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心許“道”
讀《道德經》筆記(28)(原創)
注:本范本《老子注釋》系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組
今起又參照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譯文∶
知道“雄”—雄強,雄霸剛動躁進,至尊,開疆拓土進取也!而能守住“雌”—柔進謙下,卑弱,能生育包容也!就能成為天下的溪澗。成為天下的溪澗,常德不離其身,就會回復到嬰兒般的狀態。
知道“白”—白天,白色,光明,昭昭,顯耀,而能守住“黑”—黑夜,黑色,暗眛,默默,隱藏,曲折艱險,就是得到了天下的法則,得到天下的法則,常德守一不二,就能回復到無極的狀態。
知道榮耀,守住屈辱,就能成為天下的川谷。常德要充足,就能回到樸的本質上。
樸的本質葆有好,就可散作器用,如果圣人以它為用,就為官長,故而大治大道不可分割這一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循環回復法則,亦不可傷害分割物性本然的樸的狀態。
心得筆記∶
第一, 三守的意義
(一)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是一種自然生存法則
可以說雄強、白色光明、榮耀都是自然界的生物,太陽系,人類所追求的一種生存狀態和境界。而老子以為“知”——明白了這個道理后,重要的就是要守住雌柔、黑暗曲折暗眛、以及屈辱。
譬如獅子這種貓科動物,它雌雄兩態的外表特質很明顯,同時在生存模式上的分工也非常具備雄性和雌性合作的內外相生特點。雄性有很長很長的鬃毛,它是獅群的王,他擁有
開拓領地,守住領地,保護獅群的生存職能。而母獅個體雖小于雄性獅子,但是它們從出生到死亡都呆在同一獅群,通常有四個到十二個有親緣關系的母獅,母獅負責打獵,繁衍后代,相互養育后代。母獅終其一生生活在獅群里繁衍養育后代,而獅群里的雄獅則在兩三年內會被其他雄獅替換,雄獅經常在輪換中。
這也算是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守雌的生存態勢。雌性生物的重要性在這里凸顯出來,雌性它具備的是一種生養之功,雌性含孕的是生生不息之德!守住雌柔,就如群山中那靜靜流淌的溪水一樣。
佛陀認為: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帶領九大行星,中間有個地球,就是一個太陽系,一個太陽系統就是一個世界。一千個太陽系統這樣的世界,叫著一個小千世界,而虛空中這樣的小千世界所組成的不止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太陽系的運行法則,就是“知白守黑”,只有守住漫漫長夜,才能光耀大地,此不二法則,循環往復,這是一陰一陽的運行之道在宇宙法則中的體現。一如我們的人生道路,倏忽在暗眛的曲折中,令人痛苦,倏忽又在光明的順境中高唱凱歌??
這就是天下的法則。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榮耀與我們固然是春華秋實,屈辱又何嘗不是泥土,陽光和養分!若我們的心如“玉鑒瓊田三萬頃”,又哪里來一點風色?擔得起榮華富貴,也挑的起夜雨風霜,貧賤衰敗??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何須在意誰解衷腸?誰擲秋扇?君子坦蕩蕩,“精色內白,類任道兮”,自視天地何來有你我,萬象為賓客也!所以虛懷若谷,守辱為谷。
(二)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能夠積蓄能量,養藏能量,守弱致強!正是韜光養晦守拙蓄勢之法。
前面所說獅子,為了捕獵時,或者反擊侵略者時那有效一搏,它一天要睡十八個小時到二十多個小時以上。蟬的幼蟲深藏于地下吸食植物根部養藏四五年之久,只為面世出來那幾個月的生存和繁殖蓄積生命的力量!正所謂“虎行似病,鷹立如睡”;熊蛇冬眠!則乃動物踐行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的自然生存與養藏法則。
動物用此法則,乃養藏生存捕食之用!
人用此法則,卻也有用心險惡者!
越王勾踐,以養馬弱示卑躬,以嘗糞辱取返國。而后,臥薪嘗膽,明里助吳,暗下發奮圖強,整頓軍備國事。用的就是這守雌,守辱,暗眛之法,最后維甲一令于天下,于一朝滅吳,于一夕殺盡功臣!每讀到此,讓人不寒而栗,心驚肉顫??
