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場半程馬拉松初體驗是在2015年3月22日,周日。
我的第一塊獎牌的獲得時間也是在2015年3月22日,周日
清晨五點半穿好一套運(yùn)動裝,用清水洗了個臉使自己清醒。然后在茶幾上拿上幾個面包,和朋友一起離開我們只睡了一個晚上的賓館房間,向南濱路走去。邊走邊把那兩個面包塞進(jìn)嘴里,然后不急不慢的喝掉朋友給我的紅牛。
面包不能吃得太多,兩個就好,因為吃多了就會脹肚子;紅牛不能喝的太急,慢慢的就好,因為喝急了就會涼胃。
我們不是專業(yè)的運(yùn)動員,所以我們更要愛惜好自己的身體。
3月22日的重慶天氣很好,天上飄著小雨,一改往日炎熱的風(fēng)范。而這樣的天氣很適合跑步。
我和朋友從成都來到重慶,便是為了這一場馬拉松——重慶國際馬拉松。
和那些黑人不一樣。我們只是以個人名義想要挑戰(zhàn)自我才來參加的。不是為了得獎,只是為了見更多的世面。
6點,場地上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有如同我們一樣年輕的,也有比我們年輕的,更有年齡高達(dá)五十多歲的老人。
他們和我曾經(jīng)在各式各樣街道上觀察到的行人不同,那些行人是一臉倦容,而今天我看到的所有人都是紅光滿面,小雨并不能使他們的熱情熄滅,反而增加了他們對這一次比賽的熱情。
我和朋友說再見,因為他是全程,而我參加的是半程。我和他站到不同的位置開始比賽前的熱身。
7點,我沿著賽道來來回回的跑了幾轉(zhuǎn)后,感覺身體微微發(fā)熱,然后脫下了沉重的外套。露出了里面穿著的帶著號碼簿的緊身衣,和一條馬拉松短褲。拿出腰帶里面的能量棒啃了半截,進(jìn)行最后的能量補(bǔ)充。在這期間遇到了一些“熟人”,包括在群里和跑步貼吧上經(jīng)常聊天的也來參加了這場馬拉松比賽的人。
這一次重馬的特色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獲得PB,我也是在那一天才知道PB的意思——personalbest,個人最好成績。在賽道旁邊的英雄榜上寫著參加本次比賽的每一個人的名字。而這一天,我也是沖著PB而去。
14年重馬因病未參加,14年西馬由于是第一次所以沒能夠獲得一個好成績,而今年,15年,我準(zhǔn)備充分,并再一次站到了馬拉松的起跑線上,享受著這一切。
8點30準(zhǔn)時鳴槍,3萬人共同起跑南濱路上,左側(cè)就是長江,她在不停地奔騰著。
我在人流中前行,不停地奔跑著,從起跑線到5公里,突然感覺右腳腳背有疼痛,第一感覺是可能是因為計時芯片把腳背磨著了,于是理了理鞋帶又投入奔跑中去。8公里,疼痛再一次加劇,可是我不斷提醒自己,不能停,因為在這個點停下來后,可能就再也沒有精力奔跑。于是加快了速度。十公里,疼痛似乎減輕了,所以我再也沒有理會鞋帶,目光凝聚,精神凝聚繼續(xù)奔跑。
五公里處是折返點,所以在十公里我又經(jīng)過了一次起點,起點處放著激昂的音樂,鼓舞著我們每一位參賽者,也鼓舞著周圍的觀眾。跑者都在無畏向前,觀眾都在大聲的吼著加油。而第10公里卻是我的極點。
極點也就是一個困難點,在這里會覺得自己的呼吸不順暢,體力耗盡,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停,因為在我的右手邊有個很大的橫幅,上面寫著“為了PB,奮勇向前”之類的話語。而在這時,我明顯感覺到周圍的人變少了,不像起點那般人擠著人。在10公里處,快的人已經(jīng)沖到前方,而慢的人還在折返點周旋。而我,就被夾雜在中央,不快不慢的享受這一切。
步伐加快,呼吸加重,享受著觀眾的呼喊,也感受著自己身體的潛力。
所有跑者都知道,在跑步中,總會有這樣的一個或者幾個這樣的極點出現(xiàn),而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停,因為熬過之后就是所謂的“第二陣風(fēng)”境界,自己會覺得無比的輕松,而人生也是這樣。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當(dāng)自己心中有信念之后,不管自己經(jīng)歷了多少的苦難,挺挺腰,什么都會過去。而在過去之后,并不感覺身心疲憊,反而覺得舒適到了極點。
就這樣,我挺過了十公里,而挺過十公里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一個網(wǎng)名叫做“八連殺”的南充跑友,我和他一起從起點起跑,一起跑過10公里,路途中相互鼓勵相互加油。
