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寶物
看了央視鑒寶欄目,真的讓人大開眼界,那些精美的瓷器,稀有的名人字畫、晶瑩剔透的玉器、罕見文房四寶、閃閃發光的金銀器皿無不讓人眼界一亮,再看看報價更是令人驚嘆,看似很小的物品,少說幾萬十幾萬,多的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何止央視有鑒寶欄目,其他地方臺如華豫之門、尋寶、一槌定音、天下收藏、華夏奪寶等很多這樣的鑒寶欄目,可見國人歷來喜歡寶物,有的尋寶、有的玩寶、有的藏寶。
說到寶物,最早可能就是和氏璧了。公元前283年,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知道趙國有一件寶物和氏璧,便派使者帶著國書見趙惠王,說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與其想換。藺相如帶著國寶和氏璧到咸陽,秦襄王看了和氏璧贊不絕口,但并不誠心用十五座城池想換,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陰謀,用計謀將和氏璧帶回了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這個故事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人對寶物的器重、追求和貪婪。
不僅國王愛寶物,就是普通人家,尋常百姓也都喜愛寶物,有的珍藏幾十年、幾百年,有的視為傳家寶。
《西游記》對寶物的描寫就更加神奇了,寶物不僅有觀賞性,而且具有昂貴的價值;不僅可以把玩,而且有神奇的功效;不僅可以保護主人,而且可以克敵制勝。你看豬八戒的釘耙、沙僧的禪杖、孫悟空的金箍棒、唐僧的緊箍咒、觀音菩薩的甘露瓶、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長生不老仙丹等等,小說里寶物人人追求,人人都有,不僅西天如來有,太上老君有,玉皇大帝有,就是那些妖魔鬼怪個個都是手握寶器,神通廣大,不可一世。
可見國人有收藏寶物的情節。不過何謂寶物,可能不同人就有不同的見解。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齊威王相約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齊國有寶嗎?我們國家很小,也還有直徑一寸卻能照亮前后各12輛車子的夜明珠。齊國這樣的萬乘之國怎么能沒有寶物呢?”齊威王無奈地說:“我對寶物的看法與你不同。我有個檀子的大臣,派他鎮守南城,楚國人就不敢來犯;我有個叫盼子的大臣,派他鎮守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向東越過黃河;我有個叫黔夫的大臣鎮守徐州,燕國和趙國的百姓慕名去追隨他的有七千多家;我有個叫種首的大臣,派他去維持治安,結果做到了路不拾遺。這四位臣子堪稱光照千里,豈止是12輛車呢?魏惠王聽了悻悻而去。
魏惠王和齊威王對寶貝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不同的治國理念。后來魏國的幾次重大失敗,都與對寶貝見解不同有關。
一個是孫臏。孫臏與龐涓原為同窗好友。龐涓做了魏國的將軍后,孫臏去投奔他。沒想到龐涓向魏惠王說孫臏是齊國的間諜,并將孫臏處以臏刑。齊國的使者偷偷將孫臏帶回了齊國。公元前354年,龐涓率軍伐趙。齊威王派出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孫臏采取“圍魏救趙”的戰術,打敗魏軍。
另一個就是商鞅。商鞅是魏國相國公叔痤的中侍從。公叔痤重病,魏惠王去探望,問他:“萬一你一病不起,誰能接替你呢?”公叔痤推薦商鞅。魏惠王聽了后,默不作聲。公叔痤接著說:“如果你不能用商鞅,那么你一定要把他殺了,免得其他國家使用?!?/p>
魏惠王既沒有殺商鞅,也沒有用商鞅。公叔痤死后,商鞅聽說秦國廣招賢才,便去投奔秦孝公,主持變法,短短十幾年時間里使秦國強大起來,并在對魏國的幾次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清末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聶云臺居士,探究顯赫家族的興衰之道,曾撰《保富法》一書,將一生見聞的諸多顯赫家族敗于揮霍奢侈的事例,結合歷史經驗教訓,曾作精辟的論述。
聶云臺住在上海50余年,看見發財的人很多,發財以后,有的不到五年、十年就敗的,有二三十年即敗的,有四五十年敗完的。他記得與其先父往來的多數有錢人,有的做官,有的從商,都曾顯赫一時,現在,多數已經家道沒落了。有的是因為子孫嫖賭,而揮霍一空,有的連子孫都無影無蹤。一算起來,四五十年前有錢人,現在家業沒有全敗的,子孫能讀書、務專業、上進的,百家之中僅有一兩家了。
不僅上海這樣,在湖南,也是一樣的。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中興時代的權貴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到總督巡撫的有二三十家,做到提轄的有五六十家,現在也多數蕭條了。
然而當時不為子孫收藏寶貝的幾家,他們的子孫反而多優秀。
曾國藩家族雖然沒有家寶,卻后代子孫興旺。就他所熟悉曾、左、李這幾家,沒有傳家寶,后人多數讀書,以專業服務社會。曾國藩的曾孫輩,在國內外大學畢業的有六七位,擔任大學教授的有三位;左宗堂的幾位曾孫也以學術專長而聞名;李續宜的孫輩,有擔任大學教授的,曾孫們也多是大學畢業。
近代廣東的伍氏、孔氏和潘氏,都是靠鴉片發了大財的家族,積財數百萬兩、數千萬兩銀子。書畫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內外有名的古字畫碑帖,多數都是蓋有伍氏、孔氏、潘氏的圖章,也就是表明,此物曾經在三家收藏過,可見曾經作為家寶收藏。但是幾十年后,這些珍貴的物品,又流到別家了。他們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別家做裝飾、木器了。他們的后人,一個聞達的也沒有。
在家族發展史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家有寶玩,往往不如家有優良傳統。如勤儉持家、勤奮學習、尊老愛幼、家和萬事興等,好的家風才是無價之寶。
這里我們不妨看看曾國藩的傳家寶: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儉能勤,永不貧賤。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處在敵強我弱境地,但是毛澤東卻有制敵法寶。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客觀規律。指出:“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中國共產黨就是運用了三大法寶不僅打敗了日本侵略軍,而且戰勝國民黨八百萬軍隊,建立了新中國。
面對諸多的珠寶,我想何謂寶物,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類的寶物,另一類就是精神類的寶物。人們在喜歡物資類寶物的同時,不要忘了對精神類寶物的重視和傳承,因為精神類的寶物往往勝于物資類寶物。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