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四月午后,明媚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落在臉上,一陣困意蔓延上來。陳默坐在這片光亮里,左手撐著晃晃悠悠的腦袋睡意濃重,耳畔仿佛拂過一陣風鈴聲,分不清夢與現實。
“你好。”溫柔而富有磁性的聲音。
陳默猶似從睡夢中蘇醒,抬頭望去,“咦?這不是吳秀波嗎?”揉了揉自己惺忪的眼睛,才看清眼前站著的是一位氣質甚佳的大哥。中等身材,衣著簡單干凈,白襯衫搭一條藍色牛仔褲,二八分的蓬松黑發,下巴蓄著淡淡的胡須,棱角分明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眉宇之間散發出書卷氣,陽光打在他的臉上煞是帥氣。這大概就是眾多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形象吧?陳默望著眼前的中年男子,用了兩秒鐘將其上下打量了一番,突然意識到自己有些失禮,趕忙站起來回應道:“您好,真不好意思,我剛才睡著了”。陳默撓撓自己后腦勺難為情地笑了笑。
“沒事,今天陽光很好,適合午睡,真抱歉打攪你休息了,”男神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勝過那片陽光的明亮溫暖,“聽說你們這里能找到丟失的物品?”
“是的,大哥您是丟失了什么東西嗎?”陳默對他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這種感覺讓他想起與林鴛姐的初次交談。
“一個本子,上面記錄著許多有趣動人的故事。”
“‘往西’也有這樣的記錄本,記錄每個失主的故事,用故事來換取丟失的東西。”陳默有些疑惑和驚喜,除了“往西”還能遇到同樣把故事記錄在本子上的人,他有些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嗯,我來之前就聽說了,所以我坐了兩個小時的列車來到這里,想體驗一下說出自己的故事是怎樣的感覺,至于能不能找到那本子,就看天意吧。”
“東西一定能找到,您放心。”陳默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出這本子對他的重要性。
此時,門口的風鈴再次碰撞出清脆的聲響。
“陳默!我回來啦!猜猜我買了什么好吃的!”緊隨著風鈴聲的是蘇梓的清甜聲音。
客人轉過身看向剛邁進門的蘇梓。蘇梓今天上身套了一件米白色的圓領薄毛衣,下身是淺灰色網紗百褶半身裙,腳上是卡其色的圓頭羅馬鞋。與平時相比多了幾分淑女氣質,只要不開口說話還真以為是文靜小女生呢。
“呀!冷哥,你怎么千里迢迢趕到這里了?”蘇梓望著來客說。
“你是?”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忘啦,一年前我去過你書店的,那天錯過了班機,在你書店打工換住宿的!不過那時候我跟泗玫姐姐比較熟啦,跟她促膝長談了一整晚……”
“哦我想起來了,就是那個不喜歡看書卻對幾米漫畫情有獨鐘的小姑娘呀!”來客一拍腦袋,笑得更加溫暖了。
“原來您是書店老板啊,現在開實體書店不容易,大哥你實在令人敬佩。”陳默投去尊敬的目光,更覺得這位大哥值得敬佩。
“講實話,開書店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開一間能勉強活下去的書店也不難,可是開一間生命力旺盛,并且能夠開枝散葉綠樹成蔭的書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互聯網沖擊和房價飛漲的當今,我的書店可能也撐不過一年了。”這些有點哀喪的句子被他說出來卻充滿了力量。
“來,冷哥,喝杯咖啡吧,卡布奇諾~”一杯咖啡出現他眼前。
“謝謝。”被稱作“冷哥”的來客接過咖啡。
“陳默你就不要喝了,我只買了兩杯,嘻嘻嘻。”蘇梓朝陳默扮了個鬼臉。
“沒事,我有速溶咖啡,進口的。”說著他拉開柜臺抽屜拿出一條咖啡,在蘇梓面前木偶式地晃了晃,這呆呆的樣子惹得蘇梓既好氣又好笑:
“陳默!你那個抽屜是哆啦A夢的口袋嘛!上次是筷子,這回是咖啡!”
