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 > 古籍 > 皇明紀略(書號:774)
皇明紀略  文/皇甫錄

第三章

  京師祭孔廟先二日,上御奉天殿傳制百官朝服,侍班內閣臣受命攝祭鴻臚,寺官二員導引至朝房齋宿,次日詣廟祭酒,司業迎至中道,習儀止用鳴贊,設樂而不作。引官曲躬斜行如導上禮,百官陪祭者列銜。籍中謂之集禧簿,予嘗三主其事。

  弘治癸亥春,大風伐祖陵松柏,上遣禮侍王公華往鳳陽祭告。公陛辭俯伏三叩頭,上命賜酒飲,公起頓而俯伏三叩頭。

  時朝行嘆其知禮,蓋前此二事,叩頭總一俯伏若作一事也。

  正統十四年春,北虜遣使二十余人進馬,報稱三千人。太監王振怒其詐,減去馬價,虜使失利歸。秋七月野仙等大舉入寇,《否泰錄》言野仙求婚,通使皆私許之,因進馬為騁,朝廷不知,答詔無許婚意。野仙愧怒,于十四年七月初八日入寇,既遣駙馬井源等四軍御之。王振勸上親征,至大同還駕。八月十三日,至狼山為虜所及至土木。去懷來僅二十里,以振輜重千余輛未至留待。遂被圍十五日。英一北狩古禳錄言,朱勇兵敗于雞兒嶺,駕駐土木,人馬已二日不飲水,渴極,掘地至二丈余無泉。寇見不行退圍。忽傳起營南行就水,未二四里,虜復進圍,四面擊之,二十余萬人中傷者過半,死者山積,衣甲兵器盡為虜有。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于此者也。

  建文時新宮初成,見男子提一人頭,血色模糊,直入宮中,大索之無得也,夜宴張燈,忽不見人,狐貍滿宮遍置,鷹犬逐之不能止。日赤無光,慧掃軍門,熒惑守心犯斗山崩地,一錦衣衛火武庫自焚,文華承天俱毀。正統間,浙中山移于平田,地動,白毛遍生。陜西山崩壓數千家,山移有聲號三日,黃河東流沒千余家。南京殿宇火,明日殿基生荊棘二尺許。

  正統時,南奉天殿災,而后北都定。嘉靖時南太廟災,而后九廟成。揆之人事皆天數與。

  京師有蒯侍郎衙衕,蒯為吳香山人,斫工也。永樂間召建大內,凡殿閣樓榭以至回廊曲宇,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者。

  位至工部侍郎,子孫猶世二業。弦治間有仕為太仆少卿者,今江南一工,巧工皆出于香山,近七陵九廟等功成。工匠為卿者多矣,而工曹亦被濫恩。時謂工官轉遷何異斜封墨敕。

  正德間,都御史彭公澤嘗與言官論未寧,忿曰:吾恨不手刃此奴。有白于大司馬王公瓊者,王以語寧,且曰:為君致彼君私察之。于是匿寧屏后,致彭過,王激怒之,彭復大罵,寧乃御之,即傳旨罷彭官。而意未已也,使衛校至其家察得其教兵官,調用邊軍事,令言官劾之坐。彭擅調官軍,公卿廷議籍其家眾,皆秉筆署名,惟禮書毛公澄為之稱冤。時陸太宰完稱病不出,明日出亦從王議。毛復大呼于朝,幸得免。時科道有敢言者,即傳旨謫任。未幾寧敗,王與陸皆以應濠黨編籍。嘉靖初,詔起彭公為兵部尚書云。

  正德間,上命太監廖某鎮守河南等處,訪察官吏賢否,兼理軍民詞訟,總督黃河,一時鎮臣敕任鮮有比者。

  孝宗山陵經理皆出巨閹,吏部郎中楊子器知石中有水,上疏,閹懼罪,曲為掩飾,子器伏責,中外惜之。

  郊祀省牲日駕還無樂,正德間上始命制之樂章,為李文正作也。逆瑾時,文臣被關木之刑者不令坐臥,不數日輒死。山西劉御史澤被刑時,夜有金甲神來伏于地,令坐其背上,又嘗以藥啖之。邏校多有見者。劉獨得生,后起知揚州。

