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叫窯屯像過節一樣,整個屯子洋溢在幸福和歡樂之中。全屯子的人都喜氣洋洋,不論老老少少,大家都熱熱鬧鬧的擠在僠琓干欄前面的小廣場上,都想親眼看一看救命恩人一面。尤其是年輕的女人們,爭著撥開人群,爭著登上僠琓的干欄,爭著擠到恩人的面前來。儺達他們看見那么多年輕的女人擠進來,不知所以,更感覺詫異。年邁的僠琓捋捋花白的胡須,跟細師傅對了一眼,然后對儺達說,這是我們這一帶的風俗,主要你對我們這里有恩,或者幫上了大忙,女人們都會爭著想服侍你們,并且希望能夠在身上留下一個英雄的種代代。我們也希望我們這里的后代像你們大人一樣,都是大能人,都是大英雄,有了大能人,有了大英雄我們才能夠保住我們叫窯屯。大人和官人你們兩個,包括你們帶來的兵丁,每人都可以挑選上幾個來服侍。阿格聽了,笑得像山上的野山花,他呵呵地點點頭說,聽說過,我聽說過,我以前就聽人說過,只是不知道就是你們這里。
阿格的兵丁一聽,個個高興得簡直不能自己。
僠琓笑著說,不單單我們屯這樣,我們這一帶都是這樣的。
儺達年輕,臉皮薄,聽著他們論說這些,臉色馬上變得像公雞一樣紅。儺達這會兒想起了阿俏。一想到阿俏,儺達的心就抽緊了,現在,他很想阿俏,想知道阿俏怎么樣了。
一夜無話。
啟程繼續往上游去的早上,阿格笑著說,我們又在路上耽誤了一日哦。
儺達瞄了阿格一眼,知道他說的不是他心里所想的,也就對他微微笑了一下。
叫窯屯僠琓和細師傅帶領全叫窯屯人把儺達他們送到江邊,熱鬧的場面勝過賽竹排的日子。僠琓對儺達說,你們繼續往上去,不遠的地方就是“寧”人的地方了。儺達不解,望著僠琓問道,什么人叫做“寧”人?僠琓說,因為他們說話的時候,開口就先“寧”一下,所以大家都叫他們做“寧”人。實際上,他們說的話跟我們的相差不大,只是說話發音的音調有些兒變,但是,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對話也很順暢,他們說的我們聽得出來,我們說的他們也懂。到了那里你們會聽到他們是如何說話的,他們說話往往先“寧”一下,再接著說話,甚至說話中間還不停地“寧”。僠琓一邊說一邊看著儺達笑,儺達也跟著僠琓笑笑,真像僠琓說的那樣,那地方的人既然有這個習慣,老“寧”地發音說話,也怪不得人家叫他們“寧”人了。
從叫窯屯開始繼續往上游去,一枝香的功夫,大石山便退到了后面,江面兩岸的山野好像也慢慢地矮了下去,繼續往上游去,一日后江面兩岸漸漸地出現了一馬平川的景象。能夠站在竹排上看到江岸很遠很遠的地方,儺達他們這是第一次見到,兵丁們尤其高興,呼啊呼啊地歡呼起來。儺達也激動不已,叫大家把竹排撐到岸邊,他說他想要到江岸上面去看看這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地方。就好像一個人第一次走出山窿,看見一馬平川,心胸豁然開朗一樣,儺達和他的同伴正是這樣的一種心情。等竹排靠了岸,阿格也說要跟著上去看看,兵丁們同樣蠢蠢欲動,也想上岸去。阿格只好做了安排,叫左手拐,雞胸脯,鉤鼻公留在竹排上把住竹排,其他人都可以跟著到岸上去看看。左手拐,雞胸脯,鉤鼻公三人連連喊冤,說總是留他們三個看竹排,好事總是你們爽。阿格笑了笑說,過一陣兒,我們下來以后再讓你們三個上去看個夠。左手拐,雞胸脯,鉤鼻公終于點頭留了下來。牛骨被大灰狼咬傷,不能行動,自然沒有機會到江岸上去看風景。
從大石山走到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平川地帶,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向天搖手,大聲歡呼,那個心情,也不是能用心情豁然開朗來形容那么簡單。
像所有的人一樣,儺達從來沒有走出大石山地方,所以,一看到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連心頭都要蹦起來。儺達在心里暗暗地想,要是阿俏也一同來有多好!阿俏肯定也沒有見過這么平坦這么美好的地方!
