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有一只小黑匣子,里面裝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項鏈、大大小小的石頭戒指和金色銀色的鐵絲手鐲。我把這只小黑匣子稱之為首飾盒。常常把這只黑丑的“首飾盒”像寶貝一樣捧在手里,每晚臨睡前都要把里面的“首飾”好好把玩一番,才能安心睡覺,那情形現在回想起來就像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一樣。
再大一點,看了潘虹演的《杜十娘》,故事情節雖然感人,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百寶箱,里面裝滿了寶物,一層層拉開,每一層都是一次驚嘆。
后來長大成人,有了不少真正的首飾,那種首飾盒情結就又萌生出來,牢牢地占據心頭。但現在不能像小時候一樣,隨隨便便就拿個盒子打發了自己和自己的那些個寶貝。于是挑選心儀的首飾盒,就成了一大問題。
走遍大街小巷,首飾盒看了無數,絲絨的看上去太廉價;錫制的感覺太冰冷;藤編的雖新式,但總覺得不像是個放名貴首飾的東西;紅木的雖然派頭大,但顯得死氣沉沉,用了一定會心情壓抑。就這樣,左挑右選,直到把眼睛挑花,也沒有買到首飾盒。我那些可憐的首飾,只好一個個屈尊在小盒子里,我似乎可以感覺到它們渴望回到大家庭的迫切心理。
終于有一天,機會來了。我來到花鳥市場,想給家中的花瓶插上一束鮮艷的玫瑰來裝點屋子。走了一圈,沒有買到玫瑰,不是顏色不是我要的那種,就是看上去并不怎么新鮮了。這時,我看見在花鳥市場的二樓有賣古董、紅木家具和各種花瓶的一間間小屋子,就信步走了上去。沒有買到玫瑰,胡亂逛逛也算不虛此行了。
我來到一家賣紅木家具和紅木擺設的商鋪,一眼就看見柜臺上陳列著一只首飾盒,正是我心里想得到的那種。我一陣欣喜,將首飾盒捧在了手里,紅檀木的匣子不大不小,沉甸甸的,盒面上的圖案是用貝殼精制而成。打開匣子,里面有兩層。
正在我審視這只盒子時,老板娘走過來殷勤地說:“喜歡嗎?喜歡便宜點賣給你。”
“多少錢?”
“260。”
這個價錢不貴,我曾在多倫路看見過一個類似的首飾盒,開價要五百多,因為顏色偏深,所以我最終沒有買。
價錢雖然不貴,但終歸是要討價還價的,否則總好像壞了規矩或怕被別人當成傻瓜一樣。最后首飾盒以230元的價格成交了,我內心的喜悅溢于言表,連鮮花也沒心思買了,叫了一輛出租車就回到了家。
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取出所有首飾,一件一件小心翼翼地放進去,不一會兒,旁邊就丟棄了許多小盒子。
每當閑暇時,我都會捧出首飾盒,打開,看上幾分鐘,心情就更舒暢了。每一件首飾都有一個故事,一份追憶。我是金豬年出生的屬豬人,其中一個立體的24K金豬掛件是以前一個朋友從香港帶來給我的,因為大陸沒有立體的金豬掛件,都是平面的,我這個有心的朋友就在去香港旅游時給我帶來了這個寶貝。還有拿許許多多塊上好的美玉,都是我的不同的朋友送給我的,因為他們知道我喜歡玉器。
一件一件看過來,我驚異地發現,整個首飾盒里的首飾,竟然沒有一件是自己買的,每一件都是一份深摯的情義。就像小時候的那只小黑匣子里的假首飾,也都是小伙伴送的。難怪我對首飾盒這樣情有獨鐘,因為它是用來承載友誼的,它當然不能馬虎。
屋子里響起了《友誼天長地久》這首曲子,我捧著首飾盒,陶醉在這醉人的經典旋律里。
發表于2007年3月20日《新民晚報》夜光杯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