  成化間,夷人于朝堂爭賞,眾莫能止。太宰屠公鏞時為御史,奏曰:夷人當寧,喧嘩似有不平臺,著通事查問,既不失大禮,而遠夷亦知所畏。上甚悅,群臣亦敬服焉。

  逆瑾當國懼無以懲言官者,大學士焦公芳進計曰:文臣所懼惟杖責耳。于是首木笞捶之法日熾,后悉以為例。

  永樂二年,曾棨舉狀元及第,周述、周孟簡次之,皆江西人。述與孟簡兄弟也。文皇御批棨策曰:貫通經史,識達天人,有講習之學,有忠愛之誠,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資啟沃,惟顯良哉。批述曰:瑰偉之才,充實之學,朕用爾嘉,擢居第二,勿自蒲假惟時懋哉。批孟簡曰:辭足以達意,學足以明理,兄弟齊名,古今罕比。擢爾第三,勉其未至罔俾二蘇專美于世欽哉。天順初也,先得知院各遣使入貢,胡忠安公計令得知院使進青鼠裘為私禮,公議賞之甚厚也,先使不平,歸告其主,截殺得知院使。得知院亦聚兵殺也先殆盡,于是土木之忿少雪,事隱鮮有知者。近出于胡氏子孫,而郭郡倅汝載為矛言之。郭胡至親也。

  汝載又言忠安奉使于外遇土酋,以櫻桃三奩來饋。公問所欲,曰求《洪武正韻》耳,公與而卻之。文皇使人覘知之,公還因讠豦問曰:櫻桃小物道渴中何卻耶?公曰:因求書故卻耳。

  文皇嘆賞允之。

  高皇將宴群臣預題一詩,命武臣習文,至日群臣應制作詩,而武臣特首倡云: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宮,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群臣知上意也,皆謝不能。

  洪武三年,命福建行省都事沈秩、監察御史張敬之使勃尼國。永樂五年,命太監鄭和使古里國,即西洋大國也。七年,使滿剌加國。十一年,命陳誠、子魯使西域,歷哈密、火州、別室八里、哈烈、撒馬罕兒諸番,又命和使古里歷、占城、爪哇、暹羅、啞魯、蘇門答而南浡里、榜葛剌、錫蘭、小葛蘭、忽爾沒廝、阿丹、天方四十一國。二十三年八月,詔停止和與王景弘侯之二率官兵萬七千六百,有奇船三十號,大者長四十五丈,會稽馬歡作《瀛洲勝覽》,太倉費信作《星槎勝覽》。

  宣德間將命使通西洋諸國。會英宗踐阼不果。

  李文達公言,宣帝上賓張太后,即撒宮中玩好,罷不急之,務禁中官差遣政歸臺閣,委重三楊。雖太監王振無敢專擅,故正統數年天下休息,人稱為女中堯舜。《菽園雜記》謂諸事皆王振之功,固不可知要,當以文達之言為是。

  宣宗嘗命侍臣游東苑,指草舍一區,諭之曰:此朕致齋之所,雖不敢上比茅茨不剪之意,亦庶幾不忘乎儉矣。

  永樂十九年四月,上命大臣巡撫天下,而各副以近臣一人。

  此殆巡撫鎮守之始。

  朝制:大臣蔭子入監,必奏行禮部,核其事行得實,乃為覆請。今悉歸之吏部,祖宗之法置不用矣。

  洪武二十九年,行人司副楊砥請黜楊雄,從祀而進董仲舒,太祖嘉納之。至成化三年七月十四日,詔封董仲舒為廣川伯,胡安國為建寧伯,蔡沈為崇安伯,貞德秀為浦城伯,通行南北兩監并天下學校改正從祀。

