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霹靂一聲,日本投降,滿洲國也就隨著崩潰。這年溥儀恰是四十歲,現(xiàn)在就給他過去的四十年,作成一個年表(宣統(tǒng)三年以前月日都用陰歷,中華民國元年以后月日都用陽歷。滿洲國正朔原也用陽歷,不過溥儀生日所謂:“萬壽節(jié)”和宮中各種祭祀等仍是都用陰歷,故滿洲國的歷書也是陰陽歷并載,實在格式一如清朝欽天監(jiān)所頒,只在陰歷月日上加上陽歷罷了。再有溥儀做宣統(tǒng)帝,雖只在位三年,但宮中和若干滿洲人或漢人中的所謂遺老,仍用宣統(tǒng)紀年,像毓詹日記前頁印有一張紀年表,其中中華民國字樣都被涂去,從中華民國元年改為宣統(tǒng)四年,直到大同元年為止)。
西歷中國紀年干支滿洲年日本紀年年齡大事
1906光緒三二丙午明治三九一正月十四日誕生
1907三三丁未四○二
1908三四戊申四一三十月二十一日,
光緒帝(德宗)崩。
二十一日,
慈禧太皇太后
?。ㄐJ后)崩。
十一月初九日,
即皇帝位。
1909宣統(tǒng)元已酉四二四十月,葬慈禧太
皇太后于定東陵。
1910二庚戌四三五
1911三辛亥四四六七月十八日,始典
學。八月二十日,
武昌起義。十月二
十六日,攝政王退
位。十二月二十五
日,下遜位詔。
1912民國元壬子四五
大正元七
1913二癸丑二八十一月,葬光緒帝于
崇陵。
1914三甲寅三九一月二十二日,隆
?;侍螅ü饩w后孝
定)崩。十二月,葬
于崇陵。
1915四乙卯四一○
1916五丙辰五一一
1917六丁巳六一二七月一日,復辟;
十三日,退位。
1918七戊午七一三十月三日,本生母醇
親王嫡福晉薨。
1919八己未八一四
1920九庚申九一五
1921一○辛酉一○一**月十四日,莊和皇貴
太妃(恭肅皇貴妃)薨。
1922一一壬戌一一一七十一月,立皇后郭博羅
氏,淑妃額爾德特氏。
1923一二癸亥—二一八預定二月二十五日赴天
津,自求解放,為左右
所阻。
1924一三甲子一三一九十一月五日,因國民軍
要求,出宮,入醇親王
府。二十一日,端康皇
貴太妃(溫靖皇貴妃)
薨。二十九日,入日本
公使館。
1925一四乙丑一四二○二月二十三日。至天津。
1926一五丙寅昭和元二一
1927一六丁卯二二二
1928一七戊辰三二三
1929一八已巳四二四三月,弟溥杰等赴日本
留學。
1930一九庚午五二五
1931二○辛未六二六九月十八日,滿洲事變
發(fā)生。十月,淑妃離異。
十一月十一日,自天津
出發(fā)。十二日,抵塘沽。
十三日,抵營口,轉(zhuǎn)赴
旅順、大連。
1932二一壬申大同元七二七二月三日,敬懿皇貴太
妃(獻哲皇貴妃)薨。
三月七日,自旅順出發(fā)。
八日,抵長春。九日,
就滿洲國執(zhí)政職。二妹
嫁與鄭廣淵。八月十五
日,三妹嫁與潤麒。
1933二二癸酉二八二八五月十六日,榮惠皇貴
太妃(敦惠皇貴妃)薨。
1934二三甲戌大同三
康德元九二九三月一日,登滿洲帝國
皇帝位。十二月,五妹
嫁與萬嘉熙。秋,建懷
遠樓。
1935二四乙亥二一○三○四月二日,自長春出發(fā),
訪問日本。二十七日,
回長春。
1936二五丙子三一一三一建同德殿。清歷朝實錄
刊成。
1937二六丁丑四一二三二二月六日,命以清室原
有皇產(chǎn),除陵廟及應保
留者外,一概賜歸國有。
三月二十五日,立慶貴
人他他拉氏。四月三日,
溥杰娶日本嵯峨侯實勝
之孫女。十二月,愛新
覺羅宗譜刊成。
1938二七戊寅五一三三三九月十日,新宮開工。
1939二八己卯六一四三四
1940二九庚辰七一五三五六月二十二日,自長春
出發(fā),赴日本,慶祝日
本建國二千六百年紀念。
1941三○辛巳八一六三六
1942三一壬午九一七三七八月十三日,慶貴人薨,
追封明賢貴妃。建嘉樂
殿。
1943三二癸未一○一八三八
1944三三甲申一一一九三九春,冊立福貴人李氏。
1945三四乙酉一二二○四○八月十一日,赴通化。
十四日,回沈陽。
本書名為《滿宮殘照記》,以寫出溥儀在滿洲的情形為主。而溥儀的做成滿洲國皇帝,可說國民軍請他出宮,是一個起因。由是他逃入日本公使館,逃入天津日本租界,逃入旅順、大連日本租借地,終于成了日本的傀儡。這三次逃亡,和溥儀一生關系,也和滿洲國關系,實在重大,所以就這三件事詳細一說。
民十三年(一九二四)十一月,溥儀既已出宮,避入醇王府(俗稱“北府”),怎樣又逃入日本公使館呢?鄭孝胥《海藏樓詩》:
十一月初三日,奉乘輿幸日本使館
乘回風兮載云旗,縱橫無入神鬼馳。
手持帝于出虎穴,青史茫茫無此奇。
是日何來蒙古風,天傾地坼見共工。