陳默愣愣地看著蘇梓,覺得她生氣也好可愛,嘴角不自覺地有些上揚。
“我們聽冷哥講故事吧。”陳默也照蘇梓那樣稱呼他“冷哥”,盡管不知道該稱號的緣起。
“等一下嘛,我還有泡芙呢,”蘇梓從便利袋里掏出一盒包裝精致的泡芙,“這是我剛發現的一家蛋糕店,老板長得可兇啦,可是他做的甜品和蛋糕味道超贊!你們嘗嘗這泡芙,里面的奶油甜度適中,一點不膩。”
打開精致的紙質包裝盒,里面住著四只棕黃色的“龍貓”,“龍貓”的耳朵上有小帽子和樹葉的裝飾,這可愛的模樣真讓人舍不得吃掉。
“‘龍貓’的身體里面是香草奶油哦。”蘇梓順手遞了一枚泡芙給陳默。
一陣香甜的氣味沁入陳默的心田……
男神看著他們倆青春洋溢的樣子,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大學初戀晨珞的身影,那時的他也是如此不善言辭,而晨珞總能讓他感到生活的熱情。
“冷哥,這邊登記一下吧。”陳默拿出本子遞到冷哥面前。對方這才回過神來,應道“好”,隨后本子上寫下:
林凡,書店老板,丟了一本記錄背包客故事的本子。
“為什么蘇梓叫你‘冷哥’呢?”
“因為我年輕時不愛說話,別人覺得我高冷,而且‘林’和‘泠’正好諧音,所以朋友就這樣喊我了。”林凡呷了一口咖啡。
……
林凡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午后的陽光投進窗戶灑在柜臺上,卡布奇諾和“龍貓”泡芙的香濃氣味四溢開來。
林凡的家庭背景十分優越,父母都是公司的高管,但是他們給予林凡更多是物質方面的東西,自幼缺愛的林凡不善交際,中學時代孤獨無友,但是只要一捧起書,就會感到內心的充盈。大學時期遇到女孩晨珞,林凡才逐漸打開自己的心扉。
那時候,林凡沒事就會泡在圖書館里面。有一次,他坐在書架之間的過道看書。
“同學,能讓一下嗎?我找一下書。”輕柔地聲音緩緩流入林凡耳蝸。
他看到一個姑娘正蹲在自己身邊: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鵝蛋臉,小巧挺拔的鼻子下面是微微上揚的櫻桃小嘴。
林凡沒說話,往邊上挪了挪身子,繼續看起了書。
“咦?怎么找不到呢?明明就在這里啊……”
過了一會,她挪到了林凡面前,林凡依舊一本正經地看書。
“嗨!同學,你看的是什么書啊?”
“《百年孤獨》。”林凡頭也不抬地回答
“我也在找這本書!”
“你要看你先拿去看吧,我以前看過一次了。”說著把書合起來遞給了她,然后起身要離開。
姑娘跟在了他身后。
“你可別再跟著我了,這都跟了三個過道了。”林凡轉過身對姑娘說,語氣平淡冷漠。
“哪有跟著你,順路嘛!”姑娘面不改色地說道。
“那從現在開始,你走左邊,我走右邊。”
“你……我……我可以和你一起看書嗎?”姑娘的臉蛋有點透紅。
林凡怔住了。
“我保證,保證不打擾你,我會很安靜的。”
林凡不置可否,看著姑娘清澈的大眼睛,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
……
“同學,我叫晨珞,早晨的‘晨’,珞珞如石的‘珞’。你叫什么呢?”
