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李寶山——傳奇與慘案
我的父親李寶山,自二十歲以前開始因為瘦弱老實而習武強身學的都是皮毛雜耍不正式,雖然老家崇尚練武有傳統(tǒng)卻或因緣分不到而沒有隨大流。前年有城里的老鄰居小偉哥找來與父親合影對外自稱是父親的徒弟,可能是為了某種說法找根據的證據也不算胡謅。今下半年又有父親的師弟和舊相識等人找來說多年不練有些套路動作都已忘記,讓父親為他們指點確認怎樣穿插連接重復回來還自己帶著自己吃的干糧。看到這里我就想,父親在濰坊武術界論資排輩也應該有一席之地因為父親從二十歲開始而且門派正宗是堂堂正正的《太祖功》大徒弟,師父杜崇啟是太祖功的正宗傳人和代表在濰坊也算一代宗師級人物。父親一生練武卻從來沒有持強凌弱也沒有與人因爭執(zhí)交過手以武會友的機會也不多,雖然沒有因此為師門爭過光卻也從來沒有干過一點有辱師門的事而且對老師親授的七行太祖功法有添加改進和發(fā)展。雖然如此但父親年事已高再有兩年就八十歲而且,家里兄弟三人沒有一個繼承衣缽而且先前的徒弟皆因生存而荒廢了功夫,在老家僅有一個小徒弟叫向順算是碩果僅存全面學了一遍,動作要領也都比劃下來據說還制成光碟留存但也就留存而亦我想,他年紀輕輕又要上大學有要賺錢養(yǎng)家哪里會有時間發(fā)揚光大。自金錢社會形成以來誰還有心練功夫所以我想與其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還不如我把父親的武林事跡和心得寫下來,把父親的正宗七行太祖功拳法套路謄上我的博客雖不期望因此名垂青史也不至于讓太祖功失傳也算為中華武術文化寶庫添磚加瓦,有一份力做一點事我是有心為父親為太祖功樹碑立傳其正當性和權威性不容質疑。因此我立刻就對父親做了全面的正規(guī)訪問,父親就在我身邊天天在一起可以隨時校正。父親先講了一段我們老家的一個傳奇故事:
有俗語說:西賈莊的打手,三良廟的罵手,田兒莊的扛手,毛埠的過手(摳門)。我的老家就是西賈莊在早年間是大莊大村,這里老早就有習武練武的習慣和傳統(tǒng)據說李啟慶算老家武術祖師,他曾經外出撂地跑江湖以打拳賣藝為生。據說也有來造訪者因沒勝算敗的規(guī)矩而氣憤憤不平,據說那次是李啟慶早有防備也算是違規(guī)比武他偷偷帶了護胸,在過招時候他被造訪者當胸一拳后來發(fā)現護胸被擊碎但李啟慶沒有認輸也沒再吃虧。再后來老家最著名的拳師要數李萬勝,這人我見過有些印象小時候夏天晚間去他家院子里在村頭大路東邊靠著河崖,一群人像我父親教徒弟一樣輪番上陣打拳我有些不屑一顧的樣子蹲在墻根下。父親說這人會練的不少算個練家子有刀槍三節(jié)棍梢子棍達摩劍七節(jié)鞭大小呼延拳睡虎功對打四套等等,這個我信,我見過李萬勝練三節(jié)棍。話說更早年間老家的高手在冬夏兩季農閑時間有習慣外出催糧,說是催糧其實就是連要帶搶的逼糧他們一個個膀大腰圓年輕力壯帶著刀槍棍棒一干人馬,趕著大車晃著膀子橫沖直闖。據說有一年盛夏這一次他們一路催糧到壽光地界名叫大洼村暢通無阻,眼看著再要幾袋糧就滿載而歸大家都滿心喜旺旺。這大洼村的人一看這陣勢知道不好跟遇見鬼似的,有智慧老者馬上笑臉相迎大說鬼話。