休嗟猛士不可得,猶有人間一禿翁。
詩后附著孝胥這一天日記一則:
十一月庚戌朔。**散布傳單及平民自治歌,又反帝國主義傳單,各數(shù)萬張。辛亥,西報言馮玉祥將為第三次圍攻北京之舉。召對,命速覓屋。壬子,駛庵(陳寶?。⑹逖裕_振玉)來密告,庵曰:“事急矣!”乃定赴德國醫(yī)院之策。午后,詣北府,至鼓樓,逢庵之馬車曰:“已往蘇州胡同矣!”馳至蘇州胡同,無所見。遂至德國醫(yī)院,登樓,上徘徊窗下,獨庵從,告孝胥曰:“莊士敦已往荷蘭、英吉利使館,張文治奔告醇王,且復來?!毙Ⅰ阏埿胰毡臼桂^,上命孝胥先告日人。即訪竹本,告以皇帝已來。竹本白其公使芳澤,乃語孝胥:“請皇帝自決行止?!庇谑潜╋L大作,黃沙蔽天,數(shù)步外不相見。孝胥至醫(yī)院,慮汽車或不聽命,議以上乘馬車;又慮院前門人甚眾,乃引馬車至后門,一德國人持鑰從,一看護婦導上下樓,開后門,登馬車,孝胥及一僮驂乘。德醫(yī)院至日本使館有二道,約里許,一自東交民巷轉(zhuǎn)北,一自長安街轉(zhuǎn)南。孝胥叱御者曰:“再至日使館。”御者利北道稍近,驅(qū)車過長安街。上驚呼曰:“街多華警,何為出此!”然車已迅馳,孝胥曰:“咫尺耳,馬車中安有皇帝,請上勿恐?!奔饶限D(zhuǎn)至河岸,復啟上曰:“此為使館界矣!”遂入日本使館,竹本、中平迎上入兵營。庵亦至。方車行長安街,風沙悍怒,幾不能前,昏晦中入室小憩。上曰:“北府人知我至醫(yī)院耳,莊士敦、張文治必復往尋,宜告之。”孝胥復至醫(yī)院,醇王、濤貝勒皆至,因與同來日館,廷臣奔視者數(shù)人。上命孝胥往告段祺瑞,命張文治往告張作霖。歸作函,使禹致之。入夜風定,星斗滿天,垂、禹至日館,進奉果餌。日本公使芳澤以所居大樓三屋為上內(nèi)寢。隨侍僮李體育,十四歲;御者王永江,車右王小龍。
在這里,有一段文字很可注意:“上徘徊窗下,獨庵從,告孝胥曰:‘莊士敦已往荷蘭、英吉利使館?!Ⅰ阏埿胰毡臼桂^,上命孝胥先告日人?!贝蟾潘麄冊穷A備求援或托庇于荷蘭或英吉利公使的,后來到日本公使館,正是孝胥的主見。
溥儀避居日本公使館八十天,又作逃亡天津之計。民二十四年(一九三五)二月二十三日,溥儀換穿粗料西裝,扮成日本小商人模樣,由池田書記官作伴,于夜半離開公使館,坐汽車直奔前門車站。池田帶溥儀登一輛三等車,這是一輛兵車,車中氣味非常惡劣。池田操中國語很純熟,告旁坐兵道:“這是一個日本人,讓他坐在這里?!闭f罷,自入二等車中,鄭孝胥、羅振玉等都在那里。時京津一線在國民軍勢力之下,車到豐臺,檢查最為嚴厲。檢查者在那三等車中,見了默坐一隅的溥儀,喝問:“你是誰?這是兵車,怎地坐在這里?”旁坐兵代答道:“他是一個日本人?!睓z查者呼他:“去!去!”溥儀也就走入二等車中,始終不發(fā)一言。從此一路平安,早上三點鐘到了天津。由日人吉田茂和古城秀胤兩人來接,暫在大和旅館住下,隨后皇后也由池田的太太陪伴到津(據(jù)《滿洲國皇帝》頁六十六)。
溥儀避居天津日本租界七年,民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突以武力占領沈陽,造成所謂“滿洲事變”,天津日本租界也戒備森嚴,溥儀就在這戒嚴聲中,又作逃亡關外之計。十一月十一日上午二時,他和鄭孝胥、鄭垂父子乘汽車到法租界郵船碼頭,登比治山丸。一早船開行,沿白河而下。經(jīng)過軍糧城,這是一個要口,舟車往來,必經(jīng)檢查。大家預囑船長西田設法繞道避開,船長不理會,仍徐向軍糧城行去,大家非常情急。乃在快到軍糧城時,船長突開快車,打轉(zhuǎn)逃去,雖岸上放槍,早已射之不及。這樣,天明時就安抵了塘沽口外,換乘淡路丸。十三日上午九時一刻,到達營口,在南滿鐵路第二碼頭停泊,這已在日本勢力范圍內(nèi)了(據(jù)《滿洲國皇帝》頁一百零一)。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八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十二日,溥儀全家動身到通化,尚書府和宮內(nèi)府各大臣們、國務總理和各部大臣們都隨同出發(fā)。原來通化有一個大栗子煤礦,附近多山洞,日本人早在那里做有防空設備,所以他們這一次公開的浩浩蕩蕩前去,含有臨時遷都的意味。據(jù)說關東軍本準備于必要時放棄長春,最后死守南滿。不料十四日天皇宣布投降,溥儀就回沈陽,想坐飛機到日本,于是給蘇聯(lián)軍隊所虜獲。他以后的余生,不在本書范圍之內(nèi),也就不再敘說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