  永樂己亥秋,上以有司薦布衣艾瑛,至見而奇之,遽授浙江右布政使。前此所未有也。瑛字廷璽,鳳翔隴州人。

  洪武癸酉,崇仁縣令羅恢上言,孔子廟庭從祀如論,語稱有若者四,責宰我者二,宜以有若居十哲,而以宰予居兩廡,公伯寮沮壞圣人,不宜從祀。蘧伯玉孔子之故人,行年六人,而化今居兩廡,未當奏不報。恢字師圣,永豐人,任至國子博士。見周敘撰《恢墓志》。

  宋仁宗像真武,我朝孝陵像文昌。見劉定之贊。

  洪武元年春正月,太祖即位祭告天地文,其略曰:帝賜英賢李善長、徐達等為臣之輔,遂有戡定采石水寨蠻子海,牙方山陸寨陳也先,袁州顧祥,江州陳友諒,譚州黃忠信,新淦鄧明,龍泉彭時中,荊州江玨,濠州孫德崖,廬州左君弼,安豐劉福通,贛州熊天瑞,辰州周文貴,永新周安,萍鄉易華,平江王世明,沅州李勝,蘇州張士誠,慶元方國珍,沂州王宣,蓋都老保等處之兵,遂息民于田里。解縉統論上功德,其大征伐有四:曰縛張士誠,致陳友諒,友諒為偽漢,張九四為偽吳,明嬰為偽夏,方國珍為偽宋。

  閣老楊公廷和,性度褊逼,然能任大事。武宗革命之日,江彬在位,天下事殆不可知,而公獨能奮力殫,智縛彬就獄,以死奪冗官百人,于豪強烈焰之中不一顧避,于今上可為有定策,功至議禮。不合為言官論列失意而歸。每言革命之事,未嘗不泣下沾襟也。

  洪武中求通曉天文歷數奇驗者,官之有至侯爵食祿千五百石者,率多不免于禍。初寧海布衣葉允占天運,有在上策言武事一綱三目,太祖嘉其言,欲任以職不就,后削平天下規模次第,悉如允言而允,亦得自保其明哲過諸術家遠矣。

  太祖開國之初,所降詔書一則曰:朕本淮右小民。一則曰:朕本淮右布衣。

  字書作昶,永樂中,昆山夏太卿于文淵閣寫經,文皇見其字愛之,問其姓名,因移日于永上,故今書文從之。天順甲申,笡茂舉進士,英宗不知其字,李文達言音與陜字同,因命改為陜。

  國初,詔諸司文移有奉旨施行者,勿書“圣旨”二字,凡有升賞差調等事悉以“欽”字代之,迄今為令。

  國朝吏部選官曰天選,選之日上退朝立寶座后,召尚書等官面命之。

  國初,定百官朝賀禮儀,贊禮者山呼,則曰“圣躬萬福”,后三呼萬歲,不知起于何時。

  洪武十八年設醫學正科,尋止之。至三十一年,乃定制,設官鑄印。

  開寶二年,詔西川山南荊湖諸道舉人,并給來往公券,今制新科會試舉人得給券乘傳,蓋始此。

  漢至武帝五世始立太學,宋至仁宗四世始立州郡學,我朝太祖于至丙午秋即訪求遺書,立國學,以許存仁主之。洪武二年立郡學,八年立社學,其視前代相去甚遠矣。

  欽天監每年二月朔進歷樣,十一月朔頒中歷于諸王,大統歷于百官進內有上位歷、本政歷、月令歷、壬遯歷,又上吉日十二紙,每月粘一紙于宮門,御屏議用紙數本色,拆色并監汝俱祠部官一員輪往,予嘗與之。

