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憂郁而輕快,我的哀愁是明亮的。
——題記
任何城池都會(總體一天)人去樓空,在秋陽荒草之際,很難有團圓的期許,像是一部真正的悲劇。它沒有悲歡離合,它兀自立著,秋風再凄涼,它依然是立著,笑人愁笑人哭,笑人追憶流年似水,笑人萬里感懷悲秋。
這座邊緣的城,天寒人肥,秋陽漸斜,影子被拉的很長,像是木偶線,操縱著人的行走坐臥。
人在這城池間浪游,我也是這浪游人群里的一卒,迷離中我總感覺這影子變化成了人,人成了影子。但影子只能是影子。一陣寒躁的風吹來,清醒的瞬間我恍惚間看到這城池正在向我微笑。
空中的鴻雁,成群南飛。它們只顧奔著溫暖前行,募地,便只留下我和這青色的古城墻與地上飄搖的荒草了。這城池見證過歷史的巔峰與消沉的,最后化身成歷史的遺書,送走迎來了一群又一群觀覽這古城墻人們,留下了定格照片里自己嘴角的微笑與這城墻的微笑。
當然,也有個別人借著秋風凝視著這古城墻,倏悲疏憤,撫摸著古城墻,沉吟片刻,留下了定格照片里自己眼角的淚和這古城墻依然的微笑。
無論何時,城墻都在笑,整個城池都在笑,我也跟著笑。就在這震蕩的笑聲中我的影子變大變長,與這城池的影子融為一體。這秋夜踏臨了,我和這城池停住了笑容,在沉默中對視。
“萬里江山人入夢,千年依舊笑人愁!”我向這夜幕沉吟起來。
這城墻忽然也和了起來:“西風寒月吹孤影,豈笑人愁我不愁?”
這一刻,恰于我與這秋夜的城墻一樣了。它與我以及這廣大的一切生命,之所以能生存下去,多半是幸虧了這隱藏的本領,這你笑我也笑背后的虛偽。只等當這秋夜蒞臨,我與城鞠躬謝禮,退入幕后,留給這秋風肆意,吹亂了荒草。
這城依然兀自地立著,像當年三娘子城創建完成時的樣子,只是多了幾刀歷史帶來的刻痕。這是城殤,但千百年來,人們就是奔著這殤來的,人生之須臾與歷史之滄桑在撫摸刻痕之時融匯,人似乎得到了某種升華,頓覺“今是而昨非”。人在這秋草古墻面前似乎也堅定了自己期望中的未來,滌蕩與砥礪并存,慷慨曾經滄海,歷史終會塵歸塵,土歸土。人也肯定不會例外,但留存下來的又是什么呢,這一點總讓哲學家們志趣盎然。
謝別這城池的微笑,回到家中的溫柔鄉里,企圖做一遭香甜的夢。夢不常有,卻總是荒誕著現實,醒來回味著夢里遙不可及的種種,窗外白晝暗淡,瑟瑟秋風,陽光在發抖,幾聲野貓的叫聲伴著這城市匆忙的一天走入常規。
邊緣的古城墻是笑是愁已經另一端的事情了,在城市的這一端是不常有感月傷秋的人。人們無暇他顧,紙醉金迷總是任何城池里年輕人無端的癡想,這做邊緣之城也肯定不會例外。但每例此城之秋攜著荒寒的風忽然襲來時,人們會清醒片刻,一時間托遺響與悲風,問人生幾何,嘆去日苦多,然后該吃吃,該睡睡。此刻我想那古城墻應又在微笑了。
公交車里擠滿了人,大致分為年老的人與年輕的人,他們互相博弈著道德與教育的底線,就這短暫的座位發起了一次又一次對話。公路汽笛聲交替著,穿梭于不愿意參與道德對話的工作就要遲到的人群中,遲到總是如約而至,抱怨給了城市的擁擠與前一晚留戀于夜店的狂歡。