他們把我老家的人待為上賓,好吃好喝好款待老家的人也習以為常再不警惕也不客套最后酒足飯飽,人家還把幾袋奉送的糧食裝上大車連同刀槍棍棒一起捆綁在車上由全體村民送出村外。在村外大水塘邊上告別時候智慧老者說:你們看這大熱天,我們的水塘水很淺也很干凈,全體壯士各位好漢何不下去洗洗,解解乏,解解暑啊。老家的人一聽是個好主意也架不住他們熱情相勸一二再三,他們外出搶糧也有月余整天提心吊膽卻裝得很強大的樣子真的很累因此,正合心意不再提防也趕上他們活該報應倒霉遭暗算。當他們一個個光腚拉茬入水之后,這大洼村的老少爺們不再是人,他們一個個如魚得水跳進水塘大人孩子一齊下手,直把我們老家的人個個悶死在水里一個不剩據說,最后尸首都沒見著我的可憐的老家先人。但據說此后再沒有人外出催糧,雖然習武的習慣沒有耽誤。
大武李寶山——拜師杜崇啟
家父李寶山因老家有武術習慣不陌生因身體瘦弱需鍛煉也或因生活單調找習慣,父親隨鐵匠鋪入社成為正式職工年輕又不愛家務母親又能干因而我想有填補空閑的因素因此,家父開始先跟單位的高繼先師傅學習功夫那會兒家父剛結婚還沒有大哥,同在一個單位的好處是熟悉方便還可以在工作之余討教比劃糾正。可是沒有一兩年時間師傅就沒的教挖了苞糠就對父親說:你要是真愛好武術,能下苦功夫,就要另請高人另找?guī)煾担覜]有大能耐這點東西也不夠你學的,俺老師就不會太多,我也沒多學。
家父先前有一舊相識名叫劉德志(前文我稱之為劉叔),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城里相遇因此格外親近一來二往成了哥們還張羅著給他介紹對象。我記得母親說:你劉叔說只要女方沒有作風問題其他無所謂。最后還真就是母親給劉叔當的媒人。在父親知道劉德志也在練功而且?guī)煾稻褪谴竺ΧΦ亩懦鐔⒁院螅w慕之心油然而生既露在臉上也有言語說辭,劉德志一聽說:這好辦,改天我去時跟師傅說說。
這杜崇啟是我們當地杜家莊人士在火車站以東青年路南頭,此人四大魁肥方臉圓眼大手大腳威武有力依照輩分我應該稱師爺才對但我卻無緣見一面因此,聽父親說他師傅在家是獨子獨苗但婚后卻生了四個兒子也算人丁興旺,只是四個兒子沒有一個喜好武術的單調和艱苦最后只有小兒子繼承衣缽算是有了傳承,據說小兒子乳名“臺灣”不知師傅是何用意但后來卻官至自來水公司經理算是很有出息。據家父說師傅雖然出生在農村卻沒有種過一天地,師傅從小倍受家人愛護上學也多又生的五大三粗因此,很早就開始練武師承陳復遠和李洪斌,平時是鐵路工人在站上干些力氣活鋪鋪鐵路,板板道岔,抗抗包,揮揮鎬。
有天劉叔高興著來跟父親說:你那個事我前天去問了問,師傅說行啊,愿意學就來試試只要人品沒問題不好惹事生非,是一老本把的人就行。我對師傅說人品我打包票,師傅放心,他原先也多少練過有點功底子。怎么樣,李大哥,改天有空我和你一起去啊,師傅那里常去的也就十幾個人在學。父親說:行啊,那敢自好,需要準備什么啊。不用不用,先去看看再說,沒那么多事事。
