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元年春三月,簿錄大能仁寺妖僧齊瑞竹財資及玄明宮佛像,毀括金屑一千余,悉給商以償宿逋。齊瑞竹,正德間賜玉璽書金印,賞賚無算。至是,從工部侍郎趙璜言也。禮部郎中屠塤發檄,遍查京師諸淫祠,悉拆毀之。
七月,帝漸興寺觀,崇奉諸教。汪珊疏言十漸。其三言:“議復諸不經淫寺觀,非初罷之意。”章下所司。
二年夏四月,暖殿太監崔文以禱祀誘帝,干清諸處各建醮,連日夜不絕。又命內監十余人習經教于宮中,賞賚不貲。大學士楊廷和、九卿喬字等疏“請斥遠僧道,停罷齋醮”。給事中周瑯、張嵩、張汝、安盤等交章劾文,乞置重典。俱不報。
閏四月,停齋祀。時給事中鄭一鵬上言:“臣巡光祿,見正德十六年以來,宮中自常膳外少有所取。邇者禱祀繁興,制用漸廣。干清、坤寧諸宮,各建齋醮。西天、西番、漢經諸廠,至于五花宮、西暖閣、東次閣亦各有之。或連日夜,或間日一舉,或一日再舉,經筵俱虛設而無所用矣。傷太平之業,失天下之望,莫此為甚。臣謂挾此術者,必皆魏彬、張銳之余黨。曩以欺先帝,使生民涂炭,海內虛耗。先帝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陛下急誅之遠之可也。伏愿改西天廠為寶訓廠,以貯祖宗御制諸書;西番廠為古訓廠,以貯《五經》、子、史諸書;漢經廠為聽納廠,以貯諸臣奏疏,選內臣謹畏者司其筦鑰,陛下經筵之暇,游息其中,則壽何以不若堯、舜,治何以不若唐、虞哉!”帝曰:“天時饑饉,齋祀暫且停止。”
五年,以道士邵元節為“真人”,吳尚禮為“左至靈”。
七年春正月,大學士楊一清等言:“宮寢之中,非祀天之所,每日拜祝,恐勞且褻,請已之。”報聞。
十年十一月,遣行人召大學士張孚敬還朝,建祈嗣醮欽安殿,以禮部尚書夏言充醮壇監禮使,侍郎湛若水、顧鼎臣充迎嗣導引官。文武大臣遞日進香,上親行初、終兩日禮。
十一年冬十月,編修楊名上《修省疏》,斥汪鋐、郭勛之奸,乞罷工作禱祀。上怒,收系械訊,瀕死,謫戍。
十三年五月,上御重華殿,召大學士張孚敬、武定侯郭勛等五人,入觀祀天青爵,作《紀樂同游詩》。
十四年夏四月,大興隆寺災,御史諸演請“順天心,絕異端”。敕禮部尚書夏言覆奏,改僧錄司于大隆善寺,僧徒還俗者聽,并移姚廣孝神位。廣孝神位,帝更定祀典,撤太廟配享,移入大興隆寺者也。
十五年春正月,加致一真人邵元節道號,賜玉帶冠服。元節,興安貴溪人。仙源范文泰見而奇之,授以《龍圖龜范》之秘。嘉靖初,征入京,召對便殿,首以“立教主靜”之說進,帝嘉納之。已,為禱雪輒應,命為致一真人,領金箓醮事,給玉金銀象印各一。會帝有事南郊,召元節分獻風雷靈雨壇,預宴奉天殿,班二品,并封其師為“真人”。敕建真人府都城西,落成,命夏言作記刻之庭。歲給祿一百石,遣緹騎四十人充掃除役,贈田三十頃,蠲其租傜。至是,寵待益隆。
夏四月,詔求紅黃玉以禮神。五月,除禁中佛殿,建慈慶、慈寧宮。時帝欲除去釋殿,召武定侯郭勛、大學士李時、禮部尚書夏言入視大服千善殿,有金鑄象神鬼淫褻之狀,又金函玉匣,藏貯佛首佛牙之類及支離傀儡,凡萬三千余斤。言退上疏,力請“瘞之中野,不得瀆留宮禁”。帝曰:“朕思此類,智者以為邪穢而不欲觀,愚民無知,必以奇異奉之,雖瘞中野,必有竊發以惑民者。其毀之通衢,永除之。”于是禁中邪穢迸斥殆盡。
十一月,大修金箓醮于立極殿七日夜,以謝儲祥。以大臣為上香監禮、迎嗣引導等使如舊。
十二月,以皇嗣生,錄致一真人邵元節禱祀功,加授禮部尚書,給一品服俸,賜白金、文綺、寶冠、法服、貂裘。授其徒邵啟為等祿秩有差。先是,上命中使即貴溪山中建仙源宮。既成,元節乞暫還山。已而帝遣錦衣千戶孫經往趨起之,舟至潞河,命中使迎入,賜彩蟒衣并“闡教輔國”玉印。時帝以祈嗣設醮,旦夕有云氣見于圻壇。上大悅,越三日,皇子生,遂有是命。