從圖書館出來,姑娘在林凡邊上蹦蹦跳跳,就像一只小喜鵲。一向喜靜的林凡倒也不覺得吵鬧,反而覺得之前的生活有些過于寡淡,自己應該去接觸更多的朋友。
林凡和晨珞就這樣相識了,晨珞活潑的性格讓他看到生活的熱情以及體會到他從未感受到的關愛。漸漸地兩人萌生出了愛情。晨珞也是一個喜歡書籍熱愛閱讀的人,她常說:“閱讀能讓她到達詩和遠方,能讓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屬地。”她的夢想是能在家鄉開一家獨立小書店,書店一定要朝南,門口最好是一個小花圃,里面種滿薔薇花,陽光一照進來溫暖明媚,花香充溢在空氣中蔓延到書店里……
“我們可以一起開一家書店。”林凡對晨珞說。
“哈哈,我可是要把書店開在我的家鄉C城的哦,你來嗎?”
“我喜歡江南。”
“那可說好了哦!在我們C城中心有兩條江交匯,融為一條新江,三江合流,氣勢奔涌。這里不僅經濟迅速發展,而且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來北方快三個月了,還真有點想念C城。”
……
“哇冷哥,沒想到你還有這么一段充滿書香氣的初戀呀,好羨慕!”蘇梓忍不住打斷林凡的故事,感慨道。
“但是畢業后,我和她分隔兩地,晨珞漸漸冷淡起來,后來突然沒有了聯系,連一句道別的話都沒有。”
“你沒有去問問其他同學嗎?”
“我不想強留一些事物,可能她有了更合適的人選吧,緣分到了盡頭那就隨它去吧。”
盡管林凡這么說,但語氣中透著懊悔,他對這份感情還是很懷念的,這一點蘇梓和陳默都看出來了。
“那之后你是不是又來南方找晨珞姐了?”
畢業之后,受父母的強制安排,林凡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廣告策劃,業余之時喜歡與書籍、音樂、電影相伴。工作的這兩年,他發現自己對公司高管的假面生活很反感,常常會去書店坐坐。通過看書這件事,他總是能認識不少朋友,他因此而感激書籍,并發覺自己離不開書,于是決定去實現那個與晨珞相約的“書店夢”。
2008年,林凡從北方的家鄉來到陌生的南方C城。在這里他看到了晨珞所說的“三江合流,氣勢奔流”的樣子,腦海里浮現出當初和晨珞約定開書店的場景,而如今只剩自己孤身一人來到這里,帶著兩個人的夢想,他的內心就如同這洶涌奔騰的江流,充滿了孤獨而有力的吶喊。
他決定把書店開在這兩江交匯處。
憑借曾經自學的書店經營管理,以及多年來對書店的觀察,林凡明白開一家書店并非易事,更不能感情用事。他在C城籌備了半年時間,通過這半年去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氣息,積極地參與各種讀書會、沙龍、作者簽售會等活動。由于林凡對書店和書籍的熱愛,以及自己獨到的見地,他總是能在這樣的活動中交到志氣相投的朋友,這也為他在這座城市積累了人脈。
他很清楚開店之前要做好虧損幾十萬的準備,盡管父母可以提供全部資金,但是他并不想倚仗家人,那樣就顯得很窩囊,失掉了危機感和緊迫感,也便缺少了開這家書店的意義。于是他拿出這兩年的積蓄,借貸三十萬,籌備了半年,開了一家”向南書店“。這個名字是有故事的,代表著林凡為了夢想從北方家鄉一路向南來到C城,也代表著書店朝南,日暖花開,永遠充滿生命力。他還記得晨珞想開一家朝南書店的想法,以及門口種滿薔薇花的小花圃,但現在無力實現,只能簡單地在門前種一些花草。
書店裝修復古文藝:淺棕色的木質書架,褪色的沙發,茶褐色的原木書桌中心是一節枯木,在晴朗的日子陽光從落地窗外打進來,金魚的影子在枯木上游。整個書店面積不大,60平方米左右,林凡覺得小一點更溫馨,畢竟這也是他第一次嘗試開店,不必著急。向南書店在賣書的同時兼售便宜的茶飲點心,設放了很多座位,讀者可以無償就坐。
這半年林凡觀察到:C城是一座新興的城市,人文氣息沒有北方濃重,要想在這樣的城市讓“向南書店”存活下去,首先就要喚醒人們對閱讀的熱情,再者就是經營模式的創新。對于曾經在廣告策劃部工作兩年的林凡來說,這些都不是難題。他將自己撰寫的文案交給報社和傳媒公司的朋友們,通過適當的宣傳,很快人們對這家”向南書店“充滿了期待。“一路向南,春暖花開”“獨立的文化場所,自由的思想表達”,這樣的經營理念讓人們不得不為之所動。
