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 > 史書傳記 > 明史紀事本末(書號:1050)
明史紀事本末  文/谷應泰

第七十四章    第五十一卷 更定祀典(2)

  大學士張璁言:“頃者,生員李時疏請舉祀郊禖之禮,以祈圣嗣。夫古后稷之生,祈于禖;孔子之生,亦禱于尼山。《大雅既醉》之詩曰:‘公尸嘉告。’曰:‘君子萬年,未錫祚胤。’曰:‘厘爾女士,從以孫子。’夫公尸之告,皆祖考之錫福也。臣愿當茲慎選淑女之時,以廣求嗣續之誠,告于太廟、世廟,以祈祖考之祜,慰圣母之心。”上嘉其請,擇十二月二十四日行禮,夏言充祈嗣醮壇監禮使。

  十年春正月乙未,特享太廟,正太祖南向位。初,太祖立四親廟,德、懿、熙、仁同宮異廟,各南向。孟春特享于群廟,三時各祭于德祖廟,序用昭穆。后改建太廟,同堂異室,亦各南向。四孟及歲除俱各祭于中室,仍序昭穆如初,罷特享禮。至英宗升祔,九室悉備。憲宗將祔,用禮官儀,祧懿祖。孝宗祔,祧熙祖。武宗祔,祧仁祖。獨德祖不祧。時享,則太祖、太宗以下,俱東西向。至是,帝諭張孚敬曰:“朕欲自今春享,奉太祖居中,太宗而下,各居一室,行特享禮。三時仍聚群廟于太祖之室,昭穆相向,行時祫禮。季冬中旬,并享太廟,親王、功臣配食兩廡,以存太祖當代之制。歲暮節祭,行于奉先殿。世廟止行四時之享,歲暮祭于崇先殿。庶祭義明而萬世可行也,邪論勿惑。即會李時議上,或咨夏言以助之。”孚敬唯唯如諭。議聞,帝從之。乃命祠官于廟中設?如九廟狀,奉太祖南向,群宗遞遷就室,各南向,特享之。始退德祖于祧殿,不復預時享矣。

  祈谷于大祀殿。初,帝以孟春上辛,行祈谷于大祀殿,祭皇天上帝,用骍犢一、蒼玉一、三獻九奏,樂舞八佾,奉太祖、太宗配享。夏言建議:二郊奉太祖配,祈谷奉太宗配。張孚敬以為不可,留中不下。言又疏請,帝謂群臣“違君悖禮”。切責之。乃命祈谷,太祖、太宗并配,二郊專奉太祖焉。已而驚蟄,始祈谷。命議禘祭、大雩、秋報諸禮。帝既正太祖位向,欲復古禘祭。乃命輔臣及禮官集議。已而兼問大雩、秋報諸禮,命五品官亦與議焉。侍讀學士夏言上言:“惟天子有禘,故立始祖之廟。則有世系可考者,十世猶將立之。然則又以何者為始祖自出之帝,而祀之始祖之廟乎?我祖宗之有天下,以德祖為始祖,百有六十余年,尊享太廟之祭。今又定為大祫,統群廟之主矣。然則王禘之祭,又可復尊祖德乎?身為始祖,而又為始祖之自出,恐無是禮也。三代而下,必欲如夏、商之禘黃帝、帝嚳則無所考。若強求其人,如李唐之祖聃,又非孝子慈孫之所忍為也。臣愚以為:宜設先祖虛位,而以太祖配享。蓋太祖始有天下,實始祖也。”疏入,帝深然之。時中允廖道南上言:“皇姓為顓頊之后,宜禘顓頊。”太學士孚敬曰:“言虛位者失之幻,言顓頊者失之誣,惟禘德祖為當。”李承勛等皆以為然。夏言復抗疏折其非是。已而帝竟從言議,定以丙、辛年孟夏行大禘禮于太廟。凡祭,先一日,令中書官書神牌于太廟,曰“皇初始帝”。神南向。太祖配,位西向。帝又欲于奉天殿行秋報禮,中陛行大雩禮。夏言言:“秋報宜于大祀殿,奉文皇帝配。大雩宜于郊兆,傍為壇,孟夏后雩祭。”帝謂:“孟春上辛,既行祥谷禮。若春夏雨旸以時,則雩祭代攝,否則躬祀。秋報禮姑寢不舉。”

  二月庚辰,初朝日。是日春分,初行朝日禮于東郊,太牢一,用玉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

