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傳揚雄,字子云,蜀之成都人。少好學,不為章句訓詁,而博覽,好深湛之思,為人簡易清凈,不汲汲于富貴。哀帝時,官至黃門郎。王莽時,被召為大夫。以天風七年卒,年七十一。
著書雄嘗治文學及言語學,作詞賦及方言訓纂篇等書。晚年,專治哲學,仿《易傳》著《太玄》,仿《論語》著《法言》。《太玄》者,屬于理論方面,論究宇宙現象之原理,及其進動之方式。《法言》者,屬于實際方面,推究道德政治之法則。其倫理學說,大抵見于《法言》云。
玄揚雄之倫理學說,與其哲學有密切之關系。而其哲學,則融會南北思潮而較淮南子更明晰更切實也。彼以宇宙本體為玄,即老莊之所謂道也。而又進論其動作之一方面,則本易象中現象變化之法則,而推闡為各現象公動之方式。故如其說,則物之各部分,與其全體,有同一之性質。宇宙間發生人類,人類之性,必同于宇宙之性。今以宇宙之本體為玄,則人各為一小玄體,而其性無不具有玄之特質矣。然則所謂玄者如何耶?曰:“玄者,幽摛萬物而不見形者也。資陶萬物而生規,神明而定摹,通古今以開類,指陰陽以發氣,一判一合,天地備矣。天日回行,剛柔接矣。還復其所,始終定矣。一生一死,性命瑩矣。仰以觀象,俯以觀情,察性知命,原始見終,三儀同科,厚薄相劘,圓者杌隉,方者嗇吝,噓者流體,唫者凝形。”蓋玄之本體,雖為虛靜,而其中包有實在之動力,故動而不失律。蓋消長二力,并存于本體,而得保其均衡,故本體不失其為虛靜,而兩者之潛勢力,亦常存而不失焉。
性玄既如是,性亦宜然。故曰:“天降生民,倥侗顓蒙。”謂乍觀之,不過無我無知之狀也。然玄之中,由陰陽之二動力互相攝而靜定。則性之中,亦當有善惡之二分子,具同等之強度。如中性之水,非由蒸氣所成,而由于酸鹼兩性之均衡也。故曰:“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氣也者,適于善惡之馬也。”雄所謂氣,指一種沖動之能力,要亦發于性而非在性以外者也。然則雄之言性,蓋折衷孟子性善、荀子性惡二說而為之,而其玄論亦較孟、荀為圓足焉。
性與為人性者,一小玄也。觸于外力,則氣動而生善惡。故人不可不善馭其氣。于是修為之方法尚已。
修為之法或問何如斯之謂人?曰:取四重,去四輕。何謂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歡。
何謂四輕?曰: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貌輕則招辱,好輕則招淫。其言不能出孔子之范圍。揚雄之學,于實踐一方面,全襲儒家之舊。其言曰:“老子之言道德也,吾有取焉。其槌提仁義,絕滅禮樂,吾無取焉。”可以觀其概矣。
模范雄以人各為一小玄,故修為之法,不可不得師,得其師,則久而與之類化矣。故曰:“勤學不若求師。師者,人之模范也。”曰:“螟蠕之子,殪而遇蜾蠃,蜾蠃見之,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速矣哉!七十子之似仲尼也。
或問人可鑄與?曰:孔子嘗鑄顏回矣。”
結論揚雄之學說,以性論為最善,而于性中潛力所由以發動之氣,未嘗說明其性質,是其性論之缺點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