據家父說拜師現場和過程非常簡單,我去經劉德志引見叫了聲杜師傅,師傅點頭算是答應又讓了坐倒了茶水我又起身客氣。隨后師傅簡單問了問基本情況老家哪里啊兄弟姐妹啊先前學的什么拳啊能不能吃苦啊別半途而廢啊等等,之后就來到院子一一與其他徒弟介紹認識之后,師傅又叫練了幾趟先前學的功夫算是心里有了點數。整個過程就是這樣,沒有跪拜沒有禮物沒有宣誓沒有臉色,我們師傅和其他師弟都很隨和甚至后來,他們都不以先來后到為長而是以年齡論因此,我后來被大家稱為大師兄師傅也認可說:別看寶山來的比你們晚一點,但他練功奇認真能吃苦有恒勁進步快而且對你們都有照顧,你們也都承認都叫他李大哥,我看他就是你們合格的大師兄。家父笑笑說:雖然沒有正式行拜師禮,但第一次給師傅拜年,我和劉德志一起給師傅下跪磕頭,這是唯一的一次后來就是除去每月每周學武練武過年過節(jié)去看看師父師母帶點小禮物,都沒給師傅過回生日。家父說我的同門師弟有十好幾個:我和劉德志,魏書禮,孫啟明,花兆義,段首田,趙懷德,趙喜君,譚玲漢,劉升等等都忘記很多因為已有多年沒聯(lián)系。關于劉升我先前的博文也提到過他的事就是燈光球場那篇,記得那會兒我是叫他劉哥哥不僅因為他只比我大不到十歲家父說,還因為他與家父是一個單位而且是父親的徒弟但就算在杜老師那里也時不時地讓家父給他指導矯正過不少套路和動作這一點我知道因此,劉升對家父來說既是徒弟又是師弟對我來講,叫他哥也行叫他叔也行。
大武李寶山——《太祖功》
據父親介紹,太祖功拳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chuàng),一共七行(音xing)拳法也叫七路也叫七套武俠書上則稱七重我就想,這宋太祖趙匡胤與咱濰縣搭過界嗎,一套拳法就只在本地流行還是少數派還不如四通捶名氣大,是不是有附庸風雅之嫌啊,為了合理正當的流行和存在甚至更快的發(fā)揚光大被人高看一眼,嫁接趙匡胤傳播優(yōu)秀倡導強身當然不會有人反對也不算栽贓因為,七行太祖功是如何傳到這里師祖是跟誰學習在哪里,因為不可能是趙匡胤隔世親傳等等這些問題父親一概不知,只是說咱這里就我聽師傅說而言知道最早的太祖功師祖是城西澇埠子村季五老師,他算第一代,至于季五老師從哪里學的師傅是誰,老師沒有說過。
父親說季五老師有兩個徒弟一是麻行少爺陳復遠,一是陳復遠家的伙計李洪斌他倆都是俺老師的師傅我也見過陳復遠本人,他后來直接開門收徒明碼實價,學生每月五毛其他每月一塊,他已經不再是什么少爺了說完父親嘿嘿一笑露出前排的大金牙。父親說這陳復遠年輕時候家里買賣很大,麻行生意東南西北都有李洪斌是他家的長工專做木匠活。我問這么說起來那陳復遠與李洪斌又是主仆關系又是師兄弟關系,看來過去的資本家也不都是狼心狗肺也不是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啊,這等于是少爺替家奴出資搞培訓也不怕萬一功夫練成造了他的反革了他的命。父親說哪能啊,陳復遠家請季五老師來教功夫要有陪練要有拳架子要有個人當拳靶子,這樣互相學習指導參考模仿才學得快學的通,不過這樣情況下陪練的功夫也不弱我就聽老師說起過,季五老師在叫他們練對打時就悄悄對李洪斌說:你注意點,千萬別打傷摔傷你家少爺,他可是我的飯碗啊。聽老師說這陳復遠的功夫也不錯,有把子力氣據說他練習長槍的攔,納,扎時把槍頭穿在大車轱轆里能讓它來回擺起來,在地上咕嚕咕嚕響但,李洪斌就學的不全。