十七年,命建金箓大齋于內皇壇,白鶴繞壇,卿云捧日,賞賚天師張彥頨有加。嘉靖初,彥頨入賀。上賜問,以“清心寡欲”對,加封正一嗣教真人,賜金冠、玉帶、蟒衣、銀幣,遂留京邸。既而請還山,上遣行人持詔召之,稱卿不名。宅毀,為作治。給事中黃臣諫曰:“昔者欒巴、郭憲噀酒止火,彥頨宅毀,陛下又安用治之?”上不從。彥頨尋卒,詔如列侯,例賜恤典。“天師永緒”,上所命名也。
十八年八月,致一真人邵元節死。時上躬視顯陵,元節留京師。一日晨起,召其徒語之曰:“我殆將逝矣,安得走行在一見皇帝?”言未既,卒。帝駐蹕裕州,聞之慟,手詔敕行在禮部贈謚,命中官錦衣護其喪。喪還,敕有司營葬,恤典如伯爵例。
以方士陶典真為神霄保國宣教高士。典真,一名仲文,黃岡人,少為縣掾,喜神仙方術,嘗授符術羅田萬玉山。而邵元節微時,亦往來仲文家。嘉靖初,仲文授遼東庫大使,秩滿至京師。時元節貴幸,比老欲請骸骨,未有間。會宮中黑眚見,元節治之無驗,遂薦仲文代已。試宮中,稍能絕妖,帝寵異之。至是,扈駕南巡至衛輝,白晝有旋風繞駕不散,帝以問仲文,對曰:“當火。”遣仲文禳之,仲文曰:“火終不免,可謹護圣躬耳!”是夜,行宮果災,宮中死者無算。錦衣陸炳排闥入,負帝出,竟無恙。明日,敕行在吏部授仲文是職,給誥印,許攜其家于官。
九月,上諭輔臣曰:“朕欲命東宮監國,朕靜攝一二年,然后親政。”太仆卿楊最上言:“圣諭至此,不過信方士調攝耳。夫堯、舜性之,湯、武身之,非不知修養可以成仙,以不易得也。不易得,所以不學。豈堯、舜之世無仙人,堯、舜之智不知學哉?孔子謂‘老子猶龍’。龍,即仙也。孔子非不不知老子之為仙,不可學也。不可學,豈易得哉?臣聞皇上之諭,始則驚而駭,繼則感而悲。犬馬之誠,惟望端拱穆清,恭默思道,不邇聲色,保復元陽。不期仙而自仙,不期壽而自壽。黃白之術,金丹之藥,皆足以傷元氣,不可信也。”帝覽之大怒,逮系鎮撫司考訊,久之死獄中。
十九年春正月,上疾不朝,拜天玄極殿。二月,建宮祈禳三日。八月,萬壽圣節,建三晝夜醮,告天玄極殿。郭勛以方士段朝用見,曰:“能化物為金銀。”因以所化銀器進,上大悅,曰:“殆天授也。”因授朝用紫府宣忠高士,薦其器于太廟,加勛祿米百石。
十一月,進陶仲文為忠孝秉一真人,領道教事。尋加少保、禮部尚書,又加少傅,食一品俸。
二十年春正月,逮系御史楊爵下詔獄。爵上言曰:“君人者奉天安民,而使之各得其所也。今饑民顛連無告,委命溝壑,而土木之工十年不止。又重委部臣,遠建雷壇,以一方士之故,朘民膏血,民何以得其所哉?執左道以惑眾,圣主所必誅。今異言異服,列于廷苑;金紫赤紱,賞及方術。保傳之位,坐而論道。非極天下之選,不足以當此貴,而畀之迂怪之徒,名器之濫,至此極矣。陛下以天縱之圣,為上天元子。若遠宗帝道,近守祖法,則和氣致祥,罔有天災。山川鬼神,亦莫不寧。安用此邪佞之術,列諸法禁之地,而藉之以為福哉?古人有言:‘君圣則臣直。’若震之以天威,加之以危禍,如往年楊最,言出而身即死,近日羅洪先等以言罷黜,國體治道,所損實多。臣恐忠藎杜口,則讒諛交進,安危休戚,無由以見,而堂陛之近,遠于萬里矣。”疏入,帝大怒,命鎮撫司長系之。
二十二年春二月,段朝用下獄論死。初,朝用以黃白朮結郭勛干進,久之技窮。勛有罪系獄,脅索勛賂,捶死勛家廝役張瀾,復上疏瀆奏。帝怒,收送法司論死。
宮婢楊金英等謀弒伏誅,帝曰:“朕非賴天地鴻恩,遏除宮變,焉有今茲!朕晨起至醮朝天宮七日。”醮之日,白鶴四十余翔空中,群臣賀。
二十三年冬十月,大同邊卒獲叛人王三,上曰:“叛惡就擒,固義勇之效力,實神鬼有以默戮之。”加秉一真人禮部尚書,陶仲文為少師,余如故。前此大臣無兼總三孤如仲文者。
二十四年三月,建祈年醮朝天宮。
