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文學理論 > 學術研究 >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書號:890)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  文/梁啟超

第三章    經濟專史及其做法

  經濟事項,譬如人生的血液。我們做經濟專史,可以因人類經濟行為的發生次第,來做分類的標準。人類為什么有經濟行為因為有消費。人類起于消費,因消費而須生產。生產的種別不同,所以又須交易。生產的結果,須分給多少部分的人,所以分配的問題又起。愈到近代,在經濟行為上,分配愈占重要地位。古代最初的人類行為,分配問題卻不大發生。所以做起歷史來,要講清前三部分,才可講分配。中國經濟史,最重要的是消費和生產,其次是交易,最末才是分配。現在依此次序講。

  消費方面可分食、衣、住三項。要做一個民族的經濟史,看他自開化以來的食、衣、住如何變遷,最為重要。但做歷史再沒有比這個困難的,因為資料極其缺乏。

  食的方面:到底我們這個民族普通食品是什么東西某種從外來某種生產于某處那一種占重要地位某時代某種占重要地位一個民族幾千年的食飯問題實在要緊,但研究起來也實在困難。因為歷史的資料不外紙片上的紀載和殘留的實物,殘留的實物多由地下發現,食品卻不能保存;紙片上的資料固然不可看輕。但無論何國的歷史,都是政治的資料多,社會經濟的資料少;尤其是中國。這個難題,我私度沒有多大把握。因為紙片上的資料很少,實物根本沒有,又不能靠采掘。但是,雖然困難,亦不能不想方法。我想不單是食,凡關于經濟事項,若研究其歷史,不能不和政治史、文化史脫離而另取一方向。

  做文化史、政治史,多由古及今;做經濟史,當由今及古。近代一二百年的經濟變遷,用心訪問,還能整理成一個系統。將現代所見和近代銜接,再一樣一樣的追尋根源,追到何時就講到何時。即如食米面,大概言之,北方多食面,南方多食米,倒追上去,還可以看著這種痕跡,還可知北方何時始食面、南方何時始食米。關于經濟項下,此原則不能不采用,即“跟現存的追上去”。食的問題,諸食品中,何者原有,何者后入,乃至植物的栽培、動物的豢養,都可以從現在起,倒數上去。此法雖不能用得圓滿結果,但非絕無路走。其中有些可以特別研究的,如米的應用及保存、分配的方法。應用方面,古代不單拿來食,而且用作貨幣。讀《管子》,可知米是金融中很重要的物品。甚么時候完全是金融的要素甚么時候完全把交易媒介的性質除去研究起來,倒很有趣味。還有,禁米出口的政策,現在還有討論的余地。關于米的支配,幾千年來,不同旁的一樣。旁的可以自由交易,米是民食所寄,政府、地方、社會對于米都有特別的制裁,支配、管理都有殊異的方法。這也很有趣。所以食品史應有專篇,講幾千年來管理、支配的方法如何。這倒不難,可從紙片上得資料。從現在看起,追尋上去,看二千年來何如。又如鹽,也是消費要素之一,在中國史上的資料比較的很充足。自漢唐以來,鹽在財政上占極主要的地位。再溯上去,《管子》是戰國的書,已說春秋、戰國時已有特別管理和支配鹽的方法。所以做中國吃飯史,全部做的如何,很難講;但很應該做,而且最少有若干問題有相當的資料,可以做得好。倘使研究一項,打開了一條活路,別項也得用同樣的方法,追尋上去。

  衣的方面:或者做起史來較容易些,因為保存下來的東西比較的多。如在日本考中國的服飾,可以追到唐朝,有名的博物院中還有唐朝以下的實物。這因實物保存,所以比較的容易研究。但衣的方面,特別的問題很多,最須分類研究。如絲是中國可以自豪的,發明最早。但到甚么時候才有最近李濟之先生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發現半個蠶繭,假使地層的部位不錯,那么,中國在石器時代已有絲了。其次如麻,也是中國的特產,須特別研究。又其次如棉花,自唐以后,輸入中國,證據很多。但到底是從南洋來抑從西域來,各說都有根據,我們如何取決棉布又起自何時是自己發明的還是從外國輸入的假使是輸入的,又從何國輸入這個專題可得有趣的發明。還有,中國未有棉花以前是用甚么東西近代的麻和古代的麻同類否有多少種從有絲到織呢絨綢緞,是自己發明的不是問題真多,資料也不是沒有,只等我們去研究。

  住的方面:宮室建筑,拿現代所有做基本,推上去,也很可以。不過中國每經喪亂,毀滅無余。近如圓明園給英法聯軍一把火燒得干干凈凈,只剩了一個景福門和照壁圍墻,最近幾個月,也給軍閥拆去了。自古至今,多少偉大的建筑,給那般暴徒毀去,以致今日研究起來,實在困難。只求紙片上的紀載,又很難得圓滿的結果。但除了力求古跡以外,紙片也不是絕對沒有貢獻。其中的特別問題也很多,如衣食事項一樣。如城郭,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最少也是亞洲民族特有的,而且是中國人所發明。《史記?匈奴傳》,《漢書?西域傳》,以城郭的有無為開化半開化民族的符號。中國所謂城郭,和歐洲中世所講堡壘不同。堡壘似碉樓,是少數君主、貴族專保自己財產用的。城郭不專為一人,不專為統治者的安全,而為保護一般人民的利益而設。大概古代人民,春、秋散在田野,冬日把所有的收獲品聚在一處,初為墻,后為城郭,以防御外來的強盜和外族的掠奪。這種城郭的發明,從何時起殷墟文字里有多少城郭殷朝、西周何如春秋時代,見于紀載的很多,可見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后來竟變成文明人的標志。假如我們證實了城郭是中國民族的特別發明,可以追尋到古代,看某時某地有古城痕跡或紀載,就可知中國文化此時已到此地。最古,長城以外沒有城郭,西域各國或有或沒有。由此可見中國民族勢力的消長。研究起來,雖很困難,但并不是沒有路子,雖不能全部研究,但抽出若干種比較的資料易得的,可以得許多成績。此外的特別問題也不止一種,不能多講。

