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的老祖宗的來歷,是一個神話。《清文獻(xiàn)通考》和《東華錄》都有記載。有一部小說叫做《福昭創(chuàng)業(yè)記》的,那首回“朱果征祥,三仙綿奕葉”,便是描寫這一個神話,現(xiàn)在把他抄在下面:
卻說滿洲第一大山,名曰長白。高二百余里,綿亙干余里。其龍脈一支至興京;一支至旅順,越海伏行,直到山東境界,和泰山連為一氣。這樣大山,自然鐘靈毓秀,足以產(chǎn)生偉大英雄。山之周圍皆為茂密森林,參天翳日,山上積雪終年不化。可是最奇怪的,山上有一湖,水清潔異常,名曰布勒瑚里湖,俗曰天池。這天池地方,在當(dāng)時是人跡罕到的地方,池上不時有神仙往來。也不知是什么時代,天池之上,忽然自天降下三位天女,是姊妹三人:長曰恩古倫,次曰正古倫,季曰佛庫倫。三女來蹤雖不可知,但按神話講起來,一定不是偶然的事。他們和吾們腦筋中所想象的神仙不一樣。她們每人都有極其健康的體格,莊嚴(yán)富麗的相貌。她們赤著自然的天足,穿著自織的衣裳,拖著又黑又長的頭發(fā),戴著山上采集的花冠。她們姊妹在長白山中,不知住了若干年,每日乘云御風(fēng),遨游嬉戲,并且時時在天池游泳,說不盡逍遙自在。這日,她們正在天池中澡浴,忽見飛來一雙神鵲,銜著一枚朱果,飛到岸邊,把朱果置于季女佛庫倫的衣上。那神鵲完了它的使命,便飛鳴而去。這時佛庫倫見了那鮮美的朱果,便連忙由池內(nèi)泳到岸邊取了朱果,天香撲鼻,不覺放入口中,一吞而下。那里知道自從佛庫倫吞了這枚朱果,她的身子卻一天比一天重起來,她十分驚懼,因為她們是仙人,飛升自在,如今身子癡重,好像有了娠孕,豈不要墜落凡塵?沒法子,只得把吞果有娠之事,告之恩古倫和正古倫二位姊姊。她二人見說,心里早已明白,因向佛庫倫安慰道:“無憂,吾等皆仙人,此天授爾孕,俟分娩后,再圖相聚。”從此佛庫倫獨在山中,未幾產(chǎn)一男,生而能言,體貌奇異。佛庫倫加意撫養(yǎng),及至長大成人,真是亭亭一表,偉然丈夫。佛庫倫因把朱果受娠之事,向兒子說了一遍,并且說:“汝姓愛新覺羅,名布庫哩雍順。天生汝以定亂國,其往治之。”囑告已畢,遂把布庫哩雍順引至一河,早已備妥一小舟,使乘之曰:“汝順流而下,自有人迎汝。”佛庫倫遂復(fù)飛升而去。雍順坐在舟中,聽其自行,卒至一地,乃棄舟登岸,折柳及蒿以為坐具,已乃端坐其上。這時,此地有三大姓,彼此爭為雄長,天天打仗,沒有安寧日子,人民甚以為苦,總想得一能人平定亂事,以為共主。這日,忽有人到河邊取水,瞥見雍順相貌堂堂,人物出眾,大驚,跑去歸告族人曰:“汝等不必再搗亂了,方才我到河邊取水,見一男子相貌非凡,一定不是尋常人,也許天生此人,造福百姓,快去看看吧!”眾人見說,連忙跑到河邊去看,大家一見之下,也以為奇,因問曰:“兀那漢子那里來的?這里一向不見有你。”布庫哩雍順答曰:“我天女所生天男,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亂。”眾見說,相信雍順非凡人,必有來歷,因為天池神女,眾所熟聞;再說雍順相貌不俗,必是天生豪杰。當(dāng)下眾人商議:“我等兵連禍結(jié),始終沒甚頭緒,如今天降圣人,我等當(dāng)迎為國主,從此息爭,不亦善乎?”眾從之。于是眾人把雍順舉起歡呼,迎到家中,妻以女,奉為貝勒。從此三姓之人再不打仗,大家皆聽雍順號令。雍順既然坐了國主,遂以長白山北俄朵里城為定居,創(chuàng)立章程,教民耕種射獵之法。時有一種怪獸,名為馬虎,為害牧畜小兒,雍順以苦矢射殺之,民益感德。滿洲之始基,實肇于此。
從雍順起,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年,到孟特穆,移居薩滸河赫圖阿喇城,才稍有真實歷史可考。從孟特穆起,又傳了四代到努爾哈赤,五代到皇太極,移居沈陽,才奠定了一個皇朝的基業(yè)。努爾哈赤死后,葬福陵;皇太極死后,葬昭陵。那部《福昭創(chuàng)業(yè)記》,便是記述他們父子兩代力征經(jīng)營的事跡,截至吳三桂乞師、滿洲兵入關(guān)為止。在皇太極的兒子手中,便滅亡了明朝而建立了清朝的天下,這就是順治皇帝。溥儀做宣統(tǒng)帝時,則是從順治以下的第十位皇帝。現(xiàn)在把清朝歷代皇帝做成下面一個簡表(參照《星源集慶》)。