撐過了十公里,我清楚地明白我的下一個極點會在十七公里的時候出現(xiàn)。跑者們總能夠?qū)ψ约旱纳眢w有了解,因為在決定參加馬拉松之前,自己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加緊訓(xùn)練。一句跑者的話說得很好:“在最后沖刺前,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能夠跑多久,能夠跑多長,就算慢,我們也要前行,因為最了解我們自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身體,由身體自己去判斷。”
這個時候我們經(jīng)過了東水門大橋,長江大橋,菜園壩大橋。
這個時候已經(jīng)還剩5公里,這個時候人已經(jīng)很少了,因為全程和半程開始分流,我們還剩下六公里,而他們還有一個半程需要跑過。
重慶的風(fēng)景其實是挺美的。于是在跑步過程中,向周圍眺望風(fēng)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就是我為什么不喜歡跑操場的原因。
在紅色的塑膠跑道上,一圈又一圈的跑,周圍的風(fēng)景早已爛俗于心,而我們也只能被框在那8條紅跑道里,不能越過。
可是馬拉松就很隨便,雙邊4車道,你想去哪去哪,想跑哪就跑哪,想看哪的風(fēng)景就看哪的風(fēng)景,永遠(yuǎn)也看不膩,永遠(yuǎn)也不會覺得厭倦。可能在某一段路途中,長江是波濤洶涌像個勇往直前的漢子,也可能在某一段路途中,長江是平平坦坦像一個嬌羞的妹子。
可是風(fēng)景再美,我們也不能停,因為,我還在路上。
有人常常說,我們走的太遠(yuǎn),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
所以很多人在遇到苦難的時候總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想讓自己停下來看看周圍的風(fēng)景,于是再也沒有勇氣前進(jìn)。
看風(fēng)景和前進(jìn)是沒有沖突的,我們邊看邊跑邊回味為什么出發(fā)邊尋找我們的信仰其實是別有一翻風(fēng)味的,在這個時候你往往會跑的更快,比別人走的更遠(yuǎn)。
十七公里到了,我了解的第二個極點,也是我身體真正的極限,小腿開始抽筋,身體不想再讓我繼續(xù)跑下去。于是我停了下來,做了做拉伸運(yùn)動,又繼續(xù)起跑。因為我知道如果再硬撐下去會出事的。
所以我們也要學(xué)會變通,在讓自己不受傷的情況下奮勇前行。或許有些人魯莽的前進(jìn)獲得了成功,可是這個時候自己的身體也因為撐不住而倒下了。
我不想拖累朋友于是讓他先跑,讓我一個人調(diào)整一下。
我定了定神,再一次確定了目標(biāo)后,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自己的速度。向最后的四公里前行。
最后的四公里跑的十分艱難,十分狼狽,可是在最后沖線的那一剎那,我知道自己成功了,兩小時零四分。
比第一次的西馬進(jìn)步了半小時。雖然沒有完成自己進(jìn)兩小時的目標(biāo),但是離這個目標(biāo)已經(jīng)非常近。我也相信在下一次我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biāo)。
排隊領(lǐng)紀(jì)念獎牌,吃補(bǔ)給品,看著身后的跑者陸陸續(xù)續(xù)的沖線,然后和隊友們合影留念。這一刻非常美好,就像是你翻過萬嶺千山終于走到終點的那種喜悅,那種興奮之情。
對我來說,跑步是一種信仰。
很多人問我,跑步這么累,為什么你還會跑,或許我已經(jīng)明白了答案。朋友們的這種不理解就像我不理解跑半程就已經(jīng)那么累,為什么其他人還會毅然決然的選擇跑全程一樣。那是因為信仰不同,他們所追求的是身體的極限,他們的極限是42公里,而我目前的所能達(dá)到的極限僅僅只有21公里罷了。未來的某一天我也會踏上全程的道路上,獲得半程馬拉松所得不到的那種喜悅。
脫下鞋,發(fā)現(xiàn)疼痛腳背上流了很多血,染紅了襪子。才明白,疼痛只是一時,我們需要的只是前進(jìn),遇到的痛苦磨練多了,疼痛也就不算什么了
我的奔跑也會繼續(xù),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fēng)景,認(rèn)識不同的人。
“除掉睡眠,人的一輩子只有一萬多天。人與人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生活了一天,卻重復(fù)了一萬多次。”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