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韓延已經等在洛陽城中了,他將身上的秦甲扔在地上,露出里面燕國的服飾。
寶錦公主一事,雖有溫凌頂罪,但是他對陽雪已是失望至極。
果然,男女之事,遠不如權勢來得牢靠!
洛陽這仗,勝得如此漂亮,他在慕容沖心中的地位,自是陡然直上。
慕容沖的軍隊漸漸走近,看到韓延的時候,他翻身下了馬,卸去一個王者的光環與榮耀,徒步走近韓延,巧妙地拉近了君臣之間的距離。
他望著韓延,眼中揚起贊賞的神色,“洛陽一戰,韓延你功不可沒。”
以百人之兵瞞天過海入洛陽,燒糧草,破城門,韓延的能耐,他果然沒有看錯。
“韓延不敢邀功,此仗多虧了袁將軍率兵攻入鄭州,與王爺里應外合,方得洛陽。”男子彎腰謝恩,目光清淺,沒有一絲立功的高傲。
這就是慕容沖欣賞韓延的原因,一個君王,最忌諱的就是臣下功高蓋主,擁兵自重。但是這韓延似是久經官場之道,句句謙卑不說,話里話外都將功勞歸于袁襄。
他就像一縷刮不留痕的清風,看似不起眼,但是只要一個指引,就有如東風之效,火燒連營。
但是同時這也是慕容沖無法完全信任韓延的原因,太過精明的人,總是讓人覺得他似是有所圖謀。
“袁襄有功,你亦有功,本王有你們這些賢士為輔,何愁大事不成?”
高蓋走近宿勤崇,低聲說道,“你單看韓延此人,就知道中山王手下奇人異士都有驚世之謀略,天下之勇猛,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在暗處?!?/p>
這句話,卻說到宿勤崇的心里去了。
雖然攻洛陽之前,慕容沖曾暗地里命令他將馬尾拴上樹枝,不讓其他將領知道,但是他并沒有告訴他,袁襄率軍去攻打鄭州了,也并沒有說,在鄭州還有他的細作。
可見,他是個多么謹慎而全面的人。
誰也不知道,這秦國境內,抑或關中內部,還有多少他的眼線。
慕容沖啊慕容沖,你果然是深不可測。
“你說的是啊,擺在明面上的實力,比不上暗處的洶涌?!彼耷诔鐕@了口氣道。
他嘆的是濟北王慕容泓,與慕容沖的才智謀略一比,他明顯不止遜了一截。
高蓋點了點頭,意會了宿勤崇的意思。
兩人相視一眼,都沒有再說話。
但是他們心中都清楚,幸好,他們做了抉擇。
這個時候,霧已經散得差不多了,慕容沖站在燕軍中,望著那一眾鎧甲加身的將士們,有跟他一路南征北戰的八千死士們,也有慕容泓的四萬關中之軍,但是在他眼里,這些都是大燕鮮卑同胞,何分彼此?
那熒熒火光將男子剛毅而冷峻的側臉照得異常清楚,一如他此時慷慨激昂的語調。
“今日我軍拿下洛陽城,以少勝多!”
“在別人眼里,這可能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慕容沖相信,只要將士齊心,上下團結,沒有攻不破的城池,更沒有打不贏的勝仗!”
“爾等世代鮮卑氏族,一脈相承,不分彼此,應當齊心匡扶大燕社稷,驅除秦虜,為大燕建功立業!”
“待局勢穩定,本王定會論功行賞,為爾等加官封爵,名耀百世!”
慕容沖的一席話,深深地說到了關中燕軍的心里,他們望向同樣穿著燕國戰甲的八千將士,心有惻動。一開始他們和慕容沖的八千將士總覺得各為其主,總有隔閡,但是說到底他們都是鮮卑人,都是為了滅秦復燕,重塑家國這個信念一路征戰,他們的敵人應是秦國和涼國,而非彼此。
慕容沖的八千將士也深深望向關中之軍,他們在等他們的走近,一步的距離,跨越隔閡,跨越易主,跨越生死;一念的決定,承諾忠心,承諾勇氣,承諾信念。
他們希望從此不再是孤軍奮戰,有臂膀,有戰友,有支援,一路高歌,勇往而前。
在八千將士的期盼下,有一些關中軍已經不由自主地開始邁開腳步,向他們走去。
高蓋見狀,他知道,軍心已經靠向慕容沖,而慕容沖現在是要逼他和宿勤崇做最后的決定。
得軍心者,得天下!
“臣等愿誓死追隨中山王!”高蓋率先跪下,揚聲宣誓道。
宿勤崇望了望高蓋,又望了望他手下的將士,從他們的眼神中,他知道,慕容沖已經成功地蠱惑了他的軍心。
“臣等愿誓死追隨中山王!”他屈膝跪下,這一刻,他深深地知道,這是他真正地與慕容岳劃清了界限。
雖有遺憾,雖有慚愧,但他并不后悔。
他相信,慕容沖是能率領千軍萬馬攻破秦國的利刃,也是他將來仕途扶搖直上的點金石。
有了兩位大將軍的帶領,那本已心中臣服,卻還略有后顧之憂的關中軍此時也拋下所有顧慮,齊齊跪下,只聽萬千將士齊聲吶喊,聲震洛陽。
“我等愿誓死追隨中山王!”
從此只有一路軍,名為燕。
高如卿這個時候知道,慕容沖已經做了將來的決定。
韓延也跪下了,聲音喊得也很大,但是他的眼中,卻沒有其他將士的那種激動,只有那如死海般的平靜,帶著一種事不關己的冷漠。
只是他低著頭,慕容沖應是看不見。
雖是籠絡了四萬軍心,但這只能算是一點的壯大,不過恰如星星之火,總會匯成燎原之勢。?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