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倒眾生的青春
——法蘭西之吻《初吻》
跟著女生進電影院被點名要看某部青春片的時候我會把它們和我印象最深的兩部電影作比較,一部是《畢業生》,另一部就是法蘭西玫瑰的代表作品——《初吻》。
馬年春晚蘇菲·瑪索和劉歡合唱那首法國民謠《玫瑰人生》的時候已經是年近50歲,但是風韻依舊。不過,個人已經早就不再看她的電影了。
我只是喜歡一個特定的年紀。
影片開始,隨著貫穿始終的主題曲《dreamsaremyreality》,教堂鐘聲中法國早晨徐徐展開,樓宇街巷,人頭攢動,氣息清新,宛如青春。一輛搬家的卡車上豆蔻年華的蘇菲·瑪索飾演的主人公維一頭利落的短發,穿著一身藍色牛仔,條紋泛藍襯衫,維喜感的爹地穿著牛仔背帶,后面你會發現維德老媽也穿著牛仔。她懵懂地走在新學校里面,清澈而憂郁的棕綠色眼眸四處環視,女生們聊著帥哥和女生的壞話,男生們敲著硬皮書包跳舞,被跟屁蟲妹妹煩惱的姐姐。維在新學校遇到同樣是新生的好友、被稱作金剛的多毛班主任、鋼牙男。漫畫事業處于瓶頸期的母親和做牙醫的父親在家里因為搬家吵嘴。維多才而充滿激情的奶奶帶她去吃東西。第二天她戴著白色帽子和圍巾,照舊穿著一身牛仔,在上學路上被帥哥約會而激動不已,張著嘴說“我沒什么好看的衣服可穿的時候”讓人覺得真是個美好得像晴空彩虹的年紀。
故事由此展開,維在舞會遇到馬修,毫無預兆墜入愛河。在戀愛的過程中少女心展露無遺,甚至和奶奶合伙偷拍馬修然后做成大幅照片掛在床頭(其實滿屋子都是馬修的照片)。兩個人戀愛過程中矛盾百出,寢食難安變成家常便飯。于此同時,維的父母也漸漸出現感情裂縫,兩人分居。故事順著這兩條主線往下走,結構簡單明了。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結尾,一條線有了結局,使人覺得欣慰歡喜。但是青春的愛情只是留給我們一個畫面。
克洛德·皮諾《初吻》不落窠臼的結尾使人仿佛在一剎那明白了他的本意。
你看,我們每個人都有青春期,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初戀,擁有自己的初吻。我們愛上一個人的原因可能會很簡單,有時僅僅因為外表。我們終將自己體會愛情,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喜歡一個人不像大人們的感情。我們不會克制更不會游刃有余,我們總覺得喜歡就可以天長地久。煩惱也往往在這個時候接踵而至。因為對那個人的臉和眼睛深入骨髓的喜愛讓我們難以自拔,我們覺得沒什么比他更重要的時候無力剝離將對方剝離開自己的生活,然而他(她)要離開。我們覺得會死去,但我們卻沒有死去。我們恰恰離死還遠。我們或許只是習慣了那個懷抱。既然如此,在燈光炫目的舞會,難保我們不會喜歡上另一個比他(她)更溫暖的懷抱。第一次總是那樣地迷戀一個人吧,最終棲息的懷抱可能完全與那個人無關。
與此相較,大人們的感情也許更加成熟,就像,你能夠在和別人走上旅途之前回心轉意,我也能一個人吃你最喜歡的面等在那家熟悉的店里面。雖然免不了磕磕碰碰,相愛的兩個人彼此能夠找到相視一笑。
可能是因為,大人都明白并且都找到了最適合的那個人陪自己。
去年我高考剛剛結束,同樣也結束了三年短短續續死去活來的初戀。我的初吻給了那個和維一樣經常穿著牛仔的女生。高考結束我在一家小餐廳打工,晚上下載很多的老電影看,其中一部便是《初吻》。看完初吻結尾巧好她打電話給我,說是喝醉了讓我去接她一下。我立馬換上干凈的衣服出門,走在街上看見燈火并不怎么輝煌的街口,忽然轉頭回去,關上出租屋的房門我打給她,我說,不會沒有人送你回家的。最后是,我也喝醉了。后來幾天,她有時出現在我在的那家餐館把手放在玻璃上往里面看,但往往我出去找便不見了,使人覺得是幻覺。
和我一起打工的是高中的一個學妹。每天在吧臺的音箱上放情歌然后發呆,有時眼瞼盛不下眼淚。后來她講自己的事給我聽。關于自己的初戀最后她只是說,一生熱愛再難回頭。上了大學之后,有兩次她在QQ上發來消息說,我該怎么辦/晚自習想他受不了/悶……我告訴她,青春的愛情是我們的糧食,但是你最后會覺得,由奢入儉易。她說,然而我疼痛。后來就很少收到她的消息,有時她在自己的動態、微博里面寫一些東西的時候還是會提到她的初戀,她用他的名字縮寫代替。她談了戀愛,我以為她好了,三天后她說,怎么辦,我辦不到和別人在一起,整座小城都是他的影子。我說,那么離開這座小城不就好了,絕對有別的懷抱比他的溫暖。
青春的愛情只能是糧食,經過你的胃你接受了這種營養,成長到可以自己找到對的懷抱。誰又真的能容易忘掉,還不是在熬。譬如在一年后又看一遍《初吻》的時候我還是會無可奈何地想起四年前布滿星空黑黑的W中學操場上她抱我入懷閉上眼睛的場景然后深深呼吸。青春給每個人的東西或許不同,但是初吻或者說初戀都給我們這樣一種感覺:像是能夠成癮的藥。
《初吻》拍攝于1980年,我所迷戀的青春時期的1.70米的短發牛仔的蘇菲·瑪索一舉走紅并成為法蘭西偶像童星,不久,又出演《初吻2》主演獲得愷撒獎“最具希望青年女演員”。
84年秋天,18歲的她離開高蒙影業,參演44歲的安德烈·左拉斯基執導的影片《野愛》,并且墜入愛河。1995年生下一個男孩子。
自此之后她由“法蘭西之吻”轉型成為“法蘭西玫瑰”。有個朋友曾跟我說,女演員最終都要拿出自己性感的一面來的。所以后來我偏執地不再看她的電影。那次無意中在一個書店看到她寫于1996年的很薄的一本小說,是用第一人稱日記體寫成的《說謊的女人》。我開始想,經年后,當你自己坐在只有你一個人的房間里面看你14歲的時候用卓越演技和出水芙蓉般清秀的臉龐出演的那部文藝而清新的《初吻》的時候,是不是不會再像維那樣覺得無法自拔。
成長使人從容。
初次迷倒終生的是你的青春。
資料:
蘇菲·瑪索(SophieMarceau),1966年11月17日出生于法國巴黎,法國影視女演員、歌手。蘇菲·瑪索生長在巴黎市郊小鎮一個有點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是卡車司機,母親是超市售貨員,從小被當作一個男孩子養。1980年,蘇菲首次在青春電影《初吻》擔任主角。1983年,她獲得凱撒獎“最具前途女藝人”。1995年,她在電影《勇敢的心》中塑造了伊莎貝爾公主一角。1997年,她在名著改編電影《安娜·卡列尼娜》擔任主角。2002年,她執導了第一部電影《對我說愛》,并獲得了第26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4年,蘇菲·瑪索登上中國中央電視臺馬年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與中國歌手劉歡共同演唱法國民謠《玫瑰人生》。
我還是喜歡她清純年輕的樣子和氣質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