師傅杜崇啟早年在火車站工作是鐵路工人,據師傅自己說他最早是跟一位在車站扛大包的短工老家是掖縣的還鄉(xiāng)團頭子學的功夫也是機緣巧合,是地龍經里的一個套路名字叫花滾腿但,當時問了一遍老師的名字卻因為時間短老師回答也含糊就沒記住很是遺憾,因為師傅走到哪里干到哪里看到合適的就教也不在乎師徒名分就這樣跑江湖。再后來俺老師就跟李洪斌正式學習太祖功不過,只學到三行又學了一趟梨花槍這李洪斌就推薦俺老師跟陳復遠繼續(xù)學習太祖功,一直學完五行。因此,太祖功到俺師傅杜崇啟算是第三代正宗傳人,在濰坊是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我李寶山自然就算第四代,父親有些得意地說:咱只代表自己。
父親說俺師傅是本分的彪形大漢不怒自威,無論走到哪里在濰坊的武林界都給他面子也不多說話只有一次師傅算是管了個閑事。有次八極代表張宏升與拳母子李沁增玩耍切磋,本應點到為止的說笑比劃哪里想到這張宏升出手唐突太急過重使李沁增吃了個暗虧,其實這李沁增雖然與張宏升平輩但由于年齡過大當場說不出口就有些悶悶不樂。有次他見了形意代表楊慶義就有些訴苦有些告狀有些不服地說起此人此事,這楊慶義也是路見不平想邁腳的人就去找張宏升說理就弄得張啞口無言。其實俺老師也知道這事,都為此鳴過不平。有天張宏升偶遇俺老師又喋喋不休地解釋被俺老師一口封死:你是感覺功夫不行啊,要行的話你早跟楊慶義干上了。他聽出師傅的言外之意據說后來張宏升有給李沁增當面賠禮道歉也不知誰的見證人,這算是俺老師在濰坊武術界擺平的一樁口舌是非。父親說文*時期咱這里有個火*站事件,就是著名的六一事件發(fā)生在六月一號,就是東*紅和大聯(lián)合的武斗事件我說我都沒聽說過有什么著名啊。父親說你不知道可俺老師說他屬于東*紅一派,那次是東*紅的代表殷振剛從北京接受任務回來我們當地各部門都去迎接,沒想到大聯(lián)合的人也知道此事,他們聚集人馬圍堵火*站由此引發(fā)的一場混戰(zhàn)。俺師傅本不想摻和但他看東*紅有些吃虧就忍不住出了一次手,他從南面加入群毆一直打到北頭,又反身從北頭打回來。老師說正好把五行太祖功的招數全用上,一個來回一招一個把大聯(lián)合全放倒在地,最后披在肩上的夾襖都沒掉下來。聽到這里我就又問父親說:你老師還有哪些值得紀念值得稱道的事呢?父親想了想說:還有件事是老師第一個做值得紀念和贊揚他說,后來咱這里也有小規(guī)模武術比賽或是有外出比賽需要教練,可是咱這里拳種混雜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不好裁判。我老師發(fā)現此情況就自告奮勇自費去德州學習了五項標準(乙級),拿著體育局的介紹信。我問什么是五項標準,父親說就是刀槍劍棍拳的標準套路,就是比賽用的國家標準套路刀法槍法劍法棍法拳法五種。此后,無論咱這里誰練誰比誰評誰判都是從俺老師這里學的傳的教的因此俺老師對咱這里武術比賽統(tǒng)一標準的問題是有自己的貢獻,由此也可以看出俺老師的無私無畏以及勇于傳播中華武術的尚武精神。
大武李寶山——迷練《太祖功》
老實師傅不教愣爭徒弟父親說:我們師兄弟中有個叫劉成泰的大個子脾氣暴躁,師傅看他江湖氣息濃重有可能惹事生非,就介紹他去跟李洪斌學習太祖功,寧愿與他做師兄弟也不想給他當老師,而劉成泰也滿心歡喜。你看,俺師傅辦的這事三全其美。
