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內瓦人,我的家族是當地最有名望的豪門之一。我的祖先們幾代以來都是擔任政府顧問和市政官,而我父親已經擔任過好幾個社會要職,聲名顯赫。父親因為他的正直和對公共事務孜孜不倦地關注而倍受人們尊敬,他把自己整個青春時代都用于處理國家事務,因此不斷變化的環境一直使他未能成婚,直到他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時,才為人夫和人父。
因為父親的婚姻狀況很能顯示他的品格,所以我不能不提幾句。他有一個最親密的朋友
是商人,原本非常富有,但是他命運多舛,最后家道中落,陷入貧困。他叫博福特,驕傲,而且固執。過去他是名流望族,享盡榮華富貴,所以一旦潦倒后,他就無法忍受那種貧困、以及被世人遺忘的生活。
他用最體面的方式還清了債務,然后便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到盧瑟恩鎮隱居,過著默默無聞的清貧生活。我的父親對博福特懷著最真摯的友誼,深深為他的不幸遭遇和隱居生活感到難過。他也對博福特過分的自尊心感到痛惜,他始終不斷地在努力尋找博福特的下落,希望能夠勸他回心轉意,并通過我父親的名望和資助東山再起。
可博福特刻意將自己的居所隱蔽得很深,等我父親終于找到他之后,已經過去了十個月。我的父親得知他的消息后喜出望外,急匆匆地趕往博福特的住處。他的房子坐落在一條靠近盧斯河的狹小街道上。但是當他進屋以后,看到的只是悲慘和絕望……
博福特在破產之后僅剩下一小筆錢,這些錢只夠幾個月的開銷。他原本希望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可是結果卻毫無進展。每當他反省自責的時候,便更加悲從中來,不勝懊惱。時日一長,他便因為悲哀過度而垮了下來。三個月后,他已經臥病在床,氣息奄奄了。
他的女兒無微不至地照看著他,但是她絕望地意識到他們僅存的那點家產正在迅速耗盡,而且他們毫無其他經濟來源。但是卡羅琳娜。博福特具有非比尋常的個性,在苦難的生活中,全靠她的勇氣支撐著她堅持下去。她做著平凡的工作,靠編織等各種活計掙得一點微薄的收入勉強度日。
他們就這樣捱了幾個月,她父親的健康每況愈下,她的時間幾乎完全用來照顧父親了,因此她的活計也逐漸無法維持。在第十個月里,她父親死在她的懷里,只留她孤零零的一個人在世上。這個打擊把她打垮了,她跪在父親的靈柩旁,泣不成聲。
就在這個時候,我父親走進了他們的小屋,他就像一個保護神一樣來到女孩身邊,負起照顧她的責任。在她父親的葬禮結束后,我父親把她接到了日內瓦,寄宿在他的一個親戚那里。兩年以后,卡羅琳娜成為了他的妻子。
我的父母年齡相差懸殊,但是這卻讓他們更加親密,感情更加投入。我父親品性端正,為人正直,因而他才會對愛投入更多。我父親以前曾經愛過一個并不值得愛的人,等他發現真相后倍受打擊,所以他對一個值得他愛的人就更加珍視。他對我母親的愛戀中還懷有一份感激和敬慕,完全不同于老夫對少妻的寵愛,而是對我母親所具有的美德的敬重,而且他也希望,在某種程度上,他能夠用他的愛來彌合母親心靈上遭受的創傷。
父親對母親簡直百依百順,關懷備至,就像一個園丁保護著奇花異草一般,不讓她受一點風寒,并且精心安排她的周圍環境,使她溫柔、善良的心靈能夠煥發出愉悅。
雖然母親的情緒后來始終寧靜安詳,但她的健康還是因為過去的不幸遭遇而受到損傷。
在他們結婚以前的兩年之中,父親陸續辭去了所有的公職。在他們結合之后,他們立即移居到氣候宜人的意大利,希望異國的美景和旅行所帶來的快樂能夠幫助母親恢復健康。
從意大利出發,他們又游歷了德國和法國,我是他們的長子,出生在那不勒斯,所以我在襁褓里就伴隨著他們四處游歷。整整好幾年間,我都是他們的獨子。他們彼此如膠似漆,并且從蘊藏著他們無盡愛意的礦藏中源源不斷地向我傾注他們的愛心。母親的溫柔撫愛和父親慈祥和藹的笑容,就是他們留給我最早的印象。