開店沒幾天就有一些讀者慕名前去。過了半個月后,林凡發現來往的顧客都是在一個年齡段:20-30歲的年輕人,且女性居多。一開始他覺得這樣的現象可能說明書店經營存在問題,后來逐漸意識到這可能就是市場的細分,“向南書店”有著它特定的消費群體,當時林凡并未考慮這一點,現在顧客給“向南”確定了人群定位,這也是一件令他欣慰的事。
有了這么一家書店,林凡覺得自己的夢想變成了實體的事物,那種觸手可及的感覺讓他感到自己有責任去維護這個小小書店,不僅僅是為書店負責,更多的是為前來的顧客,希望書店不會讓他們感到失望,希望大家能保持閱讀的習慣,希望在今后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大家還能對紙質書保留一份熱度。
林凡的經營方式也開始多樣起來:會員制、圖書供租借、讀書交流會、藝術展覽、作家簽售會……隨著項目的豐富,人手也需要增加。就在他為人力成本發愁之時,兩個大學生找到了他,問他能否來這里兼職,工資少點沒事,只是喜歡這樣的工作氛圍。林凡感到欣喜,這也為“向南書店“注入了蓬勃的生氣,逐漸成了“向南”的傳統。
“向南”平時顧客不是很多,但是林凡覺得這樣就挺好,安安靜靜的。空閑的時候,他還會和一些讀者聊上幾句。他驚喜地發現,很多讀者都很愿意和他談心,而且每個人來這里都有不一樣的原因。比如有一個讀者,每天傍晚就會來書店,點一杯綠茶,找一本書閱讀,直到書店打烊才離開,但是他從來不買書。林凡有一回問他緣由,他說是因為家里有孩子,比較吵鬧,來這里可以安靜地看上一會書,覺得心滿意足。
“后來晨珞姐有慕名而來嗎?”蘇梓打斷了林凡的講述。
“沒有,我確實一直在等她來,但是沒等來,反而遇到了泗玫。那天她走進書店,身襲一件白裙,肩上挎著一只靛藍色的布包,與碧藍天空和白云交相呼應。我以為自己看到了晨珞,等她走近才發現是我看錯了。之后的每個周末,她都會來書店坐一坐,點一杯茉莉清茶,捧一本書坐在靠窗的位置。她來得多了之后我們兩就熟悉起來了,得知她大學剛畢業,正在為找一份心儀的工作而發愁。在交談過程中,我發現她對書店經營很感興趣,一些新奇的想法都具操作性,就問她是否愿意留在‘向南’,她當時開心得就像一個小孩子,使勁點了幾下頭。之后在相處過程中就慢慢產生了感情,第三年結婚,后來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現在三歲了。”
“冷哥,我去年借宿的那家‘向南書店’是前兩年新開張的吧?”
“是的,13年的時候開的一家分店,因為……”
2012年,全國大部分實體書店遭到互聯網的沖擊,紛紛倒閉或轉型。C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獨立書店關門,目前僅存的幾家也是搖搖欲墜、半死不活。“向南”同樣也受到了沖擊,進店的顧客越來越少,進來買書的人更是稀罕,許多人進來翻看了一些書之后通過電商下單,網絡書店的“價格戰”對實體書店來說是當頭一擊。還有一些中學生會來書店看書做作業,這讓林凡和泗玫覺得“向南”成了公共圖書館,缺失了獨立書店的生命力。“向南”的轉型極為迫切。“要開就開一家有生命力的書店”,這是林凡一直堅持的想法,他下定決心要把書店堅守下去。這些年下來,林凡和泗玫覺得書店就像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已經和書店生長在一起了。
那段時間,林凡有些消沉,奔赴各地去借鑒其他獨立書店的經營模式,與各大書店的老板探討今后的發展方向,但基本上大家都陷入了困境,祈盼國家能加大政策上的資助。
林凡明白,僅僅把希望寄托在政策上面,“向南”過不了多久就會倒閉。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泗玫的一句話點醒了他:“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讀者的想法?”