在我的總體印象里父親總是起早貪黑的練習太祖功,直到現在也是每天早晨五點以前起床雖然只能走走還要拄著拐。父親平時脫清靜對母親的埋怨聲從來不還嘴只是要除去去老師家學習練功的時候因為,每次去老師家父親總會說一聲好像很正當此時母親不高興父親就會理直氣壯的講理但,母親很少阻止父親去老師家除非家事太急太多可能會說幾句但也阻止不了父親的腳步特別是過年,總是給爺爺奶奶拜過年就去給老師拜年沒有遲到過。父親每天早晨去公園練功很老實從不找事,一是師傅不讓找事二是父親本來也是老實人其中有次父親說:那天他依舊到公園自己平時練功的地盤一看有一與自己康仿年齡的男人在那里比劃,父親想雖說這是公共綠地,但凡事也要有先來后到,雖然今天是你先到,但也要講究人生地熟。這塊地盤,南北二十幾米東西兩三丈寬是我腳踏實地在這里練功十幾年一腳一腳踩出來的,是用震腳跺出來的,是我的馬步扎出來的。這里柔軟的土地認識我,這里叢叢的小草熟悉我,四周的樹木守護我,上下的空氣充足我,我一天不來就會感覺有召喚甚至好像缺點啥,你說是它們離不開我還是我離不開這些。父親想到這里又斜站著看了一會兒也不跟那人搭話,擠擠挨挨就在他身邊下手開練,也該著今天有氣父親的太祖功拳練得虎虎生威振振有料掌掌有聲腳腳作響,力大捶猛招遠拳快,壯腳頂肘走鎮(zhèn)跺跟雙採,二踢腳旋風腳起的高落地穩(wěn),五花捶反身拳眼繚亂躲不及。一行二行熱熱身,三行四行剛起勁,五行六行才開始,那人開始感覺有些危險也許是自知理虧也許稍有所悟心也惶惶手腳走形,他先是慢下來又開始四下連看加躲避直至最后停下,他呆了一會兒感覺不是對手,不僅在威度速度力度更輸在氣度風度和難度上,不僅自己感覺手生心亂加體乏還感覺對手越來越有主場感覺和霸氣,再比下去就是自討沒趣因此垂頭喪氣悻悻離去說完父親一笑又露出前排的大金牙。我聽后先是一驚,后又稱贊道你這就是“不戰(zhàn)而驅人之兵”的實例,實乃用兵之上上策,實乃大武之武,盡顯大將之風。
父親開始收徒弟的時候大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后,那會兒我也就十歲左右。特別是大冬天父親就好叫大哥早起跟他去公園練功,但大哥每每堅持不了一兩天就開始耍心眼最常見的就是起猛了頭暈了就開始等著母親把他捂在被窩里繼續(xù)睡,我就看著父親一邊搖頭一邊嘆氣就一邊想,你咋就不叫我去呢。其實大哥在我們兄弟中間算是半途而廢,他好像學過查拳五行太祖功還有長槍之類的功夫之后,就被小提琴取代。二哥根本就沒有正式學過好像很不好意思似的,也或許他想我本來就是打拳高手從來沒有輸過全實戰(zhàn)你們呢,光練不說也是花架子。我呢,我其實很好學,就是堅持不下來,而且很虛心地學著學著就有些看不起而去騖遠。十路彈腿還沒學扎實,就看著父親的劍很好玩,馬步還沒扎下去就拿起大槍攔納扎,上步壓掌剛學會就暗自主張跟著保祥練下腰,七行太祖功還沒問清楚突然喜歡起金庸的九陰白骨爪子。其他呢,我是見過有好多人來跟父親學拳,最常見的就是晚間在我們三家的院子里排著隊踢腿練功,好像有個叫重陽的也有個叫衛(wèi)國的還有個外地的,這些人大都陸續(xù)來陸續(xù)走堅持不了一兩三四年,最后的功夫全被時間就是金錢兌換成了人民幣。不過我認為這算是父親堅持學習練習太祖功十幾年的一個高潮,也得到師傅杜崇啟的認可父親說。再之后來,父親練功跺震腳厲害就開始有些腿疼但父親并沒有停止,依舊在年節(jié)去師傅那里拜望問候討教研究直至杜崇啟仙逝以后,父親開始慢練太祖功也開始自學練習太極拳也開始養(yǎng)花搞盆景。
