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隆‘唐書’作酋龍。偽謚景莊皇帝僭稱帝始此,以后鄭、趙、楊、段、高五姓之國咸效之。
世隆,唐宣宗己卯大中十三年即位,年十六歲。明年,為懿宗庚辰咸通元年,改元建極。改西京曰中都,東京曰上都。先是,德宗貞元間,西川節度使韋皋開道通南詔,令歲入貢。異牟尋、尋閣勸二世事唐唯謹,迨勸龍晨及豐〔佑〕,又數數擾邊,大為唐患。又以世隆之名犯太宗、元宗廟諱。唐不冊封,隆益致怨望。至是自稱皇帝,遣兵取烏蠻、僰、爨之地,置東川郡。前節度使杜悰變韋皋制度,侵擾蠻中。隆絕朝貢,寇播州。至是李福為節度使,隆遣清平官董成至成都,移書于福。成與福抗禮,福囚之。上聞,有詔釋成,召至京師,見便殿,遣還。咸通二年,遣兵陷安南。左仆射同平章事杜悰言:“西川兵弱,南詔強盛,未可輕絕。宜遣使祭吊,諭令改名,行冊禮。帝肯之。會隆復寇嶲州,遂止。咸通三年,隆親寇蜀,取萬壽寺石佛歸。時高真寺僧崇模有神術,從征。軍中乏糧,又值歲暮,士卒思歸,僧咒沙成米,咒水成酒,士卒各醉飽。一日僧化蝶回國亂宮,世隆妻以書達隆。隆答曰:妖若再來,令宮人于其衣背繡蝶。后僧復至,宮人繡之。隆見僧衣有蝶,令斬之。刑七次,首不殊。僧自云:用茅鋸之乃斷。果然。人見僧魂化一黑鵬飛去,蓋僧本高真寺鵬巢中所得之兒也。咸通四年,寇西川。咸通五年,陷安南、邕管。咸通六年,陷嶲州。咸通七年,復攻安南。嶺南西道節度使高駢救之,隆兵大敗,駢遂定安南。咸通十年,隆遣使楊酋慶等入朝,謝釋董成之囚。歸成都俘三千人。
定邊節度使李師望殺其使,隆怒,率眾攻蜀,陷嘉州。咸通十一年正月,陷黎州,入邛徠關,圍雅州,擊邛州,遂進攻成都。次眉州,西川節度使盧耽畏眾寡不敵,通使請降。繼而唐遣東川節度使顏慶復、大將宋威等率兵來戰。世隆敗屯星宿山,宋威戍沱江。隆迎戰于毗橋,不勝,趨沱江,中伏。城中又出突將,夜火隆營,奪升仙梁。隆大敗,奔雙流江,無梁以渡,乃偽請和,三日梁成而濟。咸通辛卯十二年,立鄯闡王宮。咸通壬辰十三年,于白崖諸葛武侯所立鐵柱之地,鑄天尊柱,高八尺。蔚昔年曾至鐵柱宮,其地界白崖、彌渡、蒙化三境之間。其柱刻字云: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朔庚子十四日癸丑建立。咸通十四年,攻黔中。又寇西川,作浮梁濟大渡河,防河兵馬使黃景復伏兵,半渡擊敗之。會隆國中新兵繼至,接戰,景復敗走。隆進兵陷黎州,入邛徠關。遂遣王保誠等四十人謾書詣劍南節度使牛叢,欲假道入朝,請憩蜀王故殿。叢囚其使三十八人,釋酂嚨及段酋遷二人還。隆乃退兵至新津而旋。僖宗乙未干符二年,攻雅州。西川節度使高駢追至大渡河,大敗之,俘酋長五十人,收復黎州、邛徠關,斬黃景復以狥。干符三年,遣使詣高駢請和,不許,斬使者一人。隆怒,自是唐使至不拜,惟拜和尚。駢知之,乃遣僧景仙往諭公主事,隆乃下拜定盟。禧宗丁酉干符四年二月,復寇蜀,高駢御退之。駢又結吐蓄尚延心嗢、末魯褥月等為間,筑戎(川)〔州〕、馬湖(沭)〔沐〕源川、大渡河三城,列屯拒險,料壯卒為平夷軍。世隆氣奪,因恚發疽,卒于越嶲景凈寺,在位十八年,子隆舜立。
隆舜一名法改國號曰大封民國偽謚宣武帝