  三月,建大神殿于南郊。初,南郊撤屋為壇祭之,奉上帝神牌圜丘上,配以太祖。既祭,而神牌莫知所藏,帝命建大神殿以藏之。帝又念舊存齋宮在圜丘北是踞視圜丘也,欲改建于丘之東南。夏言言:“向者大神殿之建,乃陛下竭誠事天,此制為可。若更起齋宮圜丘之傍,似于古人掃地之意,未為允協。且秦、漢以來,并無營室者。質誠尊天,不自封樹,以明謙恭之意。故惟大次之設,為合古典。陛下前日考據精詳,豈今偶未之思耶?伏望齋宮寢建,以仰答天靈。”帝報可。

  建土谷祗、先蠶壇于西苑。初議皇后親蠶于北郊,自夏言首發之。至是,帝召張孚敬、李時詣西苑相地,建土谷壇。乃并建先蠶壇于神壽宮側,而毀北郊蠶室焉。

  五月壬子,初有事于北郊。是日夏至,帝祀地于方澤,用骍牛一,黃琮一,三獻九奏,樂舞八佾,太祖西向配,骍牛一。從祀四壇、五岳及基運翊圣神烈山為一,五鎮及天壽紀德山為一,四海四瀆為二,各太牢一。

  八月癸未,初夕月祭于西郊,如朝日禮。

  十一年夏四月,初營九廟。帝御文華殿東室,召大學士李時、翟鑾,禮部尚書夏言,議復古七廟制。其太廟寢祧,俱存舊弗撤,惟度地分建群廟,不決而退。廖道南疏請建九廟,并獻《大祀禮成感雪賦》及御札曾及其名者三。帝悅,下禮臣議。夏言上言:“昔唐、虞五廟,夏后因之。殷、周皆七廟。而《祭法王制》與劉歆宗說,又各不同。朱熹《古今廟制》引《王制》:天子七廟,外為都宮,內敘昭穆。漢不考古,諸帝異廟異地,不合都宮,不敘昭穆。明帝遵儉自抑,遺命勿別為廟,遂有同堂異室之制。魏、晉、唐、宋皆然。我太祖初立四親廟,始為近古。后改建太廟,又用明帝之制。皇上大厘祀典,于廟制不能無疑,形諸翰札召論者屢矣。第太廟南近宮墻,東邇世廟,西阻前廟,地勢有限。垣外隙地,不盈數十丈。若依古制列六廟,即盡辟其地,猶不能容。欲稍減規制,則太廟嵬然,而群廟湫隘,于義未安。即使廟成,皇上冠冕佩玉,循紆曲之途,遍列群廟而奠獻之,日亦不足矣。議者謂:‘群廟可攝。’皇上仁孝誠敬,可終歲舉祭,止對越太祖,而不一至群廟乎?丘浚謂:‘宜間日祭一廟,自十四日而遍。’此蓋無據而強為之說也。馬端臨曰:‘后世失禮,豈獨廟制。漢儒以來,講究非不詳明,而卒不能復古者,以昭穆難定故也。’蓋昭穆必父子繼世而后可。兄弟相及則紊矣。故東都以來,同堂異室,未可盡非也。”帝曰:“朕于天地百神祀典,俱已厘正。獨太廟之禮,未能復古可乎?今太廟堂寢,俱有定制,不必更移。其昭穆廟次,即會官相度地勢奏聞。”于是言惶懼謝罪,請“先詣太廟旁,量定地勢,審度方位以聞”,帝從之。乃撤故廟,改建新宮。太祖居中,昭穆各三廟。成祖廟在六廟之上,諸廟合為都宮。廟各有殿,殿后有寢,藏主太廟。寢后別有祧寢藏祧主。太廟門殿皆南向,群廟門東西相向,內門殿寢皆南向。

  十三年三月,帝視太學,釋奠先師。帝以孔子改稱“先師”,服皮弁服謁拜。用特牲奠帛行釋奠禮,樂三奏,文舞八佾。從祀及啟圣分奠,用酒脯。已,視學,進諸生橫經布講。仍諭令敦本尚實,勿徒事辭章。

  六月,南京太廟災,夏言上言:“京師宗廟,行將復古,而南京太廟遽罹回祿。陛下建德之意,圣祖啟后之靈,不可不默會于昭昭之表也。”帝喜,令亟起新廟,南京太廟不復建,遺址筑周垣焉。時祀并入南京奉先殿,蓋失鎬、洛遺意矣。

  十四年二月,初建九廟。先是,夏言請定七廟額,謂:“陛下復古廟制,正太祖南向位,則太廟之名,實符周典。太宗功德隆赫,特建百世不遷之廟,宜曰文祖世室,在三昭上;仁宗、宣宗各為昭穆第一廟;英宗、憲宗為昭穆第二廟;孝宗、武宗為昭穆第三廟,則萬世不刊之制也。”帝從之。