一江兩岸一馬平川,江水也平磨磨的,幾乎沒有落差,不仔細看可能還以為江水不流動,兵丁們撐竹排悠然得很,感覺沒怎么使力竹排就往上沖去了,他們因此就閑了下來,有的互相逗笑打鬧,有的嘴巴癢癢,會唱山歌的就想著要唱什么,不會山歌的也跟在人家后面學哼起了歌來。
在這樣的江面上走,儺達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江水轉彎的地方,灣內這邊肯定是平緩的白白的沙灘,有的沙灘還很廣大,要是僠王城旁邊有這樣的沙灘就好了。而對面的江岸肯定是陡峭的塌方江岸,而且,塌方江岸大多總直上直下,人根本無法攀登。
在這樣的江面上又走了一日,日頭西斜的時候,儺達他們發現一處有有塌方江岸的地方,可能因為時間長久的緣故,塌方的地方被雨水沖刷,變成了一個陡坡,陡坡也不算怎么陡,這個陡坡的江岸邊上既然住有三戶人家。從江面看上去,三戶人家的干欄依陡坡而筑,高高地挨著陡坡,好像僠王城后面城墻邊石壁上的哨崗亭。儺達叫兵丁們把竹排撐過去,把竹排停靠在江岸上。一座干欄上的人家發現了他們,叫喊了一聲,三座干欄的人家馬上走到干欄外面來,他們手上握著長劍和尖槍,看起來不歡迎儺達他們一行人靠岸。
阿格拿雙手做成喇叭筒,對著岸邊人家大聲喊話,你們大家都不要怕,我們是僠王派到蛇埌去公干的官兵,路過這里,我們想在這里停靠一個晚上,好用飯睡覺,請大家安心就是。阿格從胸口出摸出通牌來,繼續說,我這里有僠王的通牌,一陣兒你們都可以看一看。
干欄上的一個老者說,“寧”你們為什么“寧”要在這邊靠岸,“寧”你們可以“寧”到其他“寧”地方去靠岸。
阿格笑了,大概是被老者不斷的“寧”調兒逗笑了,或者是想到叫窯屯僠琓的話果然是真而從內心發出的笑。
老者說,“寧”你們最好靠到其他“寧”地方去,“寧”我們大家互相“寧”不打擾。
阿格說,當然,阿爺,我們當然可以停靠到對岸啊或者其他地方去的,但是,我們覺得還是停靠在這里好,跟你們在一起也可以順便說說話,大家也互相了解了解,認識認識。
阿格盡量忍住笑,慢慢地一句一句地說,我們不會打擾你們的。我們是僠王派來的官兵,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靠岸。順便,我們也想了解當地的民情,望大家理解呀。
老者沒有再說話,他拿起一根拐杖,拄著拐杖顫抖抖地從干欄上走下來。一個后生哥從后面扶住他,跟著走下來。老者沿著木條搭成的碼頭級,在后生哥的扶持下來到水岸邊。
老者七十左右,額頭布滿皺紋,毛發像銀絲從他的頭上往下泄落。他顫抖抖地站在岸邊,連手中的拐杖都跟著抖。江風拂著他的一頭銀絲飄飄灑灑,一時飛起來,一時落下來。
老者說,“寧”這么說,“寧”你們“寧”是官家的人啦?
阿格仍然忍住笑,顯得下氣的樣子來,慢慢地說,正是,阿爺,我們是僠王從城里派去蛇埌公干的官家人。路過你們這里,求在這里靠岸,也想大家都有個好照應。也想在這里過一夜,靠著人家,心里也安。
老者說,“寧”好吧,“寧”你們就“寧”靠岸吧。
說完,老者讓后生哥扶他走上碼頭級,一邊走他一邊對干欄上面的人說,“寧”他們是官家的人了,“寧”我們就“寧”將就他們吧。
晚餐相當豐盛,老者家人為了迎接儺達他們這些貴客,殺了一只山羊,另外的兩戶人家也拿雞拿鴨拿臘肉過來搿餐,儺達他們也從竹排提來半路上捉到的一只鍋蓋大的沙鱉和兩條巴掌大的鯉魚。三戶人家都集中到老者家里來,加上儺達他們十一個人。好像過節過年,小小的干欄一下子集中了三十個人左右,顯得很擠了。
晚餐過程中,老者詳細了解了儺達他們一路上的艱辛,他捋了捋銀絲一樣的胡須,呵呵笑著說,“寧”你們后生哥,“寧”就該敢做“寧”敢為,“寧”我們才有“寧”的安寧,“寧”我們的種代才有希望。
老者又問了儺達他們幾個人的情況,當得知儺達就是大師傅的種代,老者特別高興,他說,“寧”好多年前,“寧”大師傅到蛇埌去“寧”采挖七彩軟石的時候,有一次“寧”路過我們這里,“寧”我們還飲了幾杯。呵呵,“寧”真是萬幸啊,“寧”萬幸啊。飲酒的“寧”時候,阿儺,大師傅還給我們“寧”說了一個牛石的“寧”神仙故事。你們“寧”愿不愿意聽聽?
