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其名惟云“字法智,高平金鄉(xiāng)人也”;姓在首行,存下半,似徐字。《元和姓纂》有東陽徐氏,云“偃王之后,漢徐衡徙高平,孫饒又徙東陽”,則法智似即其后。惟又云“徐州牧,金鄉(xiāng)君Q駱王之后,晉車騎大將軍司徒公三世之孫,擎羝锎蠼*駙馬都尉之曾孫,孝文皇帝國子博士之少子”,所舉先世諸官,求之史書,乃無一高平徐氏,所未詳也。次多剝蝕,大略述其平生篤于佛教,中有“富輕人”語。“輕人”,非美德,當(dāng)有誤字。次云“宣武皇帝(泐六字)”,“悟玄眇用曠野將軍石窟署(泐九字)”,“君運(yùn)深慮于癬峰抽情于”。又云“及其奇形異狀君之思”。又云正光六年正月日“終于營福署則以其月廿七日伊闕之”。按《魏書·釋老志》:“景明初,世宗詔大長秋卿白整準(zhǔn)代京靈巖寺石窟,于洛南伊闕山,為高祖,文昭皇太后營石窟二所。”“至正始二年中,始出”。“永平中,中尹劉騰奏為世宗復(fù)造石窟一,凡為三所。從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已前,用功八十萬二千八百六十六”云云。“石窟署”蓋立于景明初,專營石窟,法智與焉。官氏之曠野將軍,諸署令六百石已上者第九品上階,不滿六百石者,從第九品上階,則“署”下所泐,當(dāng)是“令”字。石窟以正光四年畢,法智卒于六年,故在營福署,是署所掌不可考,要亦系于釋教,置于伊闕,故法智卒,便葬其地。即葬字,或以為癸,甚非。次云“余不以管見孤文敢陳陋頌”,則撰者遜讓之詞,然不著其名,亦不知何人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gè)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