  十五年二月,纂修《祀儀》成,自天地日月、神祗、帝王、社稷及禘祫、先師、先農諸祀,悉為分類成書。首冠祀壇圖制及宸諭詩歌;中書禮儀、禮器、樂舞、樂章;末附諸王表箋、群臣疏頌。于是侍讀學士廖道南撰《禋頌九章》以獻。

  五月,建慈慶、慈寧宮,黜禁中佛像。時帝欲除去禁中釋殿,以其地奉建慈慶、慈寧二宮,命廷臣議,僉以為可,帝即命撤之。召李時、夏言入視大善殿,見金范佛像不下千百,俱命銷毀。其幾案懸鍍金函藏貯,尚多佛骨、佛牙諸物。言退上疏,力請焚瘞。帝從之,于是禁中邪穢,迸斥殆盡。

  六月,敕祀姜嫄、后稷于武功。

  十一月,詔天下臣民得祀始祖,夏言據程頤議為請也。

  十二月,九廟成,詔天下。帝乃定五年一禘,祀皇初祖于太廟,以太祖配。每立春特享祖宗于群廟,三時合享于太廟。季冬大祫于太廟。皇考獻皇帝止舉時祀。

  十七年秋九月,奉太宗文皇帝為成祖,皇考獻皇帝為睿宗,配上帝。

  十一月,薦大號于天,改昊天上帝稱皇天上帝。二十年夏四月辛酉,九廟災。

  二十四年夏六月,撤元世祖廟祀及其侑饗木黎華等五人,從給事中陳裴議也。

  秋七月,太廟成,復同堂異室之制。

  穆宗隆慶元年,禮官言:“先農之祭,即祈谷遺意。今二祀并行于仲春,不無煩數。宜罷祈谷,于先農壇行事。大享禮亦宜罷。”詔可,惟四郊如舊。

  谷應泰曰:

  漢制近古,然禮制缺焉。唐祖李聃,宋祀靈應,禮官式微,愈彰誣褻。明初,宋濂諸臣講禮戎行,頗多厘正。高祖喜簡易,不見采擇,豈禮樂必百年后興歟!后世謹守故府,學士大夫莫敢辨難。世宗自大禮議,嘅然有更定制作之思,而諸臣紛紛言祀事矣。

  嘉靖九年二月,議郊社禮。冬十月,議孔子禮。十一月,有事南郊。十年春正月,享太廟議祧禮。二月,祈谷議禘,行朝日禮,建土谷、先蠶壇。五月,有事北郊。八月,行夕月禮。十三年四月,視太學,行釋奠禮。十四年二月,建九廟。十七年五月,議明堂秋饗禮。九月,祔獻皇帝,加睿宗,配祀上帝。嗚呼,盛哉!

  至尊莫大于天地,至親莫大于祖宗,教天下莫大于孔子,養天下莫大于土谷。尊天地,故有郊社。郊壇于南,社壇于北,本其氣也。日月風雷、山海岳瀆隨焉,從其類也。配以太祖、明受命也。秋復饗于玄極殿,報其功也。秋則配于太宗,告成功也。晚易睿宗,昵于私已。親祖宗故有太廟。太廟七,太祖、三昭、三穆也。文世室一,別祀成祖,不敢祧也。立春特享,三時合享,勤時祭也。季冬大祫,萃渙也。五年一禘,設皇初祖主,配于太祖,追本報遠也。德祖祧矣,禘宜用德祖焉。虛設皇初祖位,泥古而誣者也。黜德祖若群帝然,嫌高帝已。

  教天下,故祀孔子。孔子加封,自漢平帝始也。王拜于帝,僭已。稱先師,禮也。廟祀設像,自唐開元始也。其褻已甚,易木主,禮也。八佾十二豆籩,自宋徽宗始也。祭用生祿,太學仍之,郡國減等,禮也。帝釋奠,舞六佾,謬已。從祀四圣、七十二賢矣,曾點、顏路,退食廡下,子先父食,改附啟圣,禮也。刪申黨,黜公伯寮等十三人,改蘧瑗等七人,進后蒼等五人,考證班班,勿僭勿黷,禮也。

  養天下,故祀土谷。祈谷于太祀殿,用人道也。配以太祖、太宗,有天下之主也。遷蠶室于西苑,申內禁也。土谷壇亦遷焉,非其類已。帝采稽典聞,精思禋祀,進退群心,斟酌美備,庶幾一代之典,亦十世可知之故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久久99毛片免费观看不卡 |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不射电影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99久久aaa一级毛片|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