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的時候,特別喜歡和好朋友交換禮物。那時候兩個小女孩從自己家中挖空心思地挑出一些小貝殼、珠子項鏈、蠟燭雪人------然后裝在一個大牛皮紙袋子里帶去學校。互相交換后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看,每一樣小禮物都讓我們驚喜不已、愛不釋手。
事過境遷,當年的好朋友的名字都已經不大不記得了,但交換禮物時的那份心情卻還宛如昨天。淡淡的回憶中透著留戀、喜悅、好笑和一絲絲的感傷。
也許交換禮物確實是一件最能溝通感情的行為,因為那是童年純真的延續,往昔畫面的重現。所以直到現在,我還保留著偶爾與朋友交換禮物的習慣。
這項行動首先是我發起的,比方說我有了一瓶香水,而我又恰恰不喜歡抹香水,就把它送給需要的朋友。朋友家里有一瓶精華素,而她是油性皮膚不能涂,而我恰恰又是干性皮膚,所以就回贈給了我。這種互通有無的行為看上去有些幼稚可笑,但實在是對增進友誼很有幫助。至少你在使用禮物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送你禮物的那個人,慢慢地感到竟可以接觸到對方美麗的心靈來。
禮物可大可小。拿戀愛雙方來說,可以大到一棟房子的婚后豪宅,可以小到一朵玫瑰花的樸素浪漫。不管是大房子還是小玫瑰,都是男友的一片情,足以贏得姑娘的芳心。
禮物也可以不對等,送出價值一千元的禮物,不必想著對方也要回報這個價格。哪怕只是幾十元的禮物,只要喜歡,就很開心。
時間再往后推移一點,大家都有了小孩子,再要互贈禮物,往往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送禮物的人是父母,被送的卻是父母好友的孩子。小衣服,小玩具,每一樣都是大人們的一顆拳拳愛子之心。做父母的人,別人愛他們的孩子,比對他們本人好,更要讓人高興感動。
逢年過節,買上大包小包的禮物送給父母,看著他們那發自內心的笑容,看見他們臉上綻開的皺紋之花,心中便會油然升騰起一種烏鴉反哺的柔情。
禮物不會開口說話,但它會在默默中完成它的聲明。讓我們都來加入互贈禮物的行列吧,你開心,你的朋友也高興。不需要長篇大論,一份小小的禮物會代你說話,說出你想要說的話。
今天我又收到了一份禮物,從快遞那里接過一個紙袋子——一份來自遠方的新年禮物。我的心已經醉了。一整套的奧運福娃,一個個那么可愛,有如朋友的臉蛋,散發著純真的香味。
發表于2008年3月1日《青年報》海派作家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