劉應秋降調,吏科左給事楊廷蘭、禮部主事萬建昆俱謫典史,張位先以密薦楊鎬東征失利,罷去,命值赦不宥。

  二十八年春正月,禮部尚書余繼登請先皇長子冊立,而后冠禮可致祝,婚禮可致醮。大學士沈一貫請皇長子冠婚。不報。

  三月,南京禮部侍郎葉向高等乞行皇長子三禮。不報。己巳,移皇長子慈慶宮,再諭內閣,冊立有期,群臣不得瀆擾。

  夏四月,刑部主事謝廷贊請冊立,謫貴州布政司照磨。

  戊寅,沈一貫密揭請撰敕。上報曰:“謝廷贊狂妄,少待之,俾天下臣民曉然知出自朕心。”

  秋七月癸卯,諭:“皇長子清弱,大禮稍俟之,百官毋沽名煩聒。”

  冬十月乙酉,諭內閣來春冊儲。

  庚子,工科都給事王德完言:“臣入京數月,道路相傳,中宮役使止數人,憂郁致疾,阽危不保,臣竊謂不然。第臣得風聞言事,若如所傳,則宗社隱憂。臣羨袁盎卻坐之事,祁皇上眷顧中宮,止輦虛受,臣死且不朽。”上震怒,下錦衣衛獄,訊其由。吏部尚書李戴、御史周盤等論救,俱切責之。

  十一月,戚臣鄭國泰疏請皇子先冠婚,后冊立。科臣王士昌糾之。署禮部朱國祚以國泰顛倒其詞,與明旨有背,恐釀無窮之禍。不報。皇長子出閣講學,時嚴寒,皇長子噤甚,講官郭正域大言:“天寒如此,殿下當珍重。”喝班役取火御寒。時中官圍爐密室,聞正域言,出之。上聞亦不罪。

  二十九年五月丙午,戚臣鄭國泰請冊儲冠婚,奪俸。戊申,禮科右給事楊天民、王士昌等請立儲,俱謫貴州典史。御史周盤等疏救,奪俸。

  八月甲午,沈一貫上言:“《詩.既醉》之篇,臣祝其君曰:‘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繼曰:‘君子萬年,永錫祚胤。’則愿其子孫之多。又曰:‘厘爾女士,從以孫子。’愿酬淑媛而生賢子孫也。《斯干》之篇曰:‘筑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美新宮也。繼曰:‘吉夢維何?維熊維熊,男子之祥。’言吉祥善事,當生圣子神孫無窮也。今稱觴、萬壽兩宮落成,在廷同祝,而啟天之祥,實自圣心始。皇上大婚及時,故得圣子早。今皇長子大禮必備其儀,推念真情,不如早諧伉儷之為適。皇上孝奉圣母,朝夕起居,不如早遂含飴弄曾孫之為樂。乞今年先皇長子大禮,明春后遞舉諸皇子禮。子復生子,孫復生孫,坐見本支之盛,享令名集完福矣。”上心動,諭俟即日行之。

  冬十月乙亥,上以典禮未備,欲改期冊立。沈一貫封還圣諭,力言不可。

  十五日己卯,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暨冊封福王、瑞王、惠王、桂王,詔告天下,上特諭在籍輔臣申時行、王錫爵知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99久久精品国产毛片|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