隆舜,唐僖宗丁酉干符四年即位,年十七歲。明年,改元貞明,又改元嵯耶、承知、大同,改國號曰大封民國。遣使于唐請和,詔許之。自勸龍晟至世隆以來,侵蜀伐安南,用兵五十余年,帑藏不給,橫斂于民,上下俱困。舜立,耽于酒色,委政臣下,故愿求和于唐,乃遣段寶詣嶺南節度使辛讜,請修好。讜奏,許之,以息邊患。干符六年,遣使于唐求和親,無表,只用牒,稱弟不稱臣。唐帝召百官議,禮部侍郎崔澹曰:”南詔無禮,恐貽后笑。“使者上書與澹爭。帝諭解之。議者謂中國多故,南詔寖強,不若權與和親。便從之。僖宗庚子廣明元年春正月,唐命宗正少卿李龜年來和親。僖宗辛丑中和元年,上表款附。中和癸卯三年,唐以宗室女為安化長公主,妻隆舜,僖宗乙已光啟元年,遣宰相趙隆眉、清平官楊奇鯤、段義宗三人,朝唐帝行在,且迎公主。高駢在淮陽飛章上言:”三人南詔心腹。宜止而酖之。“唐帝從其言。隆眉等死,南詔遂不復振矣。是年昆侖國進美女,舜嬖之。光啟二年地震,龍首、龍尾二關、三陽城皆崩。昭宗己巳干寧四年,隆舜多內嬖,常信讒以誅其下,淫虐日甚。豎臣楊登弒之于東京,在位二十年,子舜化貞立。
舜化貞偽謚孝哀帝
舜化貞,唐昭宗丁巳干寧四年即位,年二十一歲。明年,改元中興。上書于唐,朝廷欲報之。利州刺史王建上言:”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小夷何足辱詔書。“遂止。昭宗光化二年,立五學教主。十一月,誅楊登,族其家。光化庚申三年,鑄崇圣寺丈六觀音,清平官鄭買嗣合十六國銅所鑄,蜀人李嘉亭成像。一說唐天寶間,崇圣寺有僧募造丈六觀音像,未就。夜忽雨,旦視之,銅也,即取以鑄像。像成,白光彌覆凡三日夜,至今人稱為雨銅觀音。唐昭宗壬戌天復二年,舜化貞卒,一說實鄭買嗣弒之。,在位五年。化貞有一子,生甫八月,鄭買嗣主國事,遂啟貞妻曰:”母后深宮,群臣無主,臣當抱太子臨朝。“貞妻是其言,以子付之。買嗣抱子出,潛手傷其陰,子哭不已,乃送回宮中。明日,子死。貞妻疑而詰之,買嗣懷不安,遽起兵殺蒙氏親族八百人于五華樓下,遂篡立焉。
按:蒙氏南詔大蒙國,自細奴邏禪立,起唐太宗己酉貞觀二十三年,訖昭宗壬戌天復二年,傳十三世,共二百五十五年。
大長和國傳三世
鄭買嗣又名。偽謚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
鄭買嗣,又名,唐巂州西瀘令陷南詔臣蒙氏,為清平官鄭回之七世孫。隆舜時歷官侍中,權勢日重。隆舜巡幸無度,留買嗣守國,遂專政柄。舜化貞時為相,化貞卒,嗣賊殺其子,篡蒙國,于唐昭宗壬戌天復二年十二月即位,年四十二歲,國號大長和,仍都大理。明年,建元安國。后梁太祖開平丁卯元年,建普明寺。開平三年,鑄佛一萬尊,送寺祈福,為殺蒙氏八百人故也。開平四年八月,買嗣卒,在位八年,子仁旻立。
仁旻偽謚肅文太上皇帝
仁旻,后梁太祖庚午開平四年即位,年二十二歲。明年,改元始元,又改元天瑞、景星、安和、貞佑、初歷。末帝甲戌干化三年,旻攻蜀。蜀高祖王建發兵拒之,旻兵大敗,溺水使者萬余人。后唐莊宗癸未(開)〔同〕光元年,施宮寺災,僧智照撰‘封民三寶記’。同光二年旻以朱鬃白馬求婚于南漢劉龑,龑以增城公主妻之。明宗丙戌天成元年八月,仁旻餌金丹,躁怒,常殺人,遂暴卒,在位十六年,子隆亶立。
隆亶偽謚恭惠帝
隆亶,后唐明宗丙戌天成元年即位,年十二歲,明年,改元天應。明宗戊子天成三年,東川節度使楊干貞入朝,弒隆亶而立趙善政,計亶在位二年。
按:鄭氏大長和國,自買嗣篡位,起唐昭宗癸亥天復三年,訖后唐明宗戊子天成三年,傳三世,共二十六年。
大天興國一作興源國。一世
趙善政偽謚悼康帝
趙善政,后唐明宗戊子天圣三年,為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所立。改國號曰大天興國,建元尊圣。善政寧北佉逸塝人。微時樵于山中,倦臥。夢神告曰:”柴有矣!“覺而果得柴數十束,后告其母,母不信,間一日母潛往山中,果然。及仕鄭氏,為清平官,出行途中,天墜一石于前,石裂,有”善政為天子“五赤字。于是楊干貞奇之,乃弒隆亶而擁立焉。明宗己丑天成四年,善政待干貞,恩禮寖衰,凡干貞所有請乞,輒不許。干貞恃功怨望,遂賂結諸臣,廢善政而自立。善政在位僅十月。
大義寧國一世
楊干貞偽謚肅恭帝