秋八月,永和王知燠獻白鹿上壽,遂告鹿瑞于太廟。是時,上重箕仙。箕下,亦命有司掩骴骼,出故御史楊爵、給事中周怡、工部郎中劉魁詔獄。皆從之。爵、怡、魁甫出三日,吏部尚書熊浹諫止箕仙,復逮獄如故。浹乞休,命錦衣衛遣校尉送原籍為民。
二十五年秋七月,久雨,上曰:“鹿瑞龜祥,洊呈去歲。今朕辰日近,醴泉復出承華,雖圣賢不恃以怠也,而不可不敬謝。其自二十五日至八月望舉謝,停封貢事,毋慢!”八月,加封陶仲文伯爵,仲文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支大學士俸,任一子尚寶司丞。
二十九年夏四月,加封陶仲文恭誠伯。先是,春不雨,上以問仲文,仲文曰:“疑有冤獄。”時楊武知縣王濂以罪坐絞,子策走京師,誣巡撫胡纘宗私隙,故入人罪。述纘宗《迎駕詩》有“穆王八駿空飛電,湘竹英、皇淚不磨”為詛咒。上怒,逮訊久不決。至是,因仲文言釋之。是夜,漏下四鼓,大雨。明日,傳旨封仲文,賜誥,歲祿一千二百石。
三十年夏五月,復事鎮鹵法壇。先是,帝從陶仲文請,設立符鎮鹵法壇,嚴事之,曰:“褫鹵魄,勿窺我邊圉。”至是,帝以馬市成,諳達款塞,欲撤之。忽報鹵有異謀,帝諭群臣曰:“朕于十九日欲撤鎮鹵法壇,二十日即有警報。玄威所至,亦不可忘。”遂益敬事之。冬十月,邊吏獲叛人哈舟兒、陳通事,禮部上言:“二逆就擒,實賴玄貺所致,至宜告謝雷霆洪應壇,行獻俘禮。”從之。
三十一年二月,太上道君誕辰,建醮永壽宮九日。三月,詔修太和山玄帝宮。
三十三年秋七月,命駙馬都尉鄔景和、安平伯方承裕、吏部尚書李默、禮部尚書王用賓、左都督陸炳、吏部左侍郎程文德、禮部左侍郎閔如霖、吏部右侍郎郭樸、吳山并直西內,撰《玄文》。景和以不諳玄理,辭免。俄以金幣賜玄修諸臣,猶及景和。景和自疏無功,辭,愿洗心滌慮,效馬革裹尸之報。帝怒曰:“景和故出不詳語,當擬怨訕律。”乃革爵安置昆山。時諸臣覬撰玄營進,景和獨不屑直贊。
夏四月,舉祀高玄大典,止封停刑。工部尚書趙文華乞歸,以病請。上方修詳細,禁奏疏,尤諱言疾。疏入,觸上怒,罷。
三十五年夏四月丁巳,命翰林院侍讀嚴訥、修撰李春芳并為翰林學士,右春坊右中允董份直西內撰玄。自是詞臣多舍本職,往往求供奉,希進用。
九月,廢徽王載埨為庶人。王善伺上意,上宮中有需,王輒先時獻。道者南陽梁高輔年八十余,手甲長數寸,善導引。王厚遇之,進之上,拜散人。高輔謹,有所賜予皆辭。王使人求謝,不能應。王故煉女癸服之,上亦需此。高輔馳求,王不與。而王方自恣,興土木,詐稱張世德,自走南京市美女。事聞,奪爵幽鳳陽,王聞之,自殺。
是歲,上睿皇帝道號三天金闕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開真仁化大帝,獻皇后號三天金闕無上玉堂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孝烈皇后號九天金闕玉堂輔圣天后掌仙妙化元君。上自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后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圣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三十六年冬十月,玄岳諸山獻紫芝。已而總督胡宗憲、巡撫阮鶚、御史路楷等相繼上者,不可勝計。
三十七年夏四月,總督胡宗憲獻白鹿。五月,復獻白鹿于齊云山,帝曰:“一歲二瑞,天眷也。”命告謝玄極殿、太廟。以宗憲忠敬,升一級,百官表賀。
秋七月,禮部類進四方獻芝,凡千八百六十有四,詔更求廣徑尺以上者。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