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寫這封信給你,也許像你在《楊樹達君的襲來》中所說的,“我們并不曾認識了哪”;但是我這樣的意見,忍耐得好久了,終于忍不住的說出來,這在先生也可以原諒的罷。
先生在《晨報》副鐫上所登的《苦悶的象征》,在這篇的文字的前面,有了你的自序;記不切了,也許是像這樣的說吧!“它本是廚川君劫后的作品,由了燒失的故紙堆中,發出來的,是一包未定稿。本來沒有甚么名字,他的友人,徑直的給他定下了,——叫作《苦悶的象征》。”先生這樣的意見,或者是別有所見而云然。但以我在大前年的時候,所見到的這篇東西的譯稿,像與這里所說的情形,稍有出入;先生,讓我在下面說出了吧。
在《學燈》上,有了一位叫明權的,曾譯載過廚川君的一篇東西,叫作《苦悶的象征》。我曾經拿了他的譯文與先生的對照,覺得與先生所譯的一毫不差。不過他只登了《創作論》與《鑒賞論》,下面是甚么也沒有了,大約原文是這樣的罷。這篇譯文,是登在一九二一年的,那時日本還沒地震,廚川君也還健在;這篇東西,既然有了外國人把它翻譯過,大概原文也已揭載過了罷。這篇東西的命名,自然也是廚川君所定的,不是外國人所能杜撰出來的。若然,先生在自序上所說的,他友人給他定下了這個名字,——《苦悶的象征》,——至少也有了部分的錯誤了罷。
這個理由,是很明白的;因為那時候日本還沒有地震,廚川君也還沒有死,這篇名字,已經出現過而且發表的了。依我的愚見,這篇東西,是廚川君的未定稿,大約是靠底住的;廚川君先前有了《創作論》和《鑒賞論》,又已發表過,給他定下了名字,叫作《苦悶的象征》。后來《文藝上的幾個根本問題的考察》,《文藝的起源》,又先后的做成功了。或者也已發表過,這在熟于日本文壇事實的,自然知道,又把它摒集在一塊去。也許廚川君若沒有死,還有第五第六的幾篇東西,也說不定呢!
但是不幸廚川君是死了,而且是死于地震的了;他的友人,就把他這一包劫后的遺稿,已經命名過的,——《苦悶的象征》,——發表出來,這個名字,不是他的友人——編者——所臆定的,是廚川君自己定下的;這個假定,大約不至有了不對了罷。
以上幾則,是我的未曾作準的見解,先生看見了它,可以給我個明白而且徹底的指導么?
先生,我就在這里止住了罷?
王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