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文學理論 > 學術研究 > 中國倫理學史 (書號:859)
中國倫理學史   文/蔡元培

第六章    程明道

  小傳程明道名顥,字伯淳,河南人。十五歲,偕其弟伊川就學于周濂溪,由是慨然棄科舉之業,有求道之志。逾冠,被調為鄂縣主簿。晚年,監汝州酒稅。以元豐八年卒,年五十四。其為人克實有道,和粹之氣,盎于面背,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未嘗見其忿厲之容。方王荊公執政時,明道方官監察御史里行,與議事,荊公厲色待之。明道徐曰:“天下事非一家之私議,愿平氣以聽?!?/p>

  荊公亦為之愧屈。于其卒也,文彥博采眾議表其墓曰:明道先生。其學說見于門弟子所輯之語錄。

  性善論之原理邵、周、張諸子,皆致力于宇宙論與倫理說之關系,至程子而始專致力于倫理學說。其言性也,本孟子之性善說,而引易象之文以為原理。曰:“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碧熘皇且陨鸀榈?,繼此生理者只是善,便有一元的意思。元者善之長,萬物皆有春意,便是。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卻待萬物自成其性須得。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弊匀恢酪?,有道則有用。元者善之長也,成之者,卻只是性,各正性命也。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庇衷唬骸吧^性。”人生而靜以上,不能說示,說之為性時,便已不是性。凡說人性,只是繼之者善也。孟子云,人之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猶水之流而就下也。又曰:“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其措語雖多不甚明了,然推其大意,則謂性之本體,殆本無善惡之可言。至即其動作之方面而言之,則不外乎生生,即人無不欲自生,而亦未嘗有必不欲他人之生者,本無所謂不善,而與天地生之道相合,故謂繼之者善也。

  善惡生之謂性,本無所謂不善,而世固有所謂惡者何故?明道曰,天下之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本非惡,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如楊墨之類。

  其意謂善惡之所由名,僅指行為時之或過或不及而言,與王荊公之說相同。又曰:“人生氣稟以上,于理不能無善惡,雖然,性中元非兩物相對而生。”又以水之清濁喻之曰:“皆水也,有流至海而不濁者,有流未遠而濁多者、或少者。

  清濁雖不同,而不能以濁者為非水。如此,則人不可不加以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者疾清,用力緩急者遲清。及其清,則只是原初之水也,非將清者來換卻濁者,亦非將濁者取出,置之一隅。水之清如性之善。是故善惡者,非在性中兩物相對而各自出來也?!贝似浯胝Z,雖亦不甚明了,其所謂氣稟,幾與橫渠所謂氣質之性相類,然惟其本意,則仍以善惡為發而中節與不中節之形容詞。蓋人類雖同稟生生之氣,而既具各別之形體,又處于各別之時地,則自愛其生之心,不免太過,而愛人之生之心,恒不免不及,如水流因所經之地而不免漸濁。

  是不能不謂之惡,而要不得謂人性中具有實體之惡也。故曰:“性中元非有善惡兩物相對而出也?!?/p>

  仁生生為善,即我之生與人之生無所歧視也。是即《論語》之所謂仁,所謂忠恕。故明道曰:“學者先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又曰:“醫家以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無非己也。手足不仁時,身體之氣不貫,故博施濟眾,為圣人之功用,仁至難言。”又曰:“若夫至仁,天地為一身,而天地之間,品物萬形,為四肢百體,夫人豈有視四肢百體而不愛者哉?圣人仁之至也,獨能體斯心而已?!?/p>

  敬然則體仁之道,將如何?曰敬。明道之所謂敬,非檢束其身之謂,而涵養其心之謂也。故曰:“只聞人說善言者,為敬其心也。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主于一也。主于內,則外不失敬,便心虛故也。必有事焉不忘,不要施之重,便不好,敬其心,乃至不接視聽,此學者之事也。始學豈可不自此去,至圣人則自從心所欲,不逾矩?!庇衷唬骸熬醇幢闶嵌Y,無己可克。”又曰:“主一無適,敬以直內,便有浩然之氣?!?/p>

  忘內外明道循當時學者措語之習慣,雖然常言人欲,言私心私意,而其本意則不過以惡為發而不中節之形容詞,故其所注意者皆積極而非消極。嘗曰:

  “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茍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之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之性為隨物于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中耶?有意于絕外誘者,不知性無內外也?!庇衷唬骸胺蛱斓刂?,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茍規規于外誘之除,將見滅于東而生于西,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庇衷唬骸芭c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為累哉?圣人之喜,以物之當喜;圣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則圣人豈不應于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p>

  誠明道既不以力除外誘為然,而所以涵養其心者,亦不以防檢為事。嘗述孟子勿助長之義,而以反身而誠互證之。曰:“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若心懈則有防,心茍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須窮索;存久自明,安待窮索?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萬物皆備于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若反身未誠,則猶是二物有對,以己合彼,終未有之,又安得樂?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朱嘗致纖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含有得,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以昔日習心未除,故須存習此心,久則可奪舊習?!庇衷唬骸靶耘c天道,非自得者不知,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

  結論明道學說,其精義,始終一貫,自成系統,其大端本于孟子,而以其所心得補正而發揮之。其言善惡也,取中節不中節之義,與王荊公同。其言仁也,謂合于自然生生之理,而融自愛他愛為一義。其言修為也,惟主涵養心性,而不取防檢窮索之法。可謂有樂道之趣,而無拘墟之見者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国产AV影片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777米奇久久最新地址|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97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久久亚洲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精品伊人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