楊干貞于后唐明宗己丑天成四年奪大天興國趙善政之位,改國號曰大義寧國,建元興圣,又改元大命。干貞萂村人。今大理府賓川州所屬地。母名彌彔,有美色,蒙隆舜私焉。有孕,適漁人楊氏,生干貞,后又生詔。其父捕魚,貞立船頭,見水中有人龍衣冠冕,左右有鳳鳥,白光擁護,乃呼父視之。父見是貞之影,大奇之。長仕鄭氏,官至東川節度使。至是奪善政位而自立。貞在位,貪暴特甚,中外咸怨。后晉高祖丁酉天復二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討之。貞遣弟楊詔等五人出拒。詔兵敗,干貞出奔。思平遂得位,尋赦其罪,廢為僧。計貞在位八年。
大理國傳十四世
太祖圣神文武皇帝
段思平,其先武威郡北人,世為南詔蒙氏將。唐元宗辛卯天寶十載,及甲午天寶十三載,唐再伐云南,云南王蒙閣邏鳳命世子鳳伽異、大軍將段儉魏迎戰于點蒼山及西洱河,兩敗唐兵。以功升儉魏為清平官,賜名忠國,尋拜相,六傳而至思平。其母因過江,水泛觸浮木,若有感而娠,生思平,并其弟思良。思平為幕覽,小府副將也。常游山中,得為帝之讖,又每多異征。時東川節度使楊干貞之弟楊詔者已貴,聞而忌之,使人賊思平。思平逃匿于崇恩寺,在大理府城南九里。捕者追至,見蛛網盈寺門,不入,故得脫。后積戰功,使為通海節度使。后唐明宗己丑天成四年,楊干貞奪趙善政之位。受詔之譖,常欲除思平。平卜于秀山神祠,就其舅爨判自匿。后晉高祖丙申天福元年,干貞索捕思平甚急。會善政臣守高方,素與思平善,密遣人招思平。思平與其弟思良、軍師董迦羅走就之。皆裂冠,變姓名,為獵者,牽一犬至品甸波大村今大理府云南縣地。宿旅舍。舍有戟,生牛革裹之,是夜風起,戟忽洞革出。思平驚曰:”是何铦利?得非神戟乎!“問主人曰:”戟何為?“曰:”以防夜耳。“曰:”防夜莫若犬。“遂以犬易戟去。行至葉鏡湖,湖在大理府云南縣地得神馬。饑取野桃而食,核上有蟲嚙”青昔“二字,思平解為十二月二十一日,意其吉兆。于是急趨而前,借兵于東方黑爨三十七蠻部,會于石城,今曲靖府是。以董迦羅為軍師。兵集之期,適十二月二十一日也。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討干貞。時詔等陳兵據橋,軍不能過。思平夜忽得三夢: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覺而告其下。迦羅解之曰: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此神示吉兆。是日,有被纓浣沙婦,指渡處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從之,乃得過江,擊詔等殺之。干貞聞詔等軍敗,出奔。思平即位,時天福丁酉二年也,年四十四歲。建號大理國,建元文德,仍都大理。天福三年封董迦羅為相國,封高方為岳侯,分治成紀、巨橋等地。封爨判為巴甸侯。祠秀山神,免東方三十七蠻部徭役,赦國中凡有罪無子孫者。天福四年,赦楊干貞罪,廢為僧。一說干貞敗后,挈其妻子奔永昌郡。思平遣兵追之,至萬劍樹,干貞自縊而死。思平俘其妻子親屬。帝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后晉出帝甲辰開運元年帝崩,在位八年,子思英立。
文經皇帝
思英,后晉出帝甲辰開運元年即位,明年,為出帝開運二年,改元文經。帝母楊氏桂仙娘沒而為神,屢著靈應,封為榆城宣惠圣國母。是年,帝叔思良爭位,廢帝為僧,法名宏修大師。在位一年,叔思良立。一說思英素不肖,思平在日,常欲廢之,不果。迨即位,愈淫戲無度,群臣廢之,而立思良。
圣慈文武皇帝太祖之弟
思良,后晉出帝乙巳開運二年即位,明年,改元至治。后周太祖壬子廣順二年,帝崩,在位七年,子思聰立。
