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到1995開春,自己又郁悶了。雖然第一年在報社爬到廣告主管位子,但市場競爭容不得人喘氣。我希望天天有進步,渴望持續獲得成功,在廣告部獨占鰲頭!現在,我手上現有150多個客戶,已經達到一個銷售員圍住客戶數量的上限,如何還能快速提高業績……經過精心謀劃,我決定調整客戶群結構,主攻4A國際廣告公司。之所以過去沒敢碰廣告公司,那是因為咱不專業,沒底氣和人家對話。今非昔比,學有所成,是金子就要到火上檢驗檢驗吧,哈,看看咱成色如何?
市調和咨詢后,一副廣告公司市場全景圖展現在面前。北京是4A國際廣告公司云集之地,有幾十家大型外資廣告公司。跨國廣告公司的出現,給本土廣告公司帶來了全新的先進廣告理念,成效相當于洗十遍腦。他們對媒介實力、媒介組合投放策略和評估廣告效果,全都憑借精準的統計數據說話,一本策劃書甚至有一半是用圖表和數據在描述廣告運動,真正做到了客戶投放廣告時,心知肚明,明白花掉每分錢的意義和目的,具有很強震撼力。而當時的本土廣告公司既沒有統計模型的軟件,也掌握不了海量數據,所能做的效果評估大都是“能取得很好效果”、“能達到拉動銷售的目的”,全是感性描述,二者水平高低立判。
除了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以外,跨國廣告公司的廣告理念和執行力在本土也有革命性的開拓,他們用大量活生生案例教育了本土同行們。比如,某4A廣告公司在給寶潔做電視廣告策劃時,30秒廣告流程是“提問—分析—解決—贊美”。寶潔堅持該廣告風格,無論廣告導演換誰,劇本如何調整,流程和思路不變,從而讓產品形象始終如一,深入人心。而對比國內同類產品廣告,每支廣告片思路、拍攝手法完全不同,有一鳴驚人的大作,但更多的是不知所云的敗筆,如何跟寶潔幾十年穩定的廣告教育相比?
所幸,國人聰明、勤奮、領悟能力強,本土廣告公司現在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他們奮起直追,勇于開拓,現在基本能和跨國廣告公司掰掰手腕。
認真分析后,我認為進攻4A廣告公司有五大好處。好處一,每家廣告公司一般代理十幾個國際或國內大牌客戶,只要搞定一家廣告公司,無形中相當于搞定一群企業,效益自然翻倍增加。好處二,廣告公司擁有不同類型客戶,廣告淡旺季不明顯。比如一家公司分別代理飲料和羽絨服企業,飲料客戶在春夏季猛投,而羽絨服客戶則秋冬季為投放旺季。我手上客戶群都是直接客戶,旺季投放客情維護還好說,但到了淡季人情維護卻更重要。光憑這點廣告公司就占盡優勢,至少客戶廣告偃旗息鼓時,不用我費心費力去維護了。好處三,廣告公司吃的是專業飯,我不必再為客戶親自完成投放策劃、廣告文案、版面設計和編輯軟性新聞稿的工作。好處四,報社沒有誰手里有穩定4A客戶,像一片盲荒之地,真是機不可失,時不待我啊。好處五,所有活躍外資客戶都被4A公司壟斷,搞定4A對提高報社聲譽和自己在報社地位有莫大好處。
既然市場那么誘人,沒點開拓困難?嗯,不是一般性挑戰。跨國廣告公司擁有一個“泛洋文化”的封閉圈子。說個橋段。有一年情人節,一家4A廣告公司的男性老外總監,送給部門女孩一人一枝嬌艷欲滴的玫瑰花,送禮題材沒問題,但“打開”玫瑰花,扯吧扯吧就變成一條充滿誘惑的女性內褲,哦,還是半透明的性感丁字褲。變態不?但老外覺得沒啥了不起,送的是情調。
4A廣告公司職員大都衣著光鮮,中英文混說,他們接受西方廣告思維培訓,加之自身努力,很多業已成為圈中大腕,手握重磅客戶與傳播費,是廣告圈里最受歡迎之人,受到無數媒介追捧景仰,一般廣告人很難接近。
更叫人絕望的是,跨國廣告公司實力雄厚,他們從全球數據統計公司AC尼爾森市場調查公司購買大量有價值數據,比如電視頻道的收視率,收視人群面貌,報刊發行量等,從而保證分析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正因為這些廣告公司通過獨立渠道拿到媒介真實數據,所以很多二線媒介面對他們時,原形畢露,神馬都成浮云。報社里很多廣告員,出發前雄心滿滿,但大都羽剎而歸,鮮有成功,就是因為過不了報刊發行量小,受眾面窄這一關,而且他們跟4A圈子文化不合拍,人處不熟。