我是他們的小寶貝,更重要的是,我是他們的孩子,是上天賜予他們的無辜而且無助的生命。我需要他們養育,而我的未來也牽系在他們手中,他們是將我引向幸福、還是苦難,就看他們如何履行對我的職責了。
他們非常清醒地意識到,他們賜予了我生命,并對我負有完全的責任,再加上他們本來就都是充滿愛心和柔情的人,所以可以想見,我嬰兒時期的每時每刻都耳濡目染在耐心、仁慈、自制的氛圍中。我就像被一條綢帶牽引著,一路上都是無盡的幸福和快樂。
很長時間里,我是他們惟一的關愛。母親很想再生一個女兒,但是我在一段時間里一直是他們的獨苗。我大約五歲的時候,我們家到意大利邊境地區作短途旅行,并在科莫湖畔度過了一個星期。
他們仁慈、善良,經常會去探訪窮人的小屋。這對于母親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責任,而是成為一種必須,一種熱誠。她時刻記著自己曾經遭受的苦難,以及她又是如何被解救出來的,所以她有種使命感,覺得該輪到她去做別的可憐人的保護神了。
有一次,他們出去散步。在路過一個小山坳里的貧民區時,有一間小茅屋特別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那間小屋顯得特別破敗,在小屋邊上還有一些破衣爛衫的孩子,這景象表明這里貧困得無以復加了。
一天,我的父親一個人到米蘭去了,母親帶著我一起去探訪那間破茅屋。在里面,她發現一個農民和他的妻子正彎著腰,含辛茹苦地給五個饑腸轆轆的孩子分發少得可憐的食物。在那些孩子中間,有一個女孩特別引起我母親的注意。她的長相與眾不同,其他四個孩子都是黑眼睛、吃苦耐勞的小流浪兒,而這個女孩卻長得瘦弱單薄,皮膚白皙。她金黃色的頭發明亮、活潑,盡管衣著襤褸,但是小姑娘看上去卻有著天然的高貴。她眉峰清晰、眉宇修長,碧藍的眼睛晶瑩無瑕,她的雙唇和臉龐非常敏感、甜美,只要是見到她的人,都會無一例外把她當作獨一無二、上天賜予的小天使,因為她的一切特征,都帶著上天的印跡。
農婦看到我母親正用驚異、敬慕的眼神打量著這個可愛的女孩,便熱情地向她述說女孩的身世。女孩并不是她的孩子,而是一個米蘭貴族的女兒。她的母親是德國人,在分娩的時候不幸去世了,孩子便由他們夫婦代為撫養,當時,他們家境還相當富裕。
女孩的父親,是一個沉浸在意大利輝煌歷史之中的意大利人,他將自己整個奉獻給祖國的解放事業,但是最終卻因為祖國的軟弱而成為犧牲品。究竟他是死是活,還是仍舊囚禁在奧地利的地牢里,無人得知。他的所有財產都被抄查,孩子則淪為身無分文的孤兒。女孩繼續由養父母撫養,雖然她在陋室中長大,卻像荊棘叢中一朵比溫室里的玫瑰更嬌艷的奇葩。
當我的父親從米蘭回來的時候,發現有個小女孩和我一起在我家別墅的大廳里玩耍。這個女孩簡直比畫中的天使還要楚楚動人,她的雙眼晶瑩透亮,體態輕盈。母親述說了事情的原委,并在得到父親的同意之后,她去說服女孩的監護人轉交他們的監護權。
那對夫婦非常喜愛這個可愛的孤兒,她的存在就像上天的賜福。但是既然上帝施予她如此強有力的保護人,那么再把她滯留在貧寒之中,就未免對她太不公平了。他們征詢了村子里的牧師,結果是伊麗莎白。拉溫瑟成為我們家親密的一員,成為我美麗、可愛、時時刻刻伴隨著我的玩伴,簡直比親妹妹還親。
每個人都喜歡伊麗莎白,大家對她的愛深沉、強烈,而我對此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喜悅。在伊麗莎白來我家的前一天晚上,母親開玩笑地對我說:“我有一件漂亮的禮物要送給我的維克多,明天他就可以擁有了?!钡诙?,她把伊麗莎白帶到了我的面前,說這就是她許諾的那份禮物。而我呢,帶著孩子式的認真,真的從字面上理解我媽媽的話,認為伊麗莎白歸我所有,將由我來保護她、愛她、珍惜她。我把所有對她的贊美都看成對我個人財產的由衷贊美。我們雖以堂兄妹相稱,但是沒有任何語言、任何表達法可以描述她和我之間的關系——她對我來說不僅是妹妹,因為她至死都只屬于我一個人。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