  宣宗制《歷代臣鑒》、《外戚事鑒》二書,既成,即以賜勛戚臣俾勖之。

  洪熙元年十一月御劄付禮書,呂震言建文中奸臣正犯已受顯戮,其家屬初發教坊、錦衣獄浣衣局并習匠,為功臣奴者悉宥為民,給還田土,凡言事謫戍得,亦宥為民。

  交阯國王被系入中國,以詩謁藩臣曰:吾入中華大邑州,夷邦焉敢謁王侯。可憐無主東鄰客,卻作中原大國囚。雁過衡陽邊塞遠,云遮故里楚天愁。有人問我家何在,萬里長江不斷頭。

  國初,征經學士江右胡子祺、王佑等十八人至,是日大中奏文明之祥,上悅,悉授御史。

  成化壬寅八月,憲宗命監生楊楘軍舍孫知往昆陵假銓家,取截江綱盧岐僧院取刻絲觀音羅漢,又命太監王敬往蘇杭諎處取書籍珍玩。時敬之翼王千戶臣即王攣子誅索無厭,江南為之騷動,巡撫三原王公按其狀上之,悉坐以法。

  成化癸卯九月十四日,太監覃昌傳旨廣東韶州巡檢劉璋升錦衣鎮撫仁智殿辦事,儒士楊珪升鴻臚寺序班文華殿辦事,上林苑監錄事邵義升蘇州府通判。是時,傳升之濫非可數計。偶閱王公奏議,論邵義事,特識其一耳。

  安南國在漢為交阯郡,國初其主陳日煃奉貢稱臣,后陪臣黎季犁殺其嗣子煜,而立己子蒼為王,使易姓名。朝廷數遣使誨諭弗悛,乃命將臣朱能、張鋪討之。以父老言陳氏,夷滅已盡,愿復交阯為郡縣,詔許之。見王文簡公平安南序,今南都國學尚存交阯館。又聞朝鮮國李氏亦為陪臣所篡。

  永樂間,一宮人姓韓,身不滿三尺,而長于棋呼為韓長。

  文皇與之弈,負則賜一金錢,勝則命什他三轉而起之。

  國初,選科道不限年歲,成化間始定三十以上方與選,若由庶吉士則二十五歲以大也。

  紀太后黜居吳后幽宮,生孝廟而卒,吳后實有保抱之功,年十余歲憲廟猶不知。悼恭太子卒,宦者張敏始言,上即召見,儀形器語不凡,大喜,送仁壽宮撫育。孝廟登極甚德,吳后幾欲復之,抑于仁壽。一日,皇城邏卒得吳氏侄所盜幽宮銀器,上親召問之,曰娘娘所與,自門隙中投出,非盜也。上見其貧,憐之,復其官為錦衣百戶,吳后賜加膳等于諸妃。正德間,吳夢劉瑾欲焚之,以滅跡。執政曰吳嘗母儀天下,若爾必大駭物情,乃以妃禮葬。

  宗藩之盛,自古帝王無如我朝者,二百年來不下萬余人分封之。制初封親王,歲支祿米萬石,郡王二千石,襲封視郡王各減半,支后又以歲歉不給,乃為折支之法,則實支又減半矣。

  將軍而下每不得本支,蓋由生齒之繁,如慶成王七十余子。又十一歲,即支祿米。有司不能供。億予在禮部,既舉行十六歲已上支祿之法。又以生子之多,由不檢制。其宮嬪而然為立妃夫人,而下不系。奏請宮嬪所生皆與庶人不同,不得混襲,庶省歲支。嗟乎!使帝孫王子豈謂無才,而不得一試。貧乏者不得為商農之業,以自給坐受。因辱則處宗藩之法于斯闕矣。

  蹇足貞公初名瑢,登進士為中書舍人,高皇時奏事稱旨深見獎賚。一日,問汝蹇叔之后乎御書義字賜之,以易舊名。近大學士張璁以避上嫌名,請改名字敬,上親字之曰懋功。二公寵遇同,而功德蓋不侔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 99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欧美777精品久久久久网|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91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w5ww成w人免费|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免费|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四虎久久影院|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