我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事前請教過很多同事,詢問4A廣告流行的文化和進攻策略,印象焦點大都集中在4A人業務純熟、為人精明、說一不二、傲慢、流行圈子文化,難接觸等等。聽明白了,廣告部很多人來自五湖四海,操著方言版的普通話,目的性太強找人家要廣告,有草莽勁頭。更何況業務員收入不穩定,每天又在外辛苦奔波,穿著簡樸隨性,每人文化程度和背景也不盡相同,所以綜合素質不可與高級白領攀比,感覺融不進4A圈子。
但,咱有優勢啊。首先,真沒人當面說俺丑,一臉真誠樣兒,至少模樣不討人嫌。還穿休閑服?不,改穿西裝。其次,打小在北京大院長大,一口京片子腔兒,他們有優越感?靠,在我面前不好使。咱要裝大牌!弱勢媒體的廣告銷售天生弱勢,見客戶矮三分,所以我不是大牌卻要裝個大牌樣,從談吐到眼神,從舉止到思維,從報價到服務,都給對方足夠信心感染力,一副強勢媒介駕臨態勢。一句話,沒有大牌銷售樣如何跟強勢廣告人匹配?那還不被人欺負壞了?嗯,憋屈的事情咱不干。最后,自己什么話題都能聊起來,知識寬泛,說話風趣。貧嘴?嗯,個人理解不同。外在和內在的文化特征也許跟4A圈子文化靠譜。
何況咱還會看點手相,變個小魔術,都是溝通好手段。比如,當我看到他長了個牛鼻子,說這相貌在《大清相法》中可是標準富貴相時,誰會拒我于門外?對,咱還有《字劃吉數》伺候著呢。嘿,放一萬個心,會選擇性夸人啦。更大的優勢是,手上直接客戶能養活人,保證業績不下滑,讓我有精力去拓展新客戶群。好,我有時間,有想法,有資金,有思路,有干勁,有人脈,還等什么?
我抄起電話黃頁,開始電話拜訪。我的算盤是先從國內廣告公司練手,熟悉與廣告公司打交道的流程和特點,找感覺,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然后掉頭從4A廣告入手,等融進圈子后再進攻頂級4A公司。
印象深刻,第一家公關的是合派廣告公司,媒介部丁經理接待我:“雨經理,貴報發行量多少?”
“30萬份。”
“嗯,有這么多嗎?”
“呵呵,一看丁總就懂行,30萬份是報給直接客戶聽的,好,真人面前不打啞謎,報紙準確發行量有20萬,其中八大城區報攤零售12萬份左右,5萬訂閱量,3萬份在遠郊區縣發行。”見一上來就被人戳穿謊言,我盡量將說話語氣放平緩一些。
“雨經理,真有20萬?我聽說貴報不到10萬啊。”
“丁總,呵呵,那也許是同行戲言。我特意帶了幾期報刊,請您過目。”說完,我拿出四期報紙,指著上面廣告說:“丁總您看,這期紅牛飲料做的是彩色半版,這期是做彩色整版,請注意,兩期廣告相隔42天。而這期SH家俱城做的是彩色整版,這期也是彩色整版,兩期廣告相隔28天。對于大牌客戶,我們報紙發行量如果不足10萬,就算我們蒙了客戶一期廣告,效果一旦打出不來,總不能連續蒙客戶一個多月吧,更不可能蒙客戶連續投放大版面廣告吧,他們會聽我們一面之詞?不會啦,他們也是看效果再下單啦。呵呵,還請丁總放心,我們報紙發行量是有保證的。”
一番話講完,丁總轉移話題:“你們讀者群構成呢?”
“跟《精品》讀者群差不多,只不過歲數普遍要比他們大一些。”
“有數據或證明材料嗎?”
“有。”我把一份報紙市場調查表遞過去:“您看,我們報社今年剛委托市調公司做的市調報告,詳盡數據分析是基于5000份抽樣調查表得出的結論。”
丁總拿過表掃了一眼,“呵呵,雨經理,咱們都是干廣告的,什么話可要實話實說,你們報紙真有20萬發行量?”
……
走出公司大門,心情沉重,按說我解釋發行量的這套詞,可謂獨門絕技,千錘百煉,打遍客戶無敵手,怎么說了半天,丁總死活就是不信呢?一個勁兒問個沒完沒了?正想著心事,忽然心里叫喚起來:“哎喲?自行車?我的寶駒呢?”門外停車場找個溜夠,啥也沒踅摸著。靠,掏完兜才明白,為了進攻廣告公司,腦子溜號,車鑰匙沒拔出來,叫人把車順跑了。MD,天煞的,誰這么眼紅我?咱不是還沒掙錢嘛!
悻悻走到馬路上準備打車,看見車站旁有一個報攤,我過去喊了句:“來份《足球》、《體壇周報》、《環球時報》。”忽然看到自己報紙也趴在攤派上,隨口又問道:“師傅,這報好賣嗎?”