父親太祖功拳法的第二個高潮是在退休以后,因為拆遷而回老家居住。老家人一看來了一個拳師傅再加上輩分較高,就大人孩子一起來學一時還成為時尚,不來被人笑說不收還有意見因此,那幾年每天早上真可謂浩浩蕩蕩五六十孩子的隊伍分成三個班大中小父親一下成了老教頭。只是風氣一過許多孩子就開始自動撤退好像是來避風頭似的一個個也有不好意思的,據父親說很多一開始認為很簡單就學幾個招數,也有認為是來鍛煉鍛煉膽量和身體的,但多數是不能吃苦因而堅持不下來,現在多幸福娛樂多多啊哪里用的著練些假把式又不掙錢也沒面子,最后只有向順算是堅持下來,七行太祖功全部學完還錄了像制成蝶算是保存下來,不至于失傳。
父親在第一任老師高繼先那里學的拳術和劍術有:十路彈腿,四路查拳,合手螳螂拳和霸王捶對打,還有奇門十三劍。在杜崇啟老師那里學習十幾年,專門研修七行太祖功三十幾年。杜老師還教了幾套其他拳術和槍棍:乙級拳丙級拳,太祖功一行領打,乙級槍乙級棍,據父親說自己也編了一套雜燴丙級拳自己練對太祖功套路也有增減。
大武李寶山——《太祖功》拳譜解密(1)
《太祖功》第一行:
上步壓掌曲步大撐仙人拱手反身壯腳
頂捶臥弓掏捶起身立勢分臂馬式平肘
掄捶跺腳往里闖仙人拄拐十字捶
立式平捶分臂馬式平肘后撤堵襠捶
右雙功捶回身左雙功捶行步反身壯腳
頂捶臥功捶后臥功豁腳蹦插跪膝捶
跳左撲虎起式雙功捶雙採反身雙功捶
跳右撲虎起式雙功捶領腿2—3個鎮(zhèn)跺
反身壯腳頂捶臥弓五花捶掏捶
起身立式退步壓掌收式
簡要說明:1.一行太祖功第十八式行步反身壯腳是父親的添加,以替代原套路里的領腿2—3個鎮(zhèn)跺因為,父親說這個動作有些重復多余。2.父親說本套路有個比較難練的動作跳左右撲虎,它要求跳起后前腿蹬直而腳掌要垂直下落,雙手撲在地面上。此時最容易出錯就是前蹬的腳后跟摔在地上受傷但,依照要求是后腳先落地而前腳后跟緩慢落地。3.雙功捶的意思是上打鼻梁下打心。雙採反身雙功捶是雙功捶接變採式。掄錘剁腳往里闖是雙捶挽花,左震腳上步右腿跟蹬接馬式平捶。
《太祖功》第二行:
上步壓掌曲步大撐仙人拱手反身壯腳
頂捶臥弓掏捶起身立式左劈掌右彈踢拍腳
拍膝搓板平捶反身仙人拄拐反身海底撈月
反身連三捶頂捶左右領腿行步
反身搓板平捶起身挎虎捶勒馬式
左右蹬撲頂捶獅子搬肩左右領腿2—3個鎮(zhèn)跺
反身壯腳頂捶臥功捶五花捶掏捶
起身立式退步壓掌收式
簡要說明:1.二行太祖功中的反身海底撈月,反身連三捶和左右蹬撲是父親的添加動作,其中左右蹬撲出自地龍經。2.本套難點是起身立式要一捶護腹一捶護臉上舉用寸勁翻轉變架勢化掌向外劈,另一拳變掌拍腳面。3.獅子搬肩是雙手上揚順勢一拍接二踢腳拍膝蓋腳面。五花捶是左捶打右捶蓋打雙捶換交叉再奮力雙開。
《太祖功》第三行:
上步壓掌曲步大撐仙人拱手反身壯腳
頂捶左右絞膝左右邊掌蓋步大撐右彈腿
虛步打虎式起身單駢馬蹦插跪膝捶抽撤左頂捶