儺達說,真想聽聽,我們可能都還從來沒聽人說過這個故事呢。
老者說,“寧”這是一個小神仙“寧”想把石頭變成牛“寧”送給當地人的故事。
儺達說,真還沒有聽說過。請阿爺說來,讓我們聽聽。
老者捋捋銀須,清了清喉嚨,說開了。
話說天上有個小神仙,因為整日住在天界,每日無所事事,無聊的小神仙總時不時到人間來游歷。看見人間許多苦難,就想要幫助人間解決苦難。可是,小神仙的道行還沒怎么到家,想幫助人間也無能為力。一日,小神仙在天上見我們這地方依山傍水,景致不錯,心就動動的想下來看看,就潛到人間來了,這才發現我們這個地方原來是窮鄉僻壤,并不像他在天上看見的那樣美麗。在這個窮鄉僻壤,做什么都靠人力,犁田要人拉,犁地也要人拉。小神仙想,開山造田,靠人力談何容易啊!他們怎么連一頭牛都沒有呢?好吧,我得到別處去幫他們找牛來,幫他們犁田犁地,幫他們解決勞力之苦。小神仙這樣說,也這樣做。他知道天上干干凈凈,天上是沒有牛的,他知道在天上是找不到牛來的。除非要偷,偷么,就是偷別處人家的牛來送給這里的人家。這個嘛,與神仙的意愿是不相符合的。怎么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利用法力把什么東西變成牛才成。而實際上呢,小神仙也有些道行了,他完全可以利用法術讓一些合適的東西變出牛來,就像犸猴能夠七十二變一樣。終于,小神仙在很遠的一個地方發現了一些適合變成牛石的石頭,這些石頭不大不小,正好像牛一樣大小。小神仙把這些適合變成牛石的石頭一個一個地變成了一頭一頭的牛石,然后把這些牛石趕到一起,集中起來,就往這方趕來。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叫做牛石呢,因為,石頭還沒有完全變成牛,還不是真正的牛,牛石是石頭變成牛的過渡。方法是用法力把石頭先變成牛石,然后再使牛石變成真正的牛。小神仙把石頭變成牛石以后,牛石還有一個缺點,就是走路的時候還不像真正的牛,木木的,好像剛剛生下來的牛犢,走路東扭西拐,像是木頭做的。這里面有一個秘密,小神仙把石頭變成的牛石如果能夠渡過這條江,就可以變成真正的活牛。并且,如果路上碰到人,如果有人說這些牛石不是牛就麻煩了,這些牛石將不可能變成真正的活牛,會重新變回成石頭。為此,小神仙一路上很擔心,怕路上碰到人,趕牛石的時候不敢在大白日趕,總是在入夜的時候才趕牛石出發。第一日,天剛剛黑小神仙就急著趕牛石,路過尚金屯時被兩個在江邊洗澡的崽兒看見了,兩個崽兒高興地拍拍手道,嗨喲,那么多牛啊。小神仙聽了非常高興。到第二日,夜里路過巴萊屯地帶時,不巧碰到兩個放夜釣的男人,夜黑麻麻,這兩個男人只看見牛的模樣,以為就是牛了,很羨慕小神仙,大聲說,多么肥壯的牛啊!聽了兩個男人的話,小神仙更加高興。就在小神仙趕牛石趕到大石山龍山江段對面,天就要光了,小神仙心急,卻在這時候,小神仙遇到了兩個早起的農人,小神仙上前作揖道,阿爺,請問趕牛渡江從哪里過好?白須老人說,水牛過江不怕水深,從哪里過都成。小神仙聽了,連連道謝。就在小神仙把牛石趕到江里的時候,只聽見另一個老人大聲叫道,那是什么牛喲,好像全是石頭啊。這一喊,牛石竟就停在了江里,一動不動。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