“一般。”
“跟《精品》比呢?”
“沒得比,差遠了。”
終于搞明白丁總為啥窮追猛打了:“客戶的廣告部負責人不專業,而這家伙是廣告公司媒介部科班出身,吃的就是這晚飯,當然了解媒介要深入一些。他肯定問過樓下報攤,各大報銷售情況。于是,無論作何解釋,人家都不信……”
回到報社跟楊總反映情況,楊總經驗豐富,腦袋一轉有了主意。馬上請報社發行部加大主要客戶周邊報攤的發行管理工作,采取特別獎勵政策,每月給重點報攤發20元辛苦費,請他們多幫忙傳口碑。高人提出的改進舉措,我是看在眼里,學在心里,到了后文,自然是依葫蘆畫瓢。
仔細想想和丁總的談話,最后決定依舊采用先交朋友的策略,混熟后再無話不談。還要介紹報紙和廣告報價?俗了,他們比我還清楚。
我號稱寫字樓“推土機”,這可不是徒有其名,是跟《精品》報社王牌業務員學來的,那哥們喜歡推門就入,瑯瑯宣傳自己報紙,從未怯場。我也有股百折不回的干勁,臉皮夠厚,跑路有勁道,不怕被拒,一回生,二回生,三回四回五回……,整整半年時光,光是合派廣告的丁總,我見了整整不下20次!熟到什么程度?他想把公司一女孩介紹給俺認識!還談報紙發行量?去MD該死的發行量吧,反正他給客戶呈報的是25萬發行量,京城四大報之一!客戶投放情況?我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廣告,地產公司財大氣粗,自然吃個盆滿缽滿。
堅冰終被打破,咱交到幾個圈內好友。有人指導我:“哥們,光認識媒介部的人還不成,4A公司的媒介督導和做計劃的那幫人才是低調的關鍵人物。你想啊,他們不把報紙做進計劃里,購買怎么跟你談合作?”
“哦,對啊,媒介督導不給我們做投放計劃,那不歇菜了?但他們不接媒介電話,總是躲在購買身后,如何搭上關系?”
“笨!4A廣告的人互相流動,找人介紹唄,約出來聊聊,認識人就好辦。對了,每個大客戶后面都有一至幾位媒介督導全程服務,你光認識一個督導還不成,還要想辦法多結識幾位,這樣才能把客戶吃下來。”
“好,不就是一網打盡嘛,兄弟明白。”
“再提醒一點,小心督導之間的矛盾,比如有公司你認識A督導,那B督導別去碰,C督導卻又可以聯系。因為B和A、C互不對付,你們是可投可不投的小媒介,人家得罪你無所謂,小心被人家拿去撒氣,雞飛蛋打一場空!”
感覺4A廣告公司水好深,里面暗流涌動,要沒領航員,非觸礁不可。
進攻4A國際廣告公司,我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公關。我請圈內人給我介紹督導和購買,打著別人旗號,一個發展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有共同語言和思維方式,我如魚得水。首先在人情關上使力氣。我基本不給回扣,只送精心挑選的小禮物。通過他們私下幫忙,我拿到了一批紀念促銷品,什么雀巢咖啡杯,萬寶路打火機,綠箭鑰匙扣,耐克小皮包等等小禮品,一路拜訪新客戶,一路隨小禮物而播種下友誼的種子,對,有時還互贈,那段時間我成了“禮品和蜜語的搬運工”。
此外,我了解客戶愛好,對癥下藥。除了當禮品搬運工外,我還說動母親出面,請香港親戚幫忙代購一些國外化妝品、香水、絲巾、限量版Zippo火機。那時北京人打扮好像還不夠洋氣,心儀禮物不僅暗合人心對口味,而且顯得我很用心。道理簡單,送錢給人家,拿到手里只謝三天,但限量版Zippo火機那得天天用吧,點火就能想起咱吧,這叫“火燒”友誼,越燒越紅!順便告訴哥們:“55周年限量版Zippo火機,好好保存,每年升值20%—200%不等。”送禮送到心坎去,此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韜略。至于聊天話題,更是五花八門,甚至是見到北京人就和他們一起說外地人如何如何,見到外地人就和他們說北京人如何如何,真應了面試時袁世凱所說的那句名言。靠,心底里暗自發笑,我籍貫四川,長在北京,怎么說都是我啦。
其次,在商務關上使力氣。我能提供特殊廣告發布策略,比如基于閱讀習慣,讀者打開報紙是從上往下閱讀,但我把通欄廣告置頂,于是讀者是先看到廣告后再看下置文章,如此能大幅提高廣告閱讀率,算開了全國報紙異形廣告發布的先河,客戶超滿意!后來被北京某大報連版權費都沒給,直接把咱創意學了過去。嗯,大報也做咱的山寨?靠,更令人氣憤的是,這只是山寨的開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