思聰偽謚至道廣慈皇帝
思聰,后周太祖壬子廣順二年即位,明年改元明德,又改元廣德。宋太祖乙巳開寶二年,思聰卒,在位十七年,子素順立。
素順
素順,宋太祖乙巳開寶二年即位。明年,改元明政。先是,宋太祖丁卯干德五年春,王全斌平蜀,還京師,請取云南,負地圖進。太祖鑒唐之禍,以玉斧畫大渡河為界,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段氏得據南詔,相安無事。太宗乙酉雍熙二年,素順卒,在位十六年,子素英立。
素英偽謚昭明皇帝
素英,宋太祖乙酉雍熙二年即位。明年,改元廣明,又改元明應、明圣、明統、明治。太宗至道二年,述‘傳燈錄’。真宗己酉大中祥符二年,素英卒,在位二十四年,子素廉立。
素廉偽謚宣肅皇帝
素廉,宋真宗己酉祥符二年即位,明年改元啟明。真宗壬戌干興元年素廉卒,在位十三年。侄素隆立。
素隆偽謚秉義皇帝
素隆,宋真宗壬戌干興元年即位,明年改元明通。仁宗丙寅天圣四年素隆禪位為僧,在位四年。侄素(貞)〔真〕立。
素真偽謚圣德皇帝
素真,宋仁宗丙寅天圣四年即位,明年改元正治。仁宗辛巳慶歷元年素真禪位為僧,在位十五年,孫素興立。
素興偽謚天明皇帝
素興,宋仁宗辛巳慶歷元年即位,明年改元圣明,又改元天明。素興性好游狎,廣營宮室于東京,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黃花,名繞道金棱,云津橋上種白花,名縈城銀棱。每春月,挾妓載酒,自玉案三泉,溯為九曲流觴。男女列坐,斗草簪花,晝夜行樂。花中有素馨者,以素興愛之,故名。又有花遇歌則開,有草遇舞則動,興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蓋亦花草之妖也。仁宗甲申慶歷四年,素興在位,荒淫日甚,國人廢之,而立太祖曾孫智恩之子思廉。計興在位三年。
思廉太祖元孫偽謚興宗孝德皇帝
思廉,宋仁宗甲申慶歷四年即位。明年,改元保安,又改元正安、正德、保德。仁宗甲辰皇佑四年廣源州屬交趾諒山府。蠻儂智高反郎州,偽號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潛元啟歷。九月,宋以樞密副使狄青為荊湖宣撫使,督諸軍討之。十二月,狄青至廣南,合孫沔、余靖之兵,進次賓川。皇佑癸巳五年正月,至邕州。今廣西南寧府。上元節,狄青破昆侖關在南寧府城東二百里,距賓川州二十里。大破儂智高兵。智高燒城遁,由合江入大理,思廉殺之,函首送京師。是以段氏始聞于中國。仁宗嘉佑八年,命岳侯高智升討楊允賢,克之。加智升太保,封德侯,賜白崖茹甸之地,尋晉封鄯闡侯,子孫世襲。神宗乙卯熙寧八年,思廉禪位為僧,在位三十一年,子廉義立。
廉義偽謚上德皇帝
廉義,宋神宗乙卯熙寧八年即位。明年,改元上德。遣使入貢于宋。熙寧十年,又改元廣安,作八龍王會。神宗庚申元豐三年,楊義貞殺廉義而自立。計義在位五年,自義貞弒其主廉義而自立,篡位僅四月,鄯闡侯高智升命子清平官高升泰起東方爨僰兵,討而誅之,立廉義之侄壽輝。
壽輝偽謚上明皇帝
壽輝,宋神宗庚申元豊三年即位。明年,改元上明,以高智升為布燮,高升泰為鄯闡侯。是年,日月交晦,星辰晝見。壽輝因天變,遂禪位于思廉之孫正明。計輝在位一年。
正明思廉之孫偽謚保定皇帝
正明,宋神宗辛酉元豊四年即位。明年,改元保定。又改元建安、天佑。宋哲宗甲戌紹圣元年,明在位十三年,為君不振,人心歸高氏,群臣請立鄯闡侯高升泰為君,正明遂禪位于僧,而段氏中絕矣。
按:段氏大理國,自思平建立,后晉高祖丁酉天福二年,訖宋哲宗甲戌紹圣元年,傳十四世,共一百五十八年。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