壓抑總要釋放,電影院似乎是最佳的選擇。影片中別人的悲歡離合是比對自己生活優劣的標準,通常我們都會得到滿意的答復,畢竟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在2個小時內完成。但電影落幕的時候,人群又復歸了焦急,匆忙的離開就像當時匆忙的到來一樣。清潔員隨著人群的退潮上來清掃保潔,狼藉是肯定的,清潔員也有抱怨,但大都發生在一個空空的影廳里,無人過問。這是消遣的人群,于工作的人群會展現出更加松散的自己,畢竟那常規無聊的生活也喚不起任何人的悲傷,因為“學習——工作——婚姻——生子”是多數人的生活,剩下的之于撫摸那秋天古城墻的老者,畢竟他已經老了,早已經退出了焦躁的人群,偶爾會與公交車上的年輕人有過幾聲道德的對話,這便是他們全部的生活了。
但年輕人的生活卻總是老氣橫秋,難免不自嘆生命的無聊,作為消遣的閑暇時光仍然想著昨夜的工作與領導同事最后一次見面時臉部的細微表情。他們刻意想將自己的生活按照歷史遺留下來的彌漫的名言警句一樣,把自己打造的五光十色,像王爾德為上流舞會精心籌備的句子,然后像蓋茨比一樣華麗地落幕,究竟總是一個悲劇。與真正的悲劇相比,難免東施效顰。
這里(哪里都有)總有理解錯了生活方向的人在杯盤狼藉之后發出妒忌與抱怨的自言自語,無濟于事又渾渾噩噩。這座城市里人幾十年如一日,無所變化,按部就班,生活激情的一面總在隱藏。從此生此刻就望穿了未來,此刻就是這里很多人一生的命運:無力而延宕。青春在他們手中隕滅。焦急于生活,盡快完成歷史遺書中規矩的人生,就業與結婚,生孩與教子,然后靜待死亡。
青年人的激情是一個城市的激情與魅力。但地處內陸天然而傳統的封閉風氣限制了人們肆意的想象力,不能、不敢、不愿、不想……在否定生活的冒險的同時也宣告生命的秋天提前踏臨。這城墻的微笑里的人們一切不務實的言語總在彌漫與唾棄。想是這罪因是這干燥的空氣中幾個談閑天的遲暮的老人或者是某個落葉如舞的街道中一個獨行的旅人。焦急的人總在焦急,浪蕩的人依然在浪蕩。生活將人群標注價簽,涇渭分明,由此彰顯階級,卻并不貴氣。這并不值得驕傲,但人們卻大書特書。生活總在扭曲的意識里達到荒誕的巔峰,然后開始指導幾個年輕人輕松的沉淪。
云不為人而走,水不依人而流,但這城卻不能失卻了人。一座空城是魑魅魍魎的世界,但世界總遺留著這樣的城池。秋風從來如此,吹遍廢墟,也吹滿繁華,但唯一吹不到的,便是人心。總得杜撰個希望來睥睨這肆意的秋風,而人心是最復雜的希望,風險很大,但收獲也定會是驚喜。
歷史上,有幾個罪犯在秋天被斬,有幾個志士在秋風中振臂高呼,旋即被殺死,有幾個路人被流彈擊中,橫死當場,至少會有幾個人存活下去,將秋風擔在身上,向著新歷史邁出一步又一步,秋風也吹過一度又一度。
沉淪慢慢落幕,激情重新登頂,期望中遙不可及的希望正在觸手可及。在每個秋風呼號的深夜里,摸起一盞燈,望著沒有月色的遠方,那古城墻,那荒草,那曾經佇立在那里落寞的人。此刻,依然佇立著,聽著秋風,心中涌起確信無疑的情感:我愛著這秋風,正如它的一無所有與千帆過盡后依然執拗的呼號。
寒冬嚴陣以待,在這是否是最后一場的秋風里,恰是希望一貫如此的本來面目:今天、明天、后天,對,就在后天,那一天繁花似錦,艷陽高照(趟過今天),那一天千紅萬紫,春色滿園(跨過明天),那一天你將從流放之地歸來,帶著明媚的憂傷,感受著歡呼雀躍的人群,獨有一女子在古城墻上哀愁地望著你,而你毫無留意。
此刻,難免有所遺忘,歡愉是主旋律。偶爾微風拂過,那倏忽間清醒的片刻,這才是那秋風真正的禮物。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