狼跑臥上步頂捶左右絞膝左右邊掌
右盤花腿頂捶反身挎虎捶反身雙功捶
上步竄捶採打上步扒子捶左右領腿2—3個鎮(zhèn)跺
反身搓板平捶轉身連五掌旋風腳馬步打虎式
蹦打勒馬式反身大纏反身左蹬腿撲步亮掌
右頂捶獅子搬肩左右領腿2—3個鎮(zhèn)跺
反身壯腳頂捶臥功捶三步六捶馬式平捶
搓手拍跟右邊掌右盤花腿左頂捶
左右斜步刁打轉身拍掌拍根右邊掌
左盤花腿右頂捶臥功捶反身五花捶掏捶
起身立式退步壓掌收式
簡要說明:1.三行太祖功反身大纏,反身左蹬腿和撲步亮掌是家父的動作其中,反身大纏出自八極。2.盤花腿是故意賣個破綻敗走,后來者或踹或踢或蹬,用腳一勾一轉一踹,出其不意反敗為勝的招數。
大武李寶山——《太祖功》拳譜解密(2)
《太祖功》第四行:
上步壓掌曲步大撐仙人拱手反身壯腳
頂捶臥弓后臥弓斜步大撐后起飛腳
回身小地龍前起飛腳搓板平捶抽撤步跳
馬式平捶上步轉身馬式平捶掄錘剁腳往里闖
上步點擊拍膝雙功捶左右絞膝
右頂捶左回身掄捶跺腳往里闖上步點擊
拍膝雙功捶左右絞膝右頂捶臥弓
后臥弓后斜步大撐后上步飛腳回身小地龍
前起上步飛腳搓板平捶抽撤步跳馬式平捶
上步轉身馬式平捶掄錘剁腳往里闖上步點擊
上步拍膝雙功捶左右絞膝右頂捶
左回身掄捶跺腳往里闖上步點擊拍膝雙功捶
左右絞膝右頂捶臥功捶反身五花捶掏捶
起身立式退步壓掌收式
簡要說明:四行太祖功的特點是場地的四個角都是一樣的動作套路,它要求把套路走成長方形而且四個角都要到,不是簡單的來回。
《太祖功》第五行:
上步壓掌曲步大撐仙人拱手反身壯腳
頂捶臥弓掏捶抽打豁腳大撐
搓板平捶反身獅子張口五花捶
反砸眼罩堵襠捶旋風腳搓板平捶
上步點擊拍膝雙功捶左右魁星點筆
抽打馬式平捶五花捶仙人拄拐十字捶
跟步連環(huán)雙托彈腿連環(huán)肘上步跳起臥虎功
跳起壯腳雙功捶左右領腿1—2個鎮(zhèn)跺
反身撲摟雙壯掌採打崩捶豁腳採打
頂捶左右邊掌左右領腿2—3個鎮(zhèn)跺
反身壯腳雙砸頂捶臥弓掏捶
起身立式退步壓掌收式
簡單說明:五行太祖功從反身撲摟雙壯掌,採打崩捶豁腳到左右領腿2—3個鎮(zhèn)跺和反身壯腳雙砸都是父親的杰作,原因是這趟拳太短而反身壯腳雙砸是父親的原創(chuàng)動作。其中壯腳就是跨步震腳,雙砸就是雙捶下砸。
《太祖功》第六行:
上步壓掌曲步大撐仙人拱手反身壯腳
頂捶臥弓后臥弓豁腳大撐搓板平捶
上步反身掏捶馬步平捶上步右橫肘
退步左橫肘上步左點擊拍膝左雙功捶
左右魁星點擊抽打馬式平捶右掏捶
馬式平捶左五花捶仙人拄拐十字捶
廝打跟步連環(huán)肘上步跳起臥虎功
跳起壯腳雙功捶領腿鎮(zhèn)跺反身左右橫踹打
左掏捶五花捶右掏捶
起身立式退步壓掌收式
簡要說明:六行太祖功是恩師杜崇啟將原來的第五行太祖功套路拆分的結果,是老師把原來的第五行太祖功拆分添加出來的套路因為,老師跟師爺輩李洪斌就學了三行太祖功又跟陳復遠學了五行但,老師發(fā)現第五行有些復雜過長因此做了手術嘿嘿,父親說:后來我也開始自己添加動作因此,別看太祖功會的不多卻各地稍有差別。
(本章節(jié)原文配有視頻)
博客自傳持續(xù)連載中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