  食、衣、住三者的史料,除了紀載和實物以外,還有特別史料,是我們所能得、外人所不能得的。中國文字,象形、指事、會意諸種,研究起來,有許多可以發見有史以前的生活狀態,其中乃至心理的狀態也可以看出一部分。如內字表示穴居,以人入洞,和以人入門的閃字不同。如宮字表示兩進的房子,到現在還適用,到歐洲可不適用的。如家字表示以物覆豕,是家的所在,可知古人由漁獵時代變成畜牧時代的時候,以豕為食物而始有固定的家。又如吉兇的兇字,表示設陷阱以捉野獸,野獸落到里面的樣子。原來只有這種意義,后來才用為不利的意義。像這類在古文字上研究以求古代人類衣、食、住的狀況,常有許多意外的收獲。這種收獲品是紀載上實物上所沒有而文字中有的。假如小學家有社會學的根柢,很可以得奇異的發明。所以衣、食、住的專史,誠然難做,但不是絕對不可做,機會正多的很。

  進一步到生產方面:生產的種類,分別為漁獵、畜牧、農耕、礦業、家庭手工業和現代工業,每一種須一專史,中間看那一種最發達,歷史也跟著詳細一點。

  中國農業最發達而最長久,資料也很多,非給他做一部好歷史不可。農業、農器、農產物的歷史,都應該做。最主要的,尤其是田制;一直到現在,仍是最主要的問題。幾千年來的政治家很用心去規定這種制度,許多學者也有很周密精詳的主張,或已實行,或未試辦。我們研究田制的變遷,有許多資料可供使用,只有肯去找,詳審的選擇、敘述,可以得很有價值的歷史。這不單是考古而已,或者有些學者或政治家所建議而未實行的制度,我們把他全錄或摘抄下來,可以供現代的資鑒,而愈可以成為有價值的著作。

  漁獵、畜牧,最初的社會已經有了,一直到現在,還是很重要的生產事業。礦業,到周代也已發明已利用,到今日,變成多種生產事業的發動力。假使沒有礦業,多種生產事業都得停頓。所以我們做史,應該分別,一部一部的,各自著成一書。

  家庭手工業在機械工業未輸入以前的狀況如何原來的機械工業在新式的機械工業未輸入以前的狀況如何自機械工業輸入中國以后到現在有如何的發展,有無新的發明這種資料,東鱗西爪的,研究時要很費精神去尋找。

  此外和生產事業極有關系的有三種:就是水利、交通、商業,不能不做專史。

  歷代以來,中國人對于消極的防水患、積極的興水利,都極注意。如《資治通鑒》,每朝末葉,水患特別的多,前人以為天災流行,其實則毫不足怪。新興之朝,所以沒有水患,只因當時上下對于修堤浚河的工作很用財力,人工可以征服自然。如清代河道總督,號稱肥缺,有很充足的公款可供中飽,但一發現有舞弊情形或一遇河堤決口,馬上就要拏去砍頭。所以無論怎樣貪婪的河道總督,總得用心修理河道,所以清代水患比較的少。到了民國,一切的收入都跑進兵隊和兵工廠和軍閥的姨太太身上了,誰來理這閑事所以不講別的,就是永定河就每年總有好幾次發生危險。關于這類水利問題,歷代工作的情形怎樣,都得做成專史。

  交通在現在以鐵路、河海、航缐、電缐最重要,汽車道也有人注意。這些事業,幾時才輸入中國近來發達的情形如何都是應該入史的。還有,古代沒有這些東西,卻有驛道驛使做中央統制地方的利器,所以對于驛的制度很完善。驛道的路缐,歷代不同,逐代加增。研究的結果還可勉強畫出地圖來。驛道的管理法,驛使的多少,也得研究清楚。這類資料,倒也不少。我們可以從上古初辟草萊起,漸有舟車,漸有驛道,運河、海運、鐵道、航缐、電缐、汽車道,乃至飛機、無缐電、電話,都做成歷史,分之各為專篇,合之聯成交通專史。

  商業自春秋、戰國以后日見發達,以前也并非沒有。我們須研究人類最初交易的情形如何,何以由物與物互易而變成物與幣互易。春秋、戰國對外的貿易何如歷代對于商人的待遇何如漢、唐對于邊界互市的狀況何如一直到現在與全球通商的經濟戰爭情況如何其中如貨幣的變遷尤其要特別的研究。關于貨幣的理論,如每值幣制紊亂,講求修正改革的奏疏之類價值很高,是要收入貨幣史的。或者包括各種事實成一部商業史,或者分別作各種專史,都無不可。

  上面交通和商業二種都屬于交易方面,就是經濟事項的第三種。再進一步,就要說到分配了。(名達按:當日因時間來不及,未講分配。)關于經濟專史的分類,似乎不太科學的,不過稍微舉個例,大概的講一講。近人關于貨幣、田制的著述,倒有一點,但都還得補正。此外各史,許多人未曾做或認為不好做的,也未嘗不可以設法研究。這在我們的努力。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99热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武侠古典久久婷婷狼人伊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国色天香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久久艹国产|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