第二,為天下溪,常德不離
圣人只所以為圣人哉,就是他能高瞻遠矚!他有圣人之境,圣人之德,他能看到宇宙中的生存之道!
讓你知雄、知白、知榮,做到守雌、守黑、守辱的時候;不是讓你韜光養晦,以機、以拙偷取天下。這些是政治家,陰謀家,兵家的把戲!
圣人之行,自然之道,是讓你做到這第一步時,還需走上第二個臺階,老子這時鄭重告訴你,這第二步就是:
為天下溪——“溪”《說文解字》,山中與河川不相通的水溝,你做條小溪水吧,上善若水,無私地去滋潤所歷之處的萬物。
為天下式———“式”乃法則也!效法太陽系的法則吧,知白守黑,用光明溫暖自己,也溫暖照亮別人!
為天下谷——“谷”,泉出通川為谷,從水半見,出于口
仍舊是上善若水,這水可出山口了,但記住水利萬物而不爭!
當然,谷的造字本義也有:山嶺間澗水匯集的洼地的意思,虛懷若谷,守辱為谷,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為天下溪、為天下式、為天下谷;就是讓你蓄積了自己,就要奉獻自己!
然而在圣人的玄德里這還不夠!你還必須守住常德:
常德不離、常德不忒、常德乃足——
“常德”是什么,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待人處世之道!是“道”的“用”,通常所要存的善心善行!要堅守的信仰原則操行。
譬如,
為官之道,莫行私曲,秉公守法。
學藝之道,勤行少小,持之以恒。
生命之道,安字為先,心身護守。
只有這樣,秉守常德,才能步入最終的狀態——復歸于嬰兒!復歸于無極!復歸于樸!這就是守雌,為溪,常德不離的最終目的和結果。這也是宇宙人生的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法則!
第三, 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法則就是這個不能分割的道
復歸于嬰兒、無極、樸的生命狀態后,從而再進行一輪又一輪的生命循環!這就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法則。
這個“復”字,梅姑以為做循環,往返回復的意思。
人的生命何嘗不是始于嬰兒?
宇宙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始于那無窮無盡的的混沌的宇宙狀態?
物質的本來面目原本在“樸”,如原木未曾加工,未曾修飾,未曾打磨!
正謂,嬌蘭出幽谷而不盡,青松立云山亦相續,生命的燦爛原本在在自然的往返循環回復中孕育著,這是生生不息之道啊!
這就是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法則!這就是生命的道,當萬物返樸歸真以后,它又需要脫離了“樸”的自然狀態,得以加工,打磨,修飾,為圣人所用,在不同的領域里成為官長,發揮特長。
“故大制不割”,結尾這個“制”有兩種含義,大制,蔣錫昌言:大制猶云大治。河上公言大道。
我以為用“道”更合適。“大治”也可用。
是言這種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法則,就是道!這個道:從守藏積蓄生命的能量(守雌),到像溪水一樣(為天下溪),利萬物而不爭,進而堅持持守常德不離,最后復歸于嬰兒??這個法則就是宇宙萬物生命的“道”,無論是誰都不能分割這個“道”,需得人人遵守!
丁酉年梅已香寫于學易齋
作者:梅已香,小名梅姑,號文溪君
注釋:
⑴雄,河上公:雄以喻尊。陳鼓應:雄比喻剛動,燥進。
⑵雌,河上公:雌以喻卑。陳鼓應:雌譬喻柔靜,謙下。
⑶溪,《說文解字》,山中與河川不相通的水溝。所謂山瀆無所通者。
⑷白,河上公白以喻昭昭
⑸黑,黑以喻默默
⑹式,法則
⑺忒,差
⑻無極,無中心、無邊界、無窮無盡的混沌的宇宙狀態。也是無窮的力量。
⑼榮,河上公榮以喻尊貴
⑽辱,辱以喻污濁
⑾谷,泉出通川為谷,從水半見,出于口
⑿樸,造字本義,pò榆科落葉喬木,制杖木材。后引申為未加工未修飾的原木,讀pǔ。也是萬物的本性使然。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