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典》的出世,至少也該有四十七年了,有光緒五年的《申報館書目續集》可證。我知道那名目,卻只在前兩三年,向來也曾訪求,但到底得不到。現在半農加以校點,先示我印成的樣本,這實在使我很喜歡。只是必須寫一點序,卻正如阿Q之畫圓圈,我的手不免有些發抖。我是最不擅長于此道的,雖然老朋友的事,也還是不會捧場,寫出洋洋大文,俾于書,于店,于人,有什么涓埃之助。
我看了樣本,以為校勘有時稍迂,空格令人氣悶,半農的士大夫氣似乎還太多。至于書呢?那是,談鬼物正像人間,用新典一如古典。三家村的達人穿了赤膊大衫向大成至圣先師拱手,甚而至于翻筋斗,嚇得“子曰店”的老板昏厥過去;但到站直之后,究竟都還是長衫朋友。不過這一個筋斗,在那時,敢于翻的人的魄力,可總要算是極大的了。
成語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現世相的神髓,隨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又即從成語中,另外抽出思緒:既然從世相的種子出,開的也一定是世相的花。于是作者便在死的鬼畫符的鬼打墻中,展示了活的人間相,或者也可以說是將活的人間相,都看作了死的鬼畫符和鬼打墻。便是信口開河的地方,也常能令人仿佛有會于心,禁不住不很為難的苦笑。夠了。并非博士般角色,何敢開頭?難違舊友的面情,又該動手。應酬不免,圓滑有方;只作短文,庶無大過云爾。
中華民國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魯迅謹撰。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