從順治入關(guān)到宣統(tǒng)遜位,統(tǒng)共享國二百六十八年(一**四~一九一二),而溥儀在位只有三年,可說短之又短。道光帝以前列帝都是子女很多,咸豐帝以后就不然了。咸豐帝名為二子,實則一子早殤,只有一子;名為一女,實則系撫養(yǎng)恭親王奕所生,自己沒有女兒。接著同治帝和光緒帝都子女全無,溥儀也還沒有子女。而清朝國勢的衰落,也就從咸豐帝開始,到溥儀更不能支持了。
〖帝號〗肇祖原皇帝〖陵名〗永陵〖名諱〗孟特穆〖后數(shù)〗一〖子女〗二子
〖帝號〗興祖直皇帝〖陵名〗永陵〖名諱〗福滿〖前帝之第幾子〗第一子充善之第三子錫寶齊篇古之子〖后數(shù)〗一〖子女〗六子
〖帝號〗景祖翼皇帝〖陵名〗永陵〖名諱〗覺昌安〖前帝之第幾子〗第四子〖后數(shù)〗一〖子女〗五子
〖帝號〗顯祖宣皇帝〖陵名〗永陵〖名諱〗塔克世〖前帝之第幾子〗第四子〖后數(shù)〗一〖妃數(shù)〗一〖子女〗五子一女
〖帝號〗太祖高皇帝〖陵名〗福陵〖名諱〗努爾哈赤〖年號〗天命天聰〖前帝之第幾子〗第一子〖在位年數(shù)〗一一〖享年歲數(shù)〗六八〖后數(shù)〗一〖妃數(shù)〗一三〖子女〗十六子八女
〖帝號〗太宗文皇帝〖陵名〗昭陵〖名諱〗皇太極〖年號〗崇德〖前帝之第幾子〗第八子〖在位年數(shù)〗一七〖享年歲數(shù)〗五二〖后數(shù)〗二〖妃數(shù)〗一三〖子女〗十一子十四女
〖帝號〗世祖章皇帝〖陵名〗孝陵〖名諱〗福臨〖年號〗順治〖前帝之第幾子〗第九子〖在位年數(shù)〗一八〖享年歲數(shù)〗二四〖后數(shù)〗三〖妃數(shù)〗一六〖子女〗八子六女
〖帝號〗圣祖仁皇帝〖陵名〗景陵〖名諱〗玄燁〖年號〗康熙〖前帝之第幾子〗第三子〖在位年數(shù)〗六一〖享年歲數(shù)〗六九〖后數(shù)〗四〖妃數(shù)〗一九〖嬪數(shù)〗一○〖貴人數(shù)〗七〖子女〗三十五子二○女
〖帝號〗世宗憲皇帝〖陵名〗泰陵〖名諱〗胤禎〖年號〗雍正〖前帝之第幾子〗第四子〖在位年數(shù)〗十三〖享年歲數(shù)〗五八〖后數(shù)〗二〖妃數(shù)〗五〖嬪數(shù)〗一〖貴人數(shù)〗一〖子女〗一○子四女
〖帝號〗高宗純皇帝〖陵名〗裕陵〖名諱〗弘歷〖年號〗乾隆〖前帝之第幾子〗第四子〖在位年數(shù)〗六十〖享年歲數(shù)〗**〖后數(shù)〗三〖妃數(shù)〗十七〖嬪數(shù)〗六〖貴人數(shù)〗三〖子女〗一七子一○女
〖帝號〗仁宗睿皇帝〖陵名〗昌陵〖名諱〗琰〖年號〗嘉慶〖前帝之第幾子〗第十五子〖在位年數(shù)〗二五〖享年歲數(shù)〗六一〖后數(shù)〗二〖妃數(shù)〗六〖嬪數(shù)〗六〖貴人數(shù)〗一〖子女〗五子九女
〖帝號〗宣宗成皇帝〖陵名〗慕陵〖名諱〗寧〖年號〗道光〖前帝之第幾子〗第二子〖在位年數(shù)〗三○〖享年歲數(shù)〗六九〖后數(shù)〗四〖妃數(shù)〗八〖嬪數(shù)〗四〖貴人數(shù)〗四〖子女〗九子一○女
〖帝號〗文宗顯皇帝〖陵名〗定陵〖名諱〗奕讠寧〖年號〗咸豐〖前帝之第幾子〗第四子〖在位年數(shù)〗一一〖享年歲數(shù)〗三一〖后數(shù)〗三〖妃數(shù)〗八〖嬪數(shù)〗五〖子女〗二子一女
〖帝號〗穆宗毅皇帝〖陵名〗惠陵〖名諱〗載淳〖年號〗同治〖前帝之第幾子〗第一子〖在位年數(shù)〗一三〖享年歲數(shù)〗一九〖后數(shù)〗一〖妃數(shù)〗四
〖帝號〗德宗景皇帝〖陵名〗崇陵〖名諱〗載〖年號〗光緒〖前帝之第幾子〗宣宗第七子奕讠之第二子〖在位年數(shù)〗三四〖享年歲數(shù)〗三八〖后數(shù)〗一〖妃數(shù)〗二
〖帝號〗宣統(tǒng)帝〖名諱〗溥儀〖年號〗宣統(tǒng)〖前帝之第幾子〗宣宗第七子奕讠之第五子載灃之第一子〖在位年數(shù)〗三〖后數(shù)〗一〖妃數(shù)〗一〖貴人數(shù)〗二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