于是他們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并在論壇上與讀者互動,搜集了無數觀點。幾天后,林凡發了一個帖子:
“在C城開一家24小時的書店如何?你們可以分享故事、臨時打工來換取住宿。”
沒想到大多數人回帖表示贊同,甚至還有一些企業老板主動出資眾籌。
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書店進行整修擴建,保留了原來三江口的老書店,24小時“向南書店”開在了地鐵站和機場大巴候車點附近,方便給流浪漢或飛機延誤的人提供留宿之地。書店面積擴至200平方米,門口開辟出一個小花圃,里面種滿了薔薇花,總算是實現了晨珞的心愿。書店里面依舊保留了原來“免費入座”的傳統,還放置了更多的坐墊和毛毯,讓閱讀呈現更加豐富隨性的姿態。有單獨開辟的私人閱讀區,繪本區,餐飲區。考慮到深夜必定會饑腸轆轆,而精神食糧無法填補這種真實的饑餓感,因此特地開辟了“深夜食堂”。
最打動人心的是書店的午夜分享會,總是能吸引許多背包客,讓那些孤獨的靈魂說出自己的故事,并在此找到溫暖的棲息地,結識有意思的朋友。很多來到“向南”的背包客,都是因為班機誤點來此處借宿,或者是與家人發生了矛盾來找尋精神的歸屬地。他們常常三五個人圍在一起,彼此講述自己這一路上遇到的趣事。林凡考慮到有些客人不愿在大家面前吐露心聲,便設立了一個故事屋,客人可以單獨與他談心。
林凡每天會把留宿人分享的故事記錄在本子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寫上他們的名字和聯系方式。一個個關于失戀、叛逆、遺憾的故事讓他飽嘗人生百態,偶爾也會有有趣詼諧的故事把他逗樂。他很珍惜他們分享的經歷,仿佛這才是開這家書店的本質意義。可是前天晚上林凡想要記錄故事的時候,拉開抽屜只看到了一本嶄新的本子,里面沒有任何文字。他上下翻找,怎么也找不到原來的本子。林凡平時只是隨手把本子放在柜臺的抽屜里,從來都不會上鎖,因為這樣的東西想必也沒什么人要偷。
突然找不到本子,這讓林凡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向南”的靈魂也隨之丟失了。
后來林凡聽書店的客人說,之前有一個背包客通過“往西”失物招領所找到了丟失的照片,所以也想來試一試。一個“往西”,一個“向南”,它們都有記錄故事的本子,林凡總覺得這在冥冥之中有緣分的注定。
“這個賊也是有點奇怪啊,還準備了新本子給你寫。”陳默若有所思。
“對啊,我還以為過不了多久那個‘賊’就會物歸原主,可是這都快三天了,故事照理說也看完了,怎么就還沒歸還呢?”
“如果要看你記錄的故事的話,直接跟你說就好了,為什么要一聲不吭地拿走呢?”
“令人費解,可能那個人準備永遠不歸還吧。”
“冷哥,陳默,你們不要這樣瞎猜了,怪可怕的。我說啊,這個本子一定能找到!沒你們想得這么鬼使神差的。”
“好!時間不早了,我今天就先回去了。謝謝你們能聆聽我的故事,說出自己的故事覺得整個人都輕快不少哈哈!”
傍晚金黃的陽光灑在“往西”的小屋里,蘇梓和陳默站在門口目送林凡的離開,卡布奇諾失去了熱氣,但香味依舊彌漫在屋子的上空。
六天之后,林凡接到陳默的電話,通知他明天上午10點在人民醫院